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材市場紀行散文
2013年4月18日至21日,我們一行六人受單位領導委托,分赴河南省禹州市文殊、小呂、范坡、山貨、張得等鄉鎮實地考察,在禹州市考察期間,我們每天早起晚歸,行程幾十公里,深入一個個中藥材種植基地、中藥材種植合作社和禹州市春發菊業有限責任公司等相關企業,走訪了近百戶種植農戶,掌握了較詳盡的信息資料。
河南省禹州市地處中原腹地,背扼伏牛山系,俯瞰豫東平原,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山、崗、平地形地貌錯落有致,山水園林風光秀麗。全市轄26個鄉鎮、657個行政村,面積1500平方公里,人口125萬。是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中國陶瓷文化之鄉、中國大禹文化之鄉、省級文明城、省級衛生城、省級園林城,是河南省首批歷史文化名城、河南省首批文化改革發展試驗區。禹州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史稱夏邑、陽翟、鈞州。悠久的歷史地位和優越的地理環境,孕育了璀璨的歷史文化,因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朝在這里誕生,享有“華夏第一都”之譽,并以黃帝文化,大禹文化,中醫藥文化,鈞瓷文化和畫圣文化而聞名遐邇、馳名中外。古往今來,歷代先賢圣醫在此行醫采藥,取得了中醫藥理論的偉大成就,名商大賈在此坐堂開莊,匯集天下藥材,故得“天下藥都”之稱。在歷史的長河中,演繹著中華民族輝煌的文明史和中醫藥文化發展史,使禹州與中醫藥有著割舍不斷的淵源,自古就有“醫到禹州方為妙,藥到禹州倍生香”的神奇傳說。唐代藥王孫思邈長期在禹行醫采藥,研究醫學,他認為生命的價值貴于千金,而一個處方能救人于危殆,價值更勝于此,因此用千金作為書名編著的《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兩部醫學巨著,是唐代之前醫學成就的系統總結,在中國醫學及藥物學史上頗具影響。
近年來,禹州市中草藥產業發展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中草藥專業市場初具規模。禹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中草藥產業發展,1992年以來,先后累計投資5000萬元建成了占地面積700余畝,街道三縱十三橫,門店2000余間的現代化專業市場。融轉運、食宿、儲蓄、郵政、醫療、經營、藥檢、信息傳遞于一體,市場入駐經營商戶達到650家,經營中藥材品種2000種以上,從業人員30000余人,年交易額約40億元,位居全國第三名。2010年9月,禹州中藥材專業市場被國家一部兩局批準為全國十七家中藥材專業市場之一。二、中草藥種植面積穩步提高。為加強橫向聯合,活躍醫藥經濟,進一步推動禹州中草藥產業的發展,自2002年以來,已連續舉辦八屆以“文化、和諧、共贏、發展”為主題的藥王孫思邈醫藥文化暨中醫藥交易大會,累計成交額達到50億元以上,并借助盛會平臺,其它合作領域簽約逾百億元,成為禹州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勢產業,極大地提高了禹州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對該市的社會經濟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歷史上擁有多種“禹字頭”道地藥材如:禹梁石、禹全蝎、禹漏蘆、禹地黃、禹白芷、禹南星、禹白附、禹密二花、豫西丹參等,2005年禹州道地藥材禹白芷、禹白附、禹南星、豫西丹參被國家批準為原產地域認證保護品種。中藥材種植中藥材生產的規模種植和基地化建設為專業市場提供了地藥支撐。2011年中草藥種植成為禹州市的主導產業,2012年,該市中藥材種植面積已達40.1萬畝,年產值達6.5億,主要品種有丹參、迷迭香、牛蒡子、杭白菊、防風、白芷、地黃等,被省農業廳、河南日報社評選為河南十大中藥材種植基地。三、引進中草藥加工企業。禹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中草藥產業發展,采取招商選資的辦法千方百計引進中草藥生產企業。目前禹州市擁有規模以上中藥制藥企業2家,一般中草藥加工企業8家。禹州市藥王制藥有限公司”和“河南省中加生物制藥有限公司”。它們是河南省五大制藥企業之一,也是河南省第一個通過《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認證的中藥制藥企業。企業年消耗禹州地產藥材10000噸,采用尊古炮制與現代工業制藥工藝相結合,開發出12種劑型120多個品種,主要經營品種有中風回春片、活血壯筋丹、牛黃解毒丸等。企業年銷售收入55億元,擁有9個國藥準字號產品。
在禹州市考察期間,我們一行6人在張泉海鄉長的帶領下,先后到禹州市中藥材生產辦公室、文殊鎮的韓洼村、小呂鄉的小呂村、范坡鄉的黃崗村、山貨鄉的雷莊村、張得鄉的影壁李村實地走訪調查,接觸了市中藥材生產辦公室南林坡主任、韓洼村迷迭香種植合作社理事長宋石頭及各類中草藥種植大戶,在與他們促膝長談中逐步了解和掌握了各類中草藥種植及管理的相關信息。
4月18日上午,我們帶上介紹信來到禹州市中藥材生產辦公室,在工作人員的引薦下,我們見到了南林坡主任,一番寒暄之后,南林坡主任給我們介紹了禹州市中草藥產業發展的概況以及該市出臺的相關政策,并給我們介紹了文殊鎮的韓洼村、小呂鄉的小呂村、范坡鄉的黃崗村、山貨鄉雷莊村、張得鄉的影壁李等村在中草藥種植中成功的經驗。
南林坡主任是一名中草藥種植專家,他詳細詢問了我鄉的氣候、土壤、降雨量等情況后,就適合我鄉下一步中草藥種植的藥材品種提出了指導性建議。南林坡主任是多年從事野生中藥材訓化研究的專家,他先后出版了中藥材栽培技術和規范化栽培與加工技術等專著,他認為:就我鄉氣候、土壤及降雨量最適合種植的.首推品種是:黃芪、黃芩、板藍根、杭白菊、丹參、迷迭香等,因為以上品種可在陰濕,半濕潤環境中生長,可育苗種植,也可進行大田直播,適應性較強,只要出苗,可耐干旱。熱情好客的南主人親自給各種植大戶或合作社打電話聯系,這給考察組提供了極大的便利。離開禹州市中藥材生產辦公室,我們按照南主任給我們提供的考察信息,深入重點鄉鎮和制藥企業,近距離接觸各類中草藥種植大戶和企業負責人,詳細調查和了解中草藥種植市場行情信息。
在南主任的推薦和電話聯系后,我們離開禹州市中藥材生產辦公室,驅車20公里來到文殊鎮韓洼村迷迭香種植,實地考察了禹州市森茂種植專業合作社。據宋石頭理事長介紹,迷迭香是一種原產于地中海沿岸的多年生常綠灌木,它四季蔥郁,散發著沁人心脾的清香,因其盛開的淡藍色小花形似小水滴,拉丁文中意為“海中之露”。據說,古代的匈牙利女王喜歡用它來泡澡,古埃及艷后更是用它提煉的香水保持一生的美麗。它就是迷迭香。據有關資料顯示,迷迭香既是常用草藥之一,又極具經濟價值,迷迭香提取物有高效、無毒的抗氧化效果,可廣泛應用于藥品、化妝品、烘焙產品、肉制品、保健品等行業,被國際公認為第三代綠色食品添加劑。迷迭香在我國的栽培歷史悠久,但由于它對地理生長環境要求高,大面積種植受限。幾年前,這種神奇的植物被河南省禹州市中藥材生產辦公室引入當地,禹州市森茂種植專業合作社搶占先機,利用獨有的迷迭香地理環境優勢,創新利益分成模式,短短3年,便將迷迭香種植規模擴大至5000多畝,畝均收益3000元以上,演繹了一段醉人的富民樂曲。該合作社打破鄉村、縣鄉界限,以土地入股的方式進行土地流轉,參與流轉的農戶在每畝崗地每年收益350元的基礎上,可以分紅,合同為期20年。收益是合作社與返租承包戶二八分成,合作社收益的20%分為公積金、公益金,其60%則給社員分紅。同時合作社統一提供產前、產中、產后管理技術,參加該合作社的農戶已達346戶,法國彼愛羅.羅斯化學芳香專家曾多次到此考察,并提出了指導性建議。離開文殊鎮韓洼村,我們在附近餐館吃了點便飯,就又驅車趕赴小呂鄉小呂村考察丹參種植情況。之后的幾天里,考察組先后在范坡鄉黃崗村、山貨鄉雷莊村、張得鄉影壁李村和春發菊業有限責任公司考察了杭白菊、牛蒡子、黃芪、柴胡、板藍根等中草藥種植情況?疾旖M一行在完成了預期的考察后于4月21日下午順利返鄉。
在禹州市的幾天走訪調查中了解到,該市中草藥產業發展之所以能夠領跑全省醫藥產業,主要源于當政府高度重視醫藥產業,加大政策扶持,產業引導力度,傾力提供高效服務,營造寬松發展環境,概括當地醫藥產業發展經驗,主要有四個方面。一、以戰略思維謀劃產業發展,高起點定位產業,大手筆規劃產業,該市以禹州市藥王制藥有限公司和河南省中加生物制藥有限公司為依托,建立中藥材生產基地,實現產銷一條龍,藥農種植品種由藥業公司確定,確保了藥農種植各個品種都有銷路。二、以創新精神改革體制機制,股份制注入強勁動力,多元投資積聚巨大能量,政府搞好協調,給與一定的資金扶持,把中藥材發展作為一項主導產業來抓,從品種的選育,管理和技術指導給與全方位的服務,該市專門成立有藥材生產辦公室,負責抓好藥農的種植技術培訓,招商引資,藥材銷售等一系列服務,使當地一大批醫藥企業迅速崛起,形成密集的企業集群,推動醫藥產業增長態勢。三、以“重點項目”推動自主創新,打造公共平臺基地,完善科研服務體系,著眼于增強醫藥企業競爭力,充分發揮“創業主導者”作用,目前禹州市擁有規模以上中藥制藥企業2家,一般中草藥加工企業8家!坝碇菔兴幫踔扑幱邢薰尽焙汀昂幽鲜≈屑由镏扑幱邢薰尽薄K鼈兪呛幽鲜∥宕笾扑幤髽I之一,也是河南省第一個通過《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認證的中藥制藥企業。企業年消耗禹州地產藥材10000噸,采用尊古炮制與現代工業制藥工藝相結合,開發出12種劑型120多個品種,主要經營品種有中風回春片、活血壯筋丹、牛黃解毒丸等。企業年銷售收入55億元,擁有9個國藥準字號產品。企業的引進既為當地增加了財政收入,也為藥農提供了便利。四、以優質高效服務扶持產業發展,定政策“放水養魚”,辦教育,招財引智,打造最佳發展環境,該市定期通過電視、廣播舉辦培訓班等形勢給藥農講解種植藥材技術,發布藥材市場信息,確保了藥農利益,為產業發展提供了全方位有力保障。
通過幾天來緊張有序的考察,讓我們真是大開了眼界,感覺到外面的世界真是精彩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