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精品一级A片-国产另类欧美-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一-我要找美国一级片黄色|www.zheinei.com

紡織實習報告

時間:2022-10-08 00:39:12 實習報告 我要投稿

紡織實習報告匯總六篇

  在當下社會,報告的適用范圍越來越廣泛,要注意報告在寫作時具有一定的格式。你所見過的報告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紡織實習報告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紡織實習報告匯總六篇

紡織實習報告 篇1

  系別: 紡織工程系

  班級: 商檢0701班

  時間: 20xx年-xx月-xx日---20xx年-xx月-xx日

  姓名:xxx學號: 24104124

  實習單位: 項城市紡織有限公司(原棉實驗室)

  單位評語:該生在調查過程中,深入實際,深入基層,勇于一線,發現問題,并積極調動腦力,研究問題,解決問題,踏實求效,勤奮自律。

  人人都說大學是步入社會的最后一個加油站,為了充實自己,更好的了解社會,以便更好的為社會服務,在大學的第一個社會實踐實習里,我走出校門,調查了紡織方面的情況,作此報告。

  公司把我安排到了原棉實驗室實習, 和他們交流學習中發現我國棉花檢驗的方法是:以感官檢驗為主,儀器測試為輔。品級、長度、異性纖維和棉結以感官檢驗為準,馬克隆值、回潮率、雜質和短纖維率以儀器測試為準。檢驗的順序是:取樣—檢回潮率—檢含雜率—檢品級—檢長度—檢馬克隆值—檢異性纖維—檢棉結—檢短纖維率。

  接著我由指導員帶著深入第一線,了解紗線的生產過程,流水線.由此我總結之:

  幾種常見的功能性紡織品的加工整理方法

  1、抗靜電織物

  獲得抗靜電織物的方法主要有嵌織導電纖維法和織物表面整理法。采用嵌織導電纖維(與金屬絲共織)的方法可增強織物的抗靜電性,而且效果持久,同時還能改善織物的吸濕性以及防污性等; 織物表面整理法是對合成纖維織物進行抗靜電樹脂整理,這些抗靜電劑覆蓋在織物表面,通過吸濕增加纖維的導電性能。

  2、防水透濕織物

  防水透濕織物的開發主要有高密度織造、織物涂層和微孔薄膜層壓復合3種方法,其中以聚四氟乙烯防水透濕層壓復合加工最為典型。由于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具有一定的接觸角和微孔半徑,故有一定的`耐水壓和透濕性能,采用雙向拉伸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生產的層壓織物具有防水性、防風性和透濕性等功能。

  3、抗菌防臭織物

  抗菌保健織物可采用共混紡絲法和后整理加工法進行生產。共混紡絲法是在聚合階段、聚合終了或紡絲噴口前以及紡絲原液中將抗菌劑加入纖維中的方法;后整理加工法則是將抗菌劑熱固在纖維上,從而達到抗菌防臭的目的。

  4、阻燃紡織品

  通過將阻燃劑單體與高聚物共聚或在聚合體中加入阻燃劑經混溶加工制成共混纖維,再織成阻燃織物;另一種方法是將阻燃劑用噴涂、浸軋或涂層的方法對織物進行處理,當遇到火種時發生物理和化學反應,從而達到阻燃效果。

  此外,在染整加工上可采用防縮、防蛀前處理,應用各種功能性染料如光變色、遠紅外吸收等染色,采用染整新技術包括生物酶技術、低溫等離子體技術、微膠囊技術等開發功能性紡織品。如采用中性或堿性蛋白酶對毛織物在濕處理過程中進行防縮加工,將防蛀劑與洗呢、煮呢、縮呢等毛織物濕處理加工同時進行,達到防蛀防縮的效果;生物酶可去除纖維或織物上的雜質、絨毛或使纖維減量,以改善織物的外觀和手感;低溫等離子體技術可改善羊毛的防縮性能以及滌綸的親水性以及抗靜電性等;微膠囊技術主要用于印花、抗皺防縮、紗線的捻度和捻向

  加捻是使紗條的兩個截面產生相對回轉,這時紗條中原來平行于紗軸的纖維傾斜成螺旋線。對短纖維來說,加捻主要是為了提高紗線的強度。

紡織實習報告 篇2

  一、實習時間:20xx年10月28日至20xx年11月日

  二、實習地點:安徽省亮亮紡織有限公司

  三、實習內容:紡紗學生產技術實習

  四、實習目的:

  紡紗學是紡織工程專業學習的必修課,在校大學生只有親身紡織廠各個車間進行實踐才能掌握紡紗學的從清花到梳棉到并粗再到細紗最后到絡筒的每一個流程、每一件機器、每一個工藝參數的實質以及掌握部分生產規律和操作技術水平,從而把理論和實際緊密的結合起來,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基礎。通過實踐學習加強對設備的了解,加深對課本上基本概念的理解,同時了解一些紡織工程的產業前景,為以后的工作做好一些準備。五、實習內容:

  (一)開清棉:

  1、開清棉的目的:

  (1)開松將棉包中壓緊的塊狀纖維開松成小棉塊或小棉束。

  (2)除雜去除原棉中的雜質。

  (3)混和將各種原料按配棉比例充分混和。

  (4)成卷制成一定重量、一定長度且均勻的棉卷,供下道工序使用。

  2、開清棉的設備及工作原理:

  (1)A002D圓盤抓棉機(共3臺,1#2#,3#分別配套使用)目的:開松,均勻混合,再抓取。

  工作原理:利用刀片式打手伸出內條2-3mm,抓棉時環形抓棉機自動下降,進行開松抓棉。機器自動運轉率需達到80%,打手速度60轉/min,

  (2)A045凝棉器在這一道工序中,除了圓盤式抓棉機以外的每臺設備上都配有A045凝棉器。

  目的:產生風,通過管道將棉花吸入與之相連的機器,風機里裝有塵籠,會除去一部分短絨。

  (3)A035B型混開棉機(共兩臺)目的:對棉花進行再混合,開松、初步除雜。

  (4)A036C豪豬式開棉機將原料進行開松除雜,打手類型為疏針打手進行開松,短絨,雜物,顆粒等會通過塵格從空隙排除,進而達到除雜。

  (5)A076E單打手成卷機內置角釘羅拉(整形),洋琴、天平羅拉(控制棉卷厚度和重量),電子均棉器(感知棉卷厚度,通過控制電機速度控制棉卷厚度),綜合打手(開松除雜混合),鋼羅拉(剝取塵籠上的棉花),凹凸羅拉(整形過棉),壓緊羅拉,棉卷羅拉,最后形成棉卷。

  3、混棉配方:

  (1)舒美特(安徽望江)1.67d兩件

  (2)舒美特(安徽望江)1.33d三件

  (3)山東銀鷹細旦B*38mm兩件

  (4)江蘇阜寧1.33d*38mm一件

  (5)瑪納斯(新疆)1.33d*38mm一件

  (6)回花三件

  4、棉卷要求棉卷要求棉卷要求棉卷要求:棉卷質量根據不同品種而定,若與規定的重量前后相差0.3KG則不合格,則需調整成卷速度,一般一個棉卷含鋼重若為15.5Kg到16kg。

  5、車間機器分布圖:

  6、清花車間機器打開順序:由成卷機到抓面機依次打開,先開凝棉器。

  7、清花車間機器關閉順序:由抓棉機到成卷機依次關閉,最后關凝棉器。

  8、清花車間工藝流程:(1)由A002D型圓盤自動抓棉機抓取棉花,由于負壓作用棉花被吸至凝棉器中。(2)凝棉器把原棉抽吸凝聚在塵籠表面,然后由打手從凝棉器下方剝落,并經塵籠排除部分塵雜和短絨。(3)通過凝棉器的抽吸,將上道處理過的纖維進入本機進行混合、開松和除雜。(4)再次經過凝棉器的作用進入豪豬開棉機,對原棉進一步開松除雜。(5)經過充分開松除雜后的原棉再次有凝棉器送入給棉機,在振動給棉機處理成均勻和筵棉喂給成卷機制成棉卷

  (二)梳棉車間

  1、車間機器:FA206B梳棉機12臺

  2、車間目的:梳棉是利用梳棉機,借助針面運動,把小棉束梳理為單纖維狀態,進一步去除雜質和不可紡的短纖維,使纖維平行伸直,最后制成棉條盤入條筒中。

  3、梳棉工序的任務是:

  (1)分梳在盡可能少損傷纖維的前提下,對喂入棉層進行細致而徹底的分梳,使束纖維分離成單纖維狀態。

  (2)除雜在纖維充分分離的基礎上,徹底清除殘留的雜質疵點。

  (3)均勻混和使纖維在單纖維狀態下充分混和并分布均勻。

  (4)成條制成一定規格和質量要求的勻均棉條并有規律地圈放在棉條筒中。

  4、梳棉機各部件運轉速度:

  (1)出條速度:120m/min(2)道夫轉速:32r/min(3)錫林轉速:325r/min(4)刺輥轉速:920r/min(5)蓋板轉速:1360mm/min

  5、主要機構的作用

  (1)尾架:放置棉棉卷;下部的`斜槽是為了增大棉卷與棉卷羅拉的接觸,以增大摩擦力。

  (2)棉卷羅拉:喂入棉層;表面有溝槽,以增大與棉層的摩擦力。

  (3)給棉羅拉:握持給棉;表面有溝槽,以增大與棉層的摩擦力。

  (4)給棉板:與給棉羅拉一起形成握持鉗口,前端工作面便于刺輥梳理。

  (5)刺輥:刺輥的主要作用是對棉層進行梳理并除去部分雜質、短絨等。刺輥由滾筒和鋸條組成。滾筒表面有螺旋溝槽,用以嵌入鋸條。由于刺輥與給棉板、刺輥與錫林間隔距很小,且刺輥轉速很高,所以對滾筒的圓整度、整個刺輥的動平衡以及滾筒與刺輥軸的同心度都有較嚴格的要求。

  (6)小漏底:托持纖維,排除短絨。

  (7)錫林:作用是完成梳理、剝取與轉移,要求其動平衡、表面圓整度要好。

  (8)蓋板:結構100~110根,表面有針布,用鏈條聯結成環狀,沿圓弧狀曲軌緩慢移動。40~46根蓋板形成分梳區,其余為空程。為防止蓋板彎曲變形,蓋板鐵骨的截面呈"T"形,其與錫林針面的隔距并非在蓋板寬度的中點最小,而是入口大,出口小,使纖維進入逐漸收小的隔距間,使蓋板針面的梳理作用逐漸增強而不要過分集中在入口處,同時也可減少蓋板花。主要作用是配合錫林梳理,并除去雜質與短絨;要求蓋板的變形要小,以防止隔距的變化。

  (9)道夫:道夫針面抓取的纖維,前端受到錫林的梳理,形成棉網輸出;輸出棉后彎鉤纖維較多。凝聚錫林上的纖維,并實現均勻與混合。道夫結構類似錫林,直徑φ600~707mm。

  (10)剝棉羅拉:有效地從道夫剝離出纖維網,轉向與道夫相同。

  (11)轉移羅拉:剝取剝棉羅拉上的纖維網,其轉向與剝棉羅拉相同

  (12)上下扎輥:使轉移羅拉上的棉網受到軋輥的摩擦粘附而剝離并輸出。

  6、梳理車間工藝流程:棉卷經過棉卷羅拉字轉換后退卷,沿著給棉板從給棉羅拉與給棉板之間鉗口隨著給棉羅拉的轉動喂入刺輥,被刺輥表面針齒強烈松解除雜侯轉移到錫林上,在經過錫林與蓋板之間的區域時,受到蓋板與錫林兩個兩個針面反復細致的梳理和混合在道夫和錫林梳理區,錫林上部分纖維梳理后轉移到道夫上,再由剝取羅拉將道夫上的纖維剝下形成棉網,最后從喇叭口集合成條經圈條器圈放到條筒中。

  (三)并條粗紗車間

  1、1.車間目的

  a.并條:梳棉機生產的生條,纖維經過初步定向、伸直具備紗條的初步形態。但是梳棉生條不勻率很大,且生條內纖維排列紊亂,大部分纖維成彎鉤狀態,如果直接把這種生條紡成細紗,細紗質量差。因此,在進一步紡紗之前需將梳棉生條并合,改善條干均勻度及纖維狀態,這道工序叫做并條。并條工序的主要任務是:

  (1)并合:將6-8根棉條并合喂入并條機,制成一根棉條,由于各根棉條的粗段、細段有機會相互重合,改善條子長片段不勻率。生條的重量不勻率約為4.0%左右,經過并合后熟條的重量不勻率應降到1%以下。

  (2)牽伸:即將條子抽長拉細到原來的程度,同時經過牽伸改善纖維的狀態,使彎鉤及卷曲纖維得以進一步伸直平行,使小棉束進一步分離為單纖維。經過改變牽伸倍數,有效的控制熟條的定量,以保證紡出細紗的重量偏差和重量不勻率符合國家標準。

  (3)混合:用反復并合的方法進一步實現單纖維的混合,保證條子的混棉成分均勻,穩定成紗質量。由于各種纖維的染色性能不同,采用不同纖維制成的條子,在并條機上并合,可以使各種纖維充分混合,這是保證成紗橫截面上纖維數量獲得較均勻混合,防止染色后產生色差的有效手段,尤其是在化纖與棉混紡時尤為重要。

  (4)成條:將并條機制成的棉條有規則的圈放在棉條筒內,以便搬運存放,供下道工序使用。

  b.粗紗:粗紗是紡織的一道工序,可把熟條加工成不同支數和不同捻度的粗紗,以供細紗工序使用。

  2、車間機器:FA317A并條機:8臺

  出條速度311—700m/min

  頭并、二并各運行兩到三臺

  Y90S—2Z三項異步電動機

  功率:1.5KW

  電流:3.8A

  電壓:380V

  頻率:50Hz

  JFO2—42B—4/16三相異步電動機

  功率:4,5/0.9KW

  電流:9.8/6.9A

  電壓:380v

  頻率:50HzFA471L粗紗機

  SD—4100吸風機

  電壓220V

  功率:3KW

  粗紗機的粗紗捻度:2.665

  牽伸倍數:7.37

  錠翼轉速:799r/min

  前羅拉轉速:355r/min

  后羅拉轉速:45.44r/min

  3、并條過程:

  (1)頭并:6根生條經過頭并工藝以后生成一根半熟條。

  (2)二并:8根半熟條經過二并工藝侯生成一根熟條。

  4、并條工藝流程:條子經導條板、導條羅拉、導條柱以后在導條臺上并列向前輸送,進入牽伸裝置。牽伸后的纖維經集束器初步收攏后從集束羅拉輸出,在經導條管喇叭頭凝聚成條被禁呀羅拉壓緊后輸出到條筒中。

  5、并條牽伸

  (1)牽伸的作用:將須條抽長拉細,即使須條內各纖維沿軸向(長度方向)產生相互間的位移,從而使纖維排列在

  (2)羅拉牽伸:利用不同轉速的羅拉握持纖維條,使纖維條抽長拉細。

  6、斷頭自停若斷頭出現不及時解決則會影響條子的質量指標,從而影響產量。所以機器有安裝斷頭自停裝置,在喂入棉條時,若出現斷頭則會感應,自動停車。

  7、粗紗工序的任務

  (1)牽伸:將棉條抽長拉細成為粗紗。

  (2)加捻:給粗紗加上一定的捻度,提高粗紗強力。以避免卷繞和退繞時的意外伸長,并為細紗牽伸做準備。

  (3)卷繞:將加捻后的粗紗卷繞在筒管上。制成一定形狀和大小的卷裝,以便儲存、搬運和適應細紗機上的喂入。

  8、粗紗工藝流程

  (1)喂入機構:條筒、導條輥、喇叭口。

  (2)牽伸裝置:牽伸羅拉、牽伸皮輥、加壓裝置。

  (3)加捻卷繞機構:錠冒、錠桿、錠翼、筒管。

  9、各部件作用以及工作原理

  (1)導條輥:作用是托持并引導棉條向前輸送。由后羅拉通過鏈條依次積極傳動。導條輥的表面速度略慢于后羅拉的表面速度,使棉條在輸送中不致松垂。但在采用高架喂入時,因棉條經過的路線長,應盡量減少意外伸長,以保證粗紗質量。

  (2)導條喇叭:作用是正確引導棉條進入牽伸裝置,使棉條經過整理和壓縮后,以均勻地喂入后鉗口。

  (3)牽伸羅拉:與皮輥、皮圈,上下銷以及隔距塊等形成一個三羅拉雙短皮圈的牽伸區。

  (4)加壓裝置:在滿足握持力大于牽伸力的前提下,羅拉加壓主要根據牽伸型式、羅拉速度、羅拉握持距及牽伸倍數、須條定量而定。

  (5)錠桿:用于支撐筒管,有的沒有錠桿。

  (6)錠翼:由空心臂、實心臂、壓掌等組成。錠桿從上部插入筒管內以穩定筒管的上部到下部帶動筒管作升降運動。

  (7)筒管:用于繞紗。

  10、牽伸須條從喇叭口出來,即進入牽伸裝置。

  11、加捻在粗紗機上,紗條自前羅拉輸出,并被前鉗口握持,穿過錠翼頂孔,從側孔引出,通過空心臂、壓掌葉纏繞在筒管上。當錠翼回轉時,側孔以下的紗條只繞筒管做公轉,不繞本身軸線自轉,不起加捻作用,而頂孔至側孔的一段紗條,則隨著錠翼的回

  轉繞本身軸線自轉,錠翼回轉一周便加上一個捻回,完成加捻作用。這段紗條加捻時產生的扭矩向上傳遞,使捻回分布到錠翼至前羅拉間的一段紗條上。前羅拉連續輸出,錠翼不停地回轉,因而紡出具有一定捻度和強力的粗紗。

  12、卷繞粗紗通過錠翼壓掌的引導卷繞到筒管上,筒管和錠翼具有一定的速度差,即筒管和錠翼有相對運動,故實現卷繞。

  (1)卷繞的基本要求有適當的緊密度,增加卷裝容量;紗圈排列整齊,層次分明,不脫圈,不塌邊,使退繞順利。

  (2)管紗的形成

  (中間是圓柱體,兩端呈截頭圓錐體)粗紗的卷繞首先是,第一層繞完后,改變軸向卷繞的方向,卷繞第二層,依次逐層卷繞,直到滿紗,這樣逐圈逐層卷繞便于在細紗機上退繞。卷繞過程中,粗紗沿著筒管軸向的卷繞高度逐層縮短,使兩端繞成截頭圓錐的形狀,以免兩端脫圈、冒紗,難于退繞而成為壞紗。

  (四)細紗車間

  1.車間目的細紗工序是紡紗生產的最后一道工序,它是將粗紗紡成具有一定特數、符合質量標準或客戶要求的細紗,供捻線、機織或針織等使用,細紗工序主要完成以下任務:

  (1)牽伸:將喂入的粗紗或條子均勻地拉長抽細到細紗所要求的特數。(2)加捻:將牽伸后的須條加上適當的捻度,使成紗具有一定的強力、彈性、光澤和手感等物理機械性能。

  (3)卷繞成形:將紡成的細紗按一定成形要求卷繞在筒管上,以便于運輸、貯存和后道工序加工。

  2.車間機器:

  SXF1568B型細紗機:48

  錠速:14395r/m

  主軸:xx86r/m

  前羅拉:198r/m

  后羅拉:4.45r/m

  機器各部件作用

  (1)導紗桿作用:保證粗紗順利退繞,穩定退繞時的牽引張力,防止意外牽伸。

  (2)牽伸羅拉:和上皮輥組成羅拉鉗口,握持紗條進行牽伸

  (3)集合器:作用在于收縮紗條的寬度,減少飛花和邊纖維的散失,減少繞皮輥、繞羅拉現象,使須條在較緊密狀態下加捻,使成紗緊密、光潔、毛羽少、強力高

  (4)斷頭吸棉裝置:斷頭后立即吸走前羅拉鉗口吐出的須條;避免斷頭后飄頭,影響鄰近錠斷頭;減少繞羅拉和繞皮輥;減少車間空氣含塵量

  (5)錠子:帶動筒管轉動。是加捻卷繞的主要元件

  (6)筒管:卷繞紗線;通過紗線帶動鋼絲圈轉動

  (7)鋼領:是鋼絲圈的跑道

  (8)鋼絲圈:完成加捻;調整氣圈張力與形態

  3、細紗車間工藝流程:粗紗從粗紗架吊錠上的粗紗管上退繞出來,經過導紗桿及緩慢往復運動的橫動導紗喇叭口,喂入牽伸裝置進行牽伸。牽伸后的須條由前羅拉輸出并進行加捻,通過導紗鉤穿過套在綱領上的鋼絲圈,然后卷繞到錠子上的筒管。

  4、加捻

  紗條的加捻,其實質就是利用須條橫截面間產生相對角位移,使原來伸直平行的纖維與紗軸發生傾斜來改變須條結構。紗條由扁平狀形成近似的圓柱形

紡織實習報告 篇3

  經過一整年的學習過后,放假在家的我常常思考這樣的問題:這一年來的學習是不是足夠完善?僅僅在學校汲取書本上的知識,能否幫助我真正理解什么是設計?

  重新審視自己所學習的專業,有一些非常重要的問題就慢慢浮現出來:工業設計在整個工業體系中,究竟占有什么樣的地位?它跟工業生產、商業活動究竟是怎樣聯系的?用通俗的話來說,我到底怎么樣才能用自己所學的專業賺錢?設計師這個職位究竟會有什么樣的社會地位?

  當我意識到這些問題的時候,我就有了一個想法:我要找一家真正參與生產和貿易的公司,親身體會設計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

  幾經周折,我找到了一家剛剛投入生產、正開始第一筆交易的紡織品公司。真正地工廠體驗工業生產,這對于我來說是前所未有的事情。在我的印象中,工廠往往都是煙囪和冰冷的磚墻構成的建筑物;我并沒有想到會有這么一天我也成為參與其中的一員。

  或許在這里有必要簡單地介紹一下什么才是紡織,以及這個公司的背景。所謂紡織,從棉花到內衣,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這其中實際上有一條流水線:首先,棉花要得到采集,并且被粗加工成絲線;在這之后,絲線需要漂白,有的還需要染色;這樣的各種顏色的絲線被送往精加工的工廠,按照市場需要進行進一步加工;最后,這些精細的紗線被繞成圓柱形狀的產品,送往制造內衣、襪子等等需要絲線的廠家。而我所找到的這家公司,是一家做精加工的公司,即是處于第三級的公司。

  之所以我選擇了這樣一家剛剛開始投入生產,并且處在產業鏈上述位置的公司,主要是有這么幾個考慮:其一,在實際的貿易中,市場對于精制紗線的種類要求繁多,因此參與精加工的公司就必須使用大規模的機器進行自動控制和精密生產——因為僅僅憑借手工活無法做出如此多的種類,也達不到市場要求的精密程度;這樣一來就便于我去體驗什么才是真正的“工業生產”;其二,由于這家公司剛剛起步,因此在生產方面,改進的空間很大;并且在貿易方面,還不存在較為有效的宣傳方式;因此,這樣的公司便于我發揮自己所學知識,幫助公司做產品改進或者進行初步的商業宣傳設計。

  在這番簡單地調查后,我對自己的暑期實踐做了一個整體的規劃。前面幾天,我會作為普通的工人進入車間,體驗一個精加工的紗線產品是如何誕生的;等到對整個生產流程熟悉之后,再考慮是否能夠對產品進行改進,或者做一些簡單的公司宣傳。

  第一階段主要是為了收集相應的產品信息,包括生產工藝、品質要求、機器使用方法等等,為產品改進提供相應信息。在這個過程中,我逐漸了解到,對產品改進實際上是一個非常困難的事情。第一,對紗線本身質量的改進只能通過技術方面進行改良,而短短的暑假我無法掌握紗線精加工的核心技術和原理;第二,機器操作界面也存在一定的問題,比如屏幕不靈,不夠簡約,交互性太差;但是我沒有掌握編程語言,從而無法修改機器的交互系統;第三,割斷紗線的工具具有一定的危險性,這是目前我唯一可以進行改進的地方。

  簡而言之,通過幾天的接觸,我發現在產品方面,由于知識量的不足,因此很難對產品本身做出十分有效的改動。可惜的是,我提出的關于切割工具的改進方案也最終被公司否決。

  由于知識儲備量的不足,我只能將改進的重點轉移到公司宣傳上。將自己的重心轉移之后,我就離開了車間,轉而了解公司的對外貿易情況。與觀察公司產品生產狀況同樣,我對公司的商業狀態進行了一定程度上的了解。

  由于公司剛剛起步,所以并不具備大公司所具有的宣傳能力。公司的近乎所有的生意,都是由公司跑業務的專門人員與需求精細紗線的廠家進行協商而得到的。簡而言之,公司目前最需要的一個宣傳手段是通過面對面來進行產品的交流,而不是通過媒體渠道。其次,在協商完畢后,公司會先發出部分樣品以讓廠家檢驗是否符合他們的.要求。因此,這就需要一個強有力的方式去讓廠家記住公司。而最好的辦法就是盡快設計出公司的LOGO。

  于是我第二次向公司提出了方案:盡快做出產品宣傳冊(便于當面交流)和公司LOGO,以便于公司進行對外宣傳。這一次,這個提案得到了公司領導的支持,并且促使我加快了設計的日程。

  得到同意之后,我便開始思考設計方案。由于大一下學期學習了如何使用AI來進行矢量圖形的制作,因此設計LOGO與產品宣傳冊對我來說尚不算難事。在收集了廠家的產品資料,公司特點,并且重新翻了一遍幾何構圖學之后,我就完成了LOGO和產品宣傳冊的設計。(設計成品見附加圖片)

  最后交付成品的時候,真的有種不停地改改改最后終于完成的解放感(由于是社會實踐嘛所以沒要錢,現在看來是不是真的應該要點錢,畢竟改了好多遍)。體會了一把真正的設計師不停地改改改究竟是什么感覺(由于公司領導的審美還有其他限制條件所以要不停改動)。

  總而言之,我認為這是一次比較成功的社會實踐。盡管一開始對工具的修改提案并沒有得到認可,但是我完成了一開始的目標:認清設計在工業生產、商業活動中的角色,并且了解到了自己的不足之處。

  通過實際的生產接觸,我發現了很多隱藏在生產中的問題——這不僅僅局限于上述的幾個提案所包含的問題,我發現的問題同樣還有:車間內噪音過大,機器自動化程度不夠高,等等。設計不僅僅是為了給產品增加附加值,同樣也為了解決這些實際的問題。設計師能夠通過自己的頭腦,自己的創造力去幫助產品變得更加優秀,幫助生產工人們創造一個更好的生產環境。也就是說,設計在工業生產中,是處于一個基于技術,而又超越了一般的技術去補充產品及其周邊環境的不足之處的學科。

  在商業方面,為了達到宣傳、營銷的目標,設計也有其獨到的方式方法:什么樣的符號能夠給人更加鮮明的感受?什么樣的東西可以使人對自己的產品記憶深刻?設計可以直接促進貿易信息的傳播,這是設計對于商業活動不可磨滅的作用。盡管我并不是專攻平面設計,但我覺得,二維的形式法則,若是能夠在實際商業活動中得到應用和驗證,那么將會給我帶來一些產品形式上的啟發。

  除了加深了對設計的理解之外,我同時也了解并進一步思考了自己的不足之處——知識面仍然比較狹窄。我在大一一學年的學習中,研究的重點主要放在設計學本身的問題上,但并沒有進行知識面的拓展。而經過實踐,我深深意識到了一點:知識的不足會導致自己的想法無法得到實現。拿我自己發現的問題來說,機器操作系統的不方便,就必須要通過相應的技術人員,或者是自己學到的編程語言來進行改造。往遠處想,當今電子產品盛行,如果不懂得這些和交互緊密相連的計算機語言,我要怎么樣在這方面做出創新呢?

  舉個簡單例子,如果我想做一個面部識別就能開啟的保險柜,如果不懂編程,即便我擁有相應的硬件,也無法做到這一點。

  因此,綜合上面得到的實踐經驗,我會對自己的學習做如下改動:

  第一,仍然保持專業學習的熱情;

  第二,拓展知識面,大二上學會C語言的編程方式,下學期開始接觸單片機的使用和組裝;

  第三,多關注汽車方面的工業狀況(3+1專攻汽車設計)

紡織實習報告 篇4

  一、實習地點:卷染車間

  二、實習時間:20xx-7-1——20xx-8-12

  三、實習總結:學以致用的及以外的

  四、實習心得:實習前、中、后體會

  三、實習總結

  暑期實習總結

  在雅申,作為卷染車間的一名縫頭工,在工作的期間我了解了一些我所在車間的情況。

  首先是車間的生產工藝流程,大致了解印染的流程:擺布、縫頭、前處理、染色、烘干、定型、打卷或碼布

  深切的感受到這每一個流程就像一個小齒輪,每個小齒輪的正常運轉與否都會影響著全局。

  其次是對該車間每個生產工藝流程的人員、設備的了解;

  再次是對該車間管理人員、管理設施、管理方法等的了解;

  最后是對整個車間生產前、中、后以及出貨等的大致了解

  作為其中一個小齒輪的一員,我能夠感覺到我工作的重要性,也不僅僅是體力活與簡單的重復手中的機器。

  雖然在這里實習(打工)與自己所學基本上不搭關系,甚至有些相差的很遠。

  但是在平常的生活與工作中還是能將有些在書本上所學的知識與所見所聞相比照,感受更深刻了,

  而不再是書本上寫的那樣枯燥、乏味......

  四、實習心得

  暑期實習心得

  熱浪滾滾,暑期如期而至,期盼中的實習階段也將就此開始。帶著滿腔的激情與憧憬來到位于廣東省揭陽市揭東區

  的一所以加工式為盈利的雅申紡織印染有限公司。

  感受以前從未經歷過的生活,第一次身臨其境地呼吸工廠的氣息,第一次深切體味作為工廠最基層工人的艱辛,

  第一次度過這樣別樣的暑假(也許是最后一次)。

  在慢慢能夠勝任這份工作的過程中,感受真的很多很多。從一開始的初步學習、熟練、再學習、到最后勝任,

  這個過程心理變化其實是起起伏伏的,有積極的、消極的`、好奇渴望的、枯燥乏味的、平和以對的。

  其中感受最深的還是無論做什么事關鍵還是自身的態度、不能把消極與厭煩情緒帶到工作上和與同事朋友家人的交往中。

  在這短短的四十三天的實習期間,在這里生活的日子是唯有親身經歷才能夠感同身受的。

紡織實習報告 篇5

  一、前言。

  不知不覺就在XX有限公司已工作了三個多月,對本廠的一些基本情況也有了些了解。下面是我的實習報告,也是一個工作總結。在報告中我將對本廠所做的產品及其工藝以及成品檢測方法等做詳細描述,另外我還談一談我的個人看法與體會。

  二、我廠生產加工品種。

  主要產品是具有彈力的高質量流行服飾錦綸、滌綸面料,廣泛用于泳衣、內衣、婚紗禮服、運動服裝、時裝、鞋材、玩具等。產品立足國內,拓展海外,行銷歐美、澳洲、中北美洲、東南亞及港澳臺等地區。

  三、實習目的。

  畢業實習是學生在校期間的最后一次實習活動,是進行工程訓練的重要實踐教學環節,是理論聯系實際的現場學習,是進一步的理解、消化、掌握課堂上所學習的專業基礎知識的重要步驟。

  1、通過實習,使學生了解相關課題的實際生產和應用情況,進而培養學生從實踐中發現問題的能力,為進一步的設計工作打下基礎。

  2、通過實習,使學生掌握做同類課題的實踐經驗。

  3、加強理論和實踐的聯系,學習分析和解決生產實際問題的方法,培養自學和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

  4、通過深入生產現場,學習工人階級的優秀品質和先進思想,提高學習的自覺性,做到德、智、體全面發展。

  5、了解同類課題的發展動態,為今后參加工作積累經驗。

  四、實習內容。

  為了全方面的了解公司的生產及工作情況,在前一個多月,我們分別在經編車間,緯編車間,定型車間,染色車間,印花車間,生管處,研法中心,開發部,質檢部及qa部進行了輪崗學習。后兩個月就正式定崗位。我被安排在了染色小樣式。小樣室的主要工作是:染一小塊布即打小樣,讓客戶確定顏色,手感,色牢度等還要為做大貨提供原始方,另外還要做一些測試及實驗。如:耐摩擦牢度,耐海水牢度耐汗堿牢度等等測試。染色小樣室的主要染色設備是利用紅外線染色機及甘油水浴鍋。由于我廠的主要產品是滌綸和錦綸織物,我廠用的染料主要是酸性燃料和分散燃料。主要用到的助劑有勻染劑,硫酸氨及硫酸。小樣室的工作主要分為兩部分,即打復板和打新樣。打新樣是爭對客戶新來樣,客戶提供樣版,我們要選用相同批號,布種,規格的布來打樣以確定一個處方,等客戶確認了后再進行打復板。同一個處方不同的人,細微的條件變化都會有不同色差。每打一個樣都要在客戶指定的燈箱下對色。有特別要求的要電腦對色。通常情況下我們都是人工對色,每個人對色的敏感度都是不同的,這就存在著一定的誤差,只要我們控制在客戶接受的范圍內就可以。由于剛來,我們暫時只負責打板,對色調方由主管或領班指導。小樣室的.對色燈箱主要有:s燈箱,v燈箱以及g燈箱。最常用的是d65,tl84。當客戶樣與小樣色差控制在客戶接受范圍內,對于中深色我們還要進行固色及檢測其各項牢度,各項指標合格了我們才確定用這個處方生產大貨。

  五、實習心得。

  經過三個月的學習,對我個人來說有一個很大的提升和認識。一個社會的復雜程度不是一本本書就能描寫的完的,只有身在其中才能一點一滴地感受。而一個企業的文化內涵也不是我們通過一個簡單的實習過程就能夠達到的一個高度認知程度。也許今天我看到的在內心里感到不正確的事情,那也許是因為我只是站在一個工人的角度,當我對一個企業文化的認知度在不斷加深時,或者我站在一個管理者的角度的時,一切就又改變了。同時感覺自己在動手實踐方面還亟待加強。我必須加強專業知識和實踐的結合,以使自己能盡快的適應公司,適應社會。

  六、個人看法。

  在工作期間最大的感覺就是找板很麻煩,因為幾個部門有可能同時使用一個原板,例如:染色車間生產時的大貨單色卡和小樣室打板用的色卡會相同,如果同時使用此卡時就會產生麻煩,建議多開幾個色卡,分部門使用。本廠沒有安全教育培訓,一般新員工進廠后直接上崗或讓老員工帶,新員工的安全意識較少,質量意識也不強,這會帶來安全隱患。

  以上就是我的實習報告,如有不足之處,請多多指教!

紡織實習報告 篇6

  在晟佳制衣廠參觀學習的兩天時間里,讓我對制衣行業有了大概的了解。制衣業作為制造業的其中一員,濃縮了制造業的普遍特點:以產品為中心來組織運作,而且更兼具了勞動密集型工業的生產運作方式:工人的勞動是價值的來源。而且晟佳的生產是貼牌(OEM)生產,外商來樣,企業按樣版生產,所以,在這里還學到了一些國際貿易的知識。

  晟佳的生產車間給人舒適的感覺:寬敞明亮,每個生產區之間、每臺設備之間都隔開一定間隔,并裝有“簡易空調”(一種降溫設備,即使是盛夏,室溫也保持在二十幾度)。這都是為了符合外商的要求——保障工人的基本權益。

  作為制衣企業,縫紉機是最必要也是最主要的設備。經了解,才知道縫紉機可分為三大類,有平縫機、包縫機、特種機,而這三大類里面,每類又包括150種機。縫紉機主要根據不同的衣服式樣和客戶要求來配置,現在生產車間有300臺左右不同種類的縫紉機。在另一邊的輔助車間,主要進行驗布、剪裁、剪線、整燙、包裝(貼牌,掛商標卡)這些輔助工序,這里用到的設備分別有預縮機(預先對布匹進行縮水,以防止日后使用時縮水,主要用于高級衣服)、驗布機、電動剪刀、整燙設備、驗針機(檢驗出留在衣服上的針,防止扎傷衣服使用者)。

  該廠的生產運作流程,成一個環形狀(見下圖),首先從廠房東邊的輔助車間開始,然后轉到西邊生

  產車間進行生產,最后回到東邊的輔助車間進行最后工序。當然,這只是正常情況下,大致而言的。由于時裝制作的特殊性,其品種多、變化大、不固定、結構復雜,導致這個環形的內部經常出現工序間的交叉。而且有時會需要配合工廠外面的資源、工序來完成生產,例如:客人要求衣服上要刺繡上圖案,那么生產到某部分必須停下來,運到外面加工,然后再運回來再生產。可見,該廠以混合組織方式進行生產。

  具體地介紹一下生產流程,首先是接訂單。然后制衣廠的設計人員會根據客戶帶來的衣服樣版,用電腦排版(考慮該如何制衣樣,用料才最少),試制一件,根據試制過程中得出的方法結論,制出工藝技術圖,以該圖與客人商量、協商修改,當客人滿意后,這份工藝技術圖就定下來,不許再變動,成為該廠的“天書”、“圣旨”。接著就根據要求采購材料,材料五花八門,大至布匹,小至小配飾(如釘狀的紐扣)。布匹運來后就要驗布,這叫做“先前Q”。然后合格布匹送到裁剪間用電動剪刀根據衣樣剪裁成衣服不同部分,再對這些“細塊”進行“查片”,即是“前Q”。“查片”合格的“細塊”送到生產車間開始主要的生產,期間要經過幾次“中Q”。生產完成后就到后整部門,即進行剪線、整燙、包裝工序,期間要經過后Q,合格的就進倉庫,等待客戶派人到廠進行最后驗貨。驗貨合格的,就可以簽放行條,運輸、交貨。

  所有工序中,工藝設計是全廠最最核心、要求最高的部分,而三者相互獨立,相互聯系、相互牽連(見下圖)。QC品質檢驗與車間生產關系更表現為:車間生產過程中每到一個階段都需要QC。該廠將很大精力放在了QC上,對質量要求很高,可見在其競爭策略中,產品質量居于首位。這樣做十分現實也是可行的。由于該廠做OEM,不必擔心供應鏈(制衣業已經成熟,有充足的供應)、庫存管理(參觀中發現庫存量不大)和產品銷售問題,所以他有大量精力投放在QC上,只要在成本許可范圍內,將質量做到最好,就不需要擔心其他問題了。

  根據調查,晟佳的生產作業屬于小流水作業。生產工人分為八個小組,每個組有一個師傅監督,全組人分工完成。衣服需要平縫的部分,統一由平縫工人完成, 要包縫的部分由包縫工人完成,要縫特種線的就交由特種工完成。由于每件衣服要求不同,可以先做平縫部分,也可以先做其他部分,三大工種的編排有很大靈活性,每批貨都不同,所以三大類縫紉機的擺放可以經常根據需要變動。通常一個縫紉工序完成后,就會有一次QC,檢驗合格后,直接進入下一個工序。各個工序所需的時間主要根據該衣服的'式樣變動,就單單以生產步驟來說,最簡單的只要一分鐘,最復雜的一個小時也不一定可以完成。通常一批貨從客人下單到完成,要半年。采取小流水作業的原因主要是由時裝的式樣加上該廠客觀情況決定的:時裝工序短,交貨期短,品種多,結構復雜,不固定,而且廠小人少,不可能大批量、用大流水方式去完成,所以小流水比較適合。

  該廠的問題:(1)人手不足。晟佳的最理想狀態(要達到最大生產力)應該要配置500臺縫紉機,但因為現在工人不足,所以現在不足300。該廠的生產量為每月8萬件,但據了解,同規模的成熟的廠的總產量最少應為12萬件,可見工人的不足對本廠影響有多大。我認為,除了繼續招聘員工,還應該對在廠的縫紉工人培訓,提高技能。從專業技校招聘一定量有專業技術的學生,讓工人互相學習,使專業技能得到最大范圍的利用。(2)排班問題,即是書本所說的MRP問題。該廠有時會出現閑忙不平衡的現象:有的工種要加班,有的工種卻沒事干。參觀那天,燙整工人就沒有上班,原來是昨晚剛剛趕工交貨,所以今天沒有工作。該廠的排班有問題,工序與工序之間銜接得不通暢,以致浪費了資源,造成空閑。(3)QC導致鑒定成本提高。解決方法:培養員工的“質量為本”的思想,使員工在生產過程中自覺發現和防止質量問題的出現,不放過任何一個已發現的質量問題,不讓有問題的衣服進入下一個生產工序,及時對問題進行補救。迅速發現質量問題的根源,有效減低因出錯而造成的沉沒成本,降低反復QC帶來的成本。

【紡織實習報告】相關文章:

紡織實習報告02-25

紡織專業實習報告01-30

紡織實習報告最新12-12

紡織廠實習報告11-04

在紡織廠的實習報告12-28

紡織廠的實習報告12-01

紡織廠實習報告12-16

紡織工程實習報告02-26

紡織廠實習報告通用12-09

紡織廠實習報告集合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