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暖散文隨筆
溫暖散文隨筆1
在我的家鄉冀南流傳著一句俗語:過了(正月)二十四兒,沒了年的氣兒。意思是過了這一天,這個年就算徹底過去了,農村里的人們開始往地里送農家肥,做春耕的準備了。
雖說已進入了初春,人們脫掉了厚厚的羽絨服,但春寒料峭,氣溫仍然在0度左右徘徊。春捂秋凍,保暖衣褲仍然是絕大多人的標配。
就在這一天,我踏上了南下的列車,從冀南的一個三線城市直奔中國改革開放的最前沿——深圳。
第一次去深圳,沿途,隔著車窗,我看到了南方與北方的很大不同。山林茂密,滿目蒼翠,河流叢橫,魚塘遍野。多了天高云淡,多了春的氣息,也多了詩情畫意。
走進深圳,高樓大廈鱗次櫛比,道路兩旁綠樹成蔭,給了我最初的印象,但給我最深的感受卻是——春來了。
由于工作需要,離開工作、生活了四年的青島。我到了深圳,總監理工程師苑玉杰有事外出,電話告訴我由閆總接待我。閆總是誰?及至見面,原來是位老朋友。幾年前,閆總在青島地鐵三號線做總監代表,我在二號線做監理。兩個工地離的很近,晚飯后散步,常常在路上相遇。朋友相見,總有說不完的話題,述說著青島分別后的經歷,也念叨著兩人共同朋友的近況。閆總的老伴又是倒水又是清洗水果,忙得不可開交。
說話間,苑總回來了。我與苑總雖在青島相識,因不在一個監理部,工作沒有更多的交集。他熱情地沏好茶,張羅著給我準備各種生活用品。之后又親自開車將我送往住處,因我坐了一夜的車,他走的時候幾次叮囑我好好休息。
在深圳地鐵荔香車站工地,第一次見到了監理工程師乞曉輝。原諒我的孤陋寡聞,這個姓氏我還是第一次聽到。聽說他媳婦、孩子都在內蒙,我還以為他的原籍就是內蒙呢。“我老家在河北邢臺。”我是邯鄲人,原來我們兩個城市還是近鄰。深入交談下去,他爸還是邯鄲礦務局陶二礦的退休職工。今年還是我們的本命年,雖然我比他大了整整兩輪。千里之外遇同鄉,是一種緣分,更是一件幸事。
晚飯后,我和曉輝一起散步,到一個燒烤攤前,買幾串烤串,要兩瓶啤酒,邊說邊聊,好不盡興!
深圳的春天來了,第一次來到這個城市,便感到了濃濃的暖意,在身上,在心里。
溫暖散文隨筆2
我努力閉上雙眼,眼前漆黑一片,但,有一個夢不會變。
睜開眼,點上一盞燈,將那個夢溫暖。
——題記
黑夜來得無聲;愛情卻來得會色又會聲;孤寂,卻爬上心坎,無痕。我不想回憶什么,只想輕輕關上心門,讓憂傷淪陷,留下片刻溫存。因為,我害怕還有來生,我依然會愛得最深。
書桌上的臺燈,是兩顆節能小燈聚攏在一起,發出熾熱的光,恰似你那雙深邃卻聚光的眼睛,深深吸引著我。
我不是飛鳥,飛不過滄海;我不是鴻雁,翱翔不了天際;但,我是那個深愛你的人,可以有足夠的耐心來把你等。為你,等太久都愿意,哪怕,這輩子終究要成為罪人。浪費時間就是犯罪,何況是浪費青春。但是,我愿意為了等你而浪費時間,哪怕是一生,因為,我覺得,值!(只是,時間應該不算是主要問題)
你就像一盞明燈,悄然走進了我的生活,照亮我原本不那么燦爛的人生。未來的生命旅程,期盼你牽著我的手,陪我走!
雖然有人說,愛一個人并不一定要得到。但是,我卻愿意等你,耐心地等你。盡管我知道要等到你的機會是那么的渺茫,我還是這般執著,甚至是固執。只是,人生里能有這么一個可以讓自己付出一切、傾其所有的人——紅顏知己,足矣!我曾說過,此生有你,足矣。這樣的心我一直保持著。
其實,我也害怕過,我設想,萬一我不再年輕美貌,你是否依然愛著我?當我什么也沒有的時候,是否你依然會對我好?當我們都老了的時候,是否我們的情愫依舊?是否有一天你會突然說厭煩我了請我離開你的世界;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我是否可以坦然地離開?……我不知道。所有的問號都只是問號,我一個人怎么可以畫出圓滿的句號,哪怕是感嘆號也行呀?
在天黑下來的瞬間,我努力閉上雙眼,以為這樣就會不去思考那么多的問題,以為這樣就可以不那么想念你。可是,漆黑的眼前浮現的是你的身影,你的聲音在耳畔回蕩。于是,又開始天花亂墜地勾畫那個飄渺卻急切期待的未來夢境:
你終究還是來到我身邊,過著我們想要的生活,和睦相處,充滿歡笑,一起欣賞人生路上的美麗風景,一起走過畢生最最美好的時光。
寂寞,像朵孤單的魂,縈繞著我。只因,你不在身邊。如果,你來到我身邊的日子來臨,是否,兩顆企盼的心將會靠得更緊?是否,冰冷的夜就不會有天寒陰?是否,憂傷也會在這個秋季凋零?
格桑花靡靡地盛開在鵝黃的燈光下,隨風搖曳著,淡淡的幽香襲人,好美好美!多么期待,多么期待在你來到身邊的那個日子也綻放著靜美的格桑花,你摘下一朵,別在我的發間,牽著我的手,拖著長裙奔跑在開滿格桑花的原野上,讓笑聲飄散,讓這片夢之田野延伸,直到生命的盡頭。
夢,在開滿格桑花的原野上;
希望,在心坎里。
只想,用希望澆注夢的原野,讓夢想綻放;
只想,用心點亮希望之燈盞,溫暖一個不變的夢!
溫暖散文隨筆3
江南的古鎮 朦朧煙雨
彎曲的幽深小巷 青石板路
點點青苔附石上 濕潤 晶瑩
你背著畫架
休閑長褲 帆布球鞋
細雨濡濕了你黑色的T恤
柔軟的發絲 濕漉漉的緊貼臉頰
你彳亍行走 間或 有水滴滑落臉頰
如一顆悲傷的眼淚
少年的情懷
如煙 如詩
長長的青石板路
在煙雨蒙蒙中 彷若沒有盡頭
你在想 如此一直走下去 永遠沒有盡頭 可好
兩邊矮矮的民房 是江南特有的瓦藍色
屋檐有雨水匯集 不斷的滴落
輕微的叮咚 如一首流淚的歌
有微風輕拂
你抬頭
雨絲入眼 清涼 澀澀
這是流淚的感覺 你想
然后微笑 帶著迷茫 帶著憂傷
突然陰影襲來
你冰冷的手被溫熱緊握
你詫異 轉頭
撐著油紙傘的少女
笑意盎然
驀然間 你有了春暖花開的感覺
溫暖散文隨筆4
雨一直下
紛紛繞繞
是我的眼淚嗎
如潰堤般肆意流淌
任悲傷流成河
流過恐惶
流過不安
流過那無助的心口
昔日的快樂,親情,溫暖
都殘存在記憶里
一直相信
樹大有分枝
但根脈是永遠分不開的
枝葉繁茂
才會有鳥兒安居
原來一切
只是自己美好的愿望而已
人間悲苦
各有其徑
任眼淚流過
任悲傷成河
在角落里
輕輕擦試
人情冷暖
心知
任風云變幻
努力去面對
相信
會雨過天晴
會有陽光溫暖
溫暖散文隨筆5
前段時間,杭州司機吳斌的事跡感動了很多人。就是那幾秒鐘的瞬間,他的名字烙在了我們的心里。不過,任何一個善良的人在危難的一瞬間,他都會毫不猶豫地做出抉擇,就如黑龍江最美女教師張麗莉,就如身邊的他。
這幾天,房子里安裝衛生間淋浴房、臺盆。先是送貨,再是安裝。店里來了兩位工作人員,一男一女。女的我見過,就是店里的店員。男的是一個瘦高個的小伙子,陌生的面孔。但是他們工作很細致,臺盆柜子、毛巾架的位置,都和我溝通過,還有安裝鏡子打孔的地方,從裝修公司要來圖紙,仔細看過才確定,甚至連那些拿出物品的紙箱,安裝留在地上的垃圾都幫我清理干凈。
由于有些物件是另外配的,所以今天店里又派小伙子來忙活了大半天。不過今天,我看那小伙子上樓梯或蹲下干活時腿有些異樣。店里的店員告訴我,他騎摩托摔了一跤。
事故的發生,其實很突然。很平常的一天,他騎著摩托來上班。路邊,出現了一對母女,小女孩在前邊,母親在后邊。小女孩突然跑起來,跑離了原來的的路線,向路中間竄。
他騎著車,快速地騎著,突然路中間多了一個小女孩。筆直往前,不行!撞上小女孩,那就糟了!就在千鈞一發之際,他腦子里一個閃念,把車往另一個方向迅速扭去。摩托車來了一個360度大轉彎,掉頭倒在了地上,強大的慣性把他甩了出去。小女孩安然無恙,可他倒在地上半天沒起來。兩個手肘,皮磨破了;兩個膝蓋,摔得血肉模糊。
看著眼前的他蹲下身子干活,一條腿不能彎曲的樣子,我覺得他也是我們身邊的平民英雄。
有時候,我們總是感慨現實的冷漠,也會對某些東西有些灰心喪氣。可是就在這些日子,三輪車夫的無言相助,中年婦女的善意提醒,小伙子的一時善念,讓我心底最柔軟的角落輕輕地震顫,感覺到了秋陽一般釅釅的、融融的暖意…… 所以,我堅信溫暖一直與我們同在!
溫暖散文隨筆6
今年“十一”長假期間,遠在南京大學讀書的李秋池趕回北京,和他的中學同學一道興致勃勃地回到母校,參加第三屆北大附中校友日活動。
對附中的畢業生來說,從20xx年開始的書院制和隨之而來的書院文化已經成為一道銘刻在心的最為獨特的校園風景線。就像李秋池在微信朋友圈里寫的:“樹上有一只窩,所有的鳥兒都會回來。”對他來說,北大附中就是那棵樹,而他曾經生活學習了兩年的正心書院,就是那個讓他無論走到哪里心中都充滿牽掛的溫暖的小窩。
20xx年,北大附中高中部取消了傳統的行政班,經過五年的實踐,逐步建立起全新的學生社區——書院,分別命名為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明德、至善和新民。每個書院都是一個由100多位來自不同年級的高中生組成的大家庭。在這里,學生們自己動手設計和裝修書院活動室,自己討論和制定日常生活的行為守則,自己策劃和組織書院間的各種賽事。書院的日常事務由學生自治會負責牽頭運作,并在每周書院議事會上組織全體書院學生民主討論、民主協商、民主決策。
在軍訓和入學教育期間表現積極的邢文林通過競選演講在公平投票中脫穎而出,成為格物書院新一屆自治會主席。
在上任初始,她就深切感受到每一個書院都是屬于學生自己的。在工作中,她學會了如何合理分配時間,如何與他人相處,如何組織團隊協作。更重要的是,她懂得了在北大附中,職務和榮譽不再由學校和老師單方面決定,學生不再被動地等待和接受,任何人都可以獲得機會和平臺,只是需要通過自己的選擇和努力去積極爭取。
今年升入高三的正心書院男生王智航對此有更深刻的體會:從原來跑完1000米需要打腎上腺素到每周二中午去跑步機上跑20xx米,從不知節奏為何物到舞蹈節上廣受好評的“靈活小胖子”,從寫律詩填詞牌到嘗試創作現代文萬言小說并成功在《知行》上發表,從初中由老師直接任命的團支書到成功競選書院自治會主席,兩年的書院生活讓他真切感受到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很多變化。他為此驕傲,卻并不滿足,通過自己的努力為書院和學校帶來更多積極的影響給了他更充分的自信:他不僅主持了新一屆的自治會選舉,主持建設書院各項制度和解讀書院精神,還與其他書院的自治會負責人一道,為同學們爭取到了將自治會服務申請為社區服務項目的權利。
這名北大附中首屆榮譽文憑的獲得者仿照黃埔軍校的一副楹聯描述他的學校:隨波逐流請往他處,因循守舊勿入此門。橫批是:弄潮者來。
如果說傳統的班級是由班主任主導、學生被動接受管理的集體,那么書院就是學生自治與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和實踐基地。書院給予學生的歸屬感和認同感不同于傳統班級的`情感依賴,而是建立在科學合理的管理體系和成熟完善的培養模式基礎上一種可持續的情感傳遞和真實的成長過程。正如北大附中校長王錚一再強調的:“我們的校園是真實的校園,所有的一切不是在整齊劃一、步調一致、條條框框的要求下人為制造的。需要真實面對各種問題,需要我們的學生有思考,有體驗,有認識,有交流,需要學會合作。只有這樣,當他們走出校門,才能很好地融入社會,參與團隊,形成集體。北大附中的高中生活,應該是學生體驗探索、收獲成長的發展過程。”
在打破了傳統班級的管理模式之后,借鑒中國傳統教育的書院制和歐美的HOUSE制,結合現行教育體制和學校實際情況搭建的新型學生社區——書院,給學生帶來全新的成長體驗。不同年級的學生生活和學習在一起,使得彼此之間的經驗分享和情感連接變得更加自然和緊密,為文化傳承與情感關愛創造了條件,也提出了要求。
學校不僅在書院內部成立了學生自治會,同時也培養發展了另一個學生組織——學長團。
誠意書院的高一新生周晗玉來到學校之后見到的第一批學生就是學長團的學長、學姐。他們策劃和實施了新生入學教育,解讀學校制度,介紹校園文化,闡釋書院精神,讓周晗玉和她的高一小伙伴們在最短的時間內融入學校和自己的書院。因為喜歡戲劇,她對學長馬力達印象深刻,這個帥氣的高二男生和她們分享的戲劇節、舞蹈節的故事讓她對即將到來的高中生活充滿了向往。
當初也是懷抱著對學長、學姐的崇拜和感謝加入學長團的馬力達,在和新生的相處中體會到了角色的轉換和思維的改變,從單純的朋友角色到前輩和老師的角色,讓他開始學會站在學校和家長的角度思考問題,也學會以積極的心態和發展的眼光認識和對待周圍的同學和他自己。他始終記得入學之初,在他做事情不夠專注的時候,學長團的一位學姐對他的教導:“當你決定了開始去做一件事情,不管遇到什么困難,你都要堅持把它做完做好。”
今天,學長團已經成為北大附中學生的一種精神象征。學長團的存在形象地詮釋著這所學校的培養目標:“培養個性鮮明,充滿自信,敢于負責,具有思想力、領導力、創造力的杰出公民。他們無論身在何處,都能熱忱服務社會,并在其中表現出對自然的尊重和對他人的關愛。”
如同著名教育家潘光旦先生在《自由之路》一書中指出的:“自由的教育是與填鴨子的過程恰好相反的一種過程。自由的教育不是‘受’的,也不應當有人‘施’。自由的教育是‘自求’的,從事于教育工作的人只應當有一個責任,就是在青年自求的過程中加以輔助,使自求于前,而自得于后。”在北大附中為學生提供的自由之路上,在七大書院的建設發展中,在書院文化的傳承與關愛中,我們也許可以找到這樣的感覺。
溫暖散文隨筆7
夏天越來越近,我想起了母親常在夏天做的一種粥——雞絲養心粥。母親曾說過,夏天是要養心的,因為夏天出汗多,是傷心陰耗心陽最多的時候,所以要重點養護,這粥在夏季食用是最適合不過的了。“粥里的枸杞子可以養肝補腎、安神明目。雞肉可以補血益氣,強健筋骨,健脾養胃。搭配起來有調理脾胃,促進食欲,安神祛火的功效。”每每說起,母親如數家珍。
每當粥熬好,母親都會將粥盛出一碗放在一邊,說這粥要不溫不涼的時候喝,才更有味道。為此,母親還會為我準備幾樣小菜,比方說自己腌制的蘿卜或者是泡姜。總之,只要是母親親手做的咸菜,配上這粥,絕對是美味。
粥喝在嘴里,味道好自然是不用說的,那雞絲的鮮滑,還有枸杞淡淡的甜味,足以讓人吃了之后回味無窮。見我喜歡吃,母親也是滿心歡喜。喝著粥與母親聊著天,這樣的場景,幾度在我夢里出現。
時光流逝,當我有了孩子之后,在夏季的時候,也會像母親那樣熬粥給孩子吃。女兒吃在嘴里時,也會一再地對我說好吃。也就在那一刻,我似乎體會到了母親的心思。女兒與我也是那樣聊著天,這樣溫暖的場景,總會讓我想起與母親在一起時的情形。
如今又逢立夏,回到家里,母親端來了兩碗雞絲粥。我和女兒一人一碗,坐在小飯桌前品味著。那味道一如從前,那溫度也是恰到好處,那場景再一次上演,讓人每每想起時,心,總是那般的暖。
溫暖散文隨筆8
我為什么一定要結婚
婚姻不再是我必須要考慮的內容
我的心還沒有與我的身體融合
我的身體還沒有與詩歌與音樂融合
我的身體還沒有盛滿靈感
我愿成為詩歌的燈
燃不盡美妙奇幻的靈感
我愿成為孤獨的祭品
愿成為詩歌的祭品
我醒了
我知道在追求什么
我愿為她們獻出我的一生
上天賜予我這份孤獨
我愿盡情享用孤獨
孤獨而澄澈
孤獨而美妙
孤獨而自由
孤獨而深邃
墜入孤獨
一直墜落永不回頭
在孤獨中飛翔
有一種墜落
無休無止
人們稱其為飛翔
有一種孤獨無休無止
那就是我
我是孤獨之神
手燃詩歌之焰
背生詩歌的翅膀
腳生詩歌的鱗片
頭生夢的角
我的軀干就是孤獨
她讓我如此荒涼
她讓我如此豐富
我是神的模樣
我是鬼的模樣
我是病的模樣
我愛自己的模樣
我覺得這個樣子的我最美
我的心只死過一次
至此不再死去
詩歌在我胸腔跳動
在我孤獨又迷茫孤獨又澄澈之后
撿起地上的詩歌
擦去塵土
繼續我的路我的修行
撿起地上的夢
擦去塵土
繼續安穩幸福
詩歌讓我安睡
詩歌讓我滿足
能填滿巨大孤獨的也只有如此巨大的詩歌了
幼稚卻熱情
幼稚卻真誠
我在詩歌面前
在曾經向往的女孩子面前
都是如此
溫暖又困倦
這困倦像海洋一樣大
這溫暖想海洋一樣大
雙腳已經融化
身體再也無法奔跑
我漸漸變成模糊不清的夢
睡眠至頭頂向我身體中流動
我開始呼出疲倦
睡眠像你一般誘人
像你一般讓我覺得滿足與幸福
像你一般讓我無法抵抗
像你一般讓我沉醉不起
溫暖散文隨筆9
天空換了背景,夜幕被黑色拉的緊緊的,不露一絲縫隙。
天空上的大幕,或是很有些年頭了吧,被陳舊撕咬得有些不堪,透出了星星點點的光!
我的souler住在那棟樓,舟車勞頓下,終于鋪好了床被。她是醫學院的學生,將來是一位醫生!
這時23:30(昨晚3月4號),整棟樓也迎合著這片令人敬畏的天空,進入靜謐,曠野,無垠!大地與天空一片寂靜,花鳥魚蟲本該在此刻奏響天籟,定是看到我的souler在為我舉燈尋找“溫暖”,怕驚擾到她吧!
我的“溫暖”丟了很長時間,有幾百個日日夜夜了吧。它本該有光的,或是被這幾百個日夜里的陰雨天澆的潮濕失去光度。這段時日,我內心空洞的那種感覺,或許只有我的souler能懂!
在燈下,我souler的影子被拉的很長很長,終在我的視線里模糊、消失。我開始有些著急,又有些擔心,在這片孤曠的夜里,就此一米燈光……我害怕,我不敢上前找她,我怕在這淼茫的黑夜里失去尋她的方向,我怕在那無垠的曠野無數的擦肩也沒能回眸相擁……我要在原地等她……
是她,她回來了,拖著疲倦的身子回來了。看著她倦意的身子,我不忍的把她捧在手心,她用“微弱”的聲音對我說了四個字:“我沒找到”。我不知道她走了多少“路”,翻過幾座“山”,看到她回來,微弱得被我捧在手心,我無比溫暖!
我才知道,那個夜晚23:30,我的souler舉這那盞燈去了哪里--她舉著燈走進了我的心里,走進了我的內心深處,她用那孱弱的燈光,拖著疲憊的身子烘干了“溫暖”的濕潮,溫暖了我的“溫暖”,發散出了光芒。
她是我的souler,我的soulmate,亦是我的醫生。此刻黑夜的萬籟俱寂是一片自然之聲,自然之律,自然之音韻!
我抬頭仰望天空的大幕,夜色依然被拉得緊緊的,空中那星星點點的光,原來是無數souler在為其尋找丟失已久的溫暖的光!
溫暖散文隨筆10
11月末的南方起了冷風,計算著計算著,冬天還是慢慢靠近了。
坐在溫暖的辦公室里,還是抵不住小腿深處傳來颼颼的冷意。心里有一絲悔意,真的不應該因為愛美去穿那件剪裁別致的七分褲的,真的不應該要風度不要溫度的。
在淘寶上搜索關鍵詞襪子 女冬 厚的時候,意識到自己已經過了那種大冬天不穿秋褲也不會冷的年紀了。明明還是二十歲出頭的年紀,明明才剛剛培養起自己審美的年紀,很多喜歡的、漂亮的衣服、鞋子都還沒有嘗試過,就要這樣打上休止符了嗎?怎么想都覺得好不甘心啊。
騎車去上課,冷風刮在臉上,穿過毛衣、透進外套的時候那些不甘心煙一般的散了,臭美呀什么的到底抵不過自己破銅爛鐵的身板。
剛把車停到門口、手機響了,話筒里傳來老師的聲音:“XX呀,你今天沒來上課嗎?”
“沒呢,我剛到門口。”
“哦,是嗎?我剛去班級看了一下,你不在,還以為你今天不來上課呢?”
“來的呢。”
“嗯,今天是總復習,來上上課比較好。”
“嗯嗯。”
“那你去上課吧。”
“嗯嗯。”說完最后一句話的時候成功給自行車上鎖,站在那里有兩秒鐘的停頓,拿起書包走了進去。
上完課的時候,天空飄起了細細的雨絲,一路飛奔回來,外套還是沾染了空氣里的潮濕。
泡了一杯麥片,就著氤氳的熱氣吞咽著不知道是不是該稱為夜宵的補給。
我,一直、從來都是一個難討好的人。
希望你管我,希望你不要管我;希望你明白我,希望你永遠都不要明白我;希望你了解我,希望你不要了解我。驕傲、難搞,讓人不知道如何相處,那就是我。
現在的這個課程,沒有那么喜歡,又沒有那么好糊弄、公式計算一堆,看著就覺得煩躁和頭痛,已經做了換的打算。悄瞇瞇的問了老師如果不想學這個課程了,是不是可以換?有哪些要求嗎?翌日,她問我是我不是想換課程?支支吾吾告訴她是的。不知道為什么?她問我的時候感覺特別心虛,所有人都很好,我只是志不在此,也沒有對不起誰,也談不上辜負誰,可在她問我的時候就是覺得心虛的不得了。
她告訴一堆換課程需要注意的事項,末了,跟身邊的同學說:“你勸勸她不要換,咱們同學都那么好,讓她不要換。”
就那樣一直留下來了,面對那些公式計算的時候頭大的不得了。偶爾還會抱怨這課好難、好想換課啊,但也只是抱怨而已,那以后、心里再沒覺得自己真的會走開。
通知我不要忘記做作業,像這樣打電話告訴我要來上課,跟我說不希望你走,告訴我看你感覺像女兒。心里不是沒有疑問的,從來也沒覺得自己是討人喜歡的那種小孩,只能說人與人之間的緣分真的是很難以言說的奇妙。
看到她的時候,總是想起小學的時候遇見過的那個溫柔的、善良的女老師。
那是一個長得很漂亮的、總是笑意盈盈的女老師。小小的心里滿是欽羨和仰慕,想要獲取她的注意,希望被她關注,希望符合她的期望;最害怕的是犯錯了她對我感到失望。
走出校門以后,在乎的東西越來越多,心思再不復那樣的單純。我,已經不是那個帶著銳氣的女同學了,也不再是那個害怕犯錯、惹老師失望的女學生了。
卻不知道為什么?碰見這位老師,莫名的希望不辜負,想要按照她希望的那樣去做。
22:36分,電臺里在播李健的《老情歌》,人說情歌總是老的好,走遍天涯海角忘不了。
記憶如浪花一樣卷出來,溫暖抵達四肢、神經末梢。
大千世界里,于千萬人之中,不是別人,是她。是她,不管你是不是需要一股腦的把溫暖給你、把珍惜給你。
【溫暖散文隨筆】相關文章:
4.溫暖
5.散文隨筆
6.溫暖作文
7.回家散文隨筆
8.勢均力敵散文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