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減災手抄報資料
地震災害是世界上造成人們經濟損失最嚴重和人員傷亡最多的自然災害之一,大家看看下面的防震減災手抄報資料吧!
防震減災手抄報資料
一、地震是什么?
地震是地下巖層受應力作用錯動破裂造成的地面震動,同臺風、暴雨、洪水、雷電一樣,是一種自然現象。
地震是自然災害之首惡。地球上每天都在發生地震,全世界每年大約發生500萬次地震,絕大多數地震因震級小,人感覺不到。其中有感地震約5萬多次,造成破壞的地震近千次,7級以上造成巨大破壞的僅十幾次,且大多發生在人煙稀少地區。
地球分為三層:中心層是地核,中間是地幔,外層是地殼。地球的平均半徑為6370公里左右,地殼厚度為35公里左右,大多數破壞性地震就發生在地殼內。但地震不僅發生在地殼之中,也會發生在軟流層當中。據地震部門測定,深源地震一般發生在地下300-700公里處。到目前為止,已知的最深的震源是720公里。從這一點來看,傳統的板塊擠壓地層斷裂學說并不能合理解釋深源地震,因為720公里深處并不存在固態物質。科學家設想將地球巖石圖畫出來,這樣對預測地震有很大幫助。
二、防震減災的詩
防患每憂雞雀口,
震地江聲似鼓聲。
減食為緣疏五味,
災曜偏臨許國人。
三、關于地震的文章資料:
2008年5月12日是一個中國人民難以忘卻的日子。四川汶川發生了里氏8.0級的大地震,導致69197人遇難,374176人受傷!看著這串龐大的數字,很是讓人揪心。 有些人堅持地震離我們很遠,我們這里不會發生地震的觀念。其實,地震在我們的生活中是不可避免、無處不在的,地震是極其頻繁的,全球每年發生地震次數約五百五十萬次,地震的破壞力也是是非常大的。包括汶川地震、唐山地震、玉樹地震等等,以前的、近幾年的大小地震都帶來了無可挽回的.損失。我們國家雖然不是地震頻發地帶,但是,如果面對可怕的地震,我們應該怎么做呢?
地震是自然災害,當然,地震也不只有天然地震,人工地震也是地震的主要的原因。人工地震就是由于工業爆破、地下核爆炸、過度開發資源等等原因,增加了地殼的壓力,地震也會發生。作為我們小學生,我覺得我們首先應該做到的就是要低碳生活,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帶動身邊的人,減少對地球資源的浪費,減少開采,不給地殼帶來壓力 一旦發生了地震,我們該怎么辦呢?首先,我們要以鎮定的心態面對地震,發生地震了不要慌,如果來得及先跑到空曠的地方。如果來不及,就用枕頭護住頭部,躲到桌子或床下,盡量減少地震給自己帶來的傷害。
希望大家積極學習宣傳地震知識,做到有備無患!
【防震減災手抄報資料】相關文章:
5.防震減災的手抄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