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小報手抄報內容資料
科技小報手抄報圖片
科技小報手抄報資料:
1、為什么海水大多是藍、綠色?
望向大海,很多時也發現海水呈現藍、綠色。可是,當你把海水撈起時,你卻只能看到它像往日的水般,透明無色。原來,海水本身與我們日常所接觸到的水沒有大分別,也是透明的。我們所看到的綠色,其實是海水對光吸收能力而產生出來的現象。只有綠光能被海水吸收,從而反射出來;當海水更深時,綠光也被吸收,海水看上去便成了藍色。
2、為什么會起雞皮疙瘩?
我們的皮膚表面長著汗毛,而每一個毛孔下都有一條豎毛肌,當受到神經刺激(例如:生氣、害怕、受涼等情況)后,身體的溫度會下降,而豎毛肌便會收縮而令毛發豎立起來,形成雞皮疙瘩。除了有著保溫的作用外,這個生理系統亦可使動物的體型看起來比實際更大,從而嚇退敵人。
3、海馬是由爸爸的肚里出世?
幾乎所有動物也是雌性繁殖下一代,但海馬卻是與眾不同,它是由雄性分娩出來的`。于雄性海馬的肚上有一個像袋鼠「育兒袋」的孵卵囊,雌性海馬會把卵子排到雄海馬的孵卵囊中。此后,雄性海馬就擔起孕育的責任,經過約三個星期,小海馬便由爸爸的體內彈出來。
電腦科技手抄報圖片
相關文章推薦:電腦科技手抄報內容:電腦的由來
用電子等部件模擬的具有運算能力的物體,學名計算機。
最初由約翰·馮·諾依曼發明(那時電腦的計算能力相當于現在的計算器),有三間庫房那么大,后逐步發展而成。
是一種能夠按照指令對各種數據和信息進行自動加工和處理的電子設備
一般來說電腦由二部分組成,即硬件和軟件。硬件包括:顯示器、鼠標、鍵盤、機箱、電源、主板,CPU、聲卡、顯卡、光驅(軟驅已淘汰)、內存、硬盤,有些還包含網卡、音箱、耳機、打印機、掃描儀、攝像頭、手寫板等外部設備。軟件又分系統軟件和應用軟件。
電腦學名計算機,是由早期的電動計算器發展而來的。1945年,世界上出現了第一臺電子數字計算機“ENIAC”,用于計算彈道。是由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莫爾電工學院制造的,但它的體積龐大,占地面積500多平方米,重量約30噸,消耗近100千瓦的電力。顯然,這樣的計算機成本很高,使用不便。1956年,晶體管電子計算機誕生了,這是第二代電子計算機。只要幾個大一點的柜子就可將它容下,運算速度也大大地提高了。1959年出現的是第三代集成電路計算機。
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這是電腦發展的最新階段。到1976年,由大規模集成電路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制成的“克雷一號”,使電腦進入了第四代。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的發明,使電子計算機不斷向著 小型化、微型化、低功耗、智能化、系統化的方向更新換代。
20世紀90年代,電腦向“智能”方向發展,制造出與人腦相似的電腦,可以進行思維、學習、記憶、網絡通信等工作。
進入21世紀,電腦更是筆記本化、微型化和專業化,每秒運算速度超過100萬次,不但操作簡易、價格便宜,而且可以代替人們的部分腦力勞動,甚至在某些方面擴展了人的智能。于是,今天的微型電子計算機就被形象地稱做電腦了。
世界上第一臺個人電腦由IBM于1981年推出。
【科技小報手抄報內容資料】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