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國慶節勞動的日記
勞動最光榮,國慶節假期,我們可以動手搞搞衛生,幫助下大人們的工作,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國慶節勞動的日記,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今天是國慶節,晴空萬里,天氣好極了!
爸爸騎著摩托車帶我和媽媽到外婆家,摩托車像一個奔馳的小鹿,一下子就跑到了外婆家。正好姨媽家也用飛快的速度趕到了。時間像一支箭,一會兒就到了下午,外公說:“孩子們,我帶你們一起去勞動,大家都去摘棉花吧,現在的棉花長得可好了。”我和表弟一聽,高興得一蹦三尺高。大家拿著籃子,戴著帽子一起出發了。還沒有到棉花地,盛開的棉花像一朵朵白云,呈現在我們的眼前。我和表弟都很新奇,第一個跳進棉花地。爸爸媽媽們隨后跟來,對我們嚴格地說:“你們摘棉花可要摘完哦,你們做得到嗎?”我和表弟輕松地回答:“這誰不會呀!
”我站在棉花地里,棉花長得比我還高,怎么摘呢?我只好踮著腳去摘了,我們一邊摘棉花一邊談笑著。外公問我們:“你們知道棉花有什么用嗎?”我馬上說:“棉花籽可以炸油,棉花可以做棉被.-----”我還沒有說完,表弟又搶著說:“棉花枝 和棉殼都可以當柴燒。
一會兒太陽就跑到我們的頭頂,熱得我大汗淋漓,忍不住我跑到表弟那兒,偷偷地說:“現在的太陽那么大,棉花又不好摘,我們一起逃跑吧。”表弟趁著我的心意說:“正好我也是這樣想的。”我和表弟看見爸爸媽媽都沒有發現,腳底生風,一溜煙的跑了。
我們跑會了外婆家里,把剛才發生的事情全都給了外婆聽,外婆說:“你們還真是個小逃兵呀!
”過了一會兒,爸爸媽媽還有姨媽他們都回來了,沒想到外婆又把我們的話傳給了媽媽,他們一起批評我們說:“你們還真像一只兔子耶,跑了還不知道。”那時候,我們的肚子早已經給笑疼了。
唉!
原來外公和外婆干農活是多么的辛苦啊!
下次我一定不再像今天這樣了,我還是要多幫幫他們干活。我也懂得了我們吃的穿的都是多么來之不易啊!
國慶節勞動的日記篇二
假期的一天,我做完作業沒事干,想想應該為大人干點什么。我看了看四周,突然眼睛一亮,對,就擦玻璃。
主意一定,我馬上行動起來。我打了一盆清水,拿了一塊抹布,搬來一把椅子,開始擦玻璃。我擦了幾下后,看了看,只見玻璃上印滿了橫七豎八的臟印,都快成大花臉啦!怎么辦呢?只好把臟抹布用清水洗干凈再擦,就這樣,反復擦了幾遍,玻璃又明亮又干凈。
雖然我的'脖子都酸了,但我望著被我擦干凈的玻璃,心里別提有多高興了!
國慶節勞動的日記篇三
國慶節來了,我們一家要去姥姥家過國慶節。
下午,我們一家坐著姨夫的車,奔馳在寬敞的馬路上。一路上,我們有說有笑,我一邊吃著方便面一邊說話……因為路上堵了三次車,所以到快晚上的時候才到姥姥家。
一進家門,姥姥便招呼我們到堂屋吃飯,我喝著米湯,吃著菜,而媽媽爸爸只顧著說話哩。過了一會兒,我吃晚飯了,我就到東屋去看電視了,但是媽媽他們還在一邊說話一邊吃飯。我動畫片都看了好幾集了,媽媽才吃晚飯,便讓我去睡覺了。于是我便美美的睡了一覺。
第二天吃完早飯,媽媽便帶著我們到了我姨家,說要幫忙砍辣椒,我一聽,便興奮了,因為我還沒砍過辣椒呢!我們拿著工具,不一會兒便來到了地里,我們都戴上手套,選好工具,就開始干活了。我選的工具是刀,我用著很順手,所以便和媽媽一起砍,媽媽讓我砍左邊,她砍右邊,我們配合的很好,所以遙遙領先了。但姨夫發威了,他拿著刀,見一根砍一根,見一束砍一束,不一會兒他就領先了,我和媽媽見狀,便更賣力的砍了。累了,我就當“補給箱”給別人發水和吃的'東西……
這個國慶節我過得真開心!因為我勞動了!
國慶節勞動的日記篇四
我們偉大的祖國已經經歷六十八年的風風雨雨,在這六十年里,祖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就拿我們家來說,僅僅在上學這一方面,就體現出來了.
我爺爺小時候家住在江蘇省漣水縣,他上小學時,從家到學校要走3公里.有一年冬天,爺爺的爸爸給他買了一雙“毛窩子”(當地的土話),就是一種用草繩和羊毛編織在一起的鞋子,這鞋子從現代人的角度來看,簡直是破舊不堪,而在當時已經是最好的'鞋子了.一天下著鵝毛大雪,雪非常深,都過了膝蓋,爺爺的爸爸非常珍惜這雙“毛窩子”,讓爺爺上學的路上穿草鞋,到了學校再換上“毛窩子”,當爺爺到了學校后,草鞋已經濕透了,等到放學后,爺爺發現由于天氣寒冷,草鞋已經成了“冰鞋”,根本不能穿,爺爺沒辦法,就穿了“毛窩子”回家了,結果遭來他爸爸的一頓痛罵:“你怎么這么不愛惜鞋子,難道你不知道它很貴嗎?”
爺爺的小學就是一間房子和一小塊空地組成的.桌腿是由三個木條扎在一起,另一個桌腿也相同,頂端上鋪一塊木板,就算是課桌了.板凳是從自己家里帶來的.當時所有的年級都擠在一間教室里,一個老師給同學輪流上學,先給一年級上,接著是二年級,三年級……給其中一個年級上課時,其他年級自習.老師也沒有工資,每天到一個同學家里吃飯,后來爺爺上中學了,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到縣外的濱海中學,濱海中學離爺爺家非常遠.由于當時很窮,連自行車都買不起,爺爺只能走路到學校.從家到學校有30公里路,爺爺平時住校,回趟家不容易,經常是大清早出發,一直走到夜深人靜的時候才到家.
而我媽媽上小學的那個年代,她生活在**市后宰門,從媽媽家到學校,需要2公里的路程.我舅舅和媽媽在一個學校,當時他們倆一起上學.每當下雨時,舅舅只能扛著家里唯一的油布傘,合打一把傘,護送媽媽去上學.校園里也很破舊,教室是低矮的平房,課桌表面凹凸不平,舊得幾乎不能寫字了.長板凳是兩人坐的,只要一個人突然起身,另一個人有時就會因為重心不穩而滑落在地……
到我上小學的年代就先進多了,我從家到學校很近,只有1公里的路程,我走一會就到了.有時候,媽媽也騎電動車送我去上學.我們學校的教學樓樓層很高,操場也很大,非常氣派.這點點滴滴就體現了家庭從貧窮到富裕的變化,學校的設施越來越好.我想國家的變化也是一樣吧!我覺得我生活在這樣好的學習環境中比爺爺和媽媽幸福多了.爺爺告訴我:“要感謝我們有個好政府,在的領導下,我們的生活水平才能快速提高.”我一定要好好努力學習,長大才能回報祖國.
【國慶節勞動的日記】相關文章:
國慶節日記小學日記04-18
國慶節日記10-06
勞動節勞動日記01-31
國慶節的驚喜日記05-03
國慶節見聞日記04-23
快樂國慶節日記04-18
歡樂的國慶節日記04-10
快樂的國慶節日記02-10
難忘的國慶節日記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