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精品一级A片-国产另类欧美-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一-我要找美国一级片黄色|www.zheinei.com

岳飛的詩詞全集賞析

時間:2022-12-09 18:26:54 詩詞賞析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岳飛的詩詞全集賞析

  岳飛經文緯武,是一位治國安邦之才。那么岳飛有哪些比較好的詩詞可供賞析呢?下面是陽光網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岳飛詩詞全集賞析,供大家參閱!

岳飛的詩詞全集賞析

  岳飛詩詞賞析(一)

  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鳴

  宋代:岳飛

  昨夜寒蛩不住鳴。驚回千里夢,已三更。起來獨自繞階行。人悄悄,簾外月朧明。

  白首為功名。舊山松竹老,阻歸程。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譯文

  昨夜,寒秋蟋蟀不住哀鳴,夢回故鄉,千里燃戰火,被驚醒,已三更。站起身,獨繞臺階踽踽行。四周靜悄悄,簾外,一輪淡月正朦朧。

  為國建功留青史,未老滿頭霜星星。家山松竹蒼然老,無奈議和聲起、阻斷了歸程。想把滿腹心事,付與瑤琴彈一曲?煽筛呱搅魉粝,縱然弦彈斷,又有誰來聽?鑒賞

  賞析

  “昨夜寒蛩不住鳴。驚回千里夢,已三更。起來獨自繞階行。人悄悄,簾外月朧明”,此時已是三更,獨自圍繞庭院而行,身心之大孤獨于此得以體現。世人皆已沉沉入睡四周逐漸悄無聲息了,夜靜更深時分,能聽得清楚自己心臟跳動的聲音;窗外,月色如水,如水的月色正好映襯著詩人如水的愁緒。在這個特定的場景,岳武穆之寂寞惆悵,內心的孤寂,抑郁的心境,被此情此景充分的表現出來。

  “白首為功名。舊山松竹老,阻歸程”,多年的奮戰結果弄到如今是這樣不堪,中原故土已淪陷金人之手,想要回鄉養老已是不可能的了,多么無奈的意緒!

  “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此句引用《伯牙絕弦》(見《呂氏春秋》《列子》)(一些版本表示此句與“伯牙絕弦”無關), 表現其滿腔的報國熱誠無處申說,跟誰說,用琴弦來訴說,可琴弦已斷,故無所對象能傾訴。

  上闕寓情于景,寫作者思念中原、憂慮國事的心情。

  前三句寫作者夢見自己率部轉戰千里,收復故土,勝利挺進,實現“還我河山”的偉大抱負,興奮不已,然而卻寒蛩鳴,驚回夢。

  后三句夢醒后的失望和徘徊,反映了理想和現實的矛盾。以景物描寫來烘托內心的孤寂,顯得曲折委婉,寄寓壯志未酬的憂憤。

  下闕抒寫收復失地受阻、心事無人理解的苦悶。

  前三句感嘆歲月流逝,歸鄉無望!白铓w程”表面指山高水深,道路阻隔,難以歸去,實際暗喻著對趙構、秦檜等屈辱求和、阻撓抗金斗爭的不滿和譴責。

  后三句用俞伯牙與鐘子期的典故,表達自己處境孤危,缺少知音,深感寂寞的心情。

  全詞表現了作者不滿“和議”,反對投降,以及受掣肘時惆悵。體現了作者強烈的愛國情感。

  曾有一段時間,對古典詩詞的評論,有人以情調的高昂與低沉分高下,于是認為,岳飛這首《小重山》情調低沉,不如他的《滿江紅》創意高。其實,對事物的評論,應當對具體問題做具體分析。情調高昂的作品固然好,但情調低沉也并非消極。

  《滿江紅》創作背景,一說是紹興四年秋,岳飛第一次北伐大獲全勝,一說是岳家軍進軍到朱仙鎮,勝利在望卻被十二道金牌召回時所創。但都可以表現岳飛在軍事正處于的得意之時。而《小重山》卻是在入獄不久前,失去軍權、無力回天的他有著悲憤抑郁苦悶而又無奈的情感,所以這首婉約的《小重山》與《滿江紅》詩風大不一樣。

  “昨夜寒蛩不住鳴。驚回千里夢,已三更。起來獨自繞階行。人悄悄,簾外月朧明”,此時已是三更,獨自圍繞庭院而行,身心之大孤獨于此得以體現。世人皆已沉沉入睡四周逐漸悄無聲息了,夜靜更深時分,能聽得清楚自己心臟跳動的聲音;窗外,月色如水,如水的月色正好映襯著詩人如水的愁緒。在這個特定的場景,岳武穆之寂寞惆悵,內心的孤寂,抑郁的心境,被此情此景充分的表現出來。

  “白首為功名。舊山松竹老,阻歸程”,多年的奮戰結果弄到如今是這樣不堪,中原故土已淪陷金人之手,想要回鄉養老已是不可能的了,多么無奈的意緒!

  “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此句引用《伯牙絕弦》(見《呂氏春秋》《列子》)(一些版本表示此句與“伯牙絕弦”無關), 表現其滿腔的報國熱誠無處申說,跟誰說,用琴弦來訴說,可琴弦已斷,故無所對象能傾訴。

  上闕寓情于景,寫作者思念中原、憂慮國事的心情。

  前三句寫作者夢見自己率部轉戰千里,收復故土,勝利挺進,實現“還我河山”的偉大抱負,興奮不已,然而卻寒蛩鳴,驚回夢。

  后三句夢醒后的失望和徘徊,反映了理想和現實的矛盾。以景物描寫來烘托內心的孤寂,顯得曲折委婉,寄寓壯志未酬的憂憤。

  下闕抒寫收復失地受阻、心事無人理解的苦悶。

  前三句感嘆歲月流逝,歸鄉無望。“阻歸程”表面指山高水深,道路阻隔,難以歸去,實際暗喻著對趙構、秦檜等屈辱求和、阻撓抗金斗爭的不滿和譴責。

  后三句用俞伯牙與鐘子期的典故,表達自己處境孤危,缺少知音,深感寂寞的心情。

  全詞表現了作者不滿“和議”,反對投降,以及受掣肘時惆悵。體現了作者強烈的愛國情感。

  曾有一段時間,對古典詩詞的評論,有人以情調的高昂與低沉分高下,于是認為,岳飛這首《小重山》情調低沉,不如他的《滿江紅》創意高。其實,對事物的評論,應當對具體問題做具體分析。情調高昂的作品固然好,但情調低沉也并非消極。

  《滿江紅》創作背景,一說是紹興四年秋,岳飛第一次北伐大獲全勝,一說是岳家軍進軍到朱仙鎮,勝利在望卻被十二道金牌召回時所創。但都可以表現岳飛在軍事正處于的得意之時。而《小重山》卻是在入獄不久前,失去軍權、無力回天的他有著悲憤抑郁苦悶而又無奈的'情感,所以這首婉約的《小重山》與《滿江紅》詩風大不一樣。

  “昨夜寒蛩不住鳴。驚回千里夢,已三更。起來獨自繞階行。人悄悄,簾外月朧明”,此時已是三更,獨自圍繞庭院而行,身心之大孤獨于此得以體現。世人皆已沉沉入睡四周逐漸悄無聲息了,夜靜更深時分,能聽得清楚自己心臟跳動的聲音;窗外,月色如水,如水的月色正好映襯著詩人如水的愁緒。在這個特定的場景,岳武穆之寂寞惆悵,內心的孤寂,抑郁的心境,被此情此景充分的表現出來。

  “白首為功名。舊山松竹老,阻歸程”,多年的奮戰結果弄到如今是這樣不堪,中原故土已淪陷金人之手,想要回鄉養老已是不可能的了,多么無奈的意緒!

  “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此句引用《伯牙絕弦》(見《呂氏春秋》《列子》)(一些版本表示此句與“伯牙絕弦”無關), 表現其滿腔的報國熱誠無處申說,跟誰說,用琴弦來訴說,可琴弦已斷,故無所對象能傾訴。

  上闕寓情于景,寫作者思念中原、憂慮國事的心情。

  前三句寫作者夢見自己率部轉戰千里,收復故土,勝利挺進,實現“還我河山”的偉大抱負,興奮不已,然而卻寒蛩鳴,驚回夢。

  后三句夢醒后的失望和徘徊,反映了理想和現實的矛盾。以景物描寫來烘托內心的孤寂,顯得曲折委婉,寄寓壯志未酬的憂憤。

  下闕抒寫收復失地受阻、心事無人理解的苦悶。

  前三句感嘆歲月流逝,歸鄉無望。“阻歸程”表面指山高水深,道路阻隔,難以歸去,實際暗喻著對趙構、秦檜等屈辱求和、阻撓抗金斗爭的不滿和譴責。

  后三句用俞伯牙與鐘子期的典故,表達自己處境孤危,缺少知音,深感寂寞的心情。

  全詞表現了作者不滿“和議”,反對投降,以及受掣肘時惆悵。體現了作者強烈的愛國情感。

  曾有一段時間,對古典詩詞的評論,有人以情調的高昂與低沉分高下,于是認為,岳飛這首《小重山》情調低沉,不如他的《滿江紅》創意高。其實,對事物的評論,應當對具體問題做具體分析。情調高昂的作品固然好,但情調低沉也并非消極。

  《滿江紅》創作背景,一說是紹興四年秋,岳飛第一次北伐大獲全勝,一說是岳家軍進軍到朱仙鎮,勝利在望卻被十二道金牌召回時所創。但都可以表現岳飛在軍事正處于的得意之時。而《小重山》卻是在入獄不久前,失去軍權、無力回天的他有著悲憤抑郁苦悶而又無奈的情感,所以這首婉約的《小重山》與《滿江紅》詩風大不一樣。

  《靈溪詞說》論岳飛詞的絕句說:“將軍佳作世爭傳,三十功名路八千。一種壯懷能蘊藉,諸君細讀《小重山》”《靈溪詞說》論岳飛詞的絕句說:“將軍佳作世爭傳,三十功名路八千。一種壯懷能蘊藉,諸君細讀《小重山》”

  岳飛詩詞賞析(二)

  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

  宋代:岳飛

  遙望中原,荒煙外、許多城郭。想當年、花遮柳護,鳳樓龍閣。萬歲山前珠翠繞,蓬壺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鐵騎滿郊畿,風塵惡。

  兵安在?膏鋒鍔。民安在?填溝壑。嘆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卻歸來、再續漢陽游,騎黃鶴。

  譯文

  登樓遠望中原,只見在一片荒煙籠罩下,仿佛有許多城郭。想當年啊!花多得遮住視線,柳多掩護著城墻,樓閣都是雕龍砌鳳。萬歲山前、蓬壺殿里,宮女成群,歌舞不斷,一派富庶升平氣象。如今,胡虜鐵騎卻踐踏包圍著京師郊外,戰亂頻仍,風塵漫漫,形勢如此險惡。

  士兵在哪里?他們血染沙場,鮮血滋潤了兵刃。百姓在哪里?他們在戰亂中喪生,尸首填滿了溪谷。悲嘆大好河山依如往昔,卻田園荒蕪,萬戶蕭疏。何時能有殺敵報國的機會,率領精銳部隊出兵北伐,揮鞭渡過長江,掃清橫行“郊畿”的胡虜,收復中原。然后歸來,重游黃鶴樓,以續今日之游興。賞析

  賞析

  這首詞創作時代較《滿江紅·怒發沖冠》略早,寫于南宋紹興四年(1134)作者出兵收復襄陽六州駐節鄂州(今湖北武昌)時。

  這首壯詞采用散文化寫法,可分四段,層次分明。

  從篇首到“蓬壺殿里笙歌作”為第一段。寫在黃鶴樓之上遙望北方失地,引起對故國往昔“繁華”的回憶。“想當年”三字點目!盎ㄕ诹o”四句極其簡潔地寫出北宋汴京宮苑之風月繁榮。萬歲山亦名艮岳。據《宋史·地理志·京城》記載,徽宗政和七年始筑,積土為假山,山周十余里,堂館池亭極多,建制精巧(蓬壺是其中一堂名),四方花竹奇石,悉聚于此,專供皇室游玩。“珠翠繞”、“笙歌作”,極寫歌舞升平的壯觀景象。

  第二段以“到而今”三字提起(回應“想當年”),直到下片“千村寥落”句止。寫北方遍布鐵蹄的`占領區,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人們的慘痛情景。與上段歌舞升平的景象強烈對比!拌F蹄滿郊畿,風塵惡”二句,花柳樓閣、珠歌翠舞一掃而空,驚心動魄。過片處是兩組自成問答的短句:“兵安在?膏鋒鍔”,“民安在,填溝壑”。戰士浴血奮戰,卻傷于鋒刃,百姓饑寒交迫,無辜被戮,卻死無葬身之地。作者恨不得立即統兵北上解民于水火之中!皣@江山如故,千村寥落”,這遠非“風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異”的新亭悲泣,而言下正有王導“當共戮力王室,克復神州”之猛志。所以緊接二句就寫到作者心中宿愿——率領勁旅,直渡黃河,肅清金人,復我河山。這兩句引用《漢書》終軍請纓典故,渾成無跡!昂稳铡痹圃,正見出一種迫不及待的心情。

  最后三句,作者樂觀地想象勝利后的歡樂。眼前他雖然登黃鶴樓,作“漢陽游”,但心情是無法寧靜的;蛟S他會暗誦“昔人已乘黃鶴去”的名篇而無限感慨。不過,待到得勝歸來,“再續漢陽游”時,一切都會改變,那種快樂,唯恐只有騎鶴的神仙才可體會呢!詞的末句“騎黃鶴”三字兼顧現實,深扣題面。

  在南北宋之交,詞起了一次風格化的變化,明快豪放取代了婉約深曲,這種藝術上的轉變根源卻在于內容,在于愛國主義成為詞的時代性主題。當時寫作豪放詞的作家,多是主戰派人士,包括若干抗金將領,其中也有岳飛,這種現象有其必然性的。這首《滿江紅》即以文法入詞,從“想當年”、“到而今”、“何日”說到“待歸來”,嚴格遵循時間順序,結構層次分明,語言洗練明快,已具豪放詞的一般特點。

  岳飛詩詞賞析(三)

  池州翠微亭

  宋代:岳飛

  經年塵土滿征衣,特特尋芳上翠微。

  好水好山看不足,馬蹄催趁月明歸。

  譯文

  年復一年,我馳騁疆場,戰袍上灑滿了灰塵;今天,在“得得”的馬蹄聲中,緩緩登上齊山,瀏覽翠微亭的美景。

  好山好水,我怎么也看不夠,可已是明月當空,馬蹄聲又催著我踏上了歸程。

  賞析

  “池州”,是宋代江南東路的一個州,州府設在當時的秋浦,就是現在的安徽省池州市貴池區。這里作者以州名代指州府名!按湮⑼ぁ,在今安徽貴池南邊的齊山上,是唐代大詩人杜牧在武宗會昌年間任池州刺史時建造的。

  這是一首記游詩,主要記述登臨池州翠微亭觀覽勝景的心理狀態和出游情形,表現了作者對祖國山河的無限熱愛之情。前兩句寫出游的愉悅。起句“經年塵土滿征衣”寫長期緊張的軍旅生活。詩人從軍后,一直過著緊張的軍事生活,特別是在抗金斗爭中,為了保衛南宋殘存的半壁河山,進而恢復中原,他披甲執銳,率領軍隊,沖鋒陷陣,轉戰南北,長期奔波,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保衛國家的偉大事業之中。詩的開頭一句正是對這種緊張軍旅生活的生動樸實的高度概括。“經年”,這里指很長時間以來!罢饕隆,這里是指長期在外作戰所穿的衣服。既然長年累月地率領部隊轉戰南北,生活十分緊張,那就根本沒有時間、沒有心思去悠閑地游覽和欣賞祖國的大好河山。愈是這樣,愈盼望有朝一日能夠有這樣的一個機會。這樣,起筆一句就為下面內容的引出作了充分的渲染和鋪墊,看似與記游無關,而作用卻在于突出、強調和反襯了這次出游的難得與可貴,故對句以“特特尋芳上翠微”接住,F在,詩人竟然有了這樣的機會,到齊山觀覽,而且登上了著名詩人杜牧在這里建造的翠微亭,心里一定愉快、興奮!疤靥亍保谶@里有兩層意思,一是當特別、特地講,起了強調、突出的作用,以承接首句意脈,一是指馬蹄聲,交待了這次出游是騎馬去的,成為詩歌結尾一句的伏筆!皩し肌,探賞美好的景色。“翠微”,是詩人到達的地方。這樣,對句實際上寫了出游的方式(騎馬)和到達的地點(翠微亭),從而起到了點題、破題的作用。詩的開頭兩句,首句起筆突兀,如高山墜石,不知其來,似與題目無關,而實為次句鋪墊;次句陡轉筆鋒扣題,承接自然,成為首句的照應;兩句相互配合,表現出作者大起大落、大開大闔的高度藝術腕力和高屋建瓴的雄偉氣魄。兩句形成了波瀾和對比,從而突出了這次出游的欣喜。

  “好水好山看不足,馬蹄催趁月明歸!痹姷娜膬删洳]有象一般的記游詩那樣,對看到的景色作具體細致的描述,而是著眼于主觀感覺,用“好水好山”概括地寫出了這次“尋芳”的感受,將秀麗的山水和優美的景色用最普通、最樸實、最通俗的“好”字來表達,既有主觀的'感受,又有高度的贊美。同時,又用“看不足”傳達自己對“好水好山”的喜愛、依戀和欣賞。結尾一句則寫了詩人為祖國壯麗的山河所陶醉,樂而忘返,直到夜幕降臨,才在月光下騎馬返回!榜R蹄”,照應了上面的“特特”!按摺弊謩t寫出了馬蹄聲響使詩人從陶醉中清醒過來的情態,確切而傳神!霸旅鳉w”,說明回返時間之晚,它同上句的“看不足”一起,充分寫出了詩人對山水景色的無限熱愛、無限留戀。岳飛之所以成為民族英雄,之所以為自己的國家英勇戰斗,同他如此熱戀祖國的大好河山是密不可分的。詩的結尾兩句正表現了作者對祖國山河特有的深厚感情。

  這首詩通過記游,抒發了作者對祖國山河無限深厚的熱愛之情。在藝術上運思巧妙,不落俗套,雖是記游,而不具體描述景物,重在抒寫個人感受。其結構方式除以時間為序外,又把情感的變化作為全詩的線索,突出了這次出游登臨的喜悅。語言通俗自然,明白如話。

  岳飛詩詞賞析(四)

  送紫巖張先生北伐

  宋代:岳飛

  號令風霆迅,天聲動北陬。

  長驅渡河洛,直搗向燕幽。

  馬蹀閼氏血,旗裊可汗頭。

  歸來報明主,恢復舊神州。

  佚名

  譯文

  軍中的號令像疾風暴雷一樣迅速傳遍全軍,官軍的聲威震動了大地的每個角落。軍隊長驅直入,必將迅速收復河洛一帶失地,一直攻打到幽燕一帶。

  戰馬到處,踏著入侵之敵的血跡,旗桿上懸掛著敵國君主的頭顱。官軍勝利歸來,把好消息報告皇帝,收復了失地,祖國又得到了統一。

  賞析

  “號令風霆迅,天聲動北陬”,號令是北伐出師的號令,天聲是大宋天朝的聲音,這聲音,北方遺民父老盼了好久好久,范成大《州橋》詩云:“州橋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駕回。忍淚失聲詢使者,幾時真有六軍來?”有了這樣的基礎,北伐號令一出,即如颶風雷霆迅速傳播,很快震動了最北邊的角落。用這種天風海雨之勢超筆,充分襯出民心士氣的雄壯和誓復故土的決心,使全詩充溢著高昂亢奮的情調。

  “長驅渡河洛,直搗向燕幽”,預言戰事,充滿必勝信心;“長驅”、“直搗”,勢如破竹;“河洛”、“燕幽”,渡黃河是恢復宋朝舊疆,向燕幽則還要恢復后晉石敬瑭割讓給契丹的燕云十六州,這乃是大宋自太祖、太宗而下歷代夢寐以求、念念不忘的天朝基業!

  “馬蹀閼氏血,旗裊可汗頭”,用馬蹄踐踏閼氏的血肉,把可汗的.人頭割下來掛在旗桿上示眾。“閼氏”、“可汗”這里指金朝侵略者。這種必欲置之死地而后踐踏之的痛憤,不正是《滿江紅》詞中“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的另一種說法“。

  “歸來報明主,恢復舊神州!毕胂髣P旋的情景,其發自內心的喜悅,也正與“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相似,表達了岳飛長期的夙愿,也是他和張浚的共同理想。

  全詩氣勢高昂,聲調鏗鏘,充滿著濃厚深沉的愛國主義情感和豪邁雄壯的英雄主義氣概。

  岳飛詩詞賞析(五)

  滿江紅·寫懷

  宋代:岳飛

  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欄 通:闌)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壯志 一作:壯士;蘭山缺 一作:蘭山闕)

  譯文

  我憤怒得頭發豎了起來,帽子被頂飛了。獨自登高憑欄遠眺,驟急的風雨剛剛停歇。抬頭遠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長嘯,一片報國之心充滿心懷。三十多年來雖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塵土微不足道,南北轉戰八千里,經過多少風云人生。好男兒,要抓緊時間為國建功立業,不要空空將青春消磨,等年老時徒自悲切。

  靖康之變的恥辱,至今仍然沒有被雪洗。作為國家臣子的憤恨,何時才能泯滅!我要駕著戰車向賀蘭山進攻,連賀蘭山也要踏為平地。我滿懷壯志,打仗餓了就吃敵人的肉,談笑渴了就喝敵人的鮮血。待我重新收復舊日山河,再帶著捷報向國家報告勝利的`消息!

  賞析

  岳飛此詞,激勵著中華民族的愛國心?箲鹌陂g這首詞曲以其低沉但卻雄壯的歌音,感染了中華兒女。

  前四字,即司馬遷寫藺相如“怒發上沖冠”的妙,表明這是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此仇此恨,因何愈思愈不可忍?正緣獨上高樓,自倚闌干,縱目乾坤,俯仰六合,不禁熱血滿懷沸騰激昂!藭r秋霖乍止,風澄煙凈,光景自佳,翻助郁勃之懷,于是仰天長嘯,以抒此萬斛英雄壯志。著“瀟瀟雨歇”四字,筆致不肯一瀉直下,方見氣度淵靜,便知有異于狂夫叫囂之浮詞矣。

  開頭凌云壯志,氣蓋山河,寫來氣勢磅礴。再接下去,倘是庸手,有意聳聽,必定搜索劍拔弩張之文辭,以引動浮光掠影之耳目——而乃于是卻道出“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十四個字,真個令人迥出意表,怎不為之拍案叫絕!此十四字,微微唱嘆,如見將軍撫膺自理半生悲緒,九曲剛腸,英雄正是多情人物,可為見證。功名是我所期,豈與塵土同輕;馳驅何足言苦,堪隨云月共賞。(此功名即勛業義,因音律而用,宋詞屢見)試看此是何等胸襟,何等識見!

  過片前后,一片壯懷,噴薄傾吐:靖康之恥,指徽欽兩帝被擄,猶不得還;故下言臣子抱恨無窮,此是古代君臣觀念之必然反映,莫以現代之國家觀念解釋千年往事。此恨何時得解?功名已委于塵土,三十已去,至此,將軍自將上片歇拍處“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之痛語,說與天下人體會。沉痛之筆,字字擲地有聲!

  以下出奇語,寄壯懷,英雄忠憤氣概,凜凜猶若神明。蓋金人猖獗,荼毒中原,止畏岳家軍,不啻聞風喪膽,故自將軍而言,“匈奴”實不難滅,踏破“賀蘭”,黃龍直搗,并非夸飾自欺之大言也!梆嚥汀薄ⅰ翱曙嫛币宦撐⑾雍险;然不如此亦不足以暢其情、盡其勢。未至有復沓之感者,以其中有真氣在。

  有論者設:賀蘭山在西北,與東北之黃龍府,千里萬里,有何交涉?那克敵制勝的抗金名臣老趙鼎,他作《花心動》詞,就說:“西北欃槍未滅,千萬鄉關,夢遙吳越。”那忠義慷慨寄敬胡銓的張元干,他作《虞美人》詞,也說:“要斬樓蘭三尺劍,遺恨琵琶舊語!”這都是南宋初期的愛國詞作,他們說到金兵時,均用“西北”、“樓蘭”(漢之西域鄯善國,傅介子計斬樓蘭王,典出《漢書·西域傳》),可見岳飛用“賀蘭山”和“匈奴”,是無可非議的。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滿腔忠憤,丹心碧血,傾出肺腑。即以文學家眼光論之,收拾全篇,神完氣足,無復毫發遺憾,誦之令人神旺,令人起舞!然而岳飛頭未及白,金兵自陷困境,由于奸人讒害,宋皇朝自棄戰敗!澳氂小鼻Ч牌嬖,聞者發指,豈復可望眼見他率領十萬貔貅,與中原父老齊來朝拜天闕哉?悲夫。

  此種詞原不應以文字論長短,然即以文字論,亦當擊賞其筆力之沉厚,脈絡之條鬯,情致之深婉,皆不同凡響,倚聲而歌,乃振興中華之必修音樂藝術課也。

【岳飛的詩詞全集賞析】相關文章:

秦觀詩詞全集賞析05-11

詩詞賞析:陸機詩詞賦全集05-07

岳飛《滿江紅》詩詞賞析04-30

經典詩詞賞析05-11

詩詞賞析05-08

國慶詩詞賞析04-09

劉禹錫的詩詞賞析05-11

柳永經典詩詞賞析05-11

蘇軾的經典詩詞賞析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