幼兒園保育小班隨筆
教師是種高尚的職業,幼兒園教師更是肩負著培養孩子未來教育的任務,下面陽光網小編整理了一些幼兒園保育小班隨筆,以供參閱。
幼兒園保育小班隨筆(一)
孩子的眼睛 人們常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透過這個窗戶,人們可以了解與感受一個人的心理、情感、精神與生命狀態,并在了解與感受的基礎上調整自己與對方的交往狀態。從而達到預期的交往效果,并體驗到這種交往給雙方帶來的愉悅。那么。面對還不太會掩飾自己情緒情感的孩子。教師是否經常會透過孩子的眼睛來了解孩子,并在此基礎上及時調整自己的語言或行為方式,從而提高師幼互動的質量呢?請看幾個我們在幼兒園里經?梢钥吹降那榫埃 孩子將自己精心制作的作品呈現給了教師,但教師并沒有細看與品味,而是匆匆地作了個評價,然后就把視線轉向了其他孩子。這時,孩子的眼睛里流露出了失望……
孩子們把小手高高舉起,爭先恐后地搶著要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但教師只是簡單提問了幾個孩子,便匆匆進入下一個活動環節,而并沒有在意其他那些仍然高高舉著小手的孩子。這時,孩子的眼睛里流露出了泄氣……
一個孩子大膽地表達了自己的觀點,教師給予了較充分的肯定和贊揚。而對接下來表現同樣出色的孩子卻沒有給予足夠的肯定和贊揚。這時,孩子的眼睛里充滿了疑惑……
事實上,如果我們仔細觀察,不難發現,這些孩子的眼睛里不僅充滿了失望、泄氣和疑惑,還時常充滿不安、焦慮和傷心,而這一切往往源于教師的一句話語、一個眼神、一個動作……這里,我想說的是,那么多迷惘、疑惑、焦慮的眼神都是教師的行為對孩子產生的最為真實直接的影響,充分證明孩子的眼睛并沒有真正成為教師了解孩子心靈世界的窗戶。孩子的眼睛原本是教師了解孩子、感受孩子的重要通道之一,而教師卻視而不見。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 我們知道,教師是以專業的眼光賦予學習者及其學習以價值的人,全美幼教協會(NAEYC)對幼兒園教師專業化的要求之一便是教師要“善于觀察和評量兒童的行為表現,以此作為計劃課程和進行個性化教學的依據”。教師若想走進孩子的內心,設計出符合孩子年齡特點與學習需要的教育活動,保證教育活動的適宜性和有效性,切實提高教育活動的質量,就需要立足于孩子的視角,從觀察孩子的眼睛開始,重視和理解孩子的需要。毫無疑問。這樣的行為是在感受與體驗孩子,是在發現與理解孩子,是在尊重孩子,更是在通向有意義的教育,其背后也充分體現了“兒童觀決定教育觀”這一簡單的道理。
最后,我還想說的是,教師如果有了觀察孩子眼睛的自覺,自己的教育人生將會因此擺脫平庸、虛妄、蒼白,逐漸變得深刻、豐富、充盈起來,就能對孩子的發展產生更為深刻的`理解和體悟,就能有意識地為孩子營造和保持安全、健康的氛圍……
幼兒園保育小班隨筆(二)
在我們班的教室里,我們每天都要給孩子喝水,但是每次吃點心或是喝水時都會聽見“嘭嘭”的敲擊水杯聲音,不管我怎么說,孩子們亦然我行我素。
這天,我們剛做好早操回到教室,我就跟孩子們說請到口杯架里拿杯子,拿杯子時要一個一個排隊拿。這時,我看到黃家瑞小朋友先拿到杯子坐在位置上看到別的小朋友還沒拿好,就玩起戰績的小水杯在桌子上敲擊起來。這時別的孩子看到黃家瑞玩的好開心,也開始叮叮咚咚的敲了起來,黃家瑞看到這么多小朋友都跟著他學著,他覺得好開心!開心同時可能玩的有些過火,一不小心,黃家瑞把杯子敲到手上了,他哇哇大哭起來,我聽到哭聲,馬上奏了過去安慰黃家瑞,手哪里疼呀,又乘機說:"哎呀,小水杯生氣了!” 黃家瑞望著我,我告訴他們,平時老敲杯子,現在把它敲疼了,它就火大了。我又很認真地說:“以后還敲不敲小水杯了?”他輕輕地對我說:“不敲了! 現在每當吃點心或是喝水時,小朋友很少用水杯敲打桌子了,偶爾還會聽到,但提示一下馬上就放好水杯,他們也就停止敲杯子了,我看到他們也感到非常欣慰。
幼兒園保育小班隨筆(三)
今天戶外活動,我和小班的孩子練習雙手交替拍球;顒又,和孩子們一起進行了熱身——自由拍球活動。然后,告訴孩子們,現在我們來練習雙手交替拍球,要求是——左右手交替進行,邊拍邊數數,按二八拍進行,活動剛開始沒拍幾個,浩亮小朋友喊了聲:“老師我沒……”。在孩子們啪啪地拍球聲中我沒有聽清楚,走進他問:“你的球沒氣了?”他很認真地說:“不是,我沒勁了”,看上去紅彤彤的小臉蛋不像是生病。我靈機一動鼓勵他說:“勁是練出來的,你看老師和別的小朋友都有很多勁,”這時浩亮小朋友也接著一、二、三、四……的拍起來,我問:“有勁了嗎?”他神氣的張開五個手指說:“我有這些勁了!”,“奧,那么多勁了,勁是不是越練越多啊?”他高興地說:“是”。接下來的時間他一可也沒停,雙手拍得那么歡。
這件事使我感觸到,每項活動,孩子們的興趣和積極性都來自于老師的正確引導和鼓勵,只要調動起孩子的興趣和積極性,就有使不完得勁。
【幼兒園保育小班隨筆】相關文章:
1.小班保育員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