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圣誕節的由來介紹
在西方,不論是否基督徒,過圣誕節時都要準備一棵圣誕樹,以增加節日的歡樂氣氛。那么你知道圣誕節是怎么來的嗎?下面就由小編來告訴你吧。
圣誕節的來歷
在將臨節期,教會的布置全都以藍紫色為主。圣壇的桌巾、講臺的臺帷、牧師袍的肩帶都是紫色。并且圣壇中央通常會放置一個用長青樹的葉子作的花環,中間有五枝紫色的長燭,每個星期日,便多點上一枝蠟燭。到最后的圣誕夜里的“普世同慶”點上中間的最后一枝蠟燭。燭光象征著在許多年前的圣嬰孩耶穌其第一聲啼哭里,為這世上帶來了光明。
而圣誕老人其實是西元第三世紀的尼可萊斯主教。他曾冒死解救被處殛刑的政治犯、也揭發過貪婪官吏屯糧,使百姓渡過饑荒。在宗教被迫害時,被捕入獄,身上滿是鞭痕、鉗傷與烙印,仍堅持其信仰。而后半生留在米拉,設立孤兒院、照顧病患、貧民。尼可萊斯生平事跡中,最膾炙人口的是他慷慨助人的行徑和對孩童的'愛心,這些事跡后來被兒童文學家,予以豐富的想像而成為我們現在所知圣誕老人故事。
圣誕節最重要的意義是講“饒恕”與“和好”,而非等待圣誕禮物。在這寧靜的夜晚,想一想有沒有人得罪你,你還沒原諒他、饒恕他呢?
圣誕老人的傳說
傳說中的圣誕老人是一位身穿紅袍、頭戴紅帽的白胡子老頭。每年圣誕節他駕著鹿拉的雪橇從北方面來,由煙囪進入各家,把圣誕禮物裝在襪子里掛在孩子們的床頭上或火爐前…
圣誕老人的原名叫尼各老(Nicolaus),大約在三世紀末期,出生在小亞細亞地方,他品行端正,又受到良好的教育。成年后,他便入修道院后來成為一名神父。不久他的父母去世了,他便把全部家產都變賣了,施舍給窮人。當時有一貧窮人家,家中有三個女兒,長女20歲、次女18歲、小女16歲;只有次女身體健壯,生的又聰明美麗,另兩個女兒體弱多病。于是父親想把次女賣掉來維持生活,圣尼各老得知后,就來安慰他們。到夜里 ,尼各老就偷偷裝了三襪子金子,悄悄地分別放在三個女孩的床頭;第二天,三姐妹發現了金子,都喜出望外,不但還清了債務,生活也無憂無慮了,后來知道金子是尼各老送的,那天正值圣誕節,就請他到家中表示感謝。
以后每逢圣誕節,人們就講述這故事,孩子們聽了,都很羨慕,希望圣誕老人也給他們送來禮物。 于是就有了上述的'傳說。(圣誕襪的傳說也由此而來,后來,世界各地的孩子們都有了懸掛圣誕襪的習俗。)
后來尼各老升為主教,他竭力傳揚圣教,于公元359年逝世,葬于圣殿。死后靈跡甚多,特別墓旁常流香液,可使百病痊愈。
圣誕節的特色
1、圣誕老人
據說他原是小亞細亞每拉城的主教,名叫圣尼古拉,死后被尊為圣徒,是一位身穿紅袍、頭戴紅帽的白胡子老頭。每年圣誕節他駕著鹿拉的雪橇從北方面來,由煙囪進入各家,把圣誕禮物裝在襪子里掛在孩子們的床頭上或火爐前。所以,西方人過圣誕節時,父母把給孩子的圣誕禮物裝在襪子里,圣誕夜時掛在孩子們的床頭上。第二天,孩子們醒來后的第一 件事就是在床頭上尋找圣誕老人送來的禮物。
2、圣誕樹
據稱,圣誕樹最早出現在古羅馬12月中旬的農神節,德國 傳教士尼古斯在公元8世紀用縱樹供奉圣嬰。隨后,德國人把12月24日作為亞當和夏娃的節日,在家放上象征伊甸園的“樂園樹”,上掛代表圣餅的小甜餅,象征贖罪;還點上蠟燭,象征基督。
到16世紀,宗教改革者馬丁·路德,為求得一個滿天星斗的圣誕之夜,設計出在家中布置一顆裝著蠟燭的圣誕樹。不過,西方關于圣誕樹的來歷流行著另一種說法:據說有一位農民在一個風雪交加的圣誕夜里接待了一個饑寒交迫的小孩,讓他吃了一頓豐盛的圣誕晚餐,這個孩子告別時折了一根杉樹枝插在地上并祝福說:“年年此日,禮物滿枝,留此美麗的杉樹,報答你的好意。”小孩走后,農民發現那樹枝竟變成了一棵小樹,他才明白自己接待的原來是一位上帝的使者。這個故事 就成為圣誕樹的來源。
在西方,不論是否基督徒,過圣誕節時都要準備一棵圣誕樹,以增加節日的歡樂氣氛。圣誕樹一般是用杉柏之類的常綠樹做成,象征生命長存。樹上裝飾著各種燈燭、彩花、玩具、星星,掛上各種圣誕禮物。圣誕之夜,人們圍著圣誕樹唱歌跳舞,盡情歡樂。禮物、佳肴、團圓圣誕節。
3、圣誕帽
那是一頂紅色帽子,據說晚上戴上睡覺除了睡得安穩和有點暖外,第二天你還會發現在帽子里多了點心愛的人送的禮物。在狂歡夜它更是全場的主角,無論你去到哪個角落,都會看到各式各樣的'紅帽子。
4、圣誕歌
膾炙人口的圣誕歌曲《圣誕歌》至今已有65年歷史。許多人可能不知道,這首在北半球寒冬里給人們帶來融融暖意的歌曲卻創作于一個炎熱的夏季。作者創作這首歌的目的是消暑。歌曲作者是美國音樂人梅爾·托爾梅和鮑勃·韋爾斯。歌曲版權經理戴爾·希茨說,托爾梅1944年7月去韋爾斯位于洛杉磯的家拜訪。他走進起居室,看見一個本子上涂寫著一句話“火上烘烤著栗子”。 托爾梅問韋爾斯:“你為什么寫這么一句話?”韋爾斯回答道:“我正在想些和冬天有關的事。今天熱死了。我游泳,沖涼,用各種方法消暑。”托爾梅于是說:“我覺得我們可以從這句話開始寫首歌。”
兩人隨即行動起來,僅用40分鐘就譜寫出《圣誕歌》的詞曲。
5、圣誕卡
是祝賀圣誕及新年的賀卡,上面印著關于耶穌降生故事的圖畫,以及"慶祝圣誕"、"新年快樂"之類祝愿的話。
6、圣誕大餐
正像中國人過春節吃年飯一樣,歐美人過圣誕節也很注重全家人圍坐在圣誕樹下,共進節日美餐。
圣誕大餐吃火雞的習俗始于1620年。這種風俗盛于美國。英國 人的圣誕大餐是烤鵝,而非火雞。奧大利人愛在平安夜里,全家老小約上親友成群結隊地到餐館去吃一頓圣誕大餐,其中,火雞、臘雞、燒牛仔肉和豬腿必不可少,同時伴以名酒,吃得大家歡天喜地。
7、圣誕襪
最早以前是一對紅色的大襪子,大小不拘。因為圣誕襪是要用來裝禮物的,所以是小朋友最喜歡的東西,晚上他們會將自己的襪子掛在床邊,等待第二天早上收禮。
【圣誕節的由來介紹】相關文章:
圣誕節的由來04-04
南方圣誕節的由來12-09
圣誕節的由來內容12-09
圣誕節由來英語12-09
圣誕節由來及簡介12-09
淺談圣誕節的由來12-09
圣誕節的由來及特色12-09
圣誕節由來簡短12-09
有關圣誕節的由來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