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教師節簡介及演變過程
老師是我們人生道路上指引者,在我們人生的道路上具有決定性的因素,就如我們的父母一樣。所以在我國的教師節也出現了,你對教師節了解多少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教師節的簡介,希望大家喜歡。
教師節簡介
尊師重教是中國的傳統,早在公元前11世紀的西周時期,就提出“弟子事師,敬同于父”。教師節,旨在肯定教師為教育事業所做的貢獻。1985年,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通過了國務院關于建立教師節的議案,會議決定將每年的9月10日定為教師節。1985年9月10日,是中國第一個教師節。
基本介紹
教師節是個感謝教師的節日。各國各地區節日日期不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大陸地區為9月10日,臺灣省為9月28日。
詞有兩重含義,“既指一種社會角色,又指這一角色的承擔者”。廣義的.教師是泛指傳授知識、經驗的人,狹義的教師系指受過專門教育和訓練的人,并在教育(學校)中擔任教育、教學工作的人”,狹義方面來理解,即教師是指受過專門教育和訓練的,在學校中向學生傳遞人類科學文化知識和技能,發展學生的體質,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培養學生高尚的審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養成社會需要的人才的專業人員。
根據社會的分工和以學校教育為主要教育形態的事實,把教師定義為:受社會的委托,在學校中對學生的身心施加特定影響,把其培養成為一定社會所需要的人,以此為主要職責的專業人員。
尊師重教是中國的優良傳統,早在公元前11世紀的西周時期就提出“弟子事師,敬同于父”。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更是留下了“有教無類”、“溫故而知新”、“學而時習之”等一系列至理名言。傳道授業解惑的教師被中國人譽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其實早在1932年,民國政府曾規定6月6日為教師節。解放后廢除了6月6日的教師節改用“五一國際勞動節”為教師節,但教師節沒有單獨的活動沒有特點。而將教師節定在9月10日是考慮到全國大、中、小學新學年開始學校要有新的氣象。新生入學開始即尊師重教可以給“教師教好、學生學好”創造良好的氣氛。1985年9月10日是中國恢復建立第一個教師節從此以后老師便有了自己的節日,用來慶祝教師節和感恩教師。
我國教師節的由來
我國自古都有悠久的尊敬教師的傳統。《呂氏春秋·尊師》云:“生則謹養,死則敬祭,此尊師之道也。”教師,將自己所知傳授于他人,將人類文化得以延續。師者,總是受人尊敬被人愛戴的。
6月6日教師節
1931年5月,教育家、南京中央大學教授邰爽秋、程其保等發起,擬定每年6月6日為教師節
1939年,國民黨政府1939年決定立孔子誕辰日8月27日為教師節,并頒發了《教師節紀念暫行辦法》,但當時未能在全國推行。
5月1日教師節
195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華全國總工會共同商定,將教師節與“五一國際勞動節”合并一起。
9月10日教師節
1985年1月21日,第六屆全國人大第八次會議正式通過國務院關于建立教師節的議案,并決定9月10日為我國的教師節。
9月28日教師節
國務院法制辦日前公布的《教育法律一攬子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擬規定,每年9月28日為教師節,因據測算,孔子誕生于公元前551年的9月28日。
延續了29年的“910”教師節將易期,瞬間炸開了鍋,贊成的反對的各有人在。作為教師節的主角,不少教師表示,“怎么過”遠比“哪天過”更重要,只有喚起人們深思設立教師節的`本義,改期才有意義。
經過多年來,各個部門和政協委員的努力。直到1985年1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這一議案,確定每年的9月10日為教師節。第一個教師節由此產生。
教師節的演變過程
6月6日教師節
1931年5月,教育家、南京中央大學教授邰爽秋、程其保等發起,擬定每年6月6日為教師節。
8月26日教師節
1939年,國民黨政府教育部決定以中國教育家孔子的'誕辰8月26日為教師節。
5月1日教師節
195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華全國總工會共同商定,將教師節與“五一國際勞動節”合并一起。
9月10日教師節
1985年1月21日,第六屆全國人大第八次會議正式通過國務院關于建立教師節的議案,并決定9月10日為我國的教師節。
到2017年9月10日,就是我國第33個教師節了
【教師節簡介及演變過程】相關文章:
漢字的演變過程小故事通用03-23
教師節的演變過程和各國教師節時間05-09
教師節的歷史由來及演變05-09
教師節的風俗習慣和演變05-09
教師節的簡介05-08
人字的來歷演變03-14
漢字演變的作文05-11
教師節英語簡介05-07
世界教師節簡介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