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清明節的散文隨筆
清明粑是清明節的一種特有食物,作者通過寫清明粑這種食物,表達了對鄉村習俗逐漸失傳的遺憾。下面讓我們一起來閱讀《清明粑》這篇文章吧!
隨著時代的進步,都市化生活越來越濃厚,許多鄉村習俗逐漸淡出人們的生活,能夠流傳的應該稱得上精華。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清明節到了,人們除了祭祖還愿,少數地方還會把老祖宗遺留下的一些生活習俗保留下來。清明節吃清明粑在少數地方似乎也能算是微不足道的精華之一吧。
小時候,我從父輩那里聽說過清明粑,卻一直沒吃過這種東西,因此想品嘗清明粑的這個夙愿就一直藏在心里。
十年前,我有了新的家庭。婆婆是一位非常賢良的人,我到新家后,不管什么節日,婆婆都特別重視,因此一家人的生活過得有滋有味。
記得次年清明節,婆婆說這個節氣有清明粑可吃。我聽得有些興奮,驚訝于我們這些地方向來很少有人做清明粑。婆婆大字不識,怎會知道得那么多?后來先生告訴我說,婆婆以為吃了清明粑眼睛會清亮。我對婆婆的這種看法有些將信將疑。
那年婆婆已差不多八十高齡,但身體一直很健康,她執意要去坡上采清明草。
清明草我認識。它是一種野生的草本植物,一般高不過三四寸。清明草長著長而橢圓的葉子,葉及桿子都密密地長著一層灰白的絨毛,看起來不怎么招人喜歡。等到成熟時期,草的頂端還會開出密匝匝黃色的小花蕊來。
雖然清明草看起來極不顯眼,但在以前,山丘、田埂、路邊……漫山遍野隨處都可以看到它的存在。每逢清明節氣,就到了采摘清明草的最佳時期。
婆婆采來清明草,洗干凈后把水瀝干,然后切碎,和上糯米面、小麥面,再加上適量水、鹽或糖等,揉捏均勻分成拳頭大小的`餅狀,放入蒸鍋里蒸熟,或直接用熱鍋炕熟,清明粑就做成了。
清明粑聞起來沒什么特別的香味,可咬一口在嘴里,其香甜軟糯的味道即刻溢了出來;細細品嘗,你不得不贊嘆人類的智慧。
婆婆做的清明粑特別好吃,我由衷的贊嘆。或許因我無意間流露的喜愛緣故吧,那年以后,每逢清明時節,婆婆都會親手做她拿手的清明粑給家人吃。
如今,婆婆已然年近九十,子女們都長大成人各自成家,陸續離家在外工作,少有時間回來,只有作為兒媳的我與先生還呆在婆婆身邊。
前段時間,我忽然想起清明粑來,又恰逢快到清明節了,于是跟先生嘮叨著,說想吃清明粑。先生說現在清明草不好找了,他自己也沒怎么學會做清明粑,況且婆婆年事已高,這事就閑聊于此。
昨天下班回家,當我又提起清明粑時,先生說婆婆已悄悄背著他特意去市場買了清明草準備做清明粑。婆婆說她一直記得我喜歡吃清明粑。
沒曾想我念念不忘的清明粑,被婆婆牢牢的記住了,我聽得心里暖烘烘的。我那慈愛的婆婆,雖然她身體不如十年前,但她記憶力仍舊這么好,待人依然寬厚仁慈,她老人家怎能不長命百歲呢!
【有關清明節的散文隨筆】相關文章:
6.關于青春的散文隨筆-青春的優美散文隨筆-有關青春的散文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