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孝親手抄報內容
老來受尊敬,是人類精神最美好的一種特權。下面是小編收集的春節孝親手抄報內容,希望大家認真閱讀!
孝親敬老格言
1、老人最需要的是體貼,孩子最需要的是愛護。
2、關愛老人,構建和諧。
3、將出牽衣送,未歸倚閣望。
4、你敬老,奉上一份關懷;我愛老,獻上一片愛心。
5、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6、孝順父母光榮,冷漠老人可恥,虐待老人犯罪。
7、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關愛老人是義不容辭的責任。
8、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
9、當家方知柴米貴,養兒才知父母恩。
10、加強基層老齡工作,共同創造和諧家園。
11、對父母不孝,對他人就不可能誠實和厚道。
12、要想子女孝,自己先敬老。
13、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敬父母是精神文明的時代風尚。
14、父母尊貴,在于對兒女的關愛和無私。
15、創建敬老民心工程,促進大愛和諧發展。
16、善待自己,尊重老人,學會感恩,儲備幸福。
17、要問如何把親孝,孝親不止在吃穿;孝親不教親生氣,愛親敬親孝乃全。
18、尊重老年人就是尊老歷史,尊重老年人就是尊重自己。
19、今天的老人就是明天的自己,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
20、敬田得谷,尊老得福。
孝親的作文
中華民族文化傳統絕該繼承和發揚。孝親敬老美德更是精髓,更應該繼續發揚光大,這是每個人應盡的義務,是良心的要求。
“孝”是中國文化中最悠久、最基本、最重要、影響最深遠的傳統倫理觀念。在《孝經》中,“孝”被開宗明義地肯定為“德之本”和“教之所由生者”,并被儒家視為“仁之內核”。
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祖孫兩人,更相為命。幾千年來,“磕頭”、“跪拜”“昏定晨省”“披麻戴孝”“守靈”等儀式一直承載著中華民族“孝”文化的內容。而當代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家,更是嚴格保留了很多的傳統孝道儀式和規范。例如在韓國,每年春節家家戶戶都要在正月初一之前趕回供奉祖先的長兄或長子、長孫家,參加祭祖的茶禮儀式并相互拜年。拜年時,長者盤膝而坐,晚輩在長者面前下跪叩頭,長者對成年晚輩低頭彎腰答禮。
“一定的內容必須通過一定的形式才能表現出來。”夏學鑾并不否定當代青少年在春節時給父母磕頭的意義。他說,有選擇地恢復一些體現家庭長幼尊卑倫理關系的傳統社會儀式還是必要的,弘揚孝道需要借助具體的形式。其實孝道的核心是要突出“感恩”思想,理解磕頭后面的價值取向才是真正重要的。表達愛心的形式是多元的,每一個老人內心感到溫暖的形式也是不一樣的,孝悌并稱不可偏廢;二是無違父母;三是為父母守孝;四是在家盡孝,在國必忠。
春節的孝心
今年春節誰最孝?當然是我嚕!雖然說我平時不太做家務,也不太關心、體貼父母,但今年的.1月18日是一個特殊的日子——爸爸媽媽結婚14周年紀念日,我總該好好表現表現吧!
特殊的日子1月18日終于來了,媽媽去美容,老爸去釣魚。他倆中午才回家,時間夠充裕的了,夠我好好大顯身手一把了。
說干就干,我從冰箱里拿出夠做一餐美味的燭光午餐的材料。我熟練地打開煤氣,開啟油煙機,鍋中倒入適量的油,把早已準備好的菜該爆炒的炒,該清蒸的蒸,該煮的煮……上菜咯!有“百花爭艷”、“芙蓉水上漂”、“蓮子雞湯”、“水果沙拉”……看看這些菜,有模有樣,又中西方結合,還有地方的特色,可謂是一應俱全、應有盡有。光聽聽這些好聽的名字,哈喇子都要流出來了吧!
一切準備就緒,看看時間,已到中餐的時分,他們應該回來了,我也該撤退了。走,拿上我的寶貝包包,和同學到龍川公園玩去吧!在路上,我心里有說不出的興奮,不時想象著爸爸媽媽看到我留在餐桌上的紙條時發出的尖叫,看到我做的色香味美后的驚訝;我還不時發出一陣陣奸笑,還讓同學以為我今天神經不正常了呢!
后來,我到回家時,媽媽告訴我他們很震驚,但是看到那張紙條時,既感動又好笑,上面寫著:老爸老媽,我閃人了,我已經做好了一頓美味的燭光午餐,不用說謝謝了。也帶了足夠的marny了,錢用光了要到你們那里報銷的,記住準備足夠的錢哦!我在去龍川公園的路上,祝你們結婚14周年快樂,也祝你們過一個不留任何遺憾的二人世界。我不想做小電燈泡咯!karen!即日
但是,他們都覺得我長大了成為一個不再任性的女孩,知道感恩的有孝心的好孩子。
你說,今年是不是我最孝?要說實話哦!
【春節孝親手抄報內容】相關文章:
8.春節的手抄報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