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回族的三大傳統節日分別是什么
回族是分布最廣的少數民族,但是在習俗上這些不同地區的回族是不一樣的,下面就讓陽光網小編和你分享有關回族的傳統節日的內容,歡迎閱讀哦!
回族的傳統節日有哪些?
回族主要的傳統節日有:開齋節,也叫肉孜節。古爾邦節、圣紀節等。
回族的三大傳統節日:
開齋節
回民亦稱為“大爾德”開齋節,一般要過三天。第一天從拂曉開始就熱鬧起來。家家戶戶都要早早起來,打掃院內院外、巷道廁所,給人以清潔、舒適、愉快的感覺。成年回族個個都要洗大凈、沐浴凈身。男女老少都換上自己喜愛的新衣服,小孩子也都個個把臉洗得干干凈凈,頭發梳得光光亮亮的;刈迦罕娋蹠突顒拥膱鏊逭嫠,節日前該維修的維修,節日里也都打掃得干干凈凈,有的地方還專門布置一番,懸掛“慶祝開齋節”的巨幅標語和彩燈。
齋戒的男子大多數都要洗小凈,然后換上清潔的衣服,戴上白帽,上寺等候。聽見清真寺里開齋的梆子聲后,在寺上和在家的,都開始吃“開齋飯”了。
開齋時,若是夏天,有條件的先吃水果,沒有條件的喝一碗清水或蓋碗茶,而后再吃飯。這主要是齋戒的`回民在夏天首先感到的是干渴,而不是饑餓。若在冬天,有的人講究吃幾個棗子后再吃飯。相傳穆罕默德開齋時愛吃紅棗,所以回民現在也有這種習慣。
以上這些,只是回民狹義的齋戒。廣義的齋戒是,不僅不吃不喝,更重要的是要做到清心寡欲,表里一致,對耳、目、身、心都要有所節制。要做到耳不聽邪,目不視邪,口不道邪,腦不思邪,身不妄邪。如果只禁飲食,挨饑餓,而兩面三刀,惡語中傷,橫行霸道,胡作非為,是不符合齋戒真諦的,也是不全面、不完美的。
古爾邦節
古爾邦節是伊斯蘭教三大節日之一。又稱宰牲節,與開齋節并稱為伊斯蘭教的兩大節日。是阿拉伯語“爾一德·艾多哈”的意譯,亦稱古爾邦節。“古爾邦”意為“獻祭”、“獻牲”,為朝覲功課的主要儀式之一。
“古爾邦”,意為“犧牲”、“獻身”,故亦稱“宰牲節”、“獻牲節”、“忠孝節”。是伊斯蘭教三大節日之一,一般在開齋節過后七十天舉行。這個節日屬于穆斯林朝覲功課的儀式范圍。伊斯蘭教規定,教歷每年12月上旬,穆斯林去麥加朝圣,朝覲的最后一天,開始舉行慶祝活動。
回族為什么要宰牲過古爾邦節呢?相傳,伊斯蘭教的古代先知之一——易卜拉欣夜間夢見安拉命他宰殺愛子伊斯瑪儀獻祭,考驗他對安拉的虔誠。易卜拉欣把刀磨得閃閃發光,非常鋒利。當伊斯瑪儀側臥后,他把刀架在兒子的喉頭上。這時他傷心痛哭,淚如溪流。第一刀下去只在兒子的脖子上留下了一個白印印,第二刀下去刮破了一點皮。
伊斯瑪儀說:“我的父啊,你把我翻個身,讓我匍匐而臥,這樣你就下決心吧,順從真主的命令。”
易卜拉欣聽了兒子的勸言,把他翻了個身,然后解下刀子使勁宰時,真主受感動,派天仙吉卜熱依勒背來一只黑頭羝羊作為祭獻,代替了伊斯瑪儀。這時易卜拉欣拿起刀子,按住羊的喉頭一宰,羊便倒了。從那以后,穆罕默德就把伊斯蘭教歷十二月十日規定為宰牲節,這就是傳說的“古爾邦”的來歷。
古爾邦節是宗教節日,在伊斯蘭教歷十二月十日。
圣紀節
圣紀節,亦稱圣忌節,冒路德節,為伊斯蘭教的三大節日之一。相傳穆罕默德(約570一632年)誕辰和逝世都在伊斯蘭教歷的3月12日,穆斯林為了紀念伊斯蘭教圣人穆罕默德復興的伊斯蘭教,在他誕辰和逝世的這天舉行集會。以后,逐漸演烴為伊斯蘭教的節日。節日活動多由清真寺主持。屆時,穆斯林要穿戴整齊,到清真寺沐浴。更衣、禮拜,聽阿匐們念經,講述穆罕默德的歷史和復興伊斯蘭教的功績。然后息、游玩一天。
【回族的三大傳統節日分別是什么】相關文章:
寫回族的作文05-10
回族圣紀節作文05-10
回族蓋爾邦節作文05-10
回族民間的歇后語05-09
英國留學申請文書的七大注意事項分別是什么04-03
分別的作文01-17
分別唯美詩詞01-25
情侶分別感人的話04-04
畢業分別傷感的句子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