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株桃花樹下打坐抒情散文
此刻∕我在一株桃花樹下打坐∕睜眼或閉目∕穿過一盞茶湯∕聽到你的呼吸和心跳∕如此壯觀且寂靜∕熱鬧又孤獨
寫下的,是這個春天我對桃花的記憶。郊外踏青,漫山遍野的桃花盛開,粉紅、深紅、紫紅,燦若云錦。一眾女友喜不自勝,掏出手機“咔嚓咔嚓”一陣狂拍。人面桃花相映紅,鏡頭里定格的是巧笑嫣然的青春。
家里,茶桌上斜插了一枝桃花,粉紅的花瓣,笑語盈盈的樣子,搭配著碧綠的尚未完全展開的葉,像一幅剛從《詩經》里走出來的畫。出來進去,我總忍不住往那里瞅一眼——那樣熱鬧繁華,又那樣安靜自持。
屋里多了一層味道,甜絲絲的、漂浮的、幽微的蜜香,霧氣一樣縹緲——這種香味完全是令人喜悅的.氣息,將置身其中的人往上抬升,徑直達到一種輕盈的狀態,于是,一些活潑的情緒會不自覺地浮起,像枝條上萌發出的新綠。這種情緒非常健康,跟窗外的春天遙相呼應,相當合襯。
是的,桃花是一種喜氣的花,熱鬧的花,它不比梨花那么素淡寡寒,也不像臘梅那樣孤高香冷,所謂銀碗里盛雪也只是士大夫的孤高情調,世俗的人們還是熱衷于桃花的。“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家室。”沃野千里,遍植桃林,每到人間三月桃花盛開的好季節,喜鵲喳喳,嗩吶聲聲,一個打扮光鮮的女子走在出嫁的路上,而那片片桃林正在前方等待她的到來——女子出嫁,不正如盛開的花一樣熱鬧喜慶嗎?粉紅似云霞的桃花,綻放在煦暖春風里,不正暗合了欣欣向榮的人生嗎?
桃花的花期并不長,不過十天半月,片片粉紅色的花瓣便開始凋零,隨風飄散。綠草茵茵,點綴著點點落紅,不過,沒有半點傷感,倒像是一張春天的明信片。我們把茶席設在桃花樹下,青花布上有墜下的粉紅花瓣,平添一份詩意。春天適合喝香茶,一泡鳳凰單樅,湯色橙黃,香氣濃郁,喝起來引人入勝。風過處,幾片花瓣落入茶湯,別具禪意。所謂好花不長開,好景不長在,落花無言,是否在提醒著我們要珍惜這美麗的遇見?
桃花之美,總是指向于青春、紅顏、愛情。但是,這一切美好的事物又是那么短暫無常。在童話故事里,王子與公主的愛情極其美好,但是,故事只講到兩人結婚為止,誰也不會告訴你,他們后來又發生了一些什么事情。在看似平淡的生活中,在歲月的河流中,一切都在變化,又有什么能夠恒常不變?佛云:“一切恩愛會,無常難得久。”正是如此。
《紅樓夢》里,黛玉用錦囊葬花,惜春傷春之余,不免自嗟自憐,感嘆道:“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盡管蘭心慧質,她終究還是沒有看透沒有參悟,其實,花開花落本是自然現象,就像青春也好,愛情也罷,世間諸相莫不如此。既有緣起,必有緣滅。又何必為之所困、為之所苦?所以,我常常告誡自己:去執,放下。
到底什么是放下?我的理解,放下不是放棄,而是放下貪戀,心無掛礙,無有恐怖。一切隨緣,緣來則聚,緣盡則散。愛若在,便享受這歡聚;愛若去,不勉強不糾纏,就像告別一朵落花,帶著感恩之心,謝謝這份美麗的相遇。揮一揮手,我不帶走一片花瓣。
忽然想起昨晚做的夢,一個相當離奇的夢。夢境里,再次邂逅一個多年前的故人,以及過去一段錐心刻骨的情感。我以為自己早已放下了,甚至遺忘了,沒想到,在夢里,故人音容宛在,往事歷歷在目,曾經的愛與痛依然如此鮮活、清晰。提及此事,朋友說:“這個夢,其實是你內心的折射。”學佛多年,他參悟頗深。沉默片刻,他接著說,每個人愛的或恨的都是自己內心投射的一個影子而已,要做的不是去追逐影子,而是返觀自照,照見影子后面原本清凈的心。
我點頭。半晌默然。是誰說過一句話,修行的目的正是為了遇見真正的自己。朋友遞過坐墊,說,來,一起打坐吧。盤腿,放松,閉眼,用心聽聽吹過桃林的風聲,掠過天邊的鳥語,還有空氣里的花香草香。安住當下。
桃花開了,桃花謝了,我看到花瓣飄零于時間的水上,順水而去。我感覺自己像一棵樹,安然生長在土地里。打坐將身體變成一棵寧靜的樹。這棵樹到底開花不開花,開什么花,結果不結果,結什么果,那和樹無關。樹的任務只是做它自己,發芽、長葉,再落葉……年復一年。
人之一生,如夢如幻。有時一個夢的結束,正是另一個夢的開始。就像青春紅顏,就像愛情友情。我珍惜所有的過往,但不勉強,亦不癡迷。一念靜心,自在自如。此刻,面對一樹燦爛的桃花,我清楚地知道它短暫易逝,幾番風雨,匆匆春又將歸去。此刻,我在樹下打坐,喝茶,看花,享受當下的這份美好。
茶湯漸漸淡了。起風了。轉眼,桃花要謝了吧。
【在一株桃花樹下打坐抒情散文】相關文章:
2.桃花抒情散文
3.桃花念抒情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