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蘇軾描寫春光的詩句
蘇軾所寫的詩一般都是借景抒情的,本文就來分享一篇蘇軾描寫春光的詩句,歡迎大家閱讀!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宋代: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兩兩歸鴻欲破群,依依還似北歸人。
遙知朔漠多風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譯文
竹林外兩三枝桃花初放,鴨子在水中游戲,它們是最先察覺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灘上已經滿是蔞蒿了,蘆筍也開始抽芽,而河豚此時正要逆流而上,從大海回游到江河里來了。
大雁北飛,就像要回到北方家鄉的人那樣,但是由于依戀,差一點掉了隊。
還沒有飛到北方時,就已經知道北方的沙漠多風雪了,還是再在江南渡過半月的春光時節吧。
注釋
⑴惠崇(亦為慧崇):福建建陽僧,宋初九僧之一,能詩能畫。《春江晚景》是惠崇所作畫名,共兩幅,一幅是鴨戲圖,一幅是飛雁圖。錢鐘書《宋詩選注》中為“曉景”。諸多注本,有用“曉景”、有用“晚景”,此從《東坡全集》及清以前注本用“晚景”。這兩詩是作者元豐八年春天在靖江欲南返時江邊情景的寫照。
⑵蔞蒿:草名,有青蒿、白蒿等種。《詩經》“呦呦鹿鳴,食野之蒿。”蘆芽:蘆葦的幼芽,可食用。
⑶河豚:魚的一種,學名“鲀”,肉味鮮美,但是卵巢和肝臟有劇毒。產于我國沿海和一些內河。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產卵。上:指逆江而上。
⑷歸鴻:歸雁。破群:離開飛行隊伍。
⑸依依:不舍之貌。《楚辭》“戀戀兮依依。”歸人:回家的人。劉長卿詩“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⑹朔漠:北方沙漠之地。杜甫詩:“一去紫臺連朔漠。”
⑺更待:再等;再過。
《蝶戀花·春景》
宋代:蘇軾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墻里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譯文
春天將盡,百花凋零,杏樹上已經長出了青澀的果實。燕子飛過了天空,清澈的河流圍繞著村落人家。柳枝上的柳絮已被吹得越來越少,怛不要擔心,到處都可見茂盛的芳草。
圍墻里面,有一位少女正在蕩秋千,少女發出動聽的笑聲,墻外的行人都可聽見。慢慢地,圍墻里邊的笑聲就聽不見了,行人惘然若失,仿佛多情的自己被無情的少女所傷害。
注釋
①“蝶戀花·春景”,原本無題,傅本存目缺詞。
②“花褪殘紅”:褪,脫去,小:毛本作“子”。
③“子”,毛本誤作“小”。“飛”,《二妙集》、毛本注“一作來。”
④“繞”,元本注“一作曉。”
⑤“柳綿”:即柳絮。韓偓《寒食日重游李氏園亭有懷》詩:“往年同在鶯橋上,見依朱闌詠柳綿。”
⑥“何處無芳草”句:謂春光已晚,芳草長遍天涯。《離騷》:“何所獨無芳草兮,爾何懷乎故宇?”
⑦“墻里秋千”五句:張相《詩詞曲語辭匯釋》卷五:“惱,猶撩也。……,言墻里佳人之笑,本出于無心情,而墻外行人聞之,枉自多情,卻如被其撩撥也。”又卷一:“卻,猶倒也;謹也。”“卻被”,反被。唐·胡曾《漢宮》詩:“何事將軍封萬戶,卻令紅粉為和戎。”多情:這里代指墻外的行人。無情:這里代指墻內的佳人。
【蘇軾描寫春光的詩句】相關文章:
蘇軾描寫西湖詩句04-30
描寫江南的詩句蘇軾05-01
蘇軾描寫美食的詩句05-01
蘇軾描寫竹子的詩句05-02
蘇軾描寫春景的詩句05-02
蘇軾描寫春天的詩句05-02
蘇軾描寫雨的詩句05-02
蘇軾描寫愛情的詩句05-02
蘇軾描寫游西湖的詩句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