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與實經典散文
我們這次到荊州是由四人組成的,續修家譜理事長浩哥、副理事長森叔、秘書長我、司機森叔的兒子。我們的目的當然不是去游覽古城,也不是走親會友,而是為續修家譜找族人籌集資金。我們去算是專程,從洪湖的家里出發。荊州市是我們縣市的地級市,洪湖屬荊州管轄?h改市以前,原潛江縣、天門縣、沔陽縣都屬荊州管轄?h改市以后,三個縣先后從大荊州管轄去里分出去,沔陽縣改稱仙桃市了。
我們四人在荊州城里過了一夜,森叔的兒子因事帶車走了。浩哥繼續留在荊州辦他的私事。森叔和我回洪湖。時間是下午四點,從荊州到洪湖的客運班車早沒有了。我們決定:從荊州乘高速列車到仙桃在轉的士車到洪湖。族人坤叔用他的私家車將我們送到荊州火車站,浩哥則幫我們聯系從洪湖來的的士車。我們買的高速火車票是下午五點半發車,從荊州市到中轉站仙桃三伏潭的。浩哥電話告知森叔,的士車已經聯系好了,四點半從洪湖發車,帶到六點,我們一下火車,的士車差不多和我們同時到達,這樣我們晚上八點可以到家。我們上火車前,森叔也打了的士車司機的電話,說好了時間與地點,的士司機也表了硬態,絕對不會誤我們的時間。
高速列車準時發車,從荊州火車站到三伏潭火車站只需半個小時的時間。這么短的時間我能夠想什么呢?只能想想三伏潭吧。仙桃市與我們洪湖市是緊鄰,我聽說三伏潭在仙桃市界內。從省城武漢到宜昌的這條鐵路大動脈貫穿江漢平原的腹地。天門與仙桃相鄰,天門有一個火車站叫天門南站。天門南站是按原計劃建的,仙桃的三伏潭火車站是仙桃人見火車站建在了天門界內心理上不平衡,后來爭取來的。以上的情況是聽說來的,至于其它的情況,我們都不知道。甚至,在我們的.想象中,三伏潭火車站比天門南站離仙桃城區的長途汽車站要近。所以,我們買的是從荊州到仙桃三伏潭的火車票,而不是買的從荊州到天門南站的票。
下午六點多鐘的三伏潭火車站,從西邊來的火車上下車的人三三兩兩;疖囌鹃T前的各種車輛不過十余,其它的經營都沒有。不僅是門前冷落車輛稀,而且車站內也人稀的。我催森叔給我們雇的的士司機打電話。森叔說,的士司機會來的,說好了四點半發的車,并且的士司機說知道三伏潭火車站。森叔勸我耐心的等會。火車站廣場前的司機問我們要車不,我們回答:我們從洪湖顧來了的士車。車站的廣場上透著晚秋的涼意。森叔去上廁所大便,我在廣場上等我們雇來的的士車。當地的車主對我講到:這個三伏潭中轉站很多當地人都不熟悉,難得找到,從洪湖來的司機那就更難找到這里。三伏潭火車站離仙桃城區的長途汽車站有四十五公里路。中間隔著三個鎮。三伏潭處于仙桃市的最西邊,和潛江市交界,以前,三伏潭這地方是不毛之地,晚上更難找的,白天可以找人問路的,晚上找誰問路。我這才吃了一驚,我料想我們的的士司機很難找到三伏潭火車站的。森叔從廁所出來,車站廣場上只剩下一輛公交車。從東邊上海方向開來一輛火車,下來了大約十個人,大部分車輛載著人離開了,還剩下一輛公交車和一輛面的車。我催森叔,我們乘公交車到三伏潭鎮的街道,這樣我們的的士車司機好找點。森叔沒有聽到當地人對三伏潭的描述,還沒有意思到我的用意,執意在車站廣場等候。森叔打通了的士司機的手機:問的士司機知不知道三伏潭火車站,司機一口答應說:知道。于是,森叔更堅定了在原地待命的信心。我則不然。我要森叔告訴我的士司機的電話號碼,我問道:按照時間來計算,車應該到了三伏潭,你為什么還沒有到?我的士司機道:你現在到了哪?時間已經是七點鐘了,我們在那等了一個小時,遲遲不見的我們的的士到來。我再次打聽司機的手機,司機總說是快到了,就是千呼萬喚不得來。司機照樣說知道三伏潭火車站。我在廣場上最后一遍打通司機的手機,司機說露了嘴:他以為只有一個天門南站。我說:你不說知道三伏潭火車站嗎?我一再強調三伏潭火車站,不是天門南站,你總說知道的?你為什么不知道說成知道呢?森叔這才恍然大悟,也大為惱火,聽了我的決定,花四十元錢坐面的車到三伏潭鎮街道去。從三伏潭火車站到三伏潭鎮街道有十多公里路。還真是家無浪蕩子,不知門外事。我們以前的聽說和想象與現實的隔閡竟是這么大。仙桃市城區的長途去汽車站離我們的家不過幾十公里路,即使是三伏潭火車站離我們家也不過一百公里路,況且,信息如此發達的今天。虛與實之間猶如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晚上八點多鐘,車才到了三伏潭鎮街道。司機真滑頭,說什么沒有開到天門南站。可是,從洪湖的家里發車到我們等候的三伏潭鎮街道,差不多九十公里路,跑了近四個小時,有誰相信呢。司機作著各種辯解。森叔抑制著心里的怒氣。一句話也不想多說。反正是浩哥說的兩百六十元錢包干,耽誤的時間就算了。車經過仙桃市的城區,司機沒有提出加氣的要求。到了汊河鎮,離我的家黃家口鎮來去還有二十公里路。我們的黃家口鎮是一條專線,也就是偏僻的鄉鎮,車得從汊河鎮拐彎去。由于回來的晚了,路口沒有了面的車,我只好要的士車將我送到家。的士車說什么我沒有早說,他的車已經沒有天然氣了,要是早說的話,他在仙桃城區加天然氣。司機的言外之意要我加運輸費。我以前只是聽說車燒天然氣,我不知道具體是怎么一回事。今天才領教。司機說,灌一次氣剛好從洪湖到仙桃城區一個來回。后來我坐的士車,一位司機講,根本不是這么回事,加一次氣遠不止跑兩百公里路。我看是那位的士司機自己跑遠了路把損失算到了我們頭上。二十公里路,的士司機說燒油挺貴的,得加四十元錢,結果,司機要了三百元錢。我們辦事像這樣沒有計劃好的次數太多,我們總是交著各種學費,難怪有人說:活到老,學到老;畹嚼,做不了。但是,像這樣交學費,盲目的交學費是可以避免的,所以,我們不是不愿意交學費,凡事還得計劃好,不能盲目的交學費,盲目的交學費代價就大了,要是戰爭時期,指戰員都不去實地考察,只是紙上談兵,只在家里看地圖指揮戰爭,那還算一個真正的指戰員嗎?那可不是鬧著玩的,那可是要出人命的,那樣輸得起嗎?
【虛與實經典散文】相關文章:
3.蝶與花經典散文
4.野草與花經典散文
5.家與房子經典散文
6.經典散文信與不信
7.瘦與胖經典散文
8.我與兒子經典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