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家規家風的手抄報
導語:“家規”是治家教子、修身處世的重要載體,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家風是給家中后人樹立的價值準則。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于家規家風的手抄報,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于家規家風的手抄報1
關于家規家風的手抄報2
關于家規家風的手抄報3
關于家規家風的手抄報4
【篇一:家風家規作文】
教育子女是使一個家庭興旺起來的關鍵,我的家人也非常重視我的學習。記得有一次,我的月考成績還不錯,回家后將試卷拿給老爸看。老爸一看,板著臉,指著試卷上一個紅叉叉說:”這么簡單的題怎會出錯呢?“我以為老爸會看我的分數,沒想到他竟會注意這些細枝末節。他讓我坐下,然后與我將那些錯題的思路與答案。在他的幫助下,我終于明白了錯題的解法。還有一次,老爸突然問我:”那次小測驗你考得怎么樣?“我疑惑不解,問道:哪次小測驗?”“就是上個星期二中午的那次。”我終于想起了,那個星期二的早上,我對他說了一句中午要測驗,老爸竟然到現在還記得!我以為只有大考他才會問,沒想到這些小考他竟然也會重視。
老爸經常重視我的學習情況,還經常教育我要想家庭興旺,就一定要重視教育,他還說爺爺在他小時候也經常這么說他。于是,我明白了不受到教育就不能使家庭興旺,之后我也經常向老爸問一些學習上的問題,還經常接受他的批評與指導。除此之外,老媽也經常關心我作文方面的情況,給我一些好的建議與指導,還給我買了很多課外書,告訴我要多看課外書,這樣對寫作很有益處。在這樣一個教育家庭中,我不斷努力著。
我的家風是我成長的航標,他是我明白了許多道理,并不斷促使我向成功的道路走去。
【篇二:家風家規作文】
“老媽,老媽,家風是什么?”放學后我迫不及待的問。“家風啊,回家后問問你爺爺。”老媽微笑的說。
回到家后,爺爺坐在客廳里看電視,我跑過去問:“爺爺,爺爺家風是什么呀?”爺爺也微笑的看了看我說:“別急別急,咱們先吃飯。”聽爺爺說完后。我飛奔向餐桌,搶了一個最優越的位置坐了下來,拿起筷子準備吃飯。這時老爸說:“咱家的家風被你扔了,長輩還沒坐下呢,你就動筷子了。”我一想:這原來就是家風啊。我恍然大悟。趕緊將筷子放下,站起來。這時爺爺坐下,對我說:“知道什么是家風了吧。知道就快吃飯吧。”我這才坐下,拿起筷子,大口吃著飯菜。在吃飯的過程中,我將不喜歡吃的姜啊,蒜啦,韭菜等各種東西都挑出來,放在碟子里。老媽發話啦:“怎么又忘記家風了。快將這些吃掉”“哦,原來這也是家風啊。”
晚飯過后,我脫下腳上的破洞的襪子,正要扔掉,只見奶奶突然間蹦了出來教訓道:“這襪子好好的怎么要扔掉?”“你看這都破了這么一個大洞了,不能穿了,要扔掉。”“破了補補就能穿了,告訴你這也是家風哦。”我不得不將破襪子拿回去補好接著穿。
“那我們家還有什么家風呢?”我問老媽。老媽說:“不浪費水資源,不隨地扔垃圾,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不對老爸老媽與其他的人撒謊哦。”“這也是家風么,真多啊,做起來一定很難吧。”我一臉不情愿地說“不多,只要你樣樣都做到了,就覺得不多了,更不會覺得難了。”老媽語重心長的說。“真的嗎,那我以后也一定將家風學好。”我高興地說。
家風是構成一個家庭,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必要的東西,如果沒有它,那這個民族,這個國家,這個家庭。根本就沒有存在的意義。所以從現在開始,讓我們一起來學家風,一起來做家風。讓我們行動起來吧。
【篇三:家風家規作文】
從表面上看,家風僅僅一個家庭的事,與社會無關,也與國家無關,其實不然。在人的生長過程中,家風對一自己的影響不容忽視。作為一種潤物細無聲的品德力氣,家風無時無刻不在凈化著每一個家庭成員的心靈。家庭具有好家風才干為社會培育出好公民,而遭到好家風刻畫的官員更能變成公民的好公仆。
從廣義上說,家風不只僅具有宗族特點,還具有社會特點。而家庭又是社會的根本組成單位,所以作為一種積極向上的精力力氣,家風也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深沉沉淀的產品。更重要的是,好家風不只凝聚著中華民族的精力風貌,一起也是社會主義中心價值觀的詳細表現。因而只要家風正,才干民俗正,結尾才干政風清、黨風端。
建立優秀的家風不用好大喜功,能夠“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為原則,從細微處著眼,從點滴小事做起,讓好家風變成無言的教導代代相傳,推進家庭的調與、推進社會的開展、推進中國夢的提前完成。
【篇四:我家的家風】
每個人的家庭都有家風,家風就是家規,是一家子的風氣。它影響著我,告訴我如何做人,如何做事……
我的老媽很孝敬老人,她影響了我,讓我懂得應該怎樣尊敬老人、孝敬老人。
不知怎么的,在我5、6歲那年,我奶奶的了一場很嚴重的病。老媽每天呆在奶奶身邊陪著奶奶。奶奶天天躺在床上,不能吃東西。不管吃什么,她都會吐出來,吐的到處都是。但老媽不怕臟,她總是很貼心。
這時,我對老媽說:“老媽,您不怕臟、不怕臭嗎?”“孩子,你怎么可以這么說呢?奶奶是我們的家人,再說奶奶生病了,她很難過、很痛苦。我們更應該體貼入微,怎么能嫌棄呢?”老媽摸著我的頭說。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隨后,老媽又拿起毛巾,大步跑到奶奶身邊,又是幫奶奶擦手,又是幫奶奶擦臉,還一邊安慰奶奶:“媽,沒事的,一切都會過去的……”“嗯,奶奶,我會陪在您身邊的!”我插嘴說。奶奶點點頭。在我們一家人的精心照料下,奶奶終于恢復了健康,我們全家都特別高興。而老媽無微不至照料奶奶的情景深深印在我的腦海中。
還有一次,姥姥的手臂被撞壞了,立刻送到了醫院。聽到這個消息后,我們趕忙跑到醫院照顧姥姥,老媽跑東跑西的,拍片兒、辦住院手續、交款、取藥,忙的連喘氣的空都沒有。這時,我才知道老媽到底有多忙。我跑到姥姥的床邊,坐下來,說:“姥姥,我來陪您!”姥姥高興地點點頭。過了一段時間,姥姥的手臂好了,老媽也放心了,我們大家都可高興了。
“百善孝為先”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老媽的孝心讓奶奶、姥姥倍感欣慰,同時,老媽用她的言行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讓我家的優秀家風代代相傳。
【篇五:家風與家規作文】
前段時間電視上一直在放著家風這個話題,說每個人的家里都要有家風與家規。我是根據新聞上的專題,來寫這篇作文的。現在大家都很注重家里的風氣,風氣的范圍有大有小,有國風、也有班風,今天就來講一下這個家風吧。
所謂的家風就是自己家里的風氣,家里的風氣好不好就會影響到子孫后代,一個家庭或家族的家風要正,首先是要注重以德立家、以德治家。家風也分為好幾種,在家里做的事、在家里做家務等等,在家里做的事情的是好家風。家風也叫門風,是一個家庭或家族的傳統風尚。
家規很嚴格的,所以家里的規則必須要嚴格遵守一個家庭所規定的行為規范,一般是由一個家族所遺傳下來的教育規范后代子孫的準則。家規也叫家法,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就是指一個國家有一個國家的法律,一個家庭有一個家庭的規矩,這個規矩就相當于國家的法律。指家庭的規矩,做任何事都要懂得講規矩。
最后,我覺得好的家風與家規每個人都要嚴格的遵守,我們小學生也要自己遵守好的行為規范,講規矩,要正義。
【篇六:家風作文】
家有家規,國有國法;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些警示育人的詞匯是對教育的最基本體現。社會風氣的好壞,家風家規的樹立,都對整個社會的發展是有很好的幫助的。
家風,是潛移默化的。具體的從小事做起,乘車讓座給老弱病殘孕,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從小教育的能時時做到,但是不好的教育也有不讓座還大打出手的例子也有。作為家長,從小教育孩子要與人為善,以與為貴,為人誠懇,做事要認真,不能貪圖享受,不能與人過高的攀比,更不能超越法律道德的界限。經常告誡他們,要做對社會有用的人,要關愛父母,尊敬師長,團結同學,遇人需要幫助時,要挺身而出,做敢當的人。遇見長輩要有禮貌,應該主動打招呼。做錯事的時侯,要勇于承認,不能撒謊。如果家長知道孩子“知錯不改時”,也應該做到“棍棒底下出孝子”的道理告誡他們,不要等到無法收場時后悔莫及,讓他們從小知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
總之,無形中好的家風的養成,是正能量的傳遞,也是以后對自己教育的回饋,我們要世代相傳,引導給予孩子好的傳統教育,不要過度的寵育孩子。作文
【篇七:我的家風作文】
我的父母都是知識分子,作為高級工程師的老爸會將“學習第一”作為口頭禪,作為教師的老媽會時常念叨“應該文質彬彬”。這兩句將我耳朵都磨出厚繭的“圣詔”也可以說成是我的家風。
從記事起,每逢來客+都會看到父母滿臉堆笑,落落大方接待客人。于是,不是一頓香甜可口的飯菜,便是一場“之乎者也”類的高談闊論。我與哥哥則不問不開口,有問必答,大人說話不插言,大人吃飯不上桌,于是博得了客人的夸獎:“你家的孩子真懂事。”“不愧是知識分子,就是與眾不同。”但是平時,淘氣的我與哥哥會時不時“犯上”的。例如給睡覺的老爸別上一只發卡,再梳兩個標致的小辮,于是老娘手執笤帚將我們統統趕到廁所或陽臺上,還能聽到老爸的怒斥:“竟敢在皇上頭上動土。”
雖說是90年代了,但由于封建意識的影響,父親總是用些封建教育方法來管制我們。但正是這些教育方法,使天生賤皮子的我與哥哥在學習上總是名列前茅。每當夜晚;家中從無嘩啦啦的搓麻將聲,也無地動山搖的音響聲,只有我與哥哥寫作業的沙沙聲與父母翻書報的聲音。有時,全家人也會為了一道數學題而爭得面紅耳赤。但畢竟是封建的教育,于是出現了一切的封閉政策!收音機不讓聽,假日不許出去游玩,似乎想讓我與哥哥成為書呆子。不,連課外書也只能在廁所或被窩里偷看。我真想對父親說:“都90年代了,老掉牙的教育方法也該改改了。”但怯于父親的威嚴,話到嘴邊總是又咽了回去。
這就是我的家風,有利有弊。但我堅信,隨著時代的進步,新時代的家風會落腳于我家。我的家庭將變得更充實,更美好!
【篇八:家風家規作文】
“校有校規,家有家風”是人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但一問道“家風是什么?你家有什么家風?”這些問題,很多人就會傻眼了。不用擔心,今天我就想跟大家一起談談家風。
家風就是家規,是一家子的風氣,這家風一旦敗壞,這家人的思想品德也會跟著壞,這一家就再也難以培養優秀的后代了。這個壞名聲會一下子在街坊鄰居間傳開,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就沒有人愿意與這家人交往,這時候再想改,就來不及了。可以說家風是非常重要的,雖然它只是一個無形的概念,卻能讓這家的子孫后代延續得更長,讓他們走得更遠!
家風也可以代表一個國家的風氣,國家就是人民的家,這家風就更為重要了。它要靠人民地努力,遵紀守法,互幫互助,一個國家的繁榮昌盛,不僅僅是物資上的豐富。在我看來,更重要的是它的風氣,一個國家、一個朝代的風氣決定了它的衰與勝,只有社會風氣好的國家,才能國富民強,才真正算得上是一個強國。
我家的家風是“孝”,孝敬父母,尊敬師長。父母一直告誡我:百善孝為先!家風是一條應該牢記的座右銘。有了它,我們才可以在社會上立足,才能讓自己走得更遠!銘記家風,為自己的人生奠定堅實的基礎,踏出堅定的步伐,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