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歷正月十五日元宵節習俗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的習俗
農歷正月十五元宵佳節是春節之后的第一個重要節日。中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所以關于元宵佳節的習俗在全國各地也不盡相同,其中吃元宵、賞花燈、舞龍、舞獅子等是元宵佳節幾項重要民間習俗。接下來小編為你帶來農歷正月十五元宵佳節的習俗,希望對你有幫助。
猜燈謎: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佳節后增的一項活動,燈謎最早是由謎語發展而來的,起源于春秋戰國時期。它是一種富有譏諫、規戒、詼諧、笑謔的文藝游戲。謎語懸之于燈,供人猜測,開始于南宋。
耍龍燈:
耍龍燈,也稱舞龍燈或龍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上古時代。傳說,早在黃帝時期,在一種《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現過由人扮演的龍頭鳥身的形象,其后又編排了六條蛟龍互相穿插的舞蹈場面。
踩高蹺:
是民間盛行的一種群眾性技藝表演。高蹺本屬我國古代百戲之一種,早在春秋時已經出現。他們邊演邊唱,生動活潑,逗笑取樂,如履平地。
舞獅子:
是我國優秀的民間藝術,每逢元宵佳節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獅舞前來助興。這一習俗起源于三國時期,南北朝時開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獅子為百獸之尊,形象雄偉俊武,給人以威嚴、勇猛之感。古人將它當作勇敢和力量的象征,認為它能驅邪鎮妖、保佑人畜平安。
劃旱船:
民間傳說是為了紀念治水有功的大禹的。劃旱船也稱跑旱船,就是在陸地上模仿船行功作,表演跑旱船的大多是姑娘。
走百病:
“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橋等,是一種消災祈健康的活動。元宵佳節夜婦女相約出游,結伴而行,見橋必過,認為這樣能祛病延年。
【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的習俗】相關文章:
農歷正月十五日元宵節習俗12-07
正月十五元宵節的來歷和習俗02-04
正月十五元宵節日記06-08
正月十五元宵節文案02-16
正月十五元宵節作文04-27
正月十五元宵節詩句12-07
正月十五元宵節祝福短信11-29
正月十五元宵節作文[必備]10-30
正月十五元宵節的優美詩歌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