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西湖實習報告范文精選
風景園林綜合實習—杭州實習報告
年級:20xx級 專業:城市園林學號:0941403005姓名:陸丹
一、實習目的
設計方面:通過專業綜合實習一的實習,使學生在基本熟悉蘇州古典園林造園藝術與手法的基礎上,對我國南方園林另一代表園林的造園藝術與手法進行理解和感悟,目的是通過本次綜合實習,使學生對以蘇州、杭州為代表的我國南方園林的造園立意、場地與環境、造園要素、造園手法、造園藝術等有系統的了解和感悟和總結,以便將其自然地應用到將來的新園林設計的創意之中。
植栽方面:識別華東地區常用園林樹木,掌握其形態特征、生態習性、觀賞價值和園林用途;了解不同類型園林綠地樹木選擇的特點和不同的應用形式;綜合利用所學知識,理解園林樹木在造景中如何體現地方特色,探討景觀設計中植物造景的優缺點,提高設計實踐中應用園林樹木進行植物景觀設計的能力。
二、實習內容
1、11月14日下午,赴太子灣公園進行學習,主要學習內容為太子灣植物種類及其應用、公共景觀的空間尺度和空間布局,造景要素、樹群、花鏡進行分析。
2、11月15日考察西溪濕地,主要任務是認識西溪濕地的各種植物,初步了解旅游區(自然濕地)的空間規劃,交通流線等要素;以及體驗濕地的生態功能。
3、11月16日考察杭州植物園,認識華東地區的各種植物;將杭州的植物與蘇州的植物的種類及應用形式進行對比。
4、11月17日上午考察西湖、西湖新天地,觀看并分析西湖十景,了解對有古文化的中心城區該如何發展,以及古跡附近的現代景觀應該如何來設計;下午去了錢江新城的市民中心,實地考察市民中心的景觀設計,并結合付曉渝老師的介紹進行專業分析。
5、11月18日中國美院,了解中國美院的基本情況,建筑風格,空間格局,體會中國美院中的學術氛圍,并加以思考。
三、實習總結
1、杭州太子灣公園植物配置
杭州太子灣公園是20世紀80-90年代西湖景區新建公園之一,它遵循在傳承西湖風景園
林藝術的同時有所發展的原則,延續花港觀魚公園所開創的中西合璧、以“中”為主的藝術風格基礎上,展示自己的特色。公園位于蘇堤春曉、花港觀魚南部,雷峰夕照、南屏晚鐘西部,背山面湖,仿佛置身密林之中,總體規劃面積共80.03hm2,因與莊文、景獻兩太子有關,故名太子灣。經過20多年的時間沉淀,公園內已形成特色鮮明、結構穩定、變化豐富的植物空間。經過實地的考察,我大概把其植物空間類型分為半開放型和覆蓋型兩種,開放型、完全封閉型和垂直型等植物空間不多。
本次太子灣實地考察,在老師的帶領介紹后,我選擇了公園內望山坪、逍遙坡、琵琶洲和珠簾壁東側4個典型植物空間作為案例進行了分析,簡單地總結了植物空間數量特征,探討植物空間與群落結構的關系。
⑴ 望山坪空間
望山坪空間面積約11785m2,位于太子灣公園東北部。該空間由3個植物群落圍合,南面山體襯托,營造了一個舒適宜人的半開放空間。
從公園主入口進入,第一個典型群落是樂昌含笑、日本櫻花、桂花、無刺枸骨群落,上、中、下三層常綠植物蓋度較高,能起到障景作用,也為在空間內停留的游人提供天然屏障。該群落主要體現日本櫻花春季景觀,群落結構設計時,上層樂昌含笑做日本櫻花的背景,同時添加少量落葉植物,如白玉蘭,使群落統一中富有變化。
群落二是西側的日本櫻花、紅花檵木、郁金香群落。此群落的垂直面是望山坪空間的主要觀賞面,春季日本櫻花盛開時,其柔和之美在背景樂昌含笑的襯托下展現得淋漓盡致。下層郁金香的妖嬈與日本櫻花形成鮮明對比,美不勝收,成為公園觀賞郁金香的最佳點之一,吸引大量游客和攝影愛好者駐足拍攝。
群落三為東側鵝掌楸、濕地松、銀杏、石楠、無刺枸骨群落。此群落在望山坪空間起分隔作用,把空間與東側園路分隔開來。上層采用鵝掌楸,使季相變化更豐富,也可在夏日遮陰,冬日陽光又可透過樹枝灑在草坪上,給游人帶來溫暖;中層采用常綠小喬木石楠,滿足分隔園路和空間的功能需求。東南側群植的濕地松為進入琵琶洲景區做好鋪墊,起到良好的過渡作用。
⑵逍遙坡空間
逍遙坡空間面積約9305 m2,位于公園西部。游人進入此區,均能感受到濃郁的異國情調,有置身于英國風景園的錯覺。
無患子和日本櫻花是逍遙坡空間主要植物,形成空間主景。該空間南側種植大量日本櫻花,以雜木林和南側上層植物為背景,早春白花盛開,蔚為壯觀。深秋,無患子金黃的樹葉在綠色草坪襯托下燦爛炫目。因此該區春、秋兩季會吸引很多游人及攝影愛好者前來拍照留影,但由于草坪不對外開放,周邊座椅較少,游人流動性較大。
從群落垂直結構分析,上層為無患子、香樟及教堂后側的水杉、白櫟雜木林,中層為日本櫻花,此結構的植物群落既能形成高低起伏的林冠線,又能豐富季相,在圍合大面積空間邊界的同時實現較高的觀賞性。這個空間,中間留白,使游人視距拉大,視野頓時開闊。該空間在地形上也有變化,南側地勢較高處種植日本櫻花,起障景作用,引導游人走向北側最佳觀賞面。
⑶琵琶洲空間
琵琶洲空間面積約8870 m2,位于望山坪空間南側,面向水體,巧借溪流水景,結構獨特。該空間由3個植物群落構成,由于水體的介入,被劃分為3個子空間。空間一由濕地松、黃山欒樹、雞爪槭、麥冬圍合而成。從遠觀來看,地形有利于組織空間效果,結合植物則能強化地形,這在此子空間中可以體現出來。借助較高地勢的輔助,在遠觀上濕地松成為視線的焦點和主體,群植的雞爪槭則起到豐富中層的作用。該空間瀕臨水面,草坪空間與水體空間相互滲透,擴展了空間范圍和景深。
群落二所構成的子空間相對上一子空間地勢較平緩,因此草地空間的利用率相對較高。群落金錢松、香樟、紅葉李、桂花、美人茶、山茶、郁金香讓人四季皆有景可賞。春季中層紅葉李與下層郁金香相映成趣。夏季合歡絨花滿樹,形成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中秋桂花飄香,深秋金錢松如金幣掛枝,讓人流連忘返。該子空間呈帶狀分布,金錢松和桂花起到分隔空間和園路的作用。林緣線變化豐富,收放自如,也增加了空間景深和觀賞流動性。
群落三為天目木蘭、紫玉蘭,此處地勢抬高以分隔空間和園路。琵琶洲空間集中體現群落一和群落二的植物景觀,群落三較為簡單,作為陪襯但不削弱整體的完整性,整個空間借助水體及地形的變化,把植物空間營造得更加出色。靜水映襯這三個植物群落,與季相結合起來,更顯得色彩繽紛。三個群落在整個空間中所占比重和所處位置不同,植物景觀特色也不同,使得植物空間形式上主從分明、完整統一。
⑷珠簾壁東側空間
珠簾壁東側空間面積約2215m2,為林下空間。群落為麻櫟、香樟、楓香、枳椇、構樹、日本櫻花、桂花,上層植物是該空間的主角,空間隨著上層植物的變化而變化。上層以落葉樹種為主,季相變化明顯,結合地面變化的鋪裝,不僅給人們提供休息、觀望的場所,也增加了景觀效果。夏季,濃郁的樹蔭供人乘涼,也豐富了空間的光影變化;冬季,陽光穿過枝椏灑向大地,給人帶來溫暖。這里猶如一個強有力的磁場,吸引著游客前往。
2、杭州園林植物配置特點(和蘇州相比較)
杭州的園林植物配置是根據杭州地區氣候的特點,不同的立地環境條件,以及公園綠地、風景點、建筑物的性質、功能和造景要求,合理地選擇樹種,力求適地適樹,采用不同的植物配置構圖形式,組成多樣的園林空間,以滿足游憩和賞景等多種活動功能的需要。
公園、風景點要求其四季美觀,繁花如錦,活潑明快;寺院,祠墓,碑刻、古跡則求其莊嚴、肅穆。樹種的選擇必須注意其體型大小,色彩濃淡并同建筑物的性質與體量相適應,才能配置得當。莊嚴的殿、堂等建筑,一般用高大的喬木作為陪襯和烘托。如六和塔以樹形高大,樹冠園形常綠的香樟作烘托;靈隱寺大殿配植淡綠、濃綠、金黃葉色的楠木、七葉樹,銀杏等大喬木,取得體型和色彩上的對比,并以蔥籠的常綠樹作為背景;輕快的廊、亭、榭、軒,則宜點綴姿態優美, 絢麗多彩的花木,使景色明麗動人。
杭州夏季炎熱,不宜過多采用大面積的空曠草坪,以疏林草地為宜,可提高草坪在夏季的利用率。草地多,是杭州新建公園綠地的特色之一,它是群眾性集體活動的場所,在功能上要求寬曠,便于集散,在植物配植上力求簡潔。由于草坪面廣,視線長,體量虛實對比強,景物的群體形象鮮明,應多注意植物組合的群體美。利用樹齡的不同和地形的高差,處理好樹叢,樹群的立體輪廓線,使高低起伏,饒有變化。如花港觀魚、柳浪聞鶯等公園的大草坪就是這種范例。
另外,杭州在大規模綠地改造方面,在新建和改造綠地中已經推廣應用了大量植物新品種,如佛甲草矮紫薇、花葉錦帶花、金邊麥冬、花葉蔓長春花、銀邊六月雪等。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其中西湖南線綠地極具代表性,在已有的喬木林帶基礎上,大量應用地被植物,充分體現了杭州園林獨特的植物配置特色。雖然杭州城市綠地中的地被植物種類豐富了,但從利用率來衡量還不夠廣泛, 大部分還只作了一些點綴性的種植。
杭州園林,公園比較多也比較成功,種植方式更多樣化。比如群植、列植等都是有的。還有花港觀魚疏林草地,這種疏林草地是蘇州比幾乎沒有的。
蘇州園林雖面積有限,但要求樹種豐富。植物的種類有喬木、灌木、攀援植物(藤蘿類)、地被植物、水生植物及竹類。這些植物首先要符合自然山林景觀的需要,或是適合小空間內布置小景的作用。園林內所選用的植物,樹形力求自然美觀,因地制宜。蘇州園林屬山水園性質,樹木多不宜修剪成整形規則式,如“球形”、“水平式綠籬”等,以免造成不協調。
3、西湖景區和西湖天地
對于西湖景區,它在景觀營造和保護方面的成就當然是不言而喻的了。但是我們在考察那天,沿著白堤和蘇堤走了一圈,并沒有做細致的了解。反而王琿老師給我們介紹了一些西湖新天地的一些景觀設計理念。西湖新天地是一處園林,歷史文化濃郁的休閑旅游景區。它以杭州獨特的園林,歷史建筑為基礎,將自然與時尚,歷史與現代相融合,最終形成一個具有國際水平,集世界知名品牌,餐飲、零售、文化、娛樂為一體的綜合性休閑區。
由于西湖天地是建設在西湖附近的一個現代商業區,因為靠近西湖這個極富分化內涵的區域,所以與文化融合便成為了西湖天地設計的一個重點。西湖天地保留著原來粉墻黛瓦、雕梁畫棟的傳統元素,游客可以感受到江南園林的風韻氣質。
從單體結構上來說,西湖天地運用了重檐亭、石拱橋、青磚路面等中國傳統元素,出現在空間轉換出,含蘊豐富,尺度適宜;
文化符號來說,從排水系統的錢幣、樹池邊沿的云紋,地面雕刻的祥云,處處精致細膩,別有用心;
材質的選擇,青磚與木料,毛石的配合,組成路標、景觀小品等,極其彰顯傳統文化的魅力動人;
與自然環境融合,西湖天地是一個傳統與現代交融的地方,有著現代園林的結構,又有古典文化的含韻,在西湖邊上坐落這樣的商業街,到別有一番風味,仿佛在古典與現實之間穿回。
4、杭州市民中心
這個不是集體參與考察的地點,我們小組幾個人想在領略了古典園林景觀的同時,感受一下杭州現代景觀的魅力,于是便選擇了這個付曉渝老師曾經介紹過的地方,親自是地考察一下。
杭州錢江新城核心區塊城市設計,歐博邁亞的方案確定了樓群分布的層次、區域、建筑物的高度、綠化及水的分區,改善了原有的無組織、無特色的城市設計模式。用回填土覆蓋路堤,形成了一個非常吸引人的河岸觀景平臺,被稱為杭州的“城市陽臺”我們站在城市陽臺上,觀看錢塘江的遼闊浩淼和現代城市富有層次的立面,別有一番風味。這個新的平臺從視覺上和空間上將江和城市融為一體。另一個主要的想法是長期以來構筑形成的城鎮軸線“西湖錢塘江”。這也是一條文化的軸線,它的大部分是開敞空間和分散的高品質建筑。這條軸線以一個朝向錢塘江的開闊的露天廣場作為終結。在那里,一座新中央商務區標志性建筑矗立著,這是一座具有重要意義的雙塔樓一杭州市市政中心。他們給人以穩定感,并形成了他們面前的這條軸線的視覺中心,他們標志了舊城區與新中央商務區的轉換。在兩棟塔樓的周圍,是一些大尺度的、比較平的建筑,提供了開敞的空間.可以容納大型的會議設旋、飯館、商場及展覽大廳。
【西湖實習報告】相關文章:
描寫西湖的文章-描寫西湖美景的文章04-11
憶西湖05-12
西湖(上)05-12
西湖的作文02-21
游西湖02-17
西湖,東風曼舞05-12
美麗的西湖作文04-06
西湖秋意經典美文05-01
杭州西湖的詩句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