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精品一级A片-国产另类欧美-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一-我要找美国一级片黄色|www.zheinei.com

經(jīng)典散文:春釣

時間:2018-02-21 09:00:28 我要投稿

經(jīng)典精選散文:春釣

  春 釣

經(jīng)典精選散文:春釣

  勞 燕

  初春,乍暖還寒,楊花揚(yáng)、柳絮飛的時節(jié),新的釣季又開端。

  清代詩人胡挺尤其喜歡春釣,他有春釣詩:“淡云疏雨杏花天,荇菜參差帶綠煙。漁絲蕩舟斷橋北,絲亙收罷小星懸。”顯然,是沖著去趕這個乍暖還寒、嵐翠撲衣的春氣的。在這個“淡云疏雨杏花天”的時候,去釣魚,才有滋味。池塘畔,一支釣竿,靜坐水邊,浮頻點(diǎn),餌勤換,忙里有靜,閑中有思,郁悶盡散,才有歡樂。

  釣,為魚。

  宋代呂蒙正有垂釣詩:“入灘風(fēng)急浪花飛,手把魚竿傍釣磯。自是鉤頭香餌別,此心終待得魚歸。”“春眠只盼曉,意恐垂釣遲”,這大約是每個釣魚人亟待出發(fā)時的切身體驗(yàn)。“此心終待得魚歸”,這恐怕是所有釣魚人都會有的感慨。向池塘撒下釣餌的一瞬間,只要看到池中小魚蜂擁而至,不顧一切爭搶餌食的熱鬧,釣魚人的心就別提會有多樂。浮漂下沉、上送的當(dāng)口,釣魚人全部的心思都關(guān)注在了魚兒,怎么禁得住這撒歡魚兒的誘惑。唐代沈全期詩曰:“朝日斂紅煙,垂竿向綠川。人疑天上坐,魚似鏡中懸。”明代詩人陳壁詩曰:“披蓑荷笠釣魚磯,釣得魚兒大更肥。釣雨釣晴還釣雪,冰心一片已忘己。”這是何等的意象。釣,豈能不為魚?

  釣,為魚,當(dāng)然還須講究法度。初春垂釣,先要選春釣效果好的水域,行話說:“春釣灘, 夏釣潭,秋釣蔭,冬釣陽。”選水域,就是“選灘”,要選肥水、小水面、魚密度大的塘口,宜有水草的淺水區(qū)、岸邊、灘頭。釣位須選設(shè)在背風(fēng)向陽側(cè)為好,水中若有水草,這釣位就可以定點(diǎn)在淺灘部,若無水草,則可移至深水與淺水接合部。

  初春垂釣的餌料,宜采用適合多種魚口味的`“混合餌料”,其主要成分是大米、小米、麩皮、玉米渣、油籽餅、酒糟、芝麻等。在自然水域中投餌料,用量要掌握“少食多餐”,在魚池塘放餌料,則要施重餌,并且適時補(bǔ)窩。所投餌料,應(yīng)盡量選與塘主所喂魚飼料相貼近的餌料,原則是為了適應(yīng)池魚的口味,以提高釣獲。

  春釣的法度又特有講究,要將長竿改為短竿,粗線換為細(xì)線,大鉤改為小鉤。大漂改為小漂。唐高適《漁父歌》詩云:“曲岸深潭一山叟,駐眼看鉤不移手。”就是說要講究“靈敏度”,一般夏、秋季的靈敏度是:調(diào)平水、調(diào)四釣二。初春則須空鉤懸空,調(diào)六至八目,釣一至二目。施釣時,要把握好起竿、揚(yáng)竿的準(zhǔn)確時機(jī),當(dāng)浮漂下沉或上送半至一目時,就要迅速起竿。施釣中,每隔三至五分鐘要“逗魚”,慢慢將竿頭挑起,再輕輕落下,以吸引魚的注意力、誘魚前來覓食。

  釣,不為魚。

  唐代崔道融詩云:“閑釣江魚不釣名,瓦甌斟酒暮山青。”南唐后主李煜的《漁父詞》:“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無言一隊(duì)春。一壺酒,一竿綸,世上如儂有幾人。”這兩位古代釣者都是在說:釣,不為魚。釣,自有釣之意趣,自有其樂。

  初春時節(jié),身在初染綠翠的河灘,腳下無名小花無聲地欣欣綻放,水面粼粼波光撩入眼中,鴉雀有聲,聽一兩聲傳鳴,此間感覺一下“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fēng)細(xì)雨不須歸”。“風(fēng)牽釣線裊短竿,箬笠輕蓑綠草間。春雨蒙蒙君不見,水煙埋卻面前山。”此間釣魚人的心情不問便可知,說為魚心馳神駐、樂而忘返亦可,說神怡飄然、樂而忘魚亦可。此為天人合一,融匯天時地利,獨(dú)取人和,此謂感受造化,即景娛情之樂也。

  唐寅有釣魚詩:“茶灶魚竿養(yǎng)野心,水田漠漠樹陰陰。太平時節(jié)英雄懶,湖海無邊草深深。”水田漠漠,湖草深深,在“鏡湖俯仰兩青天,萬頃玻璃一葉船”空靈清新的池塘、河灘垂釣,這番景象,可以讓釣人感安靜、清靜、寧靜,這是一片原始的、野味的、夢幻的恬靜,可以清心。放竿-拋絲-下鉤后,端坐在天地與這靜靜的河灘岸邊,全神貫注、氣和丹田,心中還會有雜念凡塵嗎?“金絲釣雅趣,碧水洗清心”,此乃釣者造化,修身養(yǎng)心之樂也。

  全神貫注于浮漂,“心凝浮漂九州小,手握釣竿萬事空”。人在此時,世間的煩惱,生活中的郁悶,都會去到云外。這是一方與世無爭的天地,在這無華無喧囂的天地里,無窺視之眼,無小人聒噪,無利祿算計(jì),無蠅營狗茍滋擾。只有這一泓綠水,一根釣竿,心田內(nèi)外,一片空靈,只有遠(yuǎn)離塵囂的悠閑,超世脫俗的灑脫,可以物我兩忘。心可以凈化,思可以平和,情得以陶冶,志得以砥礪!此乃平實(shí)超脫之樂也。

  這是一個快餐時代,所有的人,看似體面,無不在為生存和積累更多的物質(zhì)資本奔波忙碌,無不為房奴、車奴、孩奴,或者為命運(yùn)利益所驅(qū),無可奈何,忙忙碌碌得很。這確乎是個少說、少思、少想,不必寫詩、抱怨、憂郁的年代,仁者樂水,于是你成為釣者,但當(dāng)你靜坐河岸,入定靜觀的時候,你可以在這個超脫的時間空間,靜靜地思,放松地想。一鞠粼粼水,可以洗憂心。思之方程解構(gòu),或緊張馳騁,或放松緩行,可以卸卻周身疲憊,融化心中的焦躁,剔除胸中的抑郁,洗滌心田塵埃,凈化心智靈魂。此乃思無邪,無我之樂也。

  垂釣,有備釣?zāi)且魂囇b備釣竿餌料的忙碌,有出發(fā)前即便春眠只盼拂曉的焦急等待,會為選水域做塘奔波觀察不休,會全神貫注、耗精費(fèi)神盯著浮漂動靜,等待魚兒上鉤,需要耗費(fèi)多少體力、精力,消耗不少蛋白質(zhì)熱量,此間就有奧妙:可以減肥。你見過職業(yè)漁夫或者專業(yè)業(yè)余釣魚者有哪個是肚大腸肥的胖子嗎?唐代詩人岑參是個胖子,他的身材后來卻變得比較得體說得過去了。據(jù)說他向人說起過變瘦的緣委,似乎是游泳和釣魚使然。也就是說,釣魚可以減肥。以釣魚作為減肥的妙著,這著棋下得是不是有點(diǎn)看不懂了?當(dāng)然,岑參垂釣不只為減肥,還有一得之樂。看看他的《漁父》詩:“朝從灘上飯,暮向蘆中宿。歌竟還復(fù)歌,手持一竿竹。”手持一竿竹,歌竟還復(fù)歌,何等的寫意。這釣魚的詩人,其釣所得,除了詩情詩意還是詩情詩意。

  釣,不為魚。

  唐代詩人崔道融有詩:“閑釣江魚不釣名,瓦甌斟酒暮山青。醉頭倒向蘆花里,卻笑無端犯客星。”這個崔道融,不釣名,不釣利,只為一邊喝酒,只為閑釣而已。鄭板橋詩言:“烏紗擲去不為官,橐橐蕭蕭兩袖寒。寫取一枝清瘦竹,秋風(fēng)江上作漁竿。”這個鄭板橋,擲去烏紗,瀟瀟灑灑兩袖清風(fēng),抄起一竿釣竿,只是邊畫竹,邊思量秋風(fēng)江上的漁竿。唐寅也有釣詩:“三十年來一釣竿,幾曾叉手揖高官。茅柴酒白蘆花被,明月西湖何處灘。”三十年來,幾曾叉手揖高官,只管持一釣竿,河灘為床,蘆花作被,風(fēng)飲餐露,釣魚去。唐代皇甫冉《歸渡洛水》:“灃浦饒芳草,滄浪有釣舟。誰知放歌客,此意正悠悠。”皇甫冉喜歡釣魚,從這首詩可以看出,他哪里是為魚而釣,他是找個釣位,在體會、捕捉詩意,這位在那里釣管釣,一心只為采風(fēng)、作詩、放歌罷了。唐代有個儲光羲更是了得,他釣魚有特殊的目的,其詩云:“垂釣綠灣春,春深杏花亂。潭清疑水淺,荷動知魚散。日暮待情人,維舟綠楊岸。” 呵呵,他整天釣魚,原來是約會情人,起早在河灘邊,只到日暮,只為等那意中人兒,其人垂釣,為談戀愛耶。

  釣,其樂不在魚。

  上海釣魚協(xié)會有個老叟,吟詩道:“世間閑娛千百種,惟有垂釣勝神仙。”水塘邊,坐下來,一根釣竿,一繩絲線,釣魚,真閑。只是為釣,不為魚。有人為魚,有人卻為閑,更有人,只是覽遍湖光山色,釣盡早春意境。淡泊名利,知足常樂,有魚,沒有魚,都樂。

  釣,不為魚。各人有各人的目標(biāo)、目的與追求。釣,有多少風(fēng)景、意境;釣,有多少寄托、詩情;釣,有多少寬闊曠達(dá)境界。

  白居易詩:“昔日白頭人,亦釣此渭陽。釣人不釣魚,七十得文王。”又有多少釣者,不為那一個結(jié)果,云在青天水在瓶,修煉到“無為”境界?

  釣,不在魚,無為也。釣,在我,此魚釣我之謂,魚知我,魚誘我,魚催我唉。

  春風(fēng)漸暖乍還寒,柳芽方吐桃半綻。池塘旁,河灘邊,弄釣線,欣喜垂釣又開端。

  初春時節(jié),有閑,肯耐心,能靜心,就拋竿去,天地人,中間就是我和魚,有這樣的感覺,就尋樂去,釣,其樂不在魚。

【經(jīng)典精選散文:春釣】相關(guān)文章:

1.故鄉(xiāng)的春經(jīng)典散文

2.春經(jīng)典散文隨筆

3.經(jīng)典散文推薦 春殤

4.描寫春的經(jīng)典散文

5.春的顧盼經(jīng)典散文

6.春之韻的經(jīng)典散文

7.春之暢經(jīng)典優(yōu)美散文

8.檐前的春燕的經(jīng)典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