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端午節的手抄報怎么做
今年的端午節和六一國際兒童節的日期非常接近,很多學校也組織學生通過畫端午節手抄報的形式歡度端午佳節,下面給大家分享了端午節的手抄報,歡迎借鑒!
端午節的手抄報圖片1
端午節的手抄報圖片2
端午節的手抄報圖片3
端午節的手抄報圖片4
端午節的手抄報圖片5
端午節的手抄報圖片6
端午節的手抄報圖片7
端午節的手抄報圖片8
端午節的散文詩1
端午節,對雨靜思
歲月是一條古老的河
流過了無盡的滄桑
蕩滌了許多繁華
每一段人類歷史
不過是其中的一朵浪花
相約端午的雨季
踩著歲月的浪花
在波光中放飛思緒
傾聽雨點敲打窗欞的滴答
拉開久遠的記憶
詩人歸江的背影下
震碎一地昏庸的夢
是誰有意安排這樣一個節日
詩的靈魂彌漫天涯
民族的氣節總是鏗鏘
龍舟幾千年地劃
艾葉粽香已成不變的情愫
一代又一代華夏的娃
歲月這條古老的河
流走滄桑
蕩滌繁華
卻帶不走艾葉粽香
扯不斷民族情愫如麻
端午節的散文詩2
踏進六月
留者五月的濃香
招手亭里
把酒品嘗
那是端午節的模樣
古老的習俗
糯米粽子攢著白糖
雄黃酒兒問津腸
滿是門兒的艾蒿
心那邊的大海
人們祭奠圣人
是詩性的佳話
古文化的底蘊
源源流暢
把端午文明傳揚
端午節的習俗
一、端午賽龍舟
賽龍舟相傳起源于古時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
二、掛艾草與菖蒲
端午是入夏后第一個節日,氣溫上升,正是疾病多發的時期,所以在很多年前人們往往會在家門口掛幾株艾草,由于艾草特殊的香味,人們用它來驅病、防蚊、辟邪。
三、端午食粽
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據記載,在春秋時期就出現了粽子。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邊盛產的嫩蘆葦葉,也有用竹葉的,統稱粽葉。
四、端午沐蘭湯
端午節洗浴蘭湯是《大戴禮》記載的古俗。當時的蘭不是現在的蘭花,而是菊科的佩蘭,有香氣,可煎水沐浴。
五、端午佩豆娘
舊時端五節婦女的頭飾。多見于江南。一些地區亦稱作健人。此物一說源于古代的步搖,一說即艾人的別樣形式。
六、栓五色絲線
據說,戴五色線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蝎類毒蟲的傷害;扔到河里,意味著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兒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七、端午畫額
畫額,漢族習俗,在端午節以雄黃涂抹小兒額頭可驅避毒蟲。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黃酒在小兒額頭畫王字,一借雄黃以驅毒,二借猛虎以鎮邪。
八、端午吃鴨蛋
端午節要吃十二紅,顧名思義就是十二道紅顏色的菜,咸鴨蛋因其蛋黃鮮紅,故為十二紅之一。故端午要吃咸鴨蛋!
九、端午戴香包
這些隨身攜帶的袋囊,內容物幾經變化,從吸汗的蚌粉、驅邪的靈符、銅錢,辟蟲的雄黃粉,發展成裝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趨精致,成為端午節特有的民間藝品。
十、飲雄黃酒
古語曾說:“飲了雄黃酒,病魔都遠走”,一般飲用的雄黃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釀的黃酒里加入微量雄黃而成,無純飲的。
【端午節的手抄報怎么做】相關文章:
端午節手抄報簡單05-08
端午節手抄報圖05-07
端午節的手抄報美觀05-07
端午節的精美手抄報05-07
端午節的起源手抄報05-07
簡單點的端午節手抄報05-08
很簡單的端午節手抄報05-08
端午節最簡單的手抄報05-08
端午節的手抄報怎樣畫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