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小學三年級作文(通用10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元宵節小學三年級作文(通用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元宵節小學三年級作文1
每年農歷的正月十五日,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
早上媽媽就收到了一條短信:元宵之夜月兒圓,合家歡樂吃湯圓,甜甜蜜蜜滿心間,幸福一年又一年。媽媽看完后滿臉笑容,直夸OK。元宵節最熱鬧的`就數晚上,因為人人都團聚在一起吃團圓飯、看花燈、吃湯圓……熱鬧非凡。所以晚上吃完團圓飯,我便要求媽媽帶我去景芳二區看花燈。
一走進,只見許許多多的彩燈繞在樹上,使樹爺爺妖艷萬分。再往前走,抬頭就看見了一只雄偉的大公雞,公雞旁邊還圍著一只肥肥的母雞和許多只可愛的小雞,他們一起還在“大合唱”。往左走就有一個小娃娃穿著肚兜在采藕,可愛極了。往右走有一只會“喔喔”叫的公雞,好象在提醒我們每天早睡早起。在“公雞叫明”的旁邊有只愛美的雞,身上都是五彩的羽毛,好似正在和其他的雞爭艷。“愛美雞”的前面有一對金童玉女正在和大家拜年呢。這條街晚上可是歡聲笑語,五彩繽紛啊!
回到家后,我吃了碗甜甜的湯圓,嘴里甜,心里也甜了。新年就這樣過去了,向我走來的是新的一年的目標……
元宵節小學三年級作文2
今天,是正月十五,是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元宵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又叫“上元節”和“燈節”,是自古以來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佳節。元宵節一過,代表春節已經過完,所以各地辦元宵節活動。
吃完晚飯。在客廳里坐,等待鄭村放的煙火。“咚咚“八點到了,節目準時開場。一會兒,煙火開放了,”嘣“一聲,一條“巨龍”呈現在眼前;接著,“鯉魚”跳“龍門”;再來一個,水上跳“芭蕾舞”,一對對,跳得多歡樂……我們全家看得入神,我不經說:如果到現場該多好!”一幕幕精神呈現在我們眼前,我們不禁喝彩。我興奮地說:“媽媽,我想去放煙火。”媽媽說:“去玩吧。別傷著了。”
我們在后院放煙火。我們先點“變色龍”,這時,呈現出各種顏色,紅,黃,藍……五顏六色,十分美麗。我們揮舞著煙棒走來走去,小煙花像無數美麗的'螢火蟲在一閃一閃地飛舞,真是有趣。接著,我們放“雨花”就像仙女散花一樣,從空而落。“小蜜蜂”嗖一聲飛上天,像飛碟似的。整個天空五彩繽紛,綻放出不同得顏色。在夜幕中,家家戶戶得煙火好像在比美,一家比一家壯觀,一家比一家稀奇!真是有趣!
終于放完煙火,四周也靜下來。我依然回味著,享受著煙火中得歡樂,歡聲笑語,久久繚繞在我窗前……
元宵節小學三年級作文3
正月十五鬧元宵,又到了新的一年的第一次月圓之夜。在這一天吃元宵、賞花燈、猜燈謎、成了人們元宵節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城市的發展,這些習俗被淡漠了。但是,直到今天,人們對元宵節的熱情也絲毫未減。聽、那震耳欲聾的煙花在空中綻放的聲音,看、那夜晚的花火在空中繪出巨大的`花朵、那夜的精靈在漆黑的畫板上描繪出人們對新一年的熱愛與期盼。
在今年煙花代替了花燈,走進了我們的元宵節
終于,夜晚降臨了。我們一起來到廣場看煙花,那里早已人山人海,十分擁擠,于是我們就在遠處看。我們站在那兒,十分焦急地等待著。“砰砰”幾聲,煙花炸開了。哇!各種顏色的煙花“飛”到了天空,顏色不時地變化,我覺得紫色的最美麗。有的升到到月亮那邊炸開了,真讓人擔心會把月亮炸飛了。其實,月亮離我們遠著呢。有的煙花像一朵剛剛開放的花朵,有六七朵花瓣有的炸開來全是綠色的“小星星”,像降落傘一樣,慢慢地落下來有的在水面上噴出煙花,真是五彩繽紛。
燃放的煙花帶走了人們新一年的愿望,帶來了人們美好生活的開端。煙花燃盡了人們的祝福,新年的愿望在煙花中慢慢實現。一幕幕的精彩煙花,永遠停留在我那一頁一頁美好的記憶中。
元宵節小學三年級作文4
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是中國民俗傳統節日。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其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是春節之后的第一個重要節日。其中吃元宵、賞花燈、舞龍、舞獅子等是元宵節幾項重要民間習俗。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就存在了,元宵賞燈始于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里點燈敬佛,令士族平民都掛燈。以后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日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地區到全國各地的發展過程。元宵節美食——元宵。
在漢文帝時,已下令將正月十五改為元宵節。漢武帝時,“主宰宇宙一切之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司馬遷創建“太初歷”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另有一說是元宵燃燈的習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
元宵節的節期與節俗活動,是隨歷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展的。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燈,整整十天。與春節相接,白晝為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為壯觀。特別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為春節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只是節期縮短為四到五天。多豐富多彩的元宵節啊!
元宵節小學三年級作文5
正月十五是元宵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佳節。今晚嘉善在市民廣場舉辦了元宵燈會和舞龍展演,非常熱鬧。
吃湯圓也是元宵的一大傳統習俗。媽媽給我們做了芝麻湯圓和花生湯圓。我們個個吃得飽飽的。飯后,全家結伴去市民廣場鬧元宵去。
一來到市民廣場,引入眼簾的是一盞盞造型精致的花燈高高掛起,草地上也掛上彩色小燈,處處無不洋溢著元宵節的熱鬧。一下子我們就被廣場西側的舞龍展演給吸引過去。只見一條條巨龍騰空而起,上竄下跳,時而如蛟龍入海,時而如龍駕瑞云,引來了陣陣喝彩。雖然我個小,人又多,隱隱約約還能看到巨龍底下那些能干的'舞龍者們。我為他們鼓掌,謝謝他們給我們帶來如此精彩絕倫的演出。
看完舞龍展演,我們就繞著廣場漫步,慢慢欣賞著每一盞花燈。我發現花燈上有寫著字還有描上畫,它們形狀各異,顏色艷麗,大小不一,我看得都應接不暇。遠遠望去,就像一條閃閃發光、五彩斑斕的巨龍,戲著天上的那輪皎潔的明月。真的讓我流連忘返啊!
回家的路上,我們依舊回味著這濃濃的傳統文化,明年我們還要來參加
元宵節小學三年級作文6
新年的喜氣還沒過去,元宵節就到了。我懷著激動的心情,盼望著天快黑下來。晚上,早早地吃過晚飯,爸爸就陪我去看花燈。
一進大門,我就被眼前的一個大紅燈籠給吸引住了。燈籠上有古代的四大美女:楊貴妃、王昭君、貂嬋和西施,她們那動人的姿態使每位觀賞的人嘖嘖贊好。繼續向前,我便想起一首兒歌: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看到那三個和尚哀聲嘆氣的神情,我禁不住哈哈大笑。這個故事也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做什么事光顧著自己的私人利益,推來推去結果只能是一無所獲。所以說,我們無論做什么事都要為別人著想,放得大度一點兒。
我跨過小石橋,在轉彎處看到一只美麗的孔雀,只見它慢慢地展開它美麗的羽毛,很多游人禁不住發出哇、哇的感嘆聲。河的對面是兩只龍舟,中間夾著一處魚躍龍門,兩只魚兒不停地跳躍前,好像真的躍過了龍門。再向前方走,那場面簡直太壯觀了。只見九條形狀顏色各異的`龍翻騰著向天空飛去,這象征著騰飛的中國。我們的國家將一天天地繁榮昌盛起來!
看過花燈,我們回家了。路上,我一邊走一邊想:明年的花燈一定比今年更美!
元宵節小學三年級作文7
元宵節起源于西漢王朝。相傳漢惠帝死后飛揚跋扈的呂后篡權,任用了大量呂氏親信,宦官當權。呂后死后,公元前179年,漢文帝在老忠臣協助下登基,博采眾議,在正月十五這天,一舉掃除了諸呂殘余勢力。因古代“夜”與“宵”同義。正月又叫“元月”,為了紀念正月十五這一天,漢文帝就將此日定為“元宵節”。從此,經隋至唐,到唐玄宗李隆基時,為顯示大唐興盛,國泰民安,逐沿用舊俗,每到“元宵節”這天,張燈結彩,歡慶狂歡,“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門燈火夜似晝”,使這一節日更加興盛。
每個地方都有過元宵節的習俗,下面我就把我所在的城市過元宵節的習俗寫個大家,好嗎?
每當過元宵節,人們都會想起一句古話;“正月十五鬧元宵。”這一天,是讓在五湖四海的親戚、朋友相聚的時候。在這一天里每個人都要吃上一碗熱騰騰的`湯圓。路邊的彩燈各式各樣,張燈結彩。有魚燈、有白菜燈、有蓮花燈、有龍鳳燈等等。區有關部門廣場的霓虹燈裝點得向仙境一樣,再舉頭望去,那在天空中你追我趕的禮花。就仿佛飛到在某種境界中。
啊!多美的元宵節呀!
元宵節小學三年級作文8
“湯圓湯圓送湯圓,香香的湯圓是圓又圓……”這是一首過元宵時唱的《湯圓》。因為,大伙兒都說吃湯圓,夢也圓,所以,阿姨唱,叔叔唱,伯伯唱,大伙兒唱。
在放假的幾天中,我最快樂的一天,要屬元宵節了。那天,伯伯來我家吃飯,伯伯剛坐下就問我:“凡琪,你放過煙花嗎”我回答道:“放過一兩次。”伯伯接著說:“那你還想放一次嗎”我說道:“當然想啦!可是媽媽偏說說放煙花有危險!不讓我多放。”伯伯說:“不用怕,我跟你媽說,她會同意的!”我高興得蹦了“三千尺”,我大喊道:“又可以放煙花了!又可以放煙花了!”我扭過頭對伯伯說:“還是伯伯最愛我!”伯伯對我笑了笑,又回頭看他的'報紙去了。
吃過飯后,伯伯給了我一大袋煙花,和三根香,就讓我和媽媽下樓去放;到了樓下的石頭椅子旁,我先把煙花管放在地上放好后,然后用點燃的香將煙花管旁的引子點燃,沒過多久,煙花像火箭一樣“嗖”的一聲,飛上了天空,然后,“碰”的一聲在天空散開了,真像一朵花開了!后來,我看了看,有紅的,有黃的,有紫的,有綠的,各種各樣,各色各異,真好看!
后來,我回家后,媽媽端上了一碗湯圓給我吃。啊,元宵節我真喜歡你!
元宵節小學三年級作文9
正月十五元宵節到了,街上車水馬龍,家家戶戶都吃起了寓意團圓的湯圓。
一大清早的,我這只大懶蟲正在睡懶覺,就被媽媽給叫醒了,我只好和心愛的棉被說拜拜了。梳洗好之后便吃起了湯圓,其實我覺得湯圓并不怎么好吃,又甜又粘,只是習俗罷了。到了夜晚,街上就更加熱鬧非凡了。煙火放了好多,深藍的天空鑲嵌著小而閃亮的珍珠。路燈上掛起了六個紅彤彤的大柿子————燈籠,給這兒增添了一種神秘的.氣息。嘩,嘩……
有無數顆五顏六色的寶石織成一朵含苞怒放的花兒,但是又很快消失了,人生難道不是煙花一瞬嗎?我心想:新聞上說有些市民因為知道放煙火會污染我們的地球母親,干脆就不放了。我個人認為燃放煙花爆竹也是一種陳規陋習,因為煙花實在是太污染環境了元宵節,許多人洋溢在蜜罐溫床當中,可曾想到那些貧困山區的孩子們呢?他們住在隨時會倒的房子中,吃著榨菜,少許米飯,甚至也吃不到,那一張張渴望讀書的臉,看了就叫人心疼,他們的衣物看著就叫人心疼,如果把燃放煙花爆竹的錢捐給貧困山區的孩子們,他們的生活應該會有改善吧?
希望貧困山區的人們也能在這些傳統節日中也能吃得飽,穿得暖。
元宵節小學三年級作文10
農歷的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元宵節有好多習俗呢!如:賞花燈、猜字謎、吃元宵等等。
在這一天,書圣故里也是張燈結彩,掛著各種各樣的燈籠。一開始進去是蔡元培廣場,廣場上立著一座“大象燈”。再進去是古色古香的小巷,走在小巷里,抬頭就可以看見花燈:有荷花燈、“春”字燈、“馬到成功”燈、龍燈、鯉魚燈……
走著走著,不一會兒,我們便來到了題扇橋。據說,題扇橋是王羲之為了幫老婆婆賣扇子,而在扇子上面題字,老婆婆的扇子一下子就賣光了。后人為了紀念王羲之,把這座橋的.名字命名為題扇橋。元宵節的時候,我看見題扇橋的中間還有一把巨大的“扇子燈”呢!
不知不覺間,我們來到了書圣故里勝利路口處,那兒有一座很大很大的燈,叫“王羲之苦練書法燈”。上面顯示的是王羲之在苦練書法,書童在旁邊磨墨。據說,王羲之在練字的時候,寫壞了很多很多的毛筆,都快堆成一座“小山”了,后人就把這座“小山”叫做“退筆冢”。他練書法練了很多年,洗筆洗得一池水都染黑了,后人把它叫做“墨池”。
原來這些燈里還藏著這么多的學問呢!我一定要好好學習!
【元宵節小學三年級作文】相關文章:
元宵節三年級小學作文(精選10篇)05-11
元宵節的小學作文04-18
元宵節小學作文04-01
元宵節小學作文12-01
元宵節小學生三年級作文(精選12篇)05-10
寫元宵節的小學作文08-19
過元宵節的小學作文04-19
小學元宵節作文(精選10篇)05-11
小學元宵節作文(精選13篇)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