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精品一级A片-国产另类欧美-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一-我要找美国一级片黄色|www.zheinei.com

周國平的經典散文

時間:2018-03-16 08:07:41 經典散文 我要投稿

周國平的經典散文

  周國平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當代著名學者、作家、哲學研究者,是中國研究哲學家尼采的著名學者之一。以下是小編收集的經典散文,歡迎查看!

周國平的經典散文

  真性情

  我的人生觀若要用一句話概括,是真性情。我從來不把成功看作人生的主要目標,覺得只有活出真性情才是沒有虛度了人生。所謂真性情,一面是對個性和內在精神價值的看重,另一面是對外在功利的看輕。

  一個人在衡量任何事物時,看重的是它們在自己生活中的意義,而不是它們能給自己帶來多少實際利益,這樣一種生活態度是真性情。

  一個人活在世上,必須有自己真正愛好的事情,才會活得有意思。這愛好完全是出于他的真性情的,而不是為了某種外在的利益,例如為了金錢、名聲之類。他喜歡做這件事情,只是因為他覺得事情本身非常美好,他被事情的美好所吸引。這就好像一個園丁,他僅僅因為喜歡而開辟了一塊自己的園地,他在其中培育了許多美麗的花木,為它們傾注了自己的心血。當他在自己的園地上耕作時,他心里非常踏實。無論他走到哪里,他也都會牽掛著那些花木,如同母親牽掛著自己的孩子。這樣一個人,他一定會活得很充實的。相反,一個人如果沒有自己的園地,不管他當多大的官,做多大的買賣,他本質上始終是空虛的。這樣的人一旦丟了官,破了產,他的空虛就暴露無遺了,會惶惶然不可終日,發現自己在世界上無事可做,也沒有人需要他,成了一個多余的人。

  在我看來,所謂成功是指把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做好,其前提是首先要有自己真正的愛好,即自己的真性情,舍此便只是名利場上的生意經。而幸福則主要是一種內心體驗,是心靈對于生命意義的強烈感受,因而也是以心靈的感受力為前提的。所以,比成功和幸福都更重要的是,一個人必須有一個真實的自我 ,一顆飽滿的靈魂,它決定了一個人爭取成功和體驗幸福的能力。

  人做事情,或是出于利益,或是出于性情。出于利益做的事情,當然就不必太在乎是否愉快。我常常看見名利場上的健將一面叫苦不迭,一面依然奮斗不止,對此我完全能夠理解。我并不認為他們的叫苦是假,因為我知道利益是一種強制力量,而就他們所做的事情的性質來說,利益的確比愉快更加重要。相反,凡是出于性情做的事情,亦即僅僅為了滿足心靈而做的事情,愉快就都是基本的標準。屬于此列的不僅有讀書,還包括寫作、藝術創作、藝術欣賞、交友、戀愛、行善等等,簡言之,一切精神活動。如果在做這些事情時不感到愉快,我們就必須懷疑是否有利益的強制在其中起著作用,使它們由性情生活蛻變成了功利行為。

  “君子喻以義,小人喻以利。”中國人的人生哲學總是圍繞著義利二字打轉。可是,假如我既不是君子,也不是小人呢?

  我相信,在義和利之外,還有別樣的人生態度。在君子和小人之外,還有別樣的人格。套孔于的句式,不妨說:“至人喻以情。”

  義和利,貌似相反,實則相通。“義”要求人獻身抽象的社會實體,“利”驅使人投身世俗的物質利益,兩者都無視人的心靈生活,遮蔽了人的'真正的“自我”。“義”教人貢獻,“利”誘人占有,前者把人生變成一次義務的履行,后者把人生變成一場權利的爭奪,殊不知人生的真價值是超乎義務和權利之外的。義和利都脫不開計較,所以,無論義師討伐叛臣,還是利欲支配眾生,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總是緊張。

  如果說“義”代表一種倫理的人生態度,“利”代表一種功利的人生態度,那么,我所說的“情”便代表一種審美的人生態度。它主張率性而行,適情而止,每個人都保持自己的真性情。你不是你所信奉的教義,也不是你所占有的物品,你之為你僅在于你的真實“自我”。生命的意義不在貢獻或占有,而在創造,創造是人的真性情的積極展開,是人在實現其本質力量時所獲得的情感上的滿足。

  你說,得活出個樣兒來。我說,得活出個味兒來。名聲地位是衣裳,不妨弄件穿穿。可是,對人對己都不要衣帽取人。衣裳換來換去,我還是我。脫盡衣裳,男人和女人更本色。

  人生中一切美好的事情,報酬都在眼前。愛情的報酬是相愛時的陶醉和滿足,而不是有朝一日締結良緣。創作的報酬是創作時的陶醉和滿足,而不是有朝一日名揚四海。如果事情本身不能給人以陶醉和滿足,就不足以稱為美好。

  我的確感到,讀書、寫作以及享受愛情、親情和友情是天下最快樂的事情。“定力”不是修煉出來的,它直接來自所做的事情對你的吸引力。人生有兩大幸運,一是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另一是和自己喜歡的人在一起。所以,也能夠說,我的“定力”來自我的幸運。

  此生此世,當不當思想家或散文家,寫不寫得出漂亮文章,真是不重要。我唯愿保持住一份生命的本色,一份能夠安靜聆聽別的生命也使別的生命愿意安靜聆聽的純真,此中的快樂遠非浮華功名可比。

  簡單

  在五光十色的現代世界中,讓我們記住一個古老的真理:活得簡單才能活得自由。

  自古以來,一切賢哲都主張過一種簡樸的生活,以便不為物役,保持精神的自由。

  事實上,一個人為維持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物品并不多,超乎此的屬于奢侈品。它們固然提供享受,但更強求服務,反而成了一種奴役。

  現代人是活得愈來愈復雜了,結果得到許多享受,卻并不幸福,擁有許多方便,卻并不自由。

  如果一個人太看重物質享受,就必然要付出精神上的代價。人的肉體需要是很有限的,無非是溫飽,超于此的便是奢侈,而人要奢侈起來卻是沒有盡頭的。溫飽是自然的需要,奢侈的欲望則是不斷膨脹的市場刺激起來的。富了總能夠更富,事實上也必定有人比你富,于是你永遠不會滿足,不得不去掙越來越多的錢。這樣,賺錢便成了你的唯一目的。即使你是畫家,你哪里還顧得上真正的藝術追求;即使你是學者,你哪里還會在乎科學的良心?

  仔細想一想,我們便會發現,人的肉體需要是有被它的生理構造所決定的極限的,因而由這種需要的滿足而獲得的純粹肉體性質的快感差不多是千古不變的,無非是食色溫飽健康之類。殷紂王“以酒為池,懸肉為林”,但他自己只有一只普通的胃。秦始皇筑阿房宮,“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但他自己只有五尺之軀。多么熱烈的美食家,他的朵頤之快也必須有間歇,否則會消化不良。多么勤奮的登徒子,他的床笫之樂也必須有節制,否則會腎虛。每一種生理欲望都是會饜足的,并且嚴格地遵循著過猶不足的法則。山珍海味,揮金如土,更多的是擺闊氣。藏嬌納妾,美女如云,更多的是圖虛榮。萬貫家財帶來的最大快樂并非直接的物質享受,而是守財奴清點財產時的那份欣喜,敗家子揮霍財產時的那份痛快。凡此種種,都已經超出生理滿足的范圍了,但稱它們為精神享受未免肉麻,它們至多只是一種心理滿足罷了。

  一切奢侈品都給精神活動帶來不便。

  人活世上,有時難免要有求于人和違心做事。但是,我相信,一個人只要肯約束自己的貪欲,滿足于過比較簡單的生活,就能夠把這些減少到最低限度。遠離這些麻煩的交際和成功,實在算不得什么損失,反而受益無窮。我們因此獲得了好心情和好光陰,能夠把它們貢獻給自己真正喜歡的人,真正感興趣的事,而首先是貢獻給自己。對于一個滿足于過簡單生活的人,生命的疆域是更加寬闊的。

  許多東西,我們之所以覺得必需,只是因為我們已經擁有它們。當我們清理自己的居室時,我們會覺得每一樣東西都有用處,都舍不得扔掉。可是,倘若我們必須搬到一個小屋去住,只允許保留很少的東西,我們就會判斷出什么東西是自己真正需要的了。那么,我們即使有一座大房子,又何妨用只有一間小屋的標準來限定必需的物品,從而為美化居室留出更多的自由空間?

  許多事情,我們之所以認為必須做,只是因為我們已經把它們列入了日程。如果讓我們憑空從其中刪除某一些,我們會難做取舍。可是,倘若我們知道自己已經來日不多,只能做成一件事情,我們就會判斷出什么事情是自己真正想做的了。那么,我們即使還能活很久,又何妨用來日不多的標準來限定必做的事情,從而為享受生活留出更多的自由時間?

  在人的生活中,有一些東西是可有可無的,有了也許增色,沒有也無損本質,有一些東西則是不可缺的,缺了就不復是生活。什么東西不可缺,誰說都不算數,生養人類的大自然是唯一的權威。自然規定了生命離不開陽光和土地,規定了人類必須耕耘和繁衍。最基本的生活內容原是最平凡的,但正是它們構成了人類生活的永恒核心。

【周國平的經典散文】相關文章:

1.周國平妞妞經典語句

2.周國平散文讀后感

3.周國平經典語錄大全

4.周國平散文讀后感范文

5.周國平談愛情的經典語錄

6.周國平散文集的讀后感范文

7.周國平最經典的名人名言大全

8.周國平的隨筆雜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