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語文說明文《看云識天氣》教學方案設計
課型: 綜合課設計: 審核:審批:
班級:小組:姓名:使用時間: 月 日 星期
第 2 課時累計 課時
學習過程
流程及學習內容學習要求和方法
一、目標解讀(1分鐘)
學習目標:
1、在理清思路的基礎上,尋點探究,并體味文中優美的語言。
2、學習打比方、分類別等說明方法
學習重點:
在理清思路的基礎上,尋點探究,學習打比方、分類別等說明方法
學習難點:
學習打比方、分類別等說明方法
二、夯實基礎 (課堂5分鐘,課前預習15分鐘)
精讀第一段
1、要給第一段劃分層次的話,應該怎樣劃分?用一句簡單的話概括每個層次的內容。
2、第一段中“姿態萬千”和“變化無!痹谖闹惺峭ㄟ^哪些詞語體現的?
3、品味一個詞
這一段中有一個詞語特別有意思,你知道是哪一個嗎?
三、能力提升(35分鐘)
1、“卷云、卷積云、積云、高積云是天氣晴朗的象征;卷層云、高層云、雨層云、積雨云,這些云低而厚密,是陰雨風雪的預兆”,這是什么說明方法?
比比誰找得最多!
在文中找出最少兩處運用了上述說明方法的句子。
2、“有的像羽毛,輕輕地飄在空中;有的像魚鱗,一片片整整齊齊地排列著……”這又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你知道嗎?
這種說明方法跟我們以前在散文、記敘文中學過的有異曲同工之妙。
比比誰找得最快!
在文章當中找一找運用了上述說明方法的句子吧!
3、比比誰找得準!
《看云識天氣》中還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舉例說明!
四、總結梳理
五、過關檢測
《課時優化》
說明文的常用結構模式:
1、總分式:包括總—分、分—總、總--分--總等,2、事物說明文多用總分式,3、其中“分”的部分又常按并列方式安排。
4、遞進式:事理說明文多用遞進式結構,5、一層一層地剖析事理。
說明文知識小解:
說明事物的方法很多,常見的有下定義、分類別、舉例子、作比較、打比方、列數字、畫圖表、引資料(常見的八中)等等。
說明文語言特點:
科 學、 、周 密、等特點
【語文說明文《看云識天氣》教學方案設計】相關文章:
《看云識天氣》表格式教學方案設計05-09
看云識天氣的諺語05-09
看云識天氣精選諺語05-07
看云識天氣諺語04-04
看云識天氣經典的諺語04-10
看云識天氣中的諺語04-30
看云識天氣的常用諺語05-02
有關看云識天氣的諺語05-09
看云識天氣的民間諺語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