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精品一级A片-国产另类欧美-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一-我要找美国一级片黄色|www.zheinei.com

經典古詩詞

時間:2022-12-02 14:50:03 經典詩詞 我要投稿

經典古詩詞(集錦15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肯定對各類古詩都很熟悉吧,漢魏以后的古詩一般以五七言為基調,押韻、轉韻有一定法式。你還在找尋優秀經典的古詩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經典古詩詞,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經典古詩詞(集錦15篇)

經典古詩詞1

  1、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漢樂府)

  2、愿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 (卓文君)

  3、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詩經)

  4、得成比目何辭死,愿作鴛鴦不羨仙。 (盧照鄰)

  5、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

  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李白)

  6、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

  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李白)

  7、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李白)

  8、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元稹)

  9、往事已成空,還如一夢中。 (李煜)

  10、知我意,感君憐,此情須問天! (李煜)

  11、相見爭如不見,有情還似無情。 (司馬光)

  12、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白居易)

  13、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白居易)

  14、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張九齡)

  15、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 (晏殊)

  16、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元稹)

  17、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辛棄疾)

  18、平生不會相思,才會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

  19、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元好問)

  20、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李商隱)

  21、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李商隱)

  22、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隱)

  23、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王維)

  24、人生自古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 (歐陽修)

  25、君家何處住,妾住在橫塘。

  停船暫借問,或恐是同鄉。(崔顥)

  26、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里出西施。(黃増)

  27、多情卻似總無情,唯覺樽前笑不成。

  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杜牧)

  28、多情自古空余恨,好夢由來最易醒。 (史清)

  29、花自飄零水自流。

  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

  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李清照)

  30、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

  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杜秋娘)

  31、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元稹)

  32、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陸游)

  33、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

  34、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

  35、有美人兮,見之不忘,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佚名)

  36、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張籍)

  37、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納蘭性德)

  38、瘦影自憐秋水照,卿須憐我我憐卿。(馮小青)

  39、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潔。(范成大)

  40、換我心,為你心,始知相憶深。(顧敻)

  41、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元稹)

  42、尋好夢,夢難成。況誰知我此時情。枕前淚共簾前雨,隔箇窗兒滴到明。(聶勝瓊)

  43、他生莫作有情癡,人間無地著相思。(況周頤)

  44、嗟余只影系人間,如何同生不同死?(陳衡恪)

  45、今夕何夕,見此良人。(詩經)

  46、重疊淚痕緘錦字,人生只有情難死。(文廷式)

  47、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

  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

  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話?(曹雪芹)

  48、柔情似水,佳期如夢。

  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幕幕。(秦觀)

  49、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崔護)

  50、侯門一入深似海,從此蕭郎是路人。(崔郊)

  51、吳山青,越山青。兩岸青山相送迎。

  誰知離別情?君淚盈,妾淚盈。

  羅帶同心結未成。江頭潮已平。(林逋)

  52、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柳永)

  53、滴不盡相思血淚拋紅豆,開不完春柳春花滿畫樓。(曹雪芹)

  54、西城楊柳弄春柔,動離憂,淚難收。猶記多情,曾為系歸舟。碧野朱橋當日事,人不見,水空流。

  韶華不為少年留,恨悠悠,幾時休。飛絮落花時候、一登樓。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秦觀)

  55、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滿春衫袖。 (歐陽修)

  56、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岡。(蘇東坡)

  57、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李之儀)

  58、今年花來勝去年,可惜明年花更好,知與誰同?(歐陽修)

  59、望夫處,江悠悠;化為石,不回頭。山頭日日風復雨,行人歸來石應語。(王建)

  60、風絮飄殘已化萍,蓮泥剛倩藕絲縈,珍重別拈香一瓣,記前生。

  情到濃時情轉薄,而今真個悔多情,又到斷腸回首處,淚偷零。(納蘭性德)

  61、殘歲有心憑詩酒,天涯無處覓歸鴻。

  年來已盡相思淚,何堪夢里又相逢。 (佚名)

  62、但目送、芳塵去。錦瑟華年誰與度?(賀鑄)

  63、不知魂已斷,空有夢相隨。除卻天邊月,沒人知。(韋莊)

  64、思君如明燭,煎心且銜淚。(陳叔達)

  65、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歐陽修)

  66、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宨淑女,君子好逑。(詩經)

  67、一場寂寞憑誰訴。算前言,總輕負。(柳永)

  68、忍把千金酬一笑?畢竟相思,不似相逢好。(邵瑞彭)

  69、都道是金玉良緣,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曹雪芹)

  70、相思本是無憑語,莫向花牋費淚行。(晏幾道)

  71、爾儂我儂,忒煞情多。

  情多處,熱似火。

  捻一個爾,塑一個我。

  將咱兩個一起打破,

  用水調和。

  再捏一個你,再塑一個我。

  我泥中有爾,爾泥中有我。

  我與你,

  生同一個衾,

  死同一個槨。 (管道升)

  72、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張泌)

  73、鐘情怕到相思路。盼長堤,草盡紅心。

  動愁吟,碧落黃泉,兩處難尋。(朱彝尊)

  74、似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中宵。(黃景仁)

  75、拼今生,對花對酒,為伊淚落。(周邦彥)

  76、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無尺素,山長水遠知何處。(晏殊)

  77、萬種思量,多方開解,只恁寂寞厭厭地。系我一生心,負你千行淚。 (柳永)

  78、荷葉生時春恨生,荷葉枯時秋恨成。深知身在情長在,悵望江頭江水聲。 (李商隱)

  79、獸爐沈水煙,翠沼殘花片,一行行寫入相思傳。(張可久)

  80、天長路遠魂飛苦,夢魂不到關山難,長相思,摧心肝。(李白)

  81、人人要結后生緣,儂要今生結眼前。一十二時不離別,郎行郎坐總隨肩。(黃遵憲)

  82、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無恨月常圓。(李賀)

  83、山上鴛鴦,云中翡翠。憂佳相隨,風雨無悔。

  引喻山河,誠指日月。生則同裘,死則同穴。(佚名)

  84、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李商隱)

  85、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經晚。(佚名)

  86、結發為夫妻,恩愛兩不疑。(蘇武)

  87、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薄葦。蒲葦韌如絲,磐石無轉移。(樂府)

  88、奈何許!天下人何限,謙謙只為汝。

  89、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李清照)

  90、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情郎。(魚玄機)

  91、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張若虛)

  92、憶君心似西江水,日夜東流無歇時。 (魚玄機)

  93、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李煜)

  94、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頭,吳山點點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白居易)

  95、相思似海深,舊事如天遠。 (樂婉)

  96、出其東門,有女如云。雖則如云,匪我思存。縞衣綦巾,聊樂我員。(詩經)

  97、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柳永)

  98、生得相親,死亦何恨?(佚名)

  99、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張先)

  100、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越人歌)

經典古詩詞2

  后園寫景

  明代朱誠泳

  城中寸金營寸土,我愛斯園帶花塢。依稀風景小蓬萊,始信神仙有宮府。

  錢刀不惜走天涯,殷勤遠致江南花。沿階異草多蔥茜,參天老木何槎牙。

  誰移泰華終南石,巧作山峰疊青壁。山下池中幾種蓮,赤白紅黃更青碧。

  金鯉銀魴玳瑁魚,往來自適恒如如。一點塵埃飛不到,水晶宮殿涵清虛。

  花時最愛花王好,魏紫姚黃開更早。玉盤斜瑩壽安紅,卻為迷離被花惱。

  兩行槐幄夾高柳,時送清風到窗牖。綠陰啼鳥共幽人,爽氣自能消宿酒。

  黃花采采開深秋,滿林紅葉霜初收。幾度醉游明月夜,天香萬斛沾輕裘。

  山頭一夜風吹雪,萬木蕭條寒栗烈。索笑閑尋綠萼梅,三種還分蠟紅白。

  松柏蒼蒼檜竹青,相看同結歲寒盟。滿前好景道不得,四時詩興還相縈。

  柏臺豸史薇垣老,吳語詩翁共襟抱。能吟賓從亦相從,好謎奇猜多絕倒。

  優游幸際太平時,有園有酒寧無詩。但愿花開詩侶健,年年共醉黃金卮。

經典古詩詞3

  [明]屠隆

  我家海上之青山,山頭白云時往還。

  藤捎細月行花里,水濺空巖灑竹間。

  仙源有路春長入,石屋無門夜不關。

  踏花只共野人語,蕩槳真如沙鳥閑。

  自從奔走江南道,馬蹄半入紅塵老。

  生平耳目非我有,俯仰眉嫵向人好。

  歲月其如石火何,卻逐浮名喪至寶。

  昨夢丘中人,題書寄深省。

  既報青山空,復言白云冷。

  山空云冷胡不歸,荒猿叫破秋天暝。

  四明回合無風塵,八窗高敞開星辰。

  洞簫泠泠響空碧,凌云一喚樊夫人。

  樊夫人,偕云華。

  不知何年棲紫霞,十洲三島俱為家。

  粲然忽啟玉齒笑,笑我不歸寂寞羞桃花。

  桃花爛熳紅映天,垂楊婀娜春風前。

  野麛亂飲幽澗水,仙鼠倒掛洞門煙。

  偶因騎馬沖泥去,憶得鋪花掃石眠。

經典古詩詞4

  勸蠶

  清代孔毓璣

  同為浙中人,應識浙中事。嘉湖有布更繅絲,桑葉油油遍墟里。

  五月新絲蠶事成,辦公先自官租始。更有余貲日用饒,女嫁男婚取諸此。

  桐江西來習俗移,土瘠民貧人懈馳。我是父母斯民責,循行敢憚臨郊鄙。

  既怪耕氓只待天,還嗟女手忘生理。夏揮團扇冬攜爐,辜負天公付十指。

  東隅舊有桑園名,微行蕪沒空山里。我遣平頭赴彼都,購得桑秧五千紀。

  分播民間著意栽,森森弱植傾桃李。利賴猶需三五年,經營成局今朝起。

  預求并剪蘿繁枝,下餅擔泥勤省視。籧筐曲薄制堅完,早請蠶師蓄蠶子。

  何須作過覓蠅頭,急切歸家謀娣姒。細檢當年舊志書,紡績生涯似祖妣。

  軋軋機聲浹比閭,衣豐食足興百禮。我雖旦晚賦歸田,神游嘆羨常風美。

經典古詩詞5

  1、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2、一片花飛減卻春,風飄萬點正愁人。——《曲江·其一》

  3、花月窮游宴,炎天避郁蒸。——《贈特進汝陽王二十韻》

  4、白花檐外朵,青柳檻前梢。——《題新津北橋樓得郊字》

  5、五花散作云滿身,萬里方看汗流血。——《高都護驄行》

  6、魚吹細浪搖歌扇,燕蹴飛花落舞筵。——《城西陂泛舟》

  7、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絕句·其三》

  8、幾時杯重把,昨夜月同行。——《奉濟驛重送嚴公四韻》

  9、辛夷始花亦已落,況我與子非壯年。——《逼側行贈畢曜》

  10、野館濃花發,春帆細雨來。——《送翰林張司馬南海勒碑》

  11、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夜月魂。——《詠懷古跡·其三》

  12、今秋乃*雨,仲月來寒風。——《苦雨奉寄隴西公兼呈王征士》

  13、陰崖卻承霜雪干,偃蓋反走虬龍形。——《題李尊師松樹障子歌》

  14、東郭滄江合,西山白雪高。——《赴青城縣出成都寄陶王二少尹》

  15、絺衣掛蘿薜,涼月白紛紛。——《陪鄭廣文游何將軍山林·其九》

  16、安得健步移遠梅,亂插繁花向晴昊?——《薛端薛復筵簡薛華醉歌》

  17、無聲細下飛碎雪,有骨已剁觜春蔥。——《閿鄉姜七少府設膾,戲贈長歌》

  18、黃獨無苗山雪盛,短衣數挽不掩脛。——《乾元中寓居同谷縣作歌·其二》

  19、松悲天水冷,沙亂雪山清。——《奉送郭中丞兼太樸卿充隴右節度使三十韻》

  20、此時對雪遙相憶,送客逢春可自由?——《和裴迪登蜀州東亭送客逢早梅相憶見寄》

經典古詩詞6

  1.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悲歡離合

  2.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老驥伏櫪

  3.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桃花

  4.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心有靈犀

  5.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柳暗花明

  6.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青梅竹馬

  7.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不拘一格

  8.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怒發沖冠

  9.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乘風破浪

  10.無窮無盡是離愁,天涯海角尋思遍——無窮無盡、天涯海角

  11.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萬紫千紅

  12.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柔情似水

  13.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悲歡離合、陰晴圓缺

  14.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無可奈何

  15.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黃沙始到金——千淘萬漉

  16.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語淚先流——物是人非

經典古詩詞7

  紹定壬辰閏九月,已酉之夜彗星出。

  清臺奏御,正衙避席。

  太官減膳羞,瞽宗徹音樂。

  雞竿肆眚出囚系,龍扆責躬求讜直。

  精誠徹九垓,德音走重譯。

  圜橋冠帶虀鹽生,筦窺熿熿對以臆。

  臣聞泰素朕形,玄黃辨色。

  左旋右轉,一闔一闢。

  來伸往屈四時行,除舊布新寒暑易。

  恢恢天網疏,統理廢厥職。

  東方歲星木主仁,不掃暴刻尚搥剝。

  南方熒惑火主禮,不掃驕蹇習凌弱。

  西方太白金主義,不掃寇盜生亂略。

  北方辰星水主智,不掃蒙蔽長讒慝。

  中央填星土主信,不掃詐欺滋奸猾。

  皇穹遴選綱紀星,出持彗帚掃環域。

  日華機上有九彗,作上作下空如筆。

  歸邪向上有兩彗,出出不行見則滅。

  天狗短彗在尾傍,火光炎炎空烜赫。

  天攙類彗云如斗,蚩尤類彗箕后曲。

  六賊如彗在西方,咸漢帶彗居正北。

  驅策舉莫前,彗乃排膠轕。

  不指房心明堂位,不臨箕尾后妃宅。

  不抵參昴詠衾裯,不向牛女逐淫佚。

  不訪獄廩至婁胃,不詢蓋營業員到危室,

  不求社廟上井鬼,不好文章游奎壁。

  不窮天根越亢氐,不咨弋獵來柳畢。

  不從玄枵問虛耗,不由張素丐觴客。

  不自觜觽訪葆旅,不入柳倉覓廚食。

  不呼七星問急事,不召南斗共斟酌。

  天王帝廷為大角,兩帝三得如鼎足。

  斗柄指所,以建時節,

  曰攝提格。灑掃庭內萬化基,

  蕪穢不治孰觀法。軫驅風車為宰輔,

  負衡失平在修飾。翼鼓羽翮主變夷,

  飛翰不勁必振刷。禿帚一加,

  內清外肅。四海九州,

  罔不臣妾。帝府中居斡樞機,

  萬年千載不停息。

經典古詩詞8

  悼往

  宋代黃庭堅

  西風悲兮敗葉索索,照陳根兮秋日將落。

  彷佛兮夢與神遇,顧瞻九泉兮豈其可作。

  俄有悲乎之羽蟲兮,自傷時去物改,擁舊柯而孤吟。

  四郊莽蒼聲斷裂兮,久而不勝其嘆音。

  平生之梗概兮欲蕭蕭而去眼,將絕之言語兮忽歷歷而經心。

  謂逝者有知兮,何喜而棄此去也。

  謂逝無知兮,誰職為此夢也。

  憑須臾之不再得兮,哀此言之不予聽。

  回廊窈窕月皓白兮,無復曩時之履聲。

  ◇◇平生之余制兮,薌澤其猶未沫。

  雖飄飄其日敗兮,吾不忍改其此佩。

  愁薨薨其中予兮,如醳酒之不化。

  欻別離之幾時兮,誰與此夏日冬夜。

  自我先兮一無窮,在我後兮亦一無窮。

  六七十便了一生兮,何異木末之有狂風。

  待外物而造適兮,固不若放之自得之場。

  彼莊生之一缶兮,亦何異荀氏之神傷。

  吾固知藏於天者至精,交於物者甚粗。

  飲泣為昏瞳之媒,幽憂為白發之母。

  憂來泣下不可安排兮,如孟津之捧土。

  彼寒暑之寖化兮,天地尚不能以朝莫。

  目煢煢而不寐兮,夜亹亹而過中。

  雖來者猶不可待兮,恐不及當時之從容。

經典古詩詞9

  《烏江亭》是北宋政治家、文學家王安石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從政治家的冷靜分析入手,以楚漢戰爭發展的客觀形勢為依據,對項羽不可能卷土重來的結局進行理性判斷,顯示了政治家的果敢和睿智。這首詩議論精警,獨具只眼。

  作品原文

  烏江亭

  王安石

  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

  江東子弟今雖在,肯與君王卷土來?

  作品注釋

  ⑴烏江亭:故址在今安徽和縣烏江鎮,為項羽兵敗自刎之處。

  ⑵壯士:指項羽。

  ⑶中原一敗:括項羽垓下之敗。

  ⑷江東:指長江下游蕪湖、南京以下的江南地區,是項羽起兵之地。

  ⑸肯:豈肯,怎愿。卷土來:即卷土重來。指失敗之后,整頓以求再起。

  作品譯文

  上百次的征戰使壯士疲勞、士氣低落,中原之戰的失敗之勢再難挽回。雖然江東子弟現在仍在,但他們是否還愿意跟楚霸王卷土重來?

  創作背景

  唐代詩人杜牧有一首《題烏江亭》詩,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秋,王安石舒州通判任滿赴京途經烏江亭所在地和州(今安徽和縣),針對杜牧的議論,寫了這首《烏江亭》。

  作品鑒賞

  杜牧在他的《題烏江亭》中寫到:“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意思是批評項羽胸襟不夠寬廣,如果項羽能夠再回江東重整旗鼓的話,說不定還可以卷土重來。而王安石則根據自己的理解,認為項羽的失敗已成定局,即便是江東子弟還在,項羽也不可能再帶領江東子弟卷土重來,以為他們不一定再肯為戰爭賣命了。

  詩歌開篇就以史實扣題,針對項羽的失敗直接指出“勢難回”。楚霸王的轉折點在“鴻門宴”,沒能殺成劉邦,到“垓下之圍”時已經面臨著眾叛親離的境地。而細數項羽失敗的原因,最大的因素恐怕就是他自身的剛愎自用了吧。所以文章“壯士哀”就隱含著這樣的.信息,那時的項羽已經失去人心,天時、地利、人和中,人和是最重要的因素,而項羽已經失去,要挽回大業是十分艱難,概率也是很低的。

  所以,王安石在三、四兩句中進一步闡釋“江東子弟今雖在,肯為君王卷土來”,他以辛辣的口吻明確地表示,即使項羽真的重返江東,江東子弟是不會替他賣力的。杜、王的觀點不同是因為他們的出發點和立場不同。杜牧著眼于宣揚不怕失敗的精神,是借題發揮,是詩人詠史;王安石則審時度勢,指出項羽敗局已定,勢難挽回,反駁了杜牧的論點,是政治家的詠史。詩中最后的反問道出了歷史的殘酷與人心向背的變幻莫測,也體現出王安石獨到的政治眼光。

  如果說杜牧是為項羽翻案,那么王安石則是為歷史本身翻案,人與歷史的關系本來就是“順之則昌,逆之則亡”。這首詩中,作為北宋著名政治家,王安石將變法中的革新精神帶到詠史詩的創作中,表達自己的政治觀點,對前人提出質疑,這也是一種創新。這種史論史評是王安石完成詠史詩從敘事體向抒情體,最終走向議論體的轉變,對當時的詩文的革新的運動起了推動作用。王安石則屬意史論史評,延伸了詠史詩的內容深度,有著獨到的政治見解。

  王安石的詩,十分辛辣冷峻,但卻抓住了人心向背是勝敗的關鍵這個根本,可以說是一針見血。

  作者簡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號半山,人稱半山居士。封為舒國公,后又改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北宋臨川縣城鹽埠嶺(今臨川區鄧家巷)人。慶歷二年(1042年)進士。嘉祐三年(1058年)上萬言書,提出變法主張。宋神宗熙寧二年(1069年)任參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熙寧七年(1074年)罷相,次年復任宰相;熙寧九年(1076年)再次罷相,退居江寧(今江蘇南京)半山園,封舒國公,不久改封荊,世稱荊公。卒謚文。執政期間,曾與其子王雱及呂惠卿等注釋《詩經》《尚書》《周官》,時稱《三經新義》。其文雄健峭拔,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歌遒勁清新。所著《字說》《鐘山一日錄》等,多已散佚。今存《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后人輯有《周官新義》《詩義鉤沉》等。

經典古詩詞10

  古詩原文

  別來幾春未還家,玉窗五見櫻桃花。

  況有錦字書,開緘使人嗟。

  至此腸斷彼心絕。

  云鬟綠鬢罷梳結,愁如回飆亂白雪。

  去年寄書報陽臺,今年寄書重相催。

  東風兮東風,為我吹行云使西來。

  待來竟不來,落花寂寂委青苔。

  譯文翻譯

  自從分別以后,不知幾個春天沒有回家了,又是個溫暖的春日,隔窗望去,櫻桃花已經開放了。這時遠方又有書信傳來,開啟后不禁讓人嗟嘆不已。至此傷心腸斷,悲痛欲絕。女子頭發濃密如云,因為她愁緒萬千,像旋風吹動雪花那樣綿綿不斷,她實在懶得梳理。去年寄書回來,就說要回來了;今年寄書重新訴說將要歸來之意。東風啊,你捎去女子的思念,使他早些歸來吧。等待他歸來他卻遲遲未歸,實在是百無聊賴,只見滿地落花堆積,青苔蔓延整個臺階。

  注釋解釋

  錦字書:這里運用的.是典故。前秦苻堅時,秦州刺史竇濤被流放在邊遠之地,他的妻子思念他,就織錦為文,在絲錦上寫信贈給丈夫,她的詞作寫得凄婉動人。

  緘:封。

  云鬟綠鬢:形容女子頭發濃密如云,而且很有光澤。

  回飆:旋風。

  陽臺:楚王夢到與巫山神女歡會,神女離開時對楚王說:“旦為朝云,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

  行云:取“旦為朝云,暮為行雨”之意。

  委:堆積。

經典古詩詞11

  在學生對詩意有所理解的基礎上,結合課后練習第3題,引導學生深入讀悟,結合自己的感悟和課文中的插圖,想象詩中呈現的情景,體會詩中描述的孩子們童年生活的'有趣。

  學生的感悟可能是不同的,但只要他有所體會,是發自內心的感受,就要給予鼓勵。在感受到趣的時候,鼓勵學生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改編成一個小故事寫下來。

  要充分調動起學生的經驗積累,鼓勵他們大膽地想象,揣摩人物的心理,恰當地描寫人物的動作和語言,從而表達人物的思想感情。

經典古詩詞12

  1、與君同渡舟 達岸各自歸來。

  2、一別生寬,各生歡喜。

  3、爾后,伴汝者,非我矣。

  4、此生分離 此生勿悔。

  5、先生說的愛我 怕是不作數了。

  6、從此以往 勿復相思 相思與君絕。

  7、一飲即盡淚物流,自此山水不相逢。

  8、三里清風三里路 步步清風再無你。

  9、苦酒折柳今相離,無風無月也無你。

  10、從此山水不相逢 莫道彼此長和短。

  11、聞君有兩意 故來相決。

  12、此后錦書休寄,畫樓云雨無憑。

  13、漸行漸遠漸無書 水闊魚沉何處問。

  14、還將歸來意,憐取眼前人。

  15、將你從前與我心,贈與他人可。

  16、我斷不思量,汝亦莫思量

  17、一入侯門深似海,從此蕭郎是路人。

  18、小女子四海為家,不再提及過往,你我山水不相逢。

  19、終是莊周夢了蝶,你是恩賜也是劫。

  20、此情本是長相守 你若無心我便休。

  21、山河歲月空惆悵 今生今世已惘然。

  22、柳絮隨風各西東,物是人非已不同。

經典古詩詞13

  《飲酒

  作者: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注釋

  1、結廬:構筑屋子。人境:人間,人類居住的地方。

  2、無車馬喧:沒有車馬的喧囂聲。

  3、君:作者自謂。爾:如此、這樣。這句和下句設為問答之辭,說明心遠離塵世,雖處喧囂之境也如同居住在偏僻之地。

  4、悠然:自得的樣子。南山:指廬山。

  5、見:(讀xiàn)同“現”,出現。

  6、日夕:傍晚。相與:相交,結伴。這兩句是說傍晚山色秀麗,飛鳥結伴而還。

  7、此中:即此時此地的情和境,也即隱居生活。真意:人生的真正意義,即“迷途知返”。這句和下句是說此中含有人生的真義,想辨別出來,卻忘了如何用語言表達。意思是既領會到此中的真意,不必說。

  8、欲辨已忘言:想要辨識卻不知怎樣表達。辨:辨識。

  詩意

  我家建在眾人聚居的繁華道,

  可從沒有煩神應酬車馬喧鬧。

  要問我怎能如此之超凡灑脫,

  心靈避離塵俗自然幽靜遠邈。

  東墻下采擷清菊時心情徜徉,

  猛然抬頭喜見南山勝景絕妙。

  暮色中縷縷彩霧縈繞升騰,

  結隊的鳥兒回翔遠山的懷抱。

  這之中隱含的人生的真理,

  想要說出卻忘記了如何表達。

  賞析

  表達了作者厭倦官場腐敗,決心歸隱田園,超脫世俗的追求的思想感情。

  人活在世上,總要找到生命的價值,否則人就會處在焦慮和不安之中。而社會總是有一套公認的價值標準,多數人便以此為安身立命的依據。拿陶淵明的時代來說,權力、地位、名譽,就是主要的價值尺度。但陶淵明通過自己的經歷,已經深深地懂得:要得到這一切,必須費盡心機去鉆營、去爭奪,裝腔作勢,吹牛拍馬,察言觀色,翻云覆雨,都是少不了的。在這里沒有什么尊嚴可說。他既然心甘情愿從官場中退出來,就必須對社會公認的價值尺度加以否定,并給自己的生命存在找到新的解釋。

  這詩前四句就是表現一種避世的態度,也就是對權位、名利的否定。開頭說,自己的住所雖然建造在人來人往的環境中,卻聽不到車馬的'喧鬧。所謂“車馬喧”是指有地位的人家門庭若市的情景。陶淵明說來也是貴族后代,但他跟那些沉浮于俗世中的人們卻沒有什么來往,門前冷寂得很。這便有些奇怪,所以下句自問:你怎么能做到這樣?而后就歸結到這四句的核心——“心遠地自偏”。精神上已經對這爭名奪利的世界采取疏遠、超脫、漠然的態度,所住的地方自然會變得僻靜。“心遠”是對社會生活軌道的脫離,必然導致與奔逐于這一軌道上的人群的脫離。

  那么,排斥了社會的價值尺度,人從什么地方建立生存的基點呢?這就牽涉到陶淵明的哲學思想。這種哲學可以叫作“自然哲學”,它一方面強調自耕自食、儉樸寡欲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重視人和自然的統一與和諧。在陶淵明看來,人不僅是在社會、在人與人的關系中存在,而且,甚至更重要的是,每一個個體生命作為獨立的精神主體,都是面對著整個自然和宇宙而存在的。從本源上說,人的生命是自然的一部分,只是由于人們把自己從自然中分離出來,在虛幻的、毫無真實價值的權位、名利中競爭、追逐不已,生命才充滿了一得一失喜憂無常的焦慮與矛盾。因而,完美的生命,只能在歸復自然中求得。

  這些道理,如果直接寫在詩里,就變成論文了;真正的詩,是要通過形象來表現的。所以接著四句,作者還是寫人物活動和自然景觀,而把哲理寄寓在形象之中。詩中寫到,自己在庭園中隨意地采摘菊花,無意中抬起頭來,目光恰與南山(廬山)相會。“悠然見南山”,這“悠然”既是人的清淡而閑適的狀態,也是山的靜穆而自在的情味,似乎在那一瞬間,有一種共同的旋律從人心和山峰中同時發出,融合成一支輕盈的樂曲。所見的南山,飄繞著一層若有若無的嵐氣,在夕陽的照耀下,顯出不可名狀的美,而成群的鳥兒,正結伴向山中飛回。這就是自然的平靜與完美,它不會像世俗中的人那樣焦慮不安,那樣拼命追求生命以外的東西。詩人好象完全融化在自然之中了,生命在那一刻達到了完美的境界。

  最后二句,是全詩的總結:在這里可以領悟到生命的真諦,可是想要把它說出來,卻已經找不到合適的語言來表達。實際的意思,是說人與自然的和諧,根本上是生命的感受,邏輯的語言不足以表現它的微妙與整體性。

  陶淵明的詩,大多在字面上寫得很淺,好象很容易懂;內蘊卻很深,需要反復體會。對于少年人來說,有許多東西恐怕要等生活經歷豐富了以后才能真正懂得。

  開頭四句,以具體的生活體驗,用一問一答的形式,揭示出一種具有普遍意義的、很有理趣的生活現象——“心遠地自偏”。“采菊”四句,即由“心遠地自偏”生出,言東籬采菊,在無意中偶然得見南山,于是目注心搖,又為南山傍晚時出現的絢麗景色所吸引。結廬人境,而采菊東籬;身在東籬,而又神馳南山,全篇主旨總在顯示“心遠”二字。最后兩句所說的“真意”在此,“忘言”亦在此。所謂“真意”,其實就是這種“心運”所帶來的任真自得的生活意趣;所謂“忘言”,就是在陶淵明看來,世間總有那么一些趨炎附勢,同流合污的人是無法體驗到這種生活理趣的!

經典古詩詞14

  冰燈聯句

  清代弘歷

  巧匠注冬水,新樣呈春燈。耀含乾離象,潛移丁癸精。

  藏陸傳所紀,納凌詩可憑。摶同蚌胎潤,鏤比蟬翼輕。

  暗激金瑣碎,晴搖碧瓏玲。既濟體互變,重明德交瑩。

  陽爓舒熻赩,陰火熸晶熒。移置龍門境,懸將鳳閣楹。

  朗晃照綺席,高下流繁星。無妨鶴燄暖,或放蘭煙騰。

  傳來柑借艷,撒去荔同赪。酒盞琥珀凍,辛盤水晶盛。

  鸞鳳離奇出,寒暄妙合凝。制奪丁緩詭,光眴離婁睛。

  碾月旋逾薄,迎風閃偏清。候經大小雪,用仿短長檠。

  自具剛健質,獨抱澹素情。就范捐雕琢,葆光泯虧成。

  霏雪若蔥嶺,蒸霞擬赤城。朝炫龍銜樹,宵張蟲綴瓊。

  林韜炎官傘,花獻楚國萍。蛟宮俯幽迥,貝闕瞻搪撐。

  潭秋凈一鑒,塔夜洞九層。捧珠鮫綃覆,為樓蜃氣橫。

  撥蕊輝錦朵,架閣憑玉崚。義城非海外,方壺出郊坰。

  娥池接遙采,車桉慚孤青。不夜百枝萃,長春九華擎。

  明明游佛國,的的環瑤京。球琳爛陳序,菡萏儼在瓶。

  準儉酌奢得,南油西漆并。張彖名言繹,陳烈正義繩。

  虛涵剪水靜,綺簇飛霙增。暈隨眼波纈,條并頭銜稱。

  冽侵癡蛾避,融怯老狐聽。鵝管插檐溜,魚鱗垂瓦棱。

  光明通體徹,色相因心澄。真入琉璃界,恍展云毋屏。

  飏彩翥赤翅,回芒梳素翎。金豆篩密影,玉釵叩清聲。

  晞陽指寧炙,耐冷衷詎懲。畫開扇上蝶,書映囊中螢。

  能幻濕為燥,還因晦作明。皚皚夜珠映,煜煜銀盆升。

  柱詠劉處士,鋌镕耿先生。紅綻葩并茁,白瀉汞欲傾。

  兒童掌欣柏,傖父目共瞠。燭調豐歲兆,杓轉陽德亨。

  可知即是火,非無不冶冰。觸緒靜悟契,應節輿歡徵。

經典古詩詞15

  《文王》是《詩經》里面《大雅》中的一首古詩。這首詩是《大雅》的首篇,歌頌周王朝的奠基者文王姬昌。下面給大家整理了相關資料,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這是一首具有史性質的頌詩,當是周王朝貴族為歌頌自己祖先的功德、為宣揚自己王朝的開國歷史而作。它與《大雅》中的《生民》、《公劉》、《緜》、《皇矣》、《文王》諸篇相聯綴,儼然形成一組開國史詩。從始祖后稷誕生、經營農業,公劉遷豳,太王(古公亶父)遷岐,王季繼續發展,文王伐密、伐崇,直到武王克商滅紂,可以說是把每個重大的歷史事件都寫到了,所以研究者多把它們看作一組周國史詩,只是《詩經》的編者沒有把它們按世次編輯在一起,而打亂次序分編在各處。此篇先寫王季受天命、娶太任、生文王,再寫文王娶太姒、生武王,最后寫到武王在姜太公輔佐下一舉滅殷的史實,是上述一組開國史詩中的有機組成部分,可算是這組史詩的最后一篇。《毛詩序》說:《大明》,文王有明德,故天復命武王也。意思當然是對的,但說得抽象了些。朱熹《詩集傳》說:此亦周公戒成王之詩。說它和《文王》那篇一樣,追述文王之德,明周家所以受命而代商者,皆由于此,以戒成王。這又太拘泥了。其實很難看出是周公所作,也很難看出有警戒成王的意思。總觀這組六篇詩文,不過是周王朝統治者為歌頌祖先功德,追述開國歷史的顯赫罷了。

  全詩八章。歷代各家的分章稍有不同,這里是根據詩意確立的。第一、二、四、七章章六句,第三、五、六、八章章八句。排列起來,頗有參差錯落之美。

  首章先從贊嘆皇天偉大、天命難測說起,以引出殷命將亡、周命將興,是全詩的總綱。次章即歌頌王季娶了太任,推行德政。三章寫文王降生,承受天命,因而以受方國。四章又說文王天作之合,得配佳偶。五章即寫他于渭水之濱迎娶殷商帝乙之妹。六章說文王又娶太姒,生下武王。武王受天命而燮伐大商,與首章遙相照應。七章寫武王伐紂的牧野之戰,敵軍雖盛,而武王斗志更堅。最后一章寫牧野之戰的盛大,武王在姜尚輔佐之下一舉滅殷。全詩時序井然,層次清楚,儼然是王季、文王、武王三代的發展史。

  詩篇以天命所佑為中心思想,以王季、文王、武王三代相繼為基本線索,集中突現了周部族這三代祖先的盛德。其中,武王滅商,是此詩最集中、最突出要表現的重大歷史事件,寫王季、太任、文王、太姒,不過是說明周家奕世積功累仁,天命所佑,所以武王才克商代殷而立天下。所以,詩人著筆,歷述婚媾,皆天作之合,圣德相配。武王克商,也是上應天命、中承祖德、下合四方的。因此,盡管詩意變幻不已,其中心意旨是非常清楚的。全詩雖然籠罩著祀神的宗教氣氛和君權神授的神學色彩,其內在的歷史真實性一面,還是有認識價值的。

  這是一首敘事詩,但它并不平鋪直敘地敘事。其中,既有情勢的烘托,也有景象的渲染。文王兩次迎親的描述,生動具體;牧野之戰的描繪,更顯得有聲有色。牧野洋洋,檀車煌煌,駟騵彭彭一連三個排比句子,真可謂把戰爭的威嚴、緊迫的氣勢給和盤托出了。殷商之旅,其會如林,雖然寫出了敵軍之盛,但相比之下,武王的三句誓師,更顯得堅強和有力。維師尚父,時維鷹揚,雖然僅僅描寫了一句,也似乎讓人看到了姜太公的雄武英姿。至于它有詳有略、前呼后應的表現手法,更使詩篇避免了平鋪、呆板和單調,給人以跌宕起伏、氣勢恢宏而重點突出的感覺。這些,在藝術上都是可取的。詩中的小心翼翼、天作之合等句也早已成為著名的成語,在現代漢語中仍有很強的活力。

  詩經文王的'原文及譯文

  文王

  文王在上,于昭于天。周雖舊邦,其命維新。有周不顯,帝命不時。文王陟降,在帝左右。

  亹亹文王,令聞不已。陳錫哉周,侯文王孫子。文王孫子,本支百世,凡周之士,不顯亦世。

  世之不顯,厥猶翼翼。思皇多士,生此王國。王國克生,維周之楨;濟濟多士,文王以寧。

  穆穆文王,于緝熙敬止。假哉天命。有商孫子。商之孫子,其麗不億。上帝既命,侯于周服。

  侯服于周,天命靡常。殷士膚敏。裸將于京。厥作裸將,常服黼冔。王之藎臣。無念爾祖。

  無念爾祖,聿修厥德。永言配命,自求多福。殷之未喪師,克配上帝。宜鑒于殷,駿命不易!

  命之不易,無遏爾躬。宣昭義問,有虞殷自天。上天之載,無聲無臭。儀刑文王,萬邦作孚。

  譯文

  文王神靈升上天,在天上光明顯耀。周雖是古老的邦國,承受天命建立新王朝。這周朝光輝榮耀,上帝的意旨完全遵照。文王神靈升降天庭,在上帝身邊多么崇高。

  勤勉進取的文王,美名永遠傳揚人間。上帝厚賜他興起周邦,也賞賜子孫宏福無邊。文王的子孫后裔,世世代代繁衍綿延。凡周朝繼承爵祿的卿士,累世都光榮尊顯。

  累世都光榮尊顯,深謀遠慮恭謹辛勤。賢良優秀的眾多人才,在這個王國降生。王國得以成長發展,他們是周朝棟梁之臣。眾多人才濟濟一堂,文王可以放心安寧。

  文王的風度莊重而恭敬,行事光明正大又謹慎。偉大的天命所決定,商的子孫成了周的屬臣。商的那些子孫后代,人數眾多算不清。上帝既已降下意旨,就臣服周朝順應天命。

  商的子孫臣服周朝,可見天命無常會改變。歸順的殷貴族服役勤敏,在京師祭饗作陪伴。他們在祼禮上服役,身穿祭服頭戴殷冕。為王獻身的忠臣,要感念你的祖先。

  感念你祖先的意旨,修養自身的德行。長久地順應天命,才能求得多種福分。商沒有失去民心時,也能與天意相稱。應該以殷為戒鑒,天命不是不會變更。

  天命不是不會改變,你自身不要自絕于天。傳布顯揚美好的名聲,依據天意審慎恭虔。上天行事總是這樣,沒聲音沒氣味可辨。效法文王的好榜樣,天下萬國信服永遠。

  詩經文王的注釋

  (1)文王:姬姓,名昌,周王朝的締造者。

  (2)於(wū):嘆詞,猶嗚、啊。昭:光明顯耀。

  (3)舊邦:邦,猶國。周在氏族社會本是姬姓部落,后與姜姓聯合為部落聯盟,在西北發展。周立國從堯舜時代的后稷算起。

  (4)命:天命,即天帝的意旨。古時奴隸制和封建制國家的君主宣揚自身承受天命來統治天下。周本來是西北一個小國,曾臣服于商王朝,文王使周發展強大,獨立稱王.奠定滅商的基礎,遺命其子姬發:武王)伐商,建立新興的王朝。

  (5)有周:這周王朝。有,指示性冠詞。不(pī):同丕,大。

  (6)時:是。

  (7)陟降:上行曰陟,下行曰降。

  (8)左右:猶言身旁。

  (9)亹(wěi)亹:勤勉不倦貌。

  (10)令聞:美好的名聲。不已:無盡。

  (11)陳錫:陳,猶重、屢;錫,賞賜。哉:載的假借,初、始。

  (12)侯:乃。孫子:子孫。

  (13)本支:以樹木的本枝比喻子孫蕃衍。

  (14)士:這里指統治周朝享受世祿的公侯卿士百官。

  (15)亦世:猶奕世,即累世。

  (16)厥:其。猶:同猷,謀劃。翼翼:恭謹勤勉貌。

  (17)思:語首助詞。皇:美、盛。

  (18)克:能。

  (19)楨(zhēn):支柱、骨干。王宗石《詩經分類詮釋》據《校勘記》謂楨字唐石經初刻楨,后改為禎,禎,吉祥福慶之意。此說亦通。

  (20)濟濟:有盛多、整齊美好、莊敬諸義。

  (21)穆穆:莊重恭敬貌。

  (22)緝熙:光明。敬止:敬之,嚴肅謹慎。止猶之。

  (23)假:大。

  (24)有:得有。

  (25)其麗不億:其數極多。麗,數;不,語助詞;億,周制十萬為億,這里只是概數,極言其多。

  (26)周服:服周。

  (27)靡常:無常。

  (28)殷士膚敏:殷士,歸降的殷商貴族。膚,繁體作膚,《說文》曰:膚,籀文臚。有陳禮時陳序禮器之意。膚敏,即勤敏地陳序禮器。

  (29)祼(gun):古代一種祭禮,在神主前面鋪白茅,把酒澆茅上,像神在飲酒。將:行。

  (30)常服:祭事規定的服裝。黼(fǔ):古代有白黑相間花紋的衣服。冔(xǔ):殷冕。

  (31)藎臣:忠臣。

  (32)無:語助詞,無義。

  (33)聿:發語助詞。

  (34)永言:久長。言同焉,語助詞。配命:與天命相合。配,比配,相稱。

  (35)喪師:指喪失民心。喪,亡、失;師,眾、眾庶。

  (36)克配上帝:可以與上帝之意相稱。

  (37)駿命:大命,也即天命。駿,大。

  (38)遏:止、絕。爾躬:你身。

  (39)宣昭:宣明傳布。義問:美好的名聲。義,善;問,通聞。

  (40)有:又。虞:審察、推度。殷:于省吾《澤螺居詩經新證》謂為依之借字。

  (41)載:行事。

  (42)臭(xu):味。

  (43)儀刑:效法。刑,同型,模范,儀法,模式。

  (44)孚:信服。

【經典古詩詞】相關文章:

經典古詩詞08-02

經典的古詩詞05-05

描寫秋天的古詩詞-關于秋天的古詩詞04-02

經典的古詩詞鑒賞03-21

古詩詞的作文03-06

小寒古詩詞01-06

傷感的古詩詞04-17

愛情古詩詞04-17

立春的經典古詩詞05-04

李白的經典古詩詞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