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我的季節散文隨筆
也許是一個春天,那時的圍墻還沒有拆掉,打開咯吱咯吱響的老木門,就是魚塘,也是荷塘。只是還在春天,沒有荷的蹤跡,但應該有魚的游影。而我哪肯安分地坐在門前的石堆上看挑著糞水路過的人影,我此時應該會在田里,因為田里肯定已經開滿了野花,我不知道它們叫什么,我只知道它們狀似睡蓮,玲瓏精巧,枚紅色與白色搭配,當它們成片成片地開在田中時,那些黃的、紫的、藍的花只得退讓到田埂上;而我也可能在山坡上,此時山上的草長長了,我牽著家中的老水牛到了這坡上,便放開手上的韁繩,隨它挑著它愛的草吃著,而我便撒了歡地在坡上,或許在打滾,或許在狂奔。坡上也開滿了我喜歡的那些花,跑得累了,我便隨處坐下、躺下,隨手扯下幾根藤蔓,開始編草環,而后在綴上幾朵花,耳邊傳來河水排擊河岸的聲音,不時也可以聽見老水牛愜意的哞叫聲。
等到太陽變成一個熟透的柿子,跑到了西邊的山頂上,我就該去尋找我的牛,然后牽著它回家了。
也許是一個夏天。大人們早早地就起床去地里干活,這樣在太陽最是毒辣的午后便不用在出門。炎熱而又困倦的午后,人們在“呀呀呀”的風扇聲中躺在堂屋的木質沙發上入睡,這種天氣,大家都不愿占床,恨不得睡在地上。
蒼蠅在肆無忌憚地亂飛,偶爾會不幸落到粘蠅紙上,于是便掙扎著發出“嗡嗡嗡”的聲音,偶爾會有一兩只幸運逃脫,虛驚一場,但更多的則難逃一死。狗鉆到了桌子地上,脖子耷拉在桌子的橫木上,吐著舌頭粗喘著,一不小心頭突然沉下,它便猛地驚醒,不久后眼皮又開始慢慢黏合。這時候的村莊,除了田間傳來的蛙聲和幾聲大驚小怪的狗吠,便聽不到其它聲音,尤其是人聲。
但也有那么些時候,奶奶會坐在門前,拿著用棕樹樹枝做成的蒼蠅拍,等著那些蒼蠅飛落在一個地方,然后慢慢聚集成群,她就突然一個快準狠的拍子落下,蒼蠅們驚嚇著逃竄,都來不及為它們死去的同類哀嘆。有時我也會坐在門前,看著奶奶等著蒼蠅飛到她身上,然后突然抬起手一拍,總會又有那么一兩只蒼蠅喪生。我也多次模仿奶奶,等著蒼蠅過來,然后猛地一拍,攤開手掌,但每次都是空無一物,只留下兩個紅印子。
夏天是我尤其坐不住的時候,尤其是過了晌午那段炎熱的時間,就是我開始瘋玩的時候。這時候,荷花已經開滿了,我會到我家的荷塘里,摘下一朵荷花,再挑一個大的葉子摘下,然后蓋在頭上。但我們這些小孩,也不盡是閑著的,我們也有要“干活”的時候。
右手握著一個用大人的舊褲腿和鐵絲做成的布袋,左手是精心挑選后最滿意的竹子做成的竿,我們便開始了每個夏天必做的“釣青蛙”。先是把一小撮兒棉花系在線上,然后放到水里浸濕,就可以開始了。
有時候會透過稻苗看到一兩只青蛙,就跟邊上的小伙伴說,讓他們走路輕點。然后把“誘餌”放到青蛙面前,上下晃動,它們發現有“食物”出現,就會跳過來咬住,這時就得快速的把竿一收,往布袋里已送,它就掉進去了。
但有的時候,有些青蛙會比較精明,識破“棉花詭計”,不肯上鉤,這時就得費點功夫去撲一只青蛙,用它的腿做餌;有時也會在收竿的時候青蛙沒咬住掉下去了,然后就會倉惶地逃遠。但不管怎樣,從田里到地里的紅薯藤中,再到草叢里,各個地方走過,幾個小時下來,倒也收獲頗豐。回到家里,家長就叮囑我們把它們送到那些吵鬧著的鴨子口中。
急切地完成這一項任務,扔下布袋和釣竿,我們就要開始三五成群地往河里跑了。
不管怎樣,到河里游泳始終是我們夏日活動里必不可少的環節。
有時我們甚至從中午就開始到水里泡著,泡的久了就從水里爬出來坐到石頭上曬曬,更準確地應該說是“烤烤”;有時我們也不急著鉆進水里,而是先扮個家家酒,從家里悄悄拿出一個舊瓷碗一個打火機,到河里舀碗水,找幾塊合適的石頭搭起來做個簡單的灶臺,就開始點火煮著些亂七八糟的東西,那時只是覺著在小河邊煮東西好玩,也沒有什么目的。等到東西煮的沒有樂趣了,就一個猛子扎進水里,然后爬回岸上,再扎進水里,一遍一遍樂此不彼;或是從河的這頭游到對岸,在對岸“探索”些有趣的東西,再游回來;或是比比誰憋氣憋得久,這就得看“道行”了:“道行”高的,從這邊沉下水里,等他出來的時候就已經在對岸了;但像我這樣學藝不精的,還得用手捏著鼻子,閉著眼睛,出來的時候還在原地,只是方向不一樣了。而且為了炫技,除了憋氣游到對岸之外,還會一頭扎到水底,摸上一塊形狀或者顏色比較特別的鵝卵石。
等到傍晚的時候,人就要開始多了,不光是漸漸增多的孩子,就連村子里的大人們也來了,有些大人是來游泳,洗去燥熱,尋得清涼,但也有那么一兩個家長,是來尋找自家孩子回去吃晚飯的.。有時候也會看見那么一兩個家長,手里拿著根小樹枝,那就是那孩子出門久了還不知歸家,惹得父母急了,所以他就該遭殃了。遠遠聽著是自家父母的聲音,看著手電的光亮越來越近,就得趕忙從水里出來,飛快拿起岸上的衣服,風一般地掠過靠近的父母往家里跑去,然后在他們回家前飛快換好濕衣服,乖巧的坐在桌前,最好給長輩盛好 米飯,這樣就能順利免掉一頓打。
但饒是經常面臨如此“險境”,卻也仍不能阻止我們夏日里對清涼河水的向往。
晚上,大人們喜歡坐在我家圍墻邊上的石堆上納涼聊天,蒲扇一晃一晃的帶過一陣涼風,談天的間隙也拍打身上的蚊蟲,或是咒罵剛咬了自己之后瀟灑飛走的蚊子。
天空中琳瑯燦爛的星辰預示著明天又是一個炎熱的晴天,螢火蟲成群地穿梭于荷花與荷葉間。
我們圍著偶爾飛過身邊的幾只螢火蟲打轉,家長們叮囑我們不要觸碰那些螢火蟲,但架不住我們對于這些會發光的蟲子的好奇,我們追著它們,等著它們飛低了,或者停在某一處的時候就飛快地抓住,不知是不是錯覺,當那些因為翅膀被蹭掉而不能飛走的蟲子在手上爬著的時候,它走過的地方竟會有一絲溫熱。
不知聊到了何時,大家聊著聊著就開始打呵欠了,我們也蹦不動了,而是乖乖坐在一旁聽他們說話,悶熱也似乎散去了不少,大家也開始散了。
村莊逐漸靜寂下來,只是那些不安分的青蛙還歡叫著,不遠處不知誰家的狗突然叫了一聲,其他人家的狗也開始紛紛響應地嚎叫,一陣犬吠與蛙聲齊鳴,仿佛震動了空中的星,使得它們閃爍得更厲害了。
等到煩熱散去,秋色也就漸入了。
也許是那么一個夏末秋初。
稻田里、果地里都已是金黃的一片,農忙時節就這樣來了。
大人們早出晚歸整天在田里忙活著,四處都是打谷機發出的轟隆隆的聲音。我們會在田里奔跑著,追上那只蹦跳著的青蛙;或者幫著大人把一旁的稻草捆綁成一個一個的草垛。但更多的時候,孩子做的工作往往是看守晾曬在谷坪上的稻谷,驅趕偷吃的鳥,然后不時地還要用谷耙翻一翻晾曬的谷子。
雨經常突然就來了,這時就得老少出動去搶救谷坪上的谷子,一兩個人把谷子堆成一堆,再一兩個人用大掃帚聚攏,一兩個人把堆著的谷子裝進麻袋里,自家的忙完了,看著別家的還沒有收好就順手過去幫著收。
也有讓人哭笑不得的時候:大家倉惶地忙了一陣終于把谷物收好,雨卻突然又停了,彩虹亮麗地掛在天邊,悠閑自得,奶奶那一輩的人管彩虹叫龍,說是龍出來喝著那個方向的溪水。這時人們又得折騰著把谷物攤開。
等到秋意愈濃時,柿子也要地掛滿枝頭了,我們就要開始忙活著把柿子摘回去。我總是喜歡爬到樹上,看到陽光透過,那些柿子都蒙上了一層光暈,格外誘人,我在樹上找個舒服的位置坐下,挑一兩個好看的柿子,滿足地吃著;而大人則在另一棵樹上,他們紅的、綠的都要摘走,綠的回去做成脆柿和柿餅,更加的美味可口,還方便儲存。
我們總在離中秋還有將近一個月時就要開始嘰嘰喳喳地商討著要準備什么。先到河邊選一個好點的地方,最好有一塊巨大的石頭可以做桌子,選了滿意的地點就用石頭圍一圈,以宣布這里有人占了。然后開始忙活著自己做一個燈籠,等到中秋前一天,我們就要到山上去摘桃金娘,桃金娘樹成片成片都是,上面總綴滿了紅黑色的果實,我們得自己先吃得滿足了才往袋子里裝。
中秋終于來了,早早吃過晚飯,盼著天快點黑,我們就開始提著燈籠,挎著滿載月餅、柿子、桃金娘這些吃的籃子往小河邊走去。很多人已經在了,有我們村子里的,也有不是我們村子里的。有些小孩,提著從商店里買的色彩鮮艷的紙質燈籠,也有那么一兩個,提著的是對于我們來說更為精致的播著音樂的電子燈籠,我們會把羨慕的目光在那里多停留一會兒,然后說著哪一天自己也要擁有一個那樣的燈籠。把從家里帶來的東西擺擺好,然后等著月亮越來越圓,月亮最圓的時候,才開始吃月餅,嘴里還會有一些祈禱與祝福。
想起奶奶晚上給我洗澡的時候一看到月亮就會唱的:“月亮光光,照得個姐姐出來洗衣裳,洗的白白凈凈……”我便會更專注地盯著月亮,看看會不會有美麗的仙女姐姐在洗衣服。
秋意濃,霜露重,某一天,奶奶會跑來跟我說到:“外面打霜了。”那就是冬天真正到了。
也許是那么一個冬天。
我跟著大人們在地里挖著荸薺,膠質手套、一套長圍裙、一把小鐵鍬、泥土里的不斷挖掘尋找。有時挖的久了就開始懈怠,一會兒站起來扭扭身子,一會兒又玩起了泥巴,而大人已經看出你的偷懶,便叫著你回去給他們做個晌午飯。
飛快地扔掉鐵鍬、脫掉手套,往家里跑去。冬天的晌午飯,更多時候是之前村里人一起做的糍粑。一個寬敞的空地上,通常是鄰居家門前,村子里的人都聚在這,孩子來來回回往廚房里跑去,眼巴巴地盯著大鍋里的飯,盼著大人們給他們一兩塊鍋巴;大人們則各有分工,負責煮飯的,負責舂飯的,負責做糍粑的,負責把做好的糍粑摞在一起的。
往糍粑里放青菜煮個有湯的,或者直接放油煎著幾個帶到田里,他們也不會挑剔,直接坐在田埂上就開始吃著,吃完后又繼續干活。
偶爾會連續幾天下著冬雨,雖是誤了地里的活,卻也可以忙里偷閑。一家人圍坐在火堆旁,家里腌制的臘腸高掛在竹篙上,引人垂涎。家里的狗也會在火堆前擠出個位置,有時烤火久了熱得慌,就先坐得遠些,然后調皮著把腿搭到狗身上,它只是看著惡作劇得逞嘎嘎笑著的你,也不會走開。
在烤火的時候,我總會耐不住地想烤著點什么吃。偶爾跑到屋角拿幾個紅薯放到火里,吃完后吧唧吧唧嘴,蹭掉嘴邊的灰,又拿來一兩個糍粑烤著。
等到臘腸成熟、荸薺快挖完的時候,新年也就快到了。
除夕的時候,一早起來就把新衣服從柜子里拿出來對著鏡子比劃比劃,美滋滋的,然后再放回去。等到下午一兩點的時候,大人們開始忙著做年夜飯,小孩則會被吩咐著做一些例如摘一些柚子葉回來,準備著祭祀這樣的事情。早早用柚子葉燒的水洗的澡,穿上新衣服那一刻別提有多美了,匆匆吃過年夜飯就急著跑出去炫耀自己的新衣,然后在趁著天色未暗,幾個小伙伴相約著到街上買煙花爆竹,一路上放著爆竹回到村子里。大家聚在谷坪上玩耍,看到遠處突然綻開得很大的煙花就開始驚呼,接著站著等到下一個的綻放。等在安靜了許久不再有動靜,就知道煙花放完了,于是便繼續著自己的追逐打鬧。
小孩早就按捺不住,老早就想著跟家里長輩拜年,所以年初一總是起得特別早。醒來第一件事就是沖到父母面前,乖巧甜蜜地說著一些祝福的話語,然后開心地接過壓歲錢。
壓歲錢拿了不少了,往兜里揣著些瓜子糖果就去找小伙伴計劃著要到街上去買玩具、煙花爆竹,去玩猜謎語、拋圈之類的。過年的街頭巷尾總是人頭攢動,偶爾一只舞龍舞獅的隊伍經過,便是鑼鼓喧天、鞭炮齊鳴、震耳欲聾。但我們卻偏是喜歡湊上去看熱鬧。
那時的年過得總是很熱鬧,總是盼著新年的到來。
那時的河水還很清,我眼中的一切都還很美,那時的我們還年幼但簡單。
那時的每個季節都有我,每個季節也似乎都屬于我。而現在,這里的季節不屬于我,家鄉的季節也不再都有我。
(謹以此文追念我記憶中最美的家鄉模樣以及我回不去的美好時光)
2016年12月19日
【有我的季節散文隨筆】相關文章:
2.季節心情散文隨筆
8.我的季節說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