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東西與愛情無關散文隨筆
也許這是一個老掉牙的故事,或是苦情戲慣用的橋斷。但我仍想說給你們聽,說給正值青春年華的姑娘們聽……那天,待嫁的閨蜜云淡風輕地對我們宣布:姐們兒要相親了。
恍然明白從未觸碰過感情的她長大了,到了將嫁為人妻的年齡。
聽她簡單介紹對方那誰的情況(城市這么小,為避免尷尬,姑且稱他為“那誰”吧):獨生子,事業單位一般職員,家境不錯,為人不錯。言語簡單得像是在提起旁人的事情。
那晚,上島咖啡某角落,雙方家長經過簡單寒暄引見后欣然退場。兩人靜坐、點菜,席間你一言我一語地閑聊,平和得像自家人一樣。事后我們圍著剛被那誰送回的閨蜜,詢問“戰況”如何,她波瀾不驚地吐出幾個字:“還行,試著處處唄。”看得出來,她興致不高,但閨蜜和那誰雙方父母關系不錯,因為這層關系,該給的面子還是要給的。
于是,隔三岔五地約會吃飯看電影,他們開始像情侶一樣交往。慢慢地,閨蜜臉上不經意間流露出甜蜜和羞澀,也許她自己并沒有察覺,被我們點破時才會驚惶失措、極力否認。更多的時候,她會不厭其煩地說起他們之間的細節:晚上加班,那誰叮囑她別熬夜,如果下班太晚就打電話,他接她;吃飯時那誰夾最喜歡的菜給她;看電影時那誰側身低頭在她耳畔悄聲低語;走岔路口兩人相撞,那誰牽了她的手;有車輛經過那誰攬她的肩膀躲讓;十一旅游,那誰媽媽特意送她的包包……這些都被閨蜜滿滿地存放在心里,無事時手托著腮,胡思亂想外加傻笑,她溢于言表的小甜蜜是明眼人一瞧都知曉的幸福。也就是從那時起,閨蜜開始翻箱倒柜在鏡前搭配衣服,一直素顏朝天的她竟學會了略施粉黛,看起來楚楚動人。
她還常在微博中發表“在這美麗秋天,遇到溫暖的`你”之類的文字。我們都以為這丫頭終于趕在我們前面修成了正果。
而就在“十一”小長假過后的第二個晚上,接完一個電話,她躲在被窩里號啕大哭。她一直是我們姐們圈里出名的“女漢子”,最苦最難熬的日子她也沒掉過一滴眼淚,而現在在感情面前卻脆弱得像塊玻璃。她平靜后,慢慢道出緣由:原來一切都是她的獨角戲,那誰還在妝前準備,她卻先入為主地進入角色,入戲太深,難以自拔。人們常說,在感情里,誰先認真誰就是輸家。以至于在這場感情末尾,那誰瀟灑地抽身而退,留給她一片狼藉,好不殘忍。
次日,閨蜜特意請假還了包包,說自己要有點骨氣,不留有關那誰的東西,要逼自己斷了念想。此后好幾天,閨蜜都不怎么說話,像一個會動的木偶一樣,靜得可怕。我們帶她買好看的衣服,化清新的妝容,試著幫她走出陰霾,可她總是到一半的時候喃喃地說:“沒有了那個悅己的人,我還有必要這樣嗎?”滿眼落寞讓人心疼。
其實,這樣的結果在閨蜜預料之中,卻未在她承受范圍之內。她在不知不覺中悄悄喜歡上了那誰,以為那誰也會在慢慢接觸中喜歡上她。為了抵消那種患得患失的不安全感,她自欺欺人地放大那誰對她好的小細節,自動屏蔽那誰的不冷不熱,催眠自己,憧憬兩個人的美好未來。
感情本是兩情相悅的事,沒有對與錯。一個人真若愛你,那種自然流露的心思會讓你一目了然,而不是總讓你用自我安慰的方式抵消恐慌。有時,別人對我們的好只是禮貌,與愛情無關。
但在恰當的時機,這種好難免滋生出類似愛情的情緒。如果他有情還好,不然那種情緒會狠狠地傷到我們自個兒。
姑娘們,生活還在繼續,有些人注定是我們生命中的過客。在以后的年月里,在愛他人的同時,請記得:多愛自己一點!
【有些東西與愛情無關散文隨筆】相關文章:
3.與愛情無關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