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水資源保護的社會實踐報告
有關水資源保護的社會實踐報告
沂河源頭的現狀與治理
作者:丁吉旭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沂源紅社會實踐隊
沂河,又名沂水,全長574公里,流域面積1.16萬平方公里,是山東第二大河,流經魯蘇兩省,最終注入黃海。沂河起源于沂源,其有四源,皆匯入田莊水庫,《清史稿》有載,“經龍洞山而合”,自水庫一下,便稱為沂河。我縣座于沂河源頭,河流治理與保護顯得尤為重要。而十八大中,“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又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到了社會主義建設的突出位置,借此,我們中國石油大學沂源紅社會實踐隊對沂河源頭的治理與保護展開調查,深入了解沂河源頭治理的現狀以及分析提出合理的意見。
我們的實踐分為組織調研和組織活動兩部分進行。首先,我們各方調研。通過網絡和實地走訪兩條線展開,重點了解水污染狀況和對居民生活的影響,以及治理的政策措施,積極傾聽老百姓對治污的愿望和建議,并宣傳河流保護的小知識、小竅門。
在實地走訪中,我們清楚的發現,沂河源頭的變化,和世界工業國的變化是一樣的。建國初,沂河環山繞崮,款款南行,兩岸芳草鮮美,綠樹成茵,呈現出碧水青山,天光云影,林果蔥郁,稻花飄香的旖旎風光。但自從改革開放以后,沂河源頭魯山段附近,兩岸山上樹木被伐,羊牛成群,水土流失嚴重,河道定期泛濫,同時,沂河南馬縣城段,工廠密布,廢水亂排,水質惡化,魚蝦幾乎滅絕,典型的有造紙廠。近幾年,人們越來越懷念清澈的母親河了,政府和人民大力度采取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努力恢復綠水藍天。在造紙廠是我縣重要財政來源的情況下,一舉關閉多家造紙廠,要碧水,不要GDP!由此可見,政府和人民治污的決心!
還有,在我們微博宣傳的過程中,一名臨沂大學的學長自豪的說:“我們的環沂河環境綜合治理工程被國家評為‘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 2007年2月6日,躋身于國家城市濕地公園!”這說明沂河的治理已經取得很大成功,我們更應該增強信心,呵護好我們的母親河!
隨后,我們組織沂河兩公里清潔活動,為沂河的改變盡自己的微薄之力。
在活動中,一位50多歲的老清潔工,看到我們在自覺開展沂河清潔活動,動情的講著小時在沂河發水抓魚的事,激動地說:“50年前,我夏天喜歡在沂河洗澡,水清,淌的慢,10年前,到處是造紙廠,還有電廠,水臭,魚都不活,這路都不想走,但是我還是希望,10年后,我們能用沂河的水淘米洗菜,那時候我就是不退休,也用不到我了。大學生就是好,謝謝你們!”我堅信,隨著我們思想的更新和治理的持續,老人的夢不是夢!中國生態文明夢也絕不會只是夢!
在一億三千萬年的歷史奔騰中,沂河不舍晝夜,源遠流長,以母親的秉性和坦蕩無私的胸懷,孕育了沿河兩岸的文化和歷史。我們通過這次實踐,我強烈的感覺到,雖然我們曾經對她犯過錯,但是,“實迷途其未遠”,只要我們吸取教訓,警鐘長鳴,積極及時的治理與防護,碧水藍天,綠柳白橋,一定不是夢!
【水資源保護的社會實踐報告】相關文章:
水資源保護社會實踐報告:探秘地下水質05-10
關于水資源保護的社會實踐范文04-20
臺院水資源保護調研隊-大學生社會實踐報告05-08
水資源保護的作文05-11
大學生社會實踐-臺州學院水資源保護調研隊05-08
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水資源保護宣傳晚會05-09
加強水資源保護的作文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