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抒情散文我的自由自在
記不清是第幾次在雨天將思緒凝固在筆尖,我想,西安的天氣也如我一般,不記得自己在秋季降過了多少次秋雨。這幾天,西安又在下雨,只是這雨有點奇怪。每次出門前,站在陽臺上,將胳膊盡力伸長,讓手去感觸露天的環境,也許是宅的太久了,對外界的感知有點麻木。手居然告訴我這樣一個答案——好像在下雨,又好像沒下雨。很糾結,到底帶傘還是不帶呢?唉,還是帶著吧,人生就怕萬一啊。
走在路上,有的人撐著傘,有的人沒有撐傘。我很喜歡雨,自然不愿讓傘成為我們之間的障礙。然而,這雨真的太不會討人歡心啦,居然連地面都沒有下濕。灰色的水泥地面上,一塊干一塊濕,好像調皮的孩童糟糕的圖畫,雖然沒有多少美感,可是卻多了幾分隨意。不能暢快的沐浴在雨中,我自是有點不滿。
這樣想著,走著,有點無奈。可能這時的天在笑我吧。我猜它在想:小孩兒,你不樂意又能怎么樣啊,我想怎么著就怎么著,看你能把我怎么樣?哈哈哈······
其實是很羨慕天的,它想下雨時,任你哀怨咒罵,捶胸頓足,也奈他不何。倘若它不想下雨,即便天子朝拜,眾人跪求也難以得到安慰。思維定格在這一秒,竟覺得有點滿足,皇上祈雨尚不能得,我一個弱女子不能抵達心之所向,自然應屬常理了。
聽媽媽說,小時候的我去上學前肯定會說:媽媽,我給你念書去啦。幼稚的年齡只能看到事物的表象,也曾一度怨恨母親,為什么要讓我念書而制止我去玩。記得有一段時間,我迫切的希望離家出走,再也不愿聽從父母的安排,不愿完成爸爸布置的作業——每晚寫篇日記。挺慶幸自己生性膽小,每次構建的離家藍圖,都被爸爸大聲的呵斥毀滅,如此才有了我的現在。
今天,星期六了。我攜著日語課本走在通往教學路的路上,風拂過手面,溜進衣領里,但是還不太冷。學校很寬松,任你睡到12:00也無人煩擾。可是心底一種強烈的責任使我不再留戀在被窩的溫香中。走在樓梯上,突然在腦中出現四個字——獨上高樓。不知道怎么就冒出這個詞,可能是我腦子不好。
曾經偏執的認為自由的翅膀被父母套上了枷鎖,直到現在才明白,自己才是掌握航道的舵手,是自己主宰了自己的'生活。學校里考研的學長學姐們起床很早,我將他們稱為“書包一族”,我在想,他們也不想這么早就行走在風雨中吧,可是,經過輾轉幾輪回之后,還是決定去看書。
許多人總是抱怨生活很累,“鴨梨”很大,外加一句現實很殘酷。好像所有的罪過都來源于身外,仔細想想,所有的罪過都是自己追求的結果,是自己選擇了承壓。聽起來似乎有點荒謬,但事實真的是我們選擇了這樣的人生。
我們都接受了應試教育,“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的內涵深入骨髓。看到別人開了寶馬,自己絕不愿開個夏利;鄰家小孩得了第一,自己的小孩必須在下次考試中得到這個殊榮;朋友的月工資是1500元,自己至少都得跟他一樣。在這樣的心態下,我們就被自己驅使著,奔波在通往理想境界的跑道上。
現實被我這樣胡亂解釋,倒也變得坦然,因為我們是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是自己的興趣之所在,我們應該快樂的去奔波。
雨依舊我行我素,悠然自得,我學著用微笑接受我的自由自在,已經想明白了,可為什么還是有點羨慕天呢?
【經典抒情散文我的自由自在】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