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約定散文
家鄉是南邊的一座小城,沒趕上改革開放,也錯過了西部開發,它就在那里,只是在那里,像個性子極淡,不問世事的吟游詩人,把酒臨風,臨淵而漁。
家鄉有條溫婉悠長的河,河邊有座青蔥翠綠的山丘,山上有座古老安靜的小廟,廟里住著一個老和尚和一個小和尚。甚至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是我最深的執念。眸凝處,眉如遠山,目似流波。一川水墨,南國望幽幽,佳期如夢。
家鄉最美的是花,不得不提的是家鄉的梨花溪,于阡陌之中,在花下斟一壺清酒,看遍漫山的寂寞。只是東風無情,凋謝了春扉。一縷青煙冉冉,風卷梨香零落急。春情只到梨花薄,了斷清姿,片片催零落。片片催零落,卻還戀春情。寥落蕓蕓深處,偏又牽掛,此情此景難以割舍。但愿夢里,與你執手,年年歲歲共占春風。 花跟人不同,她從不失信。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約好三月在梨花溪,你就一定會在那里遇見我。似乎每年春天不去那邊放風箏,邊幻想山的那頭是什么,邊賞梨花,邊對著漫山遍野的暮春淡淡的哀傷一下,都不算過了這個春天。過去朋友們總說我太矯情,看個梨花而已,傷感個半天。只是真的對梨花有種特殊的憐愛,為他感到不值。偏偏在三月末,在春光最盛的時候凋謝。
小時候很喜歡放風箏,但我太小跑的不快,風箏便放不起來。父親會準備好幾卷線接在一起,等他把線慢慢放完,等看著天上的風箏一點一點漸漸飛遠,最后只剩下一個小小的'黑點。父親會把線的這頭給我,讓我牽一會兒,過過手癮,笑著說,幺兒,來,牽到,表放。那時小小的我,帶著興奮卻又有些膽怯的心情,傻傻地貪婪地享受這份父愛的寵溺。如今,父親背駝了,腿腳也不好了,跑的也沒我快了,也就再也沒去放過風箏。
家鄉有個荒廢的飛機場,聽爺爺說,以前那可是杠杠的,不知道為抗日戰爭做了多大的革命貢獻,不知道有多少英雄故事在那上演。雖然現在那已經沒有飛機在那起飛了。有時候想得到什么就肯定會失去什么,有時候是失去的是初衷,有時候失去的是回憶。后來,那里憑借它的空曠,寬敞已經成為了放風箏的圣地。漸漸地也越來越出名,每年還會在那舉辦風箏節。熱熱鬧鬧的,可是,我再也沒去過了。我想,我還是更喜歡像過去那樣,在一個只有父親和我兩個人的地方,安靜的,看著風箏漸漸飛遠。
突然很想,想明年去放風箏,跟父親一起,爸,這次等我放高了給你過癮。
想明年三月去梨花溪,去看花開,等花落。不辜負。
我們約好了。
【家鄉的約定散文】相關文章:
1.蒲公英的約定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