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過端午日記
忙碌而充實的一天結束了,我們一定有不少所感觸的事情吧,想必是時候寫一篇日記了。日記你想好怎么寫了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過端午日記,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過端午日記1
端午節是紀念偉大詩人屈原的,據說,屈原投汨羅江后,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劃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尸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匯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 知是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先恐后的劃進茫茫的洞庭湖。為了寄托哀思,人們蕩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百姓們又怕江河里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 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尸體,后來就成了吃粽子的習俗。看來,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與紀念屈原相關,有唐代文秀《端午》詩為證:“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 不能洗得直臣冤。”
今天是端午節,我在這里向三四班的老師和同學們表示節日祝賀:“祝你們端午節過得快樂、開心!”奶奶也在家里給我包粽子,買香包,我端午節也過得很快樂。
過端午日記2
我盼了好久,終于盼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
端午一到,全家人都干起了自己該做的事,忙碌極了。媽媽去買菜,奶奶打掃廚房。那爸爸呢?他今天終于太陽從西邊升起來了。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今天他要親自下廚啦。爸爸燒的菜我可好久沒吃了呢!而我也這邊忙忙,那邊忙忙,忙得不亦樂乎。
經過漫長的等待,我們終于可以吃午飯了。我迫不及待地拿了一張碧綠碧綠的麥餅皮,把它攤平,放上各種各樣的菜。有酸菜面、豆腐干、豬肉……最遺憾的是好好的雞蛋卻放上了蝦,害的`雞蛋的靈魂都沒了。再說,我也不喜歡吃蝦。
麥餅包好了,我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啊!我親手包的餅就是好吃!”一邊吃著餅,爸爸還告訴我端午節的由來。
這個端午節真有意思,就像過年一樣。連家里最不愛上廚房的爸爸都變得勤快了。今年的端午節像施了魔法似的,是多么有意思啊!
過端午日記3
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佳節,我們一家人去過端午節,端午節又叫端陽節。
一路上,到處都是賣粽子的.。我想呀,原來到了節日都把重要的東西放出來。媽媽買了好幾個粽子,吃得我肚子都撐了。快到了我看見人們熱鬧非凡,人山人海,那里有的穿著黃色的衣服,有的穿著紅色的,還有的穿著綠色的,好像在準備劃船呢。我選的是紅對勝。
比賽開始了,她們齊心協力飛快地向終點沖。喊起口號,震耳欲聾。結果是黃隊和綠隊同時沖向了終點。
我跟爸爸媽媽說:“回去吧。”爸爸說:“好。”我們就依依不舍地回家了。
過端午日記4
過端午了我們好高興啊,我們全家都去了滿天星吃飯。
端午節為每年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等。“端午節”為中國國家法定節之一,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端午節起源于中國,最初是中共人民怯病防疫的節日,吳越之地春 秋之前又在農歷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的.形式來祭祀部落圖騰的習俗,后因詩人屈原在這一天死去,就變成了漢族人民祭奠屈原的傳統節日。就這樣端午節就有了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
啊,原來過端午節是這么一回事啊。
過端午日記5
端午節快要到了,你知道它的來歷和知識嗎?就讓我來告訴你吧!
關于端午節,有一個兒歌:“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端午又稱重五,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字聯系在一起。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和足踝上,稱為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
賽龍舟、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相傳龍舟競渡是為了撈救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粽子好吃,可包起來卻難。今年的端午節,我們準備挑戰一下,自己動手包一次粽子。首先,我們先買來了包粽子的材料:蜜棗、糯米和粽子葉。第一步,把糯米和粽子葉泡一晚上。第二步,在粽子葉上放上米和蜜棗。將粽子葉折成三角,用繩子系緊。第三步,將粽子煮熟,取出來就可以吃啦!吃著香噴噴的.粽子,我的心里別提有多開心了!
過端午日記6
今天是端午節,大街上到處都是賣粽子的,我和媽媽在家里也用糯米和蜜棗包了一些粽子,到了中午就能吃了。
昨天晚上,媽媽用水泡了一碗糯米,又把干粽葉也泡到了水里,今天到了中午十一點,媽媽開始叫我來包粽子。
媽媽包著,我學著。媽媽拿了兩張粽葉,把它們疊起來,然后反過來,就成了一個上圓下尖的錐形,接著,媽媽抓了一些糯米,放了一個蜜棗,又蓋了一些糯米,讓我挑了一個比較細的.粽葉撕成一條條的,把每兩條打個結,就成了粽繩,接著,媽媽拿了一根粽繩,把粽子包的結結實實的,一個粽子就包好了。
我也試了試,第一次放的糯米多了,第二次放的糯米少了,我又添了一點糯米,終于包好了一個,這時媽媽已經包了3個了,過了一會,我和媽媽包完了所有的粽子。把粽子放進了高壓鍋里定了一個小時,到時粽子熟了可以吃了。
過端午日記7
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這個傳統節日是為了紀念古代的愛國詩人屈原設立的。
端午節這天,媽媽早早地起來了,拿出鴨蛋和粽子,放在鍋里煮。我站在灶臺邊上,看著鍋里的鴨蛋,有青綠色的、玉白色的,煞是可愛。不一會,我聞到一陣粽葉的清香。我迫不及待地問:“煮好了嗎?”媽媽回答:“好了,好了!”于是,媽媽取出一個煮熟的粽子,幫我剝去粽葉,菱角形、白胖胖、軟粘粘的'粽子好吃極了。
吃完粽子后,我和媽媽一起去夫子廟買香囊和五彩繩。玲瓏小巧的香囊又香又美,我好喜歡。我讓媽媽把漂亮的五彩繩系在我手上和腳上。媽媽告訴我,小孩子戴上香囊和五彩繩可以祛疾病,保安康。
回家的路上,我讓媽媽買了一些艾草。到家后,我們把艾草插在家門的兩邊。艾草的清香可以驅趕蚊蟲呢!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過端午日記8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它在農歷五月初五。
端午節這天人們都要吃粽子。我最喜歡吃蜜棗味的粽子,味道很甜。爸爸就喜歡吃咸味的。粽子有大有小,味道都不一樣。
除了吃粽子,還有一個大家喜歡的活動就是賽龍舟。到了端午節這天,很多地方都舉行龍舟比賽。據說龍舟比賽是為了紀念楚國屈原。在公元前278年,楚國被秦國消滅,屈原不忍心舍棄自己的'祖國,于五月五日,抱石投汩羅江而死。楚國人民聽到這個消息以后非常傷心,紛紛劃著小船去救他。故事就這樣流傳下來,才有了今天的賽龍舟。
過端午日記9
一年很多節日,可我最喜愛端午節,因為我喜歡看賽龍舟。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在農歷五月初五這天過。南方流傳有一首兒歌:“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賽龍舟是十分壯觀的。龍舟船的大小一般為20米到30米。船的`首尾為雕刻著栩栩如生的龍頭、龍尾,船身上畫滿了龍鱗。我在電視上看賽龍舟,那些隊員穿著五彩繽紛的衣服,大約有三十人。船上還有一名鼓手。聽到準備聲,隊員們準備好,精神抖擻,十分壯觀。哨子一吹響,隊員們奮力地向前沖,非常努力的向前沖。最后,“順德樂從”的隊員贏了,看到他們這么開心,我也不禁地笑了。
端午節賽龍舟真精彩!賽龍舟是多么壯觀的啊!我愛觀看一年一度的“賽龍舟”。
過端午日記10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端午節對于我這個饞嘴貓來說是一個開心的日子.
早晨,剛起床就聞到一股肉的香味,哇,原來是媽媽在煮粽子呢,好香呀,真想馬上吃到.終于煮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拆開線,津津有味地吃起來,肉粽真是美味呀!除了粽子,還有''五黃''呢!五黃是由:雄黃酒,黃瓜,黃鱔,黃魚,黃泥蛋組成的'.
剛剛出家門就看見每家每戶都掛起艾葉來了."為什么要掛艾葉呢?"我疑惑不解地問."艾葉是用來驅邪,保平安的"爸爸答道."哦,我明白了."我恍然大悟.
接著,我們坐車來到了嘉興,也不知到那里了,竟然看見一群人在賽龍舟,橋上擠滿了人群,個個都在給賽龍舟的隊員加油助威呢!我伸長了脖子往水里望,只見隊員們精神飽滿,臉上流露出了一絲信心,好像冠軍穩拿在手.
唉,時間過的真快,就只能跟你說到這里了,拜拜!
過端午日記11
端午節又來了,反反復復我們不知已經過了多少個端午節了,過了這么多的端午節,誰又知道它的來歷呢!
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也叫端陽,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的名字呢!多得讓人數都數不過來。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都不相同 ,直到今天,端午節仍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
現在大家對五一·勞動節有所了解了吧!在這一天,我不知道其他民族是怎樣過的,但是我知道在這一天人們都要做的一件事,大家知道是什么嗎?就是吃粽子!端午食粽又是我們中國人民的傳統習 俗。據記載:早在幾千年前晉代的時候,粽子被正式定為了端午節食品。做粽子的時候,要先把粽葉用水浸泡后,再把粳米淘過后,可以在粳米中加一些糖或是紅棗,包在粽葉里,煮熟就可以吃了,吃 的時候在加一些糖,就更好吃了!
對了!端午節你吃粽子了嗎?
【過端午日記】相關文章:
我家過端午節的日記12-09
小時過端午節心情日記03-10
過端午作文03-25
過端午作文01-10
過端午的節日祝福12-09
端午這樣過作文12-01
過端午節的作文09-25
過端午作文四篇04-26
【精選】過端午作文3篇04-26
過端午作文三篇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