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植樹節小學生國旗下講話
甲:老師們,同學們:大家早上好!
乙:今天的升旗儀式由六一中隊主持主題是植樹節與環境保護
甲:第一項出旗
第二項升國旗、奏國歌
乙:本月我們將迎來又一個節日,3月12日,“全民植樹節”。
甲:1979年2月,我國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決定,將每年的3月12 日定為中國的植樹節。
乙:我們中華民族自古就有“愛樹、育樹”的傳統。有許多崇尚植樹造林的趣聞佳話。請**同學講述一則典故治病種杏。
三國東吳名醫董奉,醫術精湛,濟貧善施,為人治病不收財禮。只要求治好一個病情不嚴重的病人,種一株杏樹,治好一個重病人,種5株杏樹。天長日久,他的房前屋后竟有10余萬株杏樹,人稱“董林杏仙”。植樹造林是一種美德,當我們播下一顆綠色的種子,就撒下了一片五彩的希望。
甲:樹是大自然的忠誠衛士,請**同學說一說樹都有哪些作用。
樹,它不僅能防風固沙,保持水土,還能美化環境,是城市的忠誠衛士,它用特有的顏色為我們的生活披上綠色的新裝。這個忠誠的衛士,為了美化生活,還真做了不少的“工作”呢!比如綠樹進行光合作用,提供人類呼吸所需的氧氣。它還是吸收氮氣、二氧化碳、臭氧的天然凈化物,并且具有調節空氣溫度、溫度,吸粉塵、降噪音等功能。
乙:愛樹是一種美德,一種情操,一種文化。人人都喜歡綠色環境,但并不見得人人都自覺愛護并創造“綠色環境”。
甲:同學們,我們該做些什么呢?請**同學說一說自己的想法:
同學們可以在自己家的庭前、屋后、陽臺栽一棵樹,養一盆花,或在我們的班級中種一些綠色植物,養幾盆花等。在法國巴黎有這樣一個習俗:嬰兒出生要栽一棵"理想樹",上學時栽一棵"求知樹",18歲時栽一棵"青春樹",大學畢業栽一棵"成才樹",結婚時栽一棵"同心樹",一個人一生中平均栽活6棵樹。這樣,人人栽,年年栽,代代栽,栽出點點新綠,栽出片片生機,栽出不斷擴大的生存空間,栽出無邊無際的波濤洶涌的森林之海,那無所不在的森林,也將染綠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染綠它的歷史,染綠它的風俗習慣。
乙:下面請輔導員講話
植樹節
老師們、同學們,大家早上好!
每年的3月12日是我國全民義務植樹節。說道植樹節,就不得不提到一位偉人,那就是孫中山。3月12日是孫中山先生逝世紀念日,孫中山先生一生十分重視植樹造林。1924年他在廣州演講《三民主義》時反復強調:“我們研究到防止水災和旱災的根本方法都是要造林植樹,要造全國大規模的森林”。1928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逝世三周年,舉行植樹式。1979年2月23日,第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以法律的形式確定3月12日為我國的植樹節。
我國雖然地大物博,但人口眾多,長期的毀樹毀林,濫砍濫伐,使我國的森林覆蓋率大大低于世界30%的平均水平。而由此帶來的水土流失,洪澇災害,每年都給國家和人民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想想98年長江流域發生的特大洪澇災害,使多少個家庭流離失所,有家難歸,根據湖北、江西、湖南、安徽、浙江等省(區)的不完全統計,受災人口超過一億人,受災農作物1000多萬公頃,死亡1800多人,倒塌房屋430多萬間,經濟損失達1500多億元。導致這一災難的原因是生活在上游的人在山區,毀壞森林、陡坡開荒,這一切都是人們不注意生態保護結出的苦果。是大自然對人類濫砍濫伐行為的懲罰。
也許,我們的同學現在沒有很多機會參加植樹造林活動,但是在這一天,我們要把植樹造林、保護環境的信念種植在心里。我們怎樣才能為保護樹木、綠化環境作出自己的貢獻呢?我們用的紙張、一次性筷子等都是源自樹木,只要杜絕浪費、循環使用,也就是為環境保護盡一份力了。其實,不破壞,便是最好的保護。只要我們在生活中立足校園,管好自己的口,不要隨地吐痰,管好自己的手,不亂丟皮殼、紙屑,管好自己的腳,不亂踏亂踐。從身邊做起,從現在做起,就是愛護校園、美化校園的文明行為。
謝謝大家
甲:讓我們以植樹節為一個良好的開端,積極行動起來,不穿越花池,不踐踏綠地,爭做護樹、植樹的小使者。要愛護我們校園中的一草一木,愛護我們生活環境中的一草一木。將來,我們的生活將更加美好!
乙:今天的升旗儀式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植樹節小學生國旗下講話】相關文章:
國慶節國的旗下講話11-22
植樹節國旗下講話01-30
植樹節國旗下講話12-09
植樹節國旗下的講話搞12-09
植樹節國旗下講話材料11-22
蓄勢讓我們揚帆起航國的旗下講話12-06
植樹節國旗下講話4篇01-30
植樹節國旗下學生講話02-03
植樹節國旗下講話5篇11-30
關于植樹節國旗下講話范文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