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也是一種成長的抒情散文
總是忙。春天了,總得讓心情放放風。幾經計劃,一個簡單的出游思路逐漸成型。
一輛面包車,大小9個人,載著鼓脹的9顆心,出發。水泥路、土路,循著一條曲線,向著此行的目的地——坻塢飛奔。
坻塢,不過是附近一個小村,名不見經傳。因而也難以被冠以風景區之美名。但老公說,那里可以爬山,春天了,活動活動筋骨,總是好的。
七彎八拐之后,未見村落,已聞水聲。原來這里水資源相當富裕,已經到了憋不住,四處橫溢的地步。馬路上薄薄一層水流,淙淙作響。車行水上,宛若碾過一匹絲綢,那種質感,是相當微妙的。
因是周末,村里相對熱鬧一些。有許多祈禱歸來的農人正三三兩兩相互交流。看到我們的車子,她們齊扭頭張望,神態里滿是好奇,當然那里面或許還有艷羨的成分。有幾個農家的孩子,大約5、6歲光景,正折了樹枝在水上打著玩,看見我們,眼睛倏地亮了起來,手中的枝條落在半空,傻傻地樂。兒子搖下車窗,頗為得意地沖他們打著招呼:“嗨——”。那兩個孩子似乎愣了一下,旋即開心地揚起手中的枝條,嘿嘿地笑。我們也樂了,一些看不見的東西乍然開放,是春天的默契嗎?
有幾個熱心的村民和我們搭訕著,問我們來這里做什么。當聽說我們是專程來玩時,他們憨厚地笑著說:我們這窮地方,有啥好看的?山上啥也沒有,除了泉水。有水就好,這似乎也是此行我唯一的要求。
村民目送我們一行進了山,走了很遠,我還能聽到幾個村民嘀嘀咕咕的說話聲,話題自然和我們有關。無論如何,他們是不理解我們為什么跑這么遠來看著啥也沒有的山坡坡的。進山的路是新開采出來的,路面上是新鮮的紅土和車輪碾過的痕跡。道路兩邊是村民們所說的山上流下來的泉水。泉水并不很大,到處裸露著大大小小的鵝卵石。只是水還算清澈,在石頭的映襯下,顯得分外清秀。
一路上并沒有見到什么人,除了我們,似乎并沒有什么游客。因為這條路是從山的.腹地開采出來的,地勢較高,所以道路兩邊就是山溝。流水渙渙,一路陪伴,遠山近樹,勾勒出一幅蒼涼而又恬淡的圖畫來。不遠處的山坡上,還能看到幾只活潑的小羊走走停停。它們一會兒低頭啃噬著青草,一會兒又若有所思地抬頭望望遠處,那姿態和神情,很有歸園田居的味道。想起陶淵明的山居生活,想起盧梭的《瓦爾登湖》,想起村上春樹的《挪威的森林》……,其實這些和眼前的景象并不能完全劃等號的,我所看到的這些,終還是貧瘠而荒蕪的。而書里的景象則很立體,很豐滿,很溫潤,很有些詩情畫意。春天似乎還沒有寵幸這座山,唯一能告知我們春意的,不過是翠玉一樣的水聲和嬌憨可愛的羊群而已。或許,我是受了它們的暗示,一廂情愿地陷入春的懷抱了吧?
山上看不到一株開花的樹。迎春花是早已開敗,還是壓根還沒醒來,對于我這個整日忙于俗事的人來說,實在是愚鈍得很。想象里的桃花杏花,還沒有登場,于是少了許多浪漫的場景和想象。光禿禿的樹枝,枯燥的草叢,裸露在外的貧瘠的土地,以及因為開山而被折磨得面目全非的道路,這諸多的諸多,很難打開我的詩情。于是,我有些倦怠了。
孩子們也吵吵著說餓了。餓了就吃東西吧!帶的食物很充足,足以消磨些時光。就餐的地點選在山溝某處比較平坦的洼地,泉水雖然很淺,但很清澈。食物的香氣彌漫在空中,胃腸的興奮感漸次提升。孩子們吃飽喝足后開始自己找樂子。突然他們找到了一個好項目:抓螃蟹。如此清澈的水流里會有螃蟹嗎?我有些懷疑。但孩子們很快就以事實證明了這一點:螃蟹確乎是存在的,而且還不少。隨著他們的驚呼聲,一只只螃蟹被抓捕歸瓶。大人們忍不住童心大發,旋即加入孩子們的世界,于是,驚呼聲,歡呼聲,此起彼伏,寂寥的山野很快被這些歡聲笑語染綠了。
我生性膽小,不愿意觸碰那些多足的東西,因此也就無緣和螃蟹們親近。不過,我擁有另一種樂趣。
這種樂趣來自于水。順著山溝里往里走,水流一直沒斷過,各種各樣姿態迥異的水勢,像不同樂器吹奏出的樂曲,時而婉約如小橋流水,隙間望月;時而豪放若大江東去,氣勢雄渾;時而如二八女子羞羞答答,欲抱琵琶半遮面;時而若頑皮小兒動如脫兔,輕靈敏捷……
這里水多,石也多。順著山溝,腳下踩的是石,抬頭望見的也是石。崖壁上是刀砍斧削一樣的沉積巖。那一道道分層是歲月的沉淀和風霜的痕跡啊,靠近地面的崖壁,因為潮濕,密密地附著一層綠苔,看上去,反倒讓人心生歡喜。那綠,涼涔涔的,和著水流,柔化著巖石的堅硬,靜默間油然而生一種生機。水里偶見去年飄落的樹葉,形態各異的樹葉,和樹根糾纏著,牽絆著,于是,有些水流無端地被截斷,而有些則賭氣似的嘩嘩流淌,大珠小珠落玉盤,無論是哪種聲響,聽起來都抑揚頓挫,一種彈性十足的音樂。
循著水聲,探究水源,不覺走入山谷更深處。期間還曾走到山窮水盡處,遍尋出路,越過層層梯田,抓著枯樹枝攀援而上,費勁九牛二虎之力,終于回歸正道。待到柳暗花明時,突然看到對面山坡悠然而來的幾只小羊,頓生雀躍之心。
羊很青春,正是花骨朵的年齡。五只白羊,兩只黑羊。它們很團結,也很安靜。這個發現一株青草也絕不獨占,咩咩幾聲,招呼同伴一起享用。它們吃得似乎并不專心,因為我看到靠近我這邊的那只似乎是想和我們打招呼,吃一陣就抬頭望我們一眼,它的眼神很清澈,很春天,像卷首語,有點小清新的味道。而那兩只黑羊似乎很調皮,它們是醉翁之意不在草,在于制造點小騷亂,一會兒碰碰這個,一會兒推推那個,然后故意小跑兩步,看大家不理他們,再回轉身來啃幾口草,故伎重演。
看著這群可愛的小羊,心中陡然溫情四溢,春暖花開。
帶的水喝完了,孩子們吵著說渴。路邊就有幾戶人家,興許可以找點水喝。拿了空水瓶,決計找點水去。這里散布著三五戶人家,大多鐵將軍把門。看樣子早已沒人住了,房子是石砌的,很古樸。房門是老舊的木門,拉環已經銹跡斑斑了,門楣上掛著蛛網,落滿歲月的風塵。門前還放著一塊石磨,石磨上似乎還留有經年的暗香。幾個磨得很光滑的石凳,圍著一張石桌,在這個春日靜默著。或許它們的身上還留有主人溫熱的味道,它們的記憶還停留在某個時光隧道,那應該是很溫馨的場景。而今,人去屋空,空氣中彌散著淡淡的傷感。在一戶開著門的人家討到兩瓶水,主人很熱情,也很樸實。他們說家里的水是泉水很甜的,純天然的,他們今年剛安上自來水管呢,言語間頗為自豪。說起這個村子,他們說孩子們大了都搬出去了,他們老了,就喜歡清靜,守著這片山,守著這清泉,守著余生最美好的歲月,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告辭出來,我們的行程基本也結束了。徒步回去,這次我們不再走山溝,而是選擇了新開采的大道。唯一不變的是泉聲一直不離不棄。泠泠淙淙的泉聲,是這山里唯一動聽的語言。耳朵里聽著這美妙的泉聲,下山的路感覺十分短促,快到村口時,碰見路邊閑聊的兩位村民,他們慨嘆著我們搭油錢,買吃的喝的,一定花了不少錢,到這窮山溝溝實在劃不來。我笑笑,有些東西不能用金錢來衡量的。譬如這水聲,這石房,這淳樸的鄉野氣息,這純粹的天空……
花香已經不遠了,這帶著毛邊的春,很快就要破土而出了,我們要有足夠的耐心和好脾氣,等待春天長大。
那些散落民間山坳的水,等待了千年萬年,始終不抱怨,不放棄,無論身處何地,依然要歌,要笑,大大小小,參差錯落,脆生生的聲音,濕漉漉的情感,打磨出一份質感知性的水之韻。那些山呢,雖然現在還是光禿禿的,但它們也耐得住性子,等待春風擦破第一道山梁,然后斯斯然的笑才會滾滿山破。還有那些善良淳樸的村民,那些石頭砌成的村莊和院落,無一不是在靜靜地等待。比起他們的等待,我們還有什么可抱怨的呢?春色尚早,如果我們愿意放低身子,就一定會發現跌落草根的某段綠,某點紅。
等待,其實也是一種成長。
【等待也是一種成長的抒情散文】相關文章:
8.學會等待抒情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