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寫恬淡的經典散文
我發覺活在現代這個社會的人大抵都在追求功名。
然后,就分為兩類了。
一類就是從始至終,沉迷功名利祿的,這些人奉從“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這樣粗淺的道理。以收斂不義之財和夢想一夜暴富為最大之快樂。也就是社會上現實中一些貪官奸商了。他們往往在不明心境的情況下,自掘墳墓。或者真如鳥獸一樣相互競爭而死。
另一類就是不管追求到不追求到功名的。到了自安天命之時,就開始追求一種清高于俗世的精神生活。把一切紅塵雜事,看得忽然如絮云散淡;把一切曾經過往看得如昨夜曇花……
這就是所謂的“恬淡”了。
也就是“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的出處所在了。
在弘一法師的《格言別錄》里有這樣的一段:恬淡是養心的第一法則,安詳是處世的第一法則,涵容是待人的第一法則,謙讓是保身的第一法則。
法師的格言蘊涵著禪機無限啊,人也是靈性的生物,偶爾拾得幾句,便能參悟如此人生。
恬淡確實是養心第一法則。
老子有曰:恬淡至上,勝而不美。
詩人阮籍也有這樣的一句詩:恬淡志安貧。
……
恬淡雖然不能給世人一些外界的輝煌和燦爛的成就。卻能使人在內在修為上超越煩惱和無限的糾葛。這是金錢買不回來的,功名強制不了的。
之所謂:平淡對得失,我自悠然;冷眼觀繁華,一場煙云。
我們不但要學會在顯達的時候不張揚,挫折的時候不氣餒。還要自律自己不畏權勢,不媚他人,坦坦蕩蕩,輕輕松松的生活,學習。
這樣才可以得到“恬淡”的真諦。
記得我中學一位語文老師,姓單。起初我們同學都以為他迂腐的有趣,因為他從不抽煙喝酒,沉默寡言,但上課的時候卻是滔滔不絕,搖頭慌腦,口若懸河的講我們不知道的典故,講一些家鄉的陳年往事。同學喜歡拿這樣的老師開玩笑,在他背后做小動作,還故意在他講的正起勁的.時候,跺腳起哄。但是他總是笑笑,摸摸這些調皮孩子的頭,說了一些話,至今我還記得:你們現在可以頑皮搗蛋,但一定要好好學習,因為你們終究要活到像我這樣的歲數,那時你們就知道了,做人一定勤勤懇懇,然后開始恬淡的生活,閑情逸致的做自己……
后來這位單老師的書法在全國拿了大獎,他的棋術,音律也分別有了建樹。放過一任家鄉的文化副縣長,現在安享晚年在家,帶著孫子自得其樂。有次在圖書館見到他,居然鶴發童顏,精神煥發的樣子。說起話來依舊的之乎者也,搖頭晃腦。讓人忍俊不禁之余,不由暗自折服了“恬淡”的魅力。
恬淡其實是一種獨到的意境和智慧,是標準一個人成熟的起點線。是生命的另一次升華。更是自身修養和思想情操的沉積。
恬淡使人的靈魂變得空靈而脫俗,恬淡讓我們的每一天變得澄凈而美麗,恬淡還會讓整個人類走進更高的文明世界中去……
這樣想來,即使我們平淡了一生,庸俗了一生,但領悟了“恬淡”的真諦后,不也會是幸福快樂的走完屬于自己的塵世旅途?
【關于寫恬淡的經典散文】相關文章:
4.寫文字的經典散文
6.寫春雨的經典散文
7.寫雨的經典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