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世界衛生日學生代表國旗下演講稿
第一篇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世界衛生日”。每年的4月7日,都是“世界衛生日”。這一天,世界各地的人們都要舉行各種紀念活動,來強調衛生的重要性。大家在日常學習、生活中積極主動做好衛生工作,保持良好的正確的衛生習慣,才能健康成長。那么我們小學生應該怎樣做呢?
第一,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飯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勤洗澡,不隨便使用別人的生活用品,如毛巾、衣服、拖鞋、餐具等。遵守作息時間,做到起居有規律。
第二,自覺維護公共環境衛生,不隨地吐痰,不亂丟垃圾,特別是流感高發的季節,保持室內空氣流通,盡量減少去空氣流通不暢、人員密集的公共場地。隨著天氣逐漸轉熱,教室一定要保持通風狀態,讓門窗敞開,使空氣對流,避免造成室內有異味存在。同學們在校如果發現自己有任何不適,就要迅速告訴家長或老師。
第三,注意心理衛生。我們在學習、生活過程中,要做到緊張而活潑,保持愉快的心情。遇到困難或不順心的事,找好朋友或老師傾訴一下或自我調節,千萬不能一直悶悶不樂,這對身體也是有害的。
同學們,只要我們每個人都注意提高衛生安全意識,自覺維護公共環境衛生,時刻注意個人衛生,那么我們就會擁有美麗的生存空間,就會擁有健康的體魄,就會擁有美好的未來!讓我們共同努力吧。
第二篇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早上好!
踏著濃濃的春意,我們走進了4月,今年的4月4日是清明節。今天,我們來談談清明節。
清明節已有兩千多年歷史,至今仍是中華民族包括海外華人的重要節日之一。公歷4月5日前后為清明節,原為二十四節氣之一。全國漢族和部分少數民族地區過此節日。2006年,清明節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在中國農歷二十四個節氣中,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只有清明。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后,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
清明作為節日,它包含著豐富的風俗活動內容。清明節是紀念祖先的節日,主要活動儀式是祭祖、掃墓。掃墓原是清明節前一天寒食節的內容。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在北方,老百姓吃棗餅、麥糕等,在南方,則多為青團和糯米糖藕。
按照舊俗,清明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后叩頭行禮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清明節是人性美好的一種表現,我們中國人,世世代代通過清明這個節日表達我們對先人和親人的緬懷和敬仰之心。把祭祀先人與中華民族重視孝道、慎終追遠的民族性格直接聯系起來,清明節體現了中國人感恩、不忘本的道德意識,其文化意義類似西方的感恩節。清明節祭祖掃墓、追念先人功德的活動,與中國文化深層的祖先崇拜、孝的文化之間有著深刻的關系,而這種文化正是中國社會幾千年來得以和諧穩定發展的支柱,而這也是清明節具有強大生命力的民間根基。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清明正值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百花盛開的時節,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的習俗,并喜歡開展一些體育活動,如“踏青”、 “放風箏”和“蕩秋千”等。
有位民俗學家這樣定義清明節:“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它不僅是人們祭奠祖先、緬懷先人的節日,也是中華民族認祖歸宗的紐帶,更是一個遠足踏青、親近自然、催護新生的春季儀式。”
最后,我想說的是,作為一個中國人,無論將來你身在何方,都不能忘記中華民族悠悠五千年的傳統文化。
【世界衛生日學生代表國旗下演講稿】相關文章:
小學生世界衛生日國旗下講話09-07
小學生世界衛生日國旗下講話10篇04-17
2018世界衛生日國旗下講話欣賞05-12
國旗下學生代表的講話04-30
學生代表在國旗下的演講內容05-10
小學生世界衛生日作文04-27
世界衛生日國旗下中學生演講稿05-11
世界衛生日小學生活動-小學生世界衛生日教育宣傳活動策劃04-11
小學生世界衛生日國旗下演講稿范文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