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精品一级A片-国产另类欧美-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一-我要找美国一级片黄色|www.zheinei.com

永貞行詩詞賞析

時間:2022-12-07 06:59:11 詩詞賞析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永貞行詩詞賞析

  作品介紹

永貞行詩詞賞析

  《永貞行》的作者是韓愈,被選入《全唐詩》的第338卷。君不見太皇諒陰未出令,小人乘時偷國柄。北軍百萬虎與貔,天子自將非他師。一朝奪印付私黨,懔懔朝士何能為。狐鳴梟噪爭署置,睗睒跳踉相嫵媚。

  原文

  永貞行

  作者:唐·韓愈

  君不見太皇諒陰未出令,小人乘時偷國柄。

  北軍百萬虎與貔,天子自將非他師。

  一朝奪印付私黨,懔懔朝士何能為。

  狐鳴梟噪爭署置,睗睒跳踉相嫵媚。

  夜作詔書朝拜官,超資越序曾無難。

  公然白日受賄賂,火齊磊落堆金盤。

  元臣故老不敢語,晝臥涕泣何汍瀾。

  董賢三公誰復(fù)惜,侯景九錫行可嘆。

  國家功高德且厚,天位未許庸夫干。

  嗣皇卓犖信英主,文如太宗武高祖。

  膺圖受禪登明堂,共流幽州鯀死羽。

  四門肅穆賢俊登,數(shù)君匪親豈其朋。

  郎官清要為世稱,荒郡迫野嗟可矜。

  湖波連天日相騰,蠻俗生梗瘴癘烝。

  江氛嶺祲昏若凝,一蛇兩頭見未曾。

  怪鳥鳴喚令人憎,蠱蟲群飛夜撲燈。

  雄虺毒螫墮股肱,食中置藥肝心崩。

  左右使令詐難憑,慎勿浪信常兢兢。

  吾嘗同僚情可勝,具書目見非妄征,嗟爾既往宜為懲。

  注釋

  1、太皇:即太上皇,指唐順宗。永貞元年(805)八月,順宗退位,自稱太上皇;太子李純即位,是為憲宗。見《新唐書·順宗紀(jì)》。諒陰:指天子居喪,不言政事,由宰輔總理朝政。這里既包含順宗為德宗居喪的意思,同時也指順宗因中風(fēng)口啞,不能聽政。

  2、小人:指王伾、王叔文等。偷國柄:竊取執(zhí)政大權(quán)。《舊唐書·順宗紀(jì)》:順宗因風(fēng)病不能聽政,以王伾為右散騎常侍,王叔文為戶部侍郎、度支鹽鐵轉(zhuǎn)運副使,“事無巨細(xì),皆決于二人。”

  3、北軍:北衙禁軍的簡稱。唐朝天子禁軍,分南衙諸衛(wèi)兵和北衙禁軍。北衙禁軍中勢最盛為左右神策軍(宦官所控制)。見《新唐書·兵志》。貔:猛獸名,比喻勇士。《書·牧誓》“如虎如貔,如熊如羆,于商郊。”

  4、非他師:神策軍地位比其他禁軍都高,由皇帝指派親信宦官為監(jiān)軍使。

  5、懔懔:危懼的樣子。

  6、睗睒:獸目狂視的樣子。跳踉:跳躍。

  7、超資越序:不循資歷而超遷。

  8、火齊:寶珠名。磊落:眾多的樣子。

  9、汍瀾:淚流的樣子。

  10、董賢:漢哀帝時人,以貌美、巧位而得寵,封高安侯、大司馬、衛(wèi)將軍,二十二歲便居三公高位。后王莽專權(quán),他畏罪自殺。

  11、侯景:南朝梁時人。本為北魏將,后叛歸梁,封河南王。又叛梁,舉兵攻破梁都城建康(今南京市),自立為漢帝,史稱侯景之亂。九錫:皇帝尊禮大臣所踢予的九種禮物。魏晉南北朝時期,掌政大臣在奪取政權(quán),建立新王朝前例加九錫。侯景大寶二年(551),假詔自加九錫,建天子族旗。見《南史·賊臣·侯景傳》。行:行跡,行事。

  12、國家:指唐皇帝。

  13、天位:帝位。干:干犯。

  14、嗣皇:指唐憲宗。

  15、太宗:李世民。高祖:李淵。

  16、膺圖:受瑞應(yīng)之圖。指帝王應(yīng)運而興。漢代誐緯神學(xué),附會帝堯、帝禹都有受河圖事。明堂:古代天子宣明政治的地方。永貞元年八月乙已,太子李純即皇帝位大明宮宣政殿。

  17、共:共工,堯舜時工師,巧佞淫嬖,舜將他放逐到幽州。鯀:夏禹之父,因治水無功,被處死于羽山。(書·舜典》:“流共工于幽州,……殛鯀于羽山。”這里喻指王還、王叔文。憲宗即位后,王伾被貶為開州司馬,王叔文被貶為渝州司戶。

  18、四門:四方之門。《書·舜典》:“賓于四門,四門穆穆。”賢俊登:指用杜黃裳、鄭徐慶為宰相。

  19、數(shù)君:指柳宗元、劉禹錫等人。

  20、郎官:唐人稱郎中、員外郎為郎官。清要:高潔而重要。

  21、荒郡迫野:據(jù)《舊唐書·憲宗紀(jì)》,永貞元年九月,禮部員外郎柳宗元貶邵州刺史,屯田員外郎劉禹錫貶連州刺史。十月,再貶柳宗元于永州,劉禹錫于朗州,均改為州司馬。永州,今湖南永州市;朗州,今湖南常德市,古稱蠻荒之地。迫:狹窄。野:不開化。@生梗:猶生獰,狠悍不馴的意思。《北史·郭彥傳》:“蠻左生梗,不營農(nóng)業(yè)。”瘴癘:南方山林中蒸發(fā)出來的濕熱之氣。烝:通“蒸”。

  23、氛:霧氣,水氣。祲:古代所說的不祥之氣。

  24、一蛇兩頭:即兩頭蛇。見未曾:見過沒見過。

  25、怪鳥:貓頭鷹。《爾雅·釋鳥)“怪鴟”郭璞注:“即鴟鵂也。今江東通呼此屬為怪鳥。”

  26、虺:一種扁頭大眼的大毒蛇。墮股肱:指手足被毒蛇咬傷后,必須立即砍斷手足,否則毒汁擴(kuò)散全身,致人死命。《漢書·田澹檬:“蝮蠚手則斬手,蠚足則斬足。”

  29、使令:供侍候、差遣的人。憑:依靠。

  28、浪信:隨便相信,輕易相信。兢兢:小心謹(jǐn)慎。

  29、具書:詳細(xì)寫出。非妄征:不是道聽途說。征,征驗,憑據(jù)。

  30、懲:戒。

  賞析

  這篇作品是韓愈歷來爭議最大的作品。

  王應(yīng)麟曰:“少陵善房次律,而《悲陳陶》一詩不為之隱。昌黎善柳子厚,而《永貞行》一詩不為之諱。公議之不可掩也如是。”

  李東陽曰:“韓、蘇詩雖俱出入規(guī)格,而蘇尤甚。蓋韓得意時,自不失唐時聲調(diào),如《永貞行》固有杜意,而選者不之及,何也。楊士弘乃獨以韓與李、杜為三大家,不敢選,豈亦有所見耶?”

  顧嗣立曰:“此詩前半言小人放逐之為快,后半言數(shù)君貶謫之可矜,蓋為劉、柳諸公也。”

  陳祖范曰:“予讀韓退之《順宗實錄》及《永貞行》,觀劉、柳輩八司馬之冤,意退之之罪狀王、韋,實有私心,而其罪固不至此也。退之于伾、文、執(zhí)誼有宿憾,于同官劉、柳有疑猜,進(jìn)退禍福,彼此有不兩行之勢。而伾、文輩又連敗,于是奮起筆舌,詆斥無忌,雖其事之美者,反以為惡,而劉、柳諸人朋邪比周之名成矣。史家以成敗論人,又有韓公之言為質(zhì)的,而不詳其言之過當(dāng),蓋有所自。予故表而出焉,非以劉、柳文章之士而回護(hù)之也。”

  《唐宋詩醇》曰:“前幅天昏地暗,中間日出冰消,閱至后幅,又如凄風(fēng)苦雨。文生于情,變幻如是。”

  袁枚《隨筆》曰:“唐八司馬輔順宗,善政不可勝書,而史目為奸邪,昌黎《永貞行》亦詆訶之。獨范文正作論深為護(hù)惜,必有所見。”

  譚獻(xiàn)曰:“《十七史商榷》于唐獨表王叔文之忠,非過論也。予素不喜退之《永貞行》,可謂辯言亂政。”

  程學(xué)恂曰:“直敘起,此詩史也。”“視《順宗實錄》中所書,則劉、柳實與伾、文同黨濟(jì)惡矣。而公《赴江陵途中》詩云:‘將疑斷還否’,此詩‘匪親豈其朋’,皆多為原諒,不忍直斥之。蓋作史者朝廷之公義,作詩者朋友之私情也。二者不可偏廢。”“公于二子,不惟不恨之,蓋深惜之,惜其為小人所誤也。然此難于明言,而情有不能自已,故托言之。蛇蠱毒物皆陰險之類,既懲于前,當(dāng)戒于后,懇懇款款,敦厚之旨,友朋之誼,于斯極矣!”“所敘蠻嶺之俗,與《赴江陵途中》詩似相同而不同者,此中有寄托在也。”

  作者介紹

  韓愈(768—824) 字退之,洛陽人,文學(xué)家,世有韓昌黎、韓吏部、韓文公之稱。三歲即孤,由嫂撫養(yǎng)成人,貞元進(jìn)士。曾官監(jiān)察御史、陽山令、刑部侍郎、潮州刺史、吏部侍郎,卒贈禮部侍郎。政治上既不贊成改革主張,又反對藩鎮(zhèn)割據(jù)。尊儒反佛,比較關(guān)心人民疾苦 。

  韓愈在文學(xué)上主張師承秦、漢散文傳統(tǒng),積極倡導(dǎo)古文運動,提出“文以載道”、“文道合一”的觀點。《師說》、《進(jìn)學(xué)解》等,皆為名篇。韓詩力求創(chuàng)新,氣勢雄偉,有獨特風(fēng)格,對宋詩創(chuàng)作影響較大,延及清代 。有《昌黎先生集》。

  繁體對照

  卷338_20永貞行韓愈

  君不見太皇諒陰未出令,小人乘時偷國柄。

  北軍百萬虎與貔,天子自將非他師。

  壹朝奪印付私黨,懔懔朝士何能爲(wèi)。

  狐鳴梟噪爭署置,睗睒跳踉相嫵媚。

  夜作詔書朝拜官,超資越序曾無難。

  公然白日受賄賂,火齊磊落堆金盤。

  元臣故老不敢語,晝臥涕泣何丸瀾。

  董賢三公誰複惜,侯景九錫行可歎。

  國家功高德且厚,天位未許庸夫幹。

  嗣皇卓犖信英主,文如太宗武高祖。

  膺圖受禪登明堂,共流幽州鯀死羽。

  四門肅穆賢俊登,數(shù)君匪親豈其朋。

  郎官清要爲(wèi)世稱,荒郡迫野嗟可矜。

  湖波連天日相騰,蠻俗生梗瘴厲烝。

  江氛嶺祲昏若凝,壹蛇兩頭見未曾。

  怪鳥鳴喚令人憎,蠱蟲群飛夜撲燈。

  雄虺毒螫墮股肱,食中置藥肝心崩。

  左右使令詐難憑,慎勿浪信常兢兢。

  吾嘗同僚情可勝,具書目見非妄征,嗟爾既往宜爲(wèi)懲。

【永貞行詩詞賞析】相關(guān)文章:

詩詞《今夕行》賞析05-01

詩詞《桃源行》賞析05-01

《猛虎行》詩詞賞析12-07

《古柏行》詩詞賞析12-07

《山行》經(jīng)典詩詞賞析12-09

洛陽女兒行詩詞賞析04-14

詩詞《洛陽女兒行》賞析05-01

從軍行詩詞賞析12-09

《從軍行》詩詞賞析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