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精品一级A片-国产另类欧美-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一-我要找美国一级片黄色|www.zheinei.com

古代愛情詩歌賞析

時間:2022-11-18 22:34:04 古代詩歌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古代愛情詩歌賞析合集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說到詩歌,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詩歌飽含著作者的思想感情與豐富的想象。那什么樣的詩歌才是大家都稱贊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古代愛情詩歌賞析,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古代愛情詩歌賞析合集

  古代愛情詩歌賞析1

  暮秋獨游曲江

  唐代:李商隱

  荷葉生時春恨生,荷葉枯時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長在,悵望江頭江水聲。

  賞析

  劉熙載《藝概·詩概》獨推李商隱詩“深情綿邈”,這首悼念所愛者的小詩便是一篇很有代表性的佳作。

  這首七絕雖都是律句,但句與句之間不盡符合粘對規則。作者故意讓一二句之間不對,二三句之間不粘,并采用其獨擅的字句重用的手法來敘事抒情。馮浩贊此“調古情深”,正說出了這首以律句所寫的古絕,聲調感愴悲涼,情思纏綿哀痛的特點。

  “荷葉生時春恨生,荷葉枯時秋恨成”,詩一開頭就用緩慢沉重的語氣喃喃訴說起作者內心的憾恨。上、下句七字中有四字重復,類似的`字句重用令人想起其七絕名篇《夜雨寄北》中關于“巴山夜雨”的吟詠,讀來自有回環往復、似直而紆的情韻。這兩句賦中寓比,把無情的曲江荷葉化為有情之物,仿佛荷葉的春生、秋枯都與詩人的哀思有關。句中春生、秋枯,恨生、恨成映襯對比,更豐富了詩的內涵。這樣,詩的前半從語氣、字句、修辭、寫法諸方面無不恰到好處地表達出悼亡的沉痛感情。類斯情事在義山的悼亡詩中頗有可印證者,取以參讀有助于對此詩內容旨意的理解。《房中曲》云:“憶得前年春,未語含悲辛。”大中三年(849)春,王氏已患病。時義山因府主鄭亞被貶,罷桂管幕職落魄返京。夫妻久別重逢,無語凝噎。了解義山長年飄泊,依人作游的經歷,自會對其詩中“春恨生”的含意有較具體切實的理解。第二年,詩人為生計所迫,又不得不奔波千里,到徐州盧弘止幕府。《房中曲》又云:“歸來已不見,錦瑟長于人。”大中五年(851)春,義山徐幕罷歸,補太學博士,在京與愛妻一起度過最后幾個月的光陰。不幸王氏于秋天病歿。“柿葉翻時獨悼亡”、“秋霖腹疾俱難遣,萬里西風夜正長”這些悼亡詩名句,正可說明其“秋恨成”所指為何。“人世死前惟有別”,義山伉儷情深,卻為著仕途生計夫妻常常在分離中,王氏遽爾病逝,這給詩人留下多大的憾恨。只有知人論世,才能比較確切地把握其中敘事抒情的內容。

  “深知身在情長在”一句無限凄惋,將前兩句所蘊含的綿綿深情推向無以復加的詩境。如此一往情深的悼亡語,正如其作于東川的《屬疾》詩所云:“多情真命薄,容易即回腸。”他也只不過暫存人世,最為傷心的是常常觸緒成悲,哀思難禁。不過,這一句顯得更為沉痛哀絕,唯《無題》詩中“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的至情之語可以仿佛。詩情亦由此臻于極至的境界。

  前三句是至情語,結句則新境再展,轉用婉曲語作收。又值幕秋之時,衰病垂幕的李商隱獨游曲江,聞聲起哀,觸景傷情。“悵望江頭江水聲”,他似乎在悵望水聲,而不是在聽水聲。表面的視、聽錯亂,深刻地反映了他內心的悵恨茫然。通感所謂聲入心通,這里正說明其聽覺、視覺、感覺的交融溝通。詩人所視、所聽并不真切,唯是思潮翻騰,哀痛難忍。曲江流水引起他前塵如夢的回憶,往事難追的悵恨,逝者如斯的嘆息。詩戛然而止,卻如曲江流水有悠悠不盡之勢。

  古代愛情詩歌賞析2

  落花

  宋代:朱淑真

  連理枝頭花正開,妒花風雨便相催。

  愿教青帝常為主,莫遣紛紛點翠苔。

  賞析

  朱淑真是位知名度相當高的才女,她的《斷腸集》不知感動過多少同樣在深閨中惆悵無限的女子。不少人對央視版《紅樓夢》中的這一幕記憶猶新:苦命的香菱,于深夜里對著滴淚紅燭正在讀這本《斷腸集》。然而,此時卻傳來夏金桂的一聲獅吼,她悚然一驚,忙丟下詩集去服侍那個悍婦。蠟燭紅淚點點,滴在這“斷腸”兩個字上。

  《千家詩》編選者大概是一些老儒,他們選的詩,士大夫氣濃,頭巾氣沖,重男輕女,對于才女們的詩幾乎不選。但奇怪的是,他們不選李冶、薛濤、魚玄機,也不選李清照,卻偏偏選了兩首朱淑真的詩。這讓一貫喜?八卦的江湖夜雨不禁相信起原來一直不大相信的`傳聞——朱淑真是朱熹的侄女。前面一再說過,《千家詩》選編者最“粉”程朱,只要和程朱有關系的,優先錄入。

  不過朱淑真的作為,可和程朱那一套截然相反,她曾“嬌癡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懷”,也曾“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做出一系列放縱大膽、驚世駭俗的舉動。

  《千家詩》的舊本原注說:“花正開而芳姿艷麗于連理枝頭,如少年夫婦燕婉和諧也,花開而遇嫉妒之風雨相催,百花搖落如夫婦不幸,中道分離乖阻也,安得青帝常主四時,使連理花常開并蒂,而無風雨紛紛之搖落也。”?對于朱淑真來說,她對“連理枝”的態度,前后是大不一樣的。

  這首詩想必是作于朱淑真的少女時代。何以見得?因為這首詩中還句句憐惜“連理枝”來著,此時的朱淑真,心中的“連理枝”應該不是她未來嫁的老公那樣子。少女時的朱淑真,對將來的另一半要求挺高的,她有首《秋日偶成》詩這樣寫道:“初合雙鬟學畫眉,未知心事屬他誰。待將滿抱中秋月,分付蕭郎萬首詩。”

  哪知期望越大,失望越大。據載,朱淑真后來嫁了個庸俗不堪的商人,明《堯山堂外紀》中稱:“其夫村惡,蘧篨戚施,種種可厭。”對于這幾句的注解,不妨借柏楊先?筆下的文字來詮釋:

  “巧婦嫁了拙夫,真是人間最大的不公平,人人見了都要跺腳,蓋深惜之也。像《斷腸詩詞》的作者朱淑貞女士,以一代才女,竟嫁了個不識之無的莊稼漢,死后她的丈夫把她的詩稿詞草,一把火燒掉,其愚如豬,雖把他碎尸萬段,不能消心頭之恨,跟那種男人同床共枕,簡直是奇恥大辱……”

  所以,后來朱淑真寫的詩,就不惋惜“連理枝”了,她恨死“連理枝”了,后來她又寫了這樣一首詩:

  愁懷

  鷗鷺鴛鴦作一池,須知羽翼不相宜。

  東君不與花為主,何似休生連理枝。

  相愛的人在一起,婚姻是快樂天?;不愛的人在一起,婚姻是恐怖地獄。有情人相伴,是喜結連理;無情人廝守,是刑械桎梏。

  古代愛情詩歌賞析3

  寫情

  唐代:李益

  水紋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

  從此無心愛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樓。

  賞析

  李益這首《寫情》載于《全唐詩》卷二百八十三。詩以“寫情”為題,很像是寫戀人失約后的痛苦心情。此詩所寫的時間是在女友失約后的當天晚上。詩人躺在花紋精細、珍貴華美的竹席上,耿耿不寐,思緒萬千。原來期待已久的一次佳期約會告吹了。對方變心了,而且變得如此之快,如此之突然,使人連一點思想準備也沒有。“佳期”而言“千里”,可見是遠地相期,盼望已久,機會難得。“休”而言“一夕”,見得吹得快,吹得徹底,吹得出人意外。而這又是剛剛發生的,正是詩人最痛苦的時刻,是“最難將息”的時候。夜深人靜,想起這件事來,不禁失眠。一、二兩句從因果關系來看是倒裝句法,首句是果,次句是因。

  這個令人痛苦的夜晚,偏偏卻是一個風清月朗的良宵,良夜美景對心灰意懶的詩人說來,不過形同虛設,根本沒有觀賞之心。不但今夜如此,從此以后,他再不會對良夜發生任何興趣了,管他月上東樓,月下西樓。月亮是月亮,自己是自己,從此兩不相涉,對失戀的人來說,冷月清光不過徒增悠悠的愁思,勾起痛苦的回憶而已。

  這首詩藝術特點是以美景襯哀情。在一般情況下,溶溶月色,燦燦星光能夠引起人的美感。但是一個沉浸在痛苦中的心靈,美對他起不了什么作用,有時反而更愁苦煩亂。此詩以樂景寫哀,倍增其哀。用“良夜”“明月”來烘托和渲染愁情,孤獨、悵惘之情更顯突出,更含蓄,更深邃。

  此詩藝術上的另一特點是用虛擬的手法,來加強語氣,突出人物形象,從而深化主題。三、四兩句所表現的'心情與外景的不協調,既是眼前情況的寫照,更預設了今后的情景。“從此無心”四字表示決心之大,決心之大正見其痛苦之深,終生難忘。“任他”二字妙在既表現出詩人的心灰意懶,又描繪出主人公的任性、賭氣的個性特點,逼真而且傳神。這種虛擬的情景,沒有借助任何字面勾勒,而是單刀直入,直接表達虛擬的境界,與一般虛擬手法相比,又別具一格。

  古代愛情詩歌賞析4

  贈鄰女 / 寄李億員外

  唐代:魚玄機

  羞日遮羅袖,愁春懶起妝。

  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情郎。

  枕上潛垂淚,花間暗斷腸。

  自能窺宋玉,何必恨王昌?

  賞析

  韋毅《才調集》將這首詩直標為《寄李億員外》。從詩意可以看出,此詩是在咸宜觀當道士時寫的,可以把這首詩看成是魚玄機對李億絕望后表示心跡的詩。

  古代女人毫無地位,常被男人隨意冷落拋棄,所以古代女人多有對男人之無情的不滿和哀嘆。男子可以妻妾成群,女子卻只能從一而終,不能自由戀愛。腐朽的制度,造成許多男子在愛情上喜新厭舊,情意不專,因而女子要想尋得一個有情有義的丈夫,比尋求一件無價之寶還難。

  此詩是至情之語,不僅表現了她對李億之無情的怨恨,也寫出了古代被遺棄女子的'怨憤,高度概括了封建社會中婦女普遍不幸的遭遇,喊出了被侮辱被損害婦女痛苦的心聲。

  魚玄機才十七八歲便嫁給李億為妾,原先甚得李的寵愛,后李因其妻之讒言,而將玄機冷落。她從自己的切身經歷出發,總結出了當時女子的愛情,哀婉的韻律,蘊含著深刻的哲理。

  古代愛情詩歌賞析5

  女冠子·昨夜夜半

  唐代:韋莊

  昨夜夜半,枕上分明夢見。語多時。依舊桃花面,頻低柳葉眉。

  半羞還半喜,欲去又依依。覺來知是夢,不勝悲。

  賞析

  這首《女冠子》,寫男子對女子的相思而成夢,夢后而悲的情況。戀人在夢中相見,他倆把臂欷歔,說不盡的離愁別苦。“語多時”,明寫千言萬語,暗扣山高水長。“依舊桃花面”,特別是“頻低柳葉眉”“欲去又依依”的神態音容,宛在眼前。然而,夜長夢短,夢醒之后,更令人不勝傷悲。此詞不似多數花間詞之濃艷,而是在清淡中意味深遠,耐得咀嚼。所謂“意婉詞直”,“似直而纖”,別具風味。

  詞的上下片一般都自成段落,如上片寫相別,下片寫相思。這首詞在結構上卻較別致,打破了詞的上下片界限,沒有過片痕跡,一氣呵成。它的前七句寫夢中之歡,后兩句寫夢后之悲。

  這首詞的夢境是清晰實在,溫馨甜蜜的,不像另一首《女冠子·四月十七》“空有夢相隨”那樣迷惘惆悵。頭一句點明入夢的時間是“昨夜夜半”。夢境一般虛無縹緲,此夢卻很“分明”。“分明”雖貫穿于夢中,其源卻使人想到來自實境。正由于主人公日思夜想,意中人才會音容常新,活在腦海了,出現在夢中。可見他也是一位與少女同樣癡情的有情郎。這兩句交代入夢,僅僅來開帷幕,已露出明朗的色調。

  這是一個旖旎的夢,從綿綿情話開始,到依依惜別為止,恩愛纏綿,充滿柔情蜜意。夢中那位少女形象,尤其顯得楚楚動人。“語多時”,明寫千言萬語相思話,暗扣山高水長闊別久。“桃花面”“柳葉眉”是舊時對婦女容貌的形容。那位少女習慣于低面斂眉,在《女冠子·四月十七》的現實中和此首的夢境中是一致的。《女冠子·四月十七》中“忍淚”十個字重在刻畫情態,此首的“依舊”十個字重在反映容貌,兩者互為補充,使少女形象形神俱備。“依舊桃花面”與《女冠子·四月十七》中的“去年今日”的.藝術構思脫胎于崔護的《題都城南莊》。事實上這兩位男女主角除了在夢里相會外,恐怕也很難再在現實中重續舊夢了,不然不會在夢醒之后覺得“不勝悲”的。“半羞半喜”,少女的嬌羞情態如繪。“欲去依依”,看來單寫少女,其實也包括男主人公。兩人難分難解,極希望留住這美好的時光。整個夢境寫得一往情深。

  “覺來知是夢,不勝悲。”正當兩情繾綣之際,夢醒了,跌回到嚴酷的現實中,依舊是形單影只,孤棲獨宿。一個“知”字品出萬般凄涼況味,原來當時并不知是在夢中!夢境作如是觀,而從前他倆花前月下的美境也未嘗不可作如是觀。這個“知”字大有頓悟之感,所以不免悲從中來,感慨萬千。煞尾兩句濃重的悲與前七句甜美的樂形成鮮明的對照,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全詞脈絡分明,層次清楚,深衷淺貌,語短情長。《歷代詞人考略》稱贊韋莊詞:“能運密入疏,寓濃于淡。”《介存齋論詞雜著》說:“端己詞清艷絕倫。”從這首《女冠子》詞中,就足見韋莊詞清淡疏朗、清艷勁直的特征。

  古代愛情詩歌賞析6

  桑中

  先秦:佚名

  爰采唐矣?沬之鄉矣。云誰之思?美孟姜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宮,送我乎淇之上矣。

  爰采麥矣?沬之北矣。云誰之思?美孟弋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宮,送我乎淇之上矣。

  爰采葑矣?沬之東矣。云誰之思?美孟庸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宮,送我乎淇之上矣。

  鑒賞

  此詩三章,全以采摘某種植物起興。這是上古時期吟詠愛情、婚嫁、求子等內容時常用的手法之一,也就是說,在上古時期,采摘植物與性有著某種神秘的或是象征性的聯系,至于兩者之間在文化上為何能牽系在一起或如何發生瓜葛,這與原始交感巫術有關,在此不作詳論。但若從現代美學角度來看,以采摘植物起興愛情等題材,在審美上和愛情上倒也有一定的同構同形關系,因為熾熱的情欲與綠意蔥蘢的草木都可給人帶來勃然的欣悅。所以,以“采唐”“采麥”“采葑”起興,在含蓄中有深情,形象中有蘊意。

  “興”以下的正文中,主人公完全沉浸在了狂歡后的甜蜜回憶里。除每章改換所歡愛者外,三章竟然完全相同,反覆詠唱在“桑中”、“上宮”里的銷魂時刻以及相送淇水的'纏綿,寫來又直露無礙,如數家珍。似乎以與多位情人幽會為榮樂,表現了一位多情浪子漁色后的放蕩、得意心態,其句式由四言而五言而七言,正是這種心態的表露,尤其每章句末的四個“矣”字,儼然是品咂、回憶狂歡之情時的感嘆口吻。近人或認為孟姜、孟弋、孟庸當是一人,若如此,似不合《詩經》中運用復沓的家法。《詩經》中用復沓雖只更換個別詞匯,但無論更換的是動詞、名詞,詩意上多有所遞進或拓展,比較典型的如《周南·芣苢》中的“采之”“有之”“掇之”“捋之”“袺之”“襭之”,一字之差,卻記敘了一個完整的勞動過程;若此詩中三姓實指一人,一者整首詩三章全為重復,不免過于臃腫拖沓,毫無意味;二者也與“群婚性的男女歡會”的詩意不合。

  此詩若依自古以來的“用詩”體例,拋開其隱含的本意,作為一首熱烈活潑的情歌來看,也無不可。它的一個最大特色,是自言自語,反復詠唱,每章的前半段只換了兩三個字,采集對象換了,地點變換了,美女的姓氏換了,而后半段一字不易。無論是等待、幽會還是送別分手的地方,都沒有變換。主人公完全沉浸于自己和美女約會的美好回憶之中。

  古代愛情詩歌賞析7

  【釵頭鳳 陸游】

  紅酥手,黃籘酒,滿城春色宮墻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陸游的《釵頭鳳》詞,是一篇“風騷千古”的佳作,它描述了一個動人的`愛情悲劇。據《歷代詩馀》載,陸游年老時娶表妹唐婉為妻,感情深厚。但因陸母不喜唐婉,威逼二人各自另行嫁娶。十年之后的一天,陸游沈園春游,與唐婉萍水相逢。此情此景,陸游“痛惜久之,為賦《釵頭鳳》一詞,題園壁間。”這便是這首詞的來歷。古代凄美愛情詩句好詞好句

  傳說,唐婉見了這首《釵頭鳳》詞后,感慨萬端,亦提筆和《釵頭鳳·世情薄》詞一首。不久,唐婉竟因愁怨而去世。又過了四十年,陸游七十多歲了,仍懷念唐婉,重游沈園,并作成《沈園》詩二首。

  《雁邱詞》 元好問

  問凡間情是何物,直教存亡相許。

  天南海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

  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癡兒女。非主流傷感句 非主流美句

  君應有語,渺萬里層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誰去。古代凄美愛情詩句

  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雨。

  千秋萬古,為留待墨客,狂歌痛飲,來訪雁邱處。

  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

  古代愛情詩歌賞析8

  周南·關雎

  關關睢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第一章四句是總述,寫小伙子“在河之州”由關雎之聲而引起對漂亮苗條的姑娘的愛慕之情。“睢鳩”預示著男女愛情的和諧專一。

  第二章八句寫求愛、思戀過程,“君子”想追求“淑女”,但卻“求之不得”,陷入了朝思暮想、寢食不安的苦戀情形。

  第三章八句主要是寫抒情主人公的'幻覺,仿佛和那個姑娘結成了情侶,共同享受著和諧、歡樂的婚后生活。

  古代愛情詩歌賞析9

  鄭風·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縱我不往,子寧不來?

  挑兮達兮,在城闕兮。

  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這首詩寫一個女子在城樓上等候她的戀人。全詩三章,采用倒敘手法。前兩章以“我”的.口氣自述懷人。“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是以戀人的衣飾借代戀人。

  第三章點明地點,寫她在城樓上因久候戀人不至而心煩意亂,來來回回地走個不停,覺得雖然只有一天不見面,卻好像分別了三個月那么漫長。

  古代愛情詩歌賞析10

  王風·采葛

  彼采葛兮,

  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彼采蕭兮,

  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

  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子衿》寫的是女子等待男子,表現女子等待男子的焦急心情。《采葛》寫的是男子等待女子,表現男子期盼著與女子見面的'焦急心情。

  全詩有一個漸進的過程:“一日不見,如三月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這里有一個感情的漸進過程:三個月……三個季度……三年。“三秋”是指三個季度。

  古代愛情詩歌賞析11

  衛風·木瓜

  投我以木瓜,

  報之以瓊琚,

  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桃,

  報之以瓊瑤,

  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李,

  報之以瓊玖,

  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這是一首描寫男女互贈定情物,表示相互愛慕的篇章,充滿了和諧、明媚、秀雅、甜蜜的情致。投:投贈,贈送。

  青年男女之間互贈信物,是古代民間的一種求愛方式。現在有些民族仍有此習俗。木瓜:植物名,果實橢圓。瓊:赤玉,又是美玉的`通稱。琚:佩玉名。“瓊琚”和下二章的“瓊瑤”、“瓊玖”都是泛指佩玉而言。

  古代愛情詩歌賞析12

  鄭風·狡童

  彼狡童兮,不與我言兮!

  維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

  彼狡童兮,不與我食兮!

  維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

  這首詩寫一個女子愛上一個年輕小伙子,不知什么原因,兩個人產生了誤解,小伙子對她冷淡了,于是姑娘唱起了這首歌。那個小帥哥,不跟我說話了。因為他的原因,使我飯都想吃了,氣都氣飽了。

  那個小帥哥,不和我一起吃飯了。因為他的緣故,使我覺都睡不安。戀愛過程是男女雙方不同思想、性格、感情在逐漸了解中取得和諧一致的`過程。

  因此,即使沒有環境的阻礙,中間也不免有所矛盾。也許偶爾因為一句話也會鬧個小別扭,賭氣不再和對方說話。

  古代愛情詩歌賞析13

  召南·摽有梅

  摽(biào)有梅,其實七兮!

  求我庶士,迨(dài)其吉兮!

  摽有梅,其實三兮!

  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頃筐塈(jì)之!

  求我庶士,迨其謂之!

  這是一首委婉而大膽的求愛詩。當梅子還很多的時候,既女子年齡還小不著急婚嫁的時候,她希望小伙子挑個吉祥日子向她求愛。

  很妙的是女子感情的'變化,越來越急切——這里描寫的少女,到了一定的年齡,如果還沒有男子追求,她們就會大膽地毫無顧忌地向男子主動求愛:“求我庶士,迨其謂之!”這是怎樣的女子啊!

  她渴望愛情,就坦率地表白,就主動、大膽地追求。

  古代愛情詩歌賞析14

  鄭風·將仲子

  將仲子兮,無逾我里,無折我樹杞。

  豈敢愛之,畏我父母。

  仲可懷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將仲子兮,無逾我墻,無折我樹桑。

  豈敢愛之,畏我諸兄。

  仲可懷也,諸兄之言亦可畏也。

  將仲子兮,無逾我園,無折我樹檀。

  豈敢愛之,畏人之多言。

  仲可懷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這是描述一位女子婉拒情人越墻前來幽會的詩。她的內心是愛他的',但又擔心被家長和他人發覺而受到指責和迫害,因此發出了對心愛男子的規勸。

  全詩語真情苦,人物形象鮮明生動。愛情的自然流露和表白充滿了甜蜜,然而現實卻給人們的感情增加了許多束縛。在那個時代,男女的婚姻大事已經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參與,不再是完全的自由的了。

  古代愛情詩歌賞析15

  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

  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

  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這是一首祝賀新婚的詩,它主要描述了新娘的美貌,同時祝愿她給家族帶來好運與幸福。

  全詩內容雖然簡單,但層層遞進,先寫桃花的花來形容新娘的.美貌,再寫桃花的果實來比喻新娘婚后生子,最后寫桃花的葉子來比喻新娘福蔭后代。這首詩藝術上的特點是描述生動并充滿喜慶氣氛。

  古代愛情詩歌賞析16

  鄭風·出其東門

  出其東門,有女如云。

  雖則如云,匪我思存。

  縞衣綦巾,聊樂我員。

  出其闉闍,有女如荼。

  雖則如荼,匪我思且。

  縞衣茹藘,聊可與娛。

  這首詩也是寫愛情的。一個小伙子在眾多如云的姑娘中間,不愛那花枝招展的貴族少女,也不愛慕那衣錦豪華的姑娘,只有那“縞衣綦巾”、裝飾樸素的姑娘一直占據著他的心。

  這位男子對待愛情是非常專一的'。所謂“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表現了他的真摯、堅貞、忠誠的戀愛觀。這與那些“花心”男人形成鮮明對照。

  有些人吃著碗里的,看著碗外面的,四處用情,到處采花。

  古代愛情詩歌賞析17

  鄭風·褰裳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

  子不我思,豈無他人?

  狂童之狂也且!

  子惠思我,褰裳涉洧。

  子不我思,豈無他士?

  狂童之狂也且!

  這是女子戲謔情人的詩。大意說:你要是愛我想我,你就涉過溱水洧水,到我這里來;你要是不把我放在心上,還有別人呢。你這個糊涂蟲里的糊涂蟲呀!在愛情詩歌中很多是用女性的口吻來寫的,她們對于愛情的追求是大膽的而且熱烈的.,這也許是因為那時古樸的民風使然吧。

  古代愛情詩歌賞析18

  鄭風·風雨

  風雨凄凄,雞鳴喈喈。

  既見君子,云胡不夷!

  風雨瀟瀟,雞鳴膠膠。

  既見君子,云胡不瘳!

  風雨如晦,雞鳴不已。

  既見君子,云胡不喜!

  這是一首風雨懷人的名作。在一個“風雨如晦,雞鳴不已”的早晨,這位苦苦懷人的女子,“既見君子”之時,那種喜出望外之情,真可謂溢于言表。

  終于可把那相思得上下翻騰的心境平靜下來,什么憂愁啊、煩惱啊,霎時間忘得干干凈凈。懷著深深的愛戀苦苦等待和思念心上人的出現,這種過程是多么痛苦而沉悶的.,但對愛情的幻想給人靈魂唯一的支撐。有了幻想,再苦再難的現實都可以去面對,在其中堅持下去。

  古代愛情詩歌賞析19

  衛風·伯兮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

  伯也執殳,為王前驅。

  自伯之東,首如飛蓬。

  豈無膏沐?誰適為容!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

  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諼草?言樹之背。

  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這詩寫一個婦人思念她的從軍遠征的丈夫。她想象丈夫執殳前軀,氣概英武,頗有一些驕傲之感,但別后刻骨的.相思卻是夠受的。在她寂寞無聊的生活里,那相思不但丟不開,甚至倒成為她寧愿不丟開的東西了。

  她們的懷念不是一般的懷念,那永遠是充滿不安和憂慮的。等待出征的丈夫回來,幾乎成為她們生活中唯一有意義的內容。

【古代愛情詩歌賞析】相關文章:

精選部分古代詩歌賞析12-09

絲綢與古代詩歌賞析12-09

古代詩歌大全賞析12-09

古代詩歌閱讀賞析12-09

古代詩歌聽箏的賞析12-09

古代詩歌賞析九首12-09

古代詩歌五首賞析12-09

古代詩歌四首賞析12-09

高考語文古代詩歌的賞析方法介紹12-09

與愛情有關的古代詩歌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