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菩薩蠻全詩詞意思及賞析
菩薩蠻全詩詞意思及賞析1
彈到斷腸時,春山眉黛低。出自北宋詞人晏幾道的作品《菩薩蠻·哀箏一弄湘江曲》。此詞為描寫奏琴藝術的佳作之一。寫箏詞從箏曲所表現的內容寫到彈箏者的情態,描寫形象、細致、逼真。作者通過寫琴而寫奏琴人,特別突出感情的傳達,全詞表面贊美音樂,實為表達對撫琴人的贊嘆與理解,與白居易《琵琶行》有異曲同工之妙。
作品原文
菩薩蠻
晏幾道
哀箏一弄湘江曲,聲聲寫盡湘波綠。纖指十三弦,細將幽恨傳。
當筵秋水慢,玉柱斜飛雁。彈到斷腸時,春山眉黛低。
作品注釋
、倥貉葑鄻非。湘江曲:曲名,即《湘江怨》。相傳舜帝南巡蒼梧,二妃追至南方,聞舜卒,投江而死。后人以此為題材寫成樂曲。
、谑遥簼h史游《急就篇》之三顏師古注:“箏,亦小瑟類也,本十二弦,今則十三!鼻锼呵锾斓乃扔魅耍ǘ嘀概耍┣宄好髁恋难劬。
、勐盒稳菅凵衲。
、苡裰憋w雁:古箏弦柱斜列如雁行,故又稱雁柱。
、荽荷剑河髅廊说拿挤濉C槛欤汗糯佑明飚嬅迹史Q眉為眉黛,黛,青黑色的顏料。
作品譯文
她撥響音色哀怨的箏,彈奏了如此凄美的一曲,一聲聲愁緒,仿如碧波蕩漾的湘水。她的纖纖玉指,劃過十三根箏弦,細膩地傳達出內心濃稠的怨恨。
面對宴間賓客,她清澈的目光緩緩流動,箏柱斜列著,仿佛斜行的大雁的行列。當曲調彈響到最哀傷的那一刻,她仿如春山般的兩道黛眉,就這樣慢慢地低垂了下去。
創作背景
晏幾道自幼潛心六藝,旁及百家,尤喜樂府,文才出眾,深得其父同僚之喜愛。他不受世俗約束,生性高傲,不慕勢利,從不利用父勢或借助其父門生故吏滿天下的有利條件,謀取功名。此詞借寫一個歌妓彈箏來表現當筵演奏的歌妓心中的幽恨。實則表達自己內心的不滿和愁緒。
作品賞析
這是一首寫歌女彈箏的詞,或有所寄托,或純寫眼中所見之人,耳中所聞之曲,不必深究。
開篇先點出樂曲的格調,首先,用的是箏,而箏聲向來蒼涼柔婉,適合表現哀怨、哀愁的情緒,而歌女所彈奏的也正是類似湘江故事的哀傷曲調。樂曲本是要靠耳聽,而無法目見的,但詞人卻突然從聽覺轉向視覺,說“聲聲寫盡湘波綠”。這種修辭手法叫作“通感”,也稱“移覺”,即將不同感官所感受到的諸如聽覺、視覺、觸覺、嗅覺等感觸溝通起來。因為文字最方便描寫的是視覺,而對于聽覺則相對難以描摹,所以用視覺來比擬聽覺——澄碧的'湘流。從傳統文化的角度來說,確實易使人產生哀愁的情感.于是便以通感的手法來比喻箏曲。
上闋后兩句點明了通感所表述的含義,并點出彈箏人的身份——女子,在以箏彈奏“幽恨”之曲。
下闋開篇也是視覺,重點從箏曲轉換到彈箏之人,在宴會席間,沉靜地彈箏,“秋水”也即澄澈的目光緩緩流轉,表明彈箏的女子完全把整個身心都融合到所彈奏的箏曲中去了。而賞其彈奏者眼中所見既有澄澈目光,也有斜行的箏柱,也將箏和人合為一體,仿佛這樂聲不是從箏上彈出,而是從彈箏女子心中涌出一般。正因如此,才能在箏聲彈奏到最凄婉斷腸的那一刻,女子緩緩垂下雙眉,表情與樂聲渾然一體,吐盡了胸中的哀傷和怨恨。
全詞語辭清美婉麗,情感真摯凄哀,風格含蓄深沉,令人可觀可嘆。
詞牌簡介
菩薩蠻,唐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亦作菩薩鬘(mán),又名《子夜歌》、《花間意》、《重疊金》等。唐宣宗(李忱)大中年間(公元847--859年),女蠻國派遣使者進貢,她們身上披掛著珠寶,頭上戴著金冠,梳著高高的發髻(jì),號稱菩薩蠻隊,當時教坊就因此制成《菩薩蠻曲》,于是《菩薩蠻》就成了詞牌名。菩薩蠻雙調四十四字,前后闕均兩仄韻轉兩平韻。另有《菩薩蠻引》、《菩薩蠻慢》。又:曲牌名。屬北曲正宮。字句格律與詞牌前半闋同,用在套曲中。
作品格律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平中仄平平仄。
中仄仄平平,中平平仄平。
中平平仄仄,中仄平平仄。
中仄仄平平,中平平仄平。
作者簡介
晏幾道(1038年—1110年),北宋著名詞人。字叔原,號小山,漢族,撫州臨川文港沙河(今屬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人。晏殊第七子。 歷任潁昌府許田鎮監、乾寧軍通判、開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與其父晏殊合稱“二晏”。詞風似父而造詣過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語言清麗,感情深摯,尤負盛名。表達情感直率。多寫愛情生活,是婉約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詞》留世。
菩薩蠻全詩詞意思及賞析2
玉鉤雙語燕,寶甃楊花轉。出自宋代詞人陳克的詞作《菩薩蠻·綠蕪墻繞青苔院》。這首詞描繪暮春景色,表現閑適心情。上片寫庭院春色。苔深蕉卷,蝶飛簾垂。下片寫“綠窗夢輕”,因而聽到玉鉤燕語,幾處簸錢。此詞是以倒裝逆挽的章法描寫了一場春夢,借春夢寄托閑適自得情趣。通篇寫景,而人物的內心活動即妙合于景物描繪中,詞中所寫庭院的幽靜自然,與詞人的閑適心情兩相融合,韻味頗為雋永。
作品原文
菩薩蠻
綠蕪墻繞青苔院,中庭日淡芭蕉卷。蝴蝶上階飛,烘簾自在垂。
玉鉤雙語燕,寶甃楊花轉。幾處簸錢聲,綠窗春睡輕。
作品注釋
1、菩薩蠻:本唐教坊曲,后用為詞牌,也用作曲牌。亦作《菩薩鬘》,又名《子夜歌》、《重疊金》等。《菩薩蠻》為雙調,四十四字,屬小令,以五七言組成。下片后二句與上片后二句字數格式相同。上下片各四句,均為兩仄韻,兩平韻。
2、蕪:叢生之草。
3、中庭:庭院;庭院之中。
4、烘簾:暖簾,用以擋風的布簾。
5、玉鉤:喻新月。
6、寶甓(zhòu):華美的.井、池。甓:井壁。
7、簸錢:唐、宋問流行的一種賭博游戲,玩者持錢在手,兩手相扣,來回顛簸,然后依次攤開,讓人猜其反正,以中否決勝負,賭輸贏。王建《宮詞》:“暫向玉華階上坐,簸錢贏得兩三籌!
作品譯文
綠草叢生的圍墻,環繞著長滿青苔的庭院。庭院中日色融融芭蕉葉兒卷。蝴蝶在臺階上翩翩起飛,帷簾在微風里自在飄垂。
白玉的簾鉤上一雙燕兒低語呢喃,井垣的四周楊花柳絮飄旋飛轉。幾處傳出簸錢為戲的嬉鬧聲,綠窗里正做著淡淡的春夢。
創作背景
陳克親歷兩宋之交的戰亂,其詞雖對時世有所反應,但詞還是承"花間"和北宋的婉麗之風,以描寫粉融香潤的生活和閑適之情見長。此詞就體現了他的這種詞風。
作品鑒賞
上闋寫睡前簾內所見,由遠而近,心情妙合于景物描寫之中。
“綠蕪墻繞青苔院,中庭日淡芭蕉卷”借用白居易《陵園妾》成句,寫小園的幽深。院是長滿“青苔”之院,四周是長滿“綠蕪”的墻,已給人一種清幽靜寂之感。再用一“繞”字將小園同外界隔絕開來,更覺得有“庭院深深深幾許”的深幽。接著寫庭景“中庭日淡”,點明時間已近午。“淡”字形象地寫出春日的光線不似夏天那樣耀眼,為后文描寫“春睡”張本。庭中芭蕉葉微卷,此句暗示了是早春天氣。
“蝴蝶上階飛,烘簾自在垂”,蝴蝶在院中翩翩起舞,這從側面暗示庭院中不僅植著芭蕉,還種了花兒。蝶兒飛舞,甚至毫不在意地飛進走廊,足見不僅院中無人,廊上也無人!昂婧煛敝阜块g的簾幕,簾幕低垂,說明人在房內,午睡未醒。至此,詞人仍未直接描寫春睡情景,而是通過景物進行側面烘托。“自在”二字,既寫簾幕隨意垂下的樣子,也點出詞人愜意閑適的心境。
下闋寫淺睡簾內聽聞,以動寫靜。
“玉鉤雙語燕”承接“烘簾自在垂”。幾只燕子落在簾鉤上低聲細語,細軟柔和又凸顯寂靜,為春日的庭院風景增添了動態的一筆。 楊花轉”寫楊花簌簌地落下,飄然旋轉于井壁四周,將庭院春景多姿多彩的表現出來。
“幾處簸錢聲,綠窗春睡輕”兩句,筆鋒一轉,由寫景轉入寫人。遠處少女們簸錢戲耍的聲音,不斷傳人簾內還睡眼蒙嚨的閨婦!熬G窗春睡輕”由晏幾道《更漏子》“綠窗春睡濃”化來,“睡”下著一“輕”字,使全詞俱靈,將閨婦似醒非醒、迷離朦朧、閑適自得的意態刻畫得具體形象,境界煥然一新。
此詞寫景動靜結合,將幽深寂靜的庭院美景描繪得逼真細膩。全詞洋溢著一種閑適自得的情趣。
詞牌簡介
菩薩蠻,唐教坊曲,后用為詞牌。亦作《菩薩鬘》,又名《子夜歌》、《重疊金》等。唐宣宗(李忱)大中年間,女蠻國派遣使者進貢,她們身上披掛著珠寶,頭上戴著金冠,梳著高高的發髻,號稱菩薩蠻隊,當時教坊就因此制成《菩薩蠻曲》,于是后來《菩薩蠻》成了詞牌名。雙調四十四字,前后闋均兩仄韻轉兩平韻。另有《菩薩蠻引》、《菩薩蠻慢》!镀兴_蠻》也是曲牌名,屬北曲正宮。字句格律與詞牌前半闋同,用在套曲中。許多文人騷客都寫過以《菩薩蠻》為詞牌(曲牌)的詩詞,其中以溫庭筠《菩薩蠻》十四首最有名。
作品格律
中平中仄平平仄(韻),中平中仄平平仄(韻)。
綠蕪墻繞青苔院,中庭日淡芭蕉卷。
中仄仄平平(韻),中平平仄平(韻)。
蝴蝶上階飛,烘簾自在垂。
中平平仄仄(韻),中仄平平仄(韻)。
玉鉤雙語燕,寶甃楊花轉。
中仄仄平平(韻),中平平仄平(韻)。
幾處簸錢聲,綠窗春睡輕。
作者簡介
陳克(1081—1137),北宋末南宋初詞人。字子高,自號赤城居士。臨海(今屬浙江)人。少時隨父宦學四方,后僑居金陵(今江蘇南京)。紹興(宋高宗年號,公元1131—1162年)中為敕令所刪定官,呂祉知建康府時,辟為右承事郎都督府準備差遣。為撰《東南防守利便》,上之朝廷,力主抗金。后呂祉遇害,克亦坐貶。其詞語言工麗,頗具花間詞韻味,風格近溫庭筠、韋莊。有《天臺集》,已佚,今存《赤城詞》。
【菩薩蠻全詩詞意思及賞析】相關文章:
《菩薩蠻》詩詞賞析05-02
李億《菩薩蠻》詩詞賞析04-05
《菩薩蠻》胡銓詩詞賞析05-05
杜安世的《菩薩蠻》原文及詩詞賞析05-08
《菩薩蠻·子規啼破城樓月》詩詞賞析05-04
陳克《菩薩蠻》詩詞鑒賞05-11
菩薩蠻古詩詞鑒賞04-25
韋莊《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詩詞賞析05-09
古詩詞《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的賞析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