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清秋夢的經典散文
因聽紫塞三更雨,卻憶紅樓半夜燈。書鄭重,恨分明。天將愁味釀多情。
——題記
初秋的西安樹木青翠依舊,只是樹梢上已被嫩黃悄悄占領,都道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逢春,那堪易逢春的花木,常常也是最先凋零的一個,納蘭又何嘗逃脫了這個命運?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納蘭的詞總是給人一股淡淡的惆悵,添竹石,伴煙霞,流淌出世間溫柔富貴,花柳繁華中的為情所累。王國維說,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來,一人而已。閑暇時,我喜歡捧一本《納蘭詞》低低吟誦,窗外金風送爽,翻亂桌上的筆記,也吹皺一池脈脈秋水,與友人聊天,他說生活不就是周而復始的一直向前嗎?昨天積累的越來越多,明天卻越來越少,今天都改變不了,又何談明天?細細的品咂,惶恐便涌上心頭,站在今天的節點上,我們眼睜睜的看著一個個明天,成為手中的`今天,又目送他們在昨天的往事中慢慢被灰塵掩埋,直到親手將自己埋葬。是呀,生活就是這樣,但是即便如此,我們仍然有理由相信:雖然昨天會不斷增多,但只要把握住今天,明天即使在不斷減少,自己生活也會綻放出獨特的風景,哪管他“彤霞久絕飛瓊字,香消被冷殘燈滅。”
天生的富貴造就了納蘭貴族的氣質與風骨,普希金曾說:“詩歌要有貴族氣”,納蘭詞的貴族氣便是與生俱來,他天資聰慧,博通經史,工書法,擅丹青,精騎射,賜進士出身,晉一等侍衛,其父更是康熙朝權傾一時的明珠,但這些都及不上他清新婉麗,直指本心的詞所創造的輝煌。讀他的詞,像是在撫摸錦繡一般,婉轉曲折,含義幽微;讀他的詞,像是在觀賞峽谷溝壑,起伏深邃,用典精深;讀他的詞,像擁有世間的一切惆悵,哀感玩艷;讀他的詞,像是在遨游四海,縱馬邊疆,放眼看去,佳詞就景,風景憶當年!
初秋的季節,夜里已升騰起絲絲涼氣,潑一杯茶,取一本書,在柔和的燈光下細細玩味,窗外淅淅瀝瀝下起了雨,秋風攜雨在玻璃上凝成珠,結成群,熙熙攘攘的一洗眼前的塵埃,不禁讓人心生涼意,低頭看幾行“江南好,水是二泉清。味永出山那得濁,名高有錫更誰爭。何必讓中泠”。眼睛似睜未睜,書便慢慢的在手中滑落,模模糊糊中與楞伽山人相逢在玉笛悠悠中,一笑,便攜手同上斜陽中的小樓,共敘“十年蹤跡十年心,十八年來墮世間”,哪管它窗外“西風一夜剪芭蕉”,只夢那“只隔花枝不隔香”。悅耳的鬧鈴輕敲我虛掩的夢門,意識從一夜的恍惚中慢慢清醒,留幾聲笑語給昨夜,聚幾分勇氣闖今朝,洗漱完畢,便重新踏上今天的征程。
狹窄的巷道中朝陽灑下縷縷金光,我周而復始的穿梭其間,微風輕撫面頰,路人行色匆匆,街道兩旁的蔬菜瓜果已整裝待售,喧鬧中集市開啟了新的一天,一天,一天,又一天……看綠葉成蔭春盡,聞荷香萬里夏末,迎金風送爽秋至,賞落梅殘雪冬逝。
【關于清秋夢的經典散文】相關文章:
5.清秋季優美散文
8.燈的夢經典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