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推薦】讀書日記范文錦集6篇
一天的時間即將結束了,相信你會領悟到不少東西,此時此刻我們需要寫一篇日記了。你所見過的日記應該是什么樣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書日記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書日記 篇1
在學校里,我們第一次舉行了讀書漂流活動,老師給我們發了一本書,書上還貼的有標簽,一到六十號,老師講要在書上面貼一個登記表,在上面填借閱人的名字,填喜歡的人物,還要填自己讀的好不好,最好是優、差不多是良、最差的就寫差。
老師給我發第一本書是《爺爺一定有辦法》,講的是一個老爺爺給他的`孫子縫了一件藍色的,上面有白色的五角星的連體衣,他長大了,衣服小了,爺爺把衣服下面剪掉一點點,他穿上去就跟剛穿上一件襯衣一樣,他最后長的太大了,就不能當作襯衣,爺爺只能把衣服剪開當背心穿,他這一天什么衣服都穿不成了,只能當一個西裝上的領結戴著,有一天他不小心把領結掉到了小河里,他自己也掉進了小河里,他把領結撈起來,在河里洗了洗就回家了。我感覺這個爺爺特別的聰明。
我覺得讀書漂流活動很有意思,因為我們不僅學會了怎么交換自己的書,那樣我每一次交換就能看到不同的書了,我們也學會了怎么跟別人分享每一種物品。我希望讀到同學們更多更好的書。
讀書日記 篇2
古人云: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就一直踏著書的階梯逐漸走進廣闊的知識海洋。
最初讀《安徒生童話》時懂得了單純樂觀;讀《格列佛游記》時知道了堅韌不拔的意志力和頑強生活的勇氣;讀《石頭湯》時懂得了分享。但我所讀的.書遠遠不止這些,還有文學類、科普類等等。
記得三年級時,最頭痛的事非寫作文不可了,每次寫作文都抓耳撓腮,半天擠不出一句話。于是老師推薦給我一本《青銅葵花》,開始我并沒有關注它,可有一天我獨自一人在家拿出這本書看起來,居然越看越喜歡。第一次讀到青銅坐在柱子上幾天不吃不喝時我急得團團轉;第二次讀到嘎魚捉弄葵花時,我為葵花打抱不平;最后讀到葵花離開青銅,讓青銅說出了話,這讓我又傷心又激動。
煩惱時拿起一本書,它告訴我開心是多么重要;憤怒時拿起一本書,它告訴我理解是多么的寶貴;無聊時拿起一本書,它告訴我充實生活是多么的難求。書,你是多么的美,多么的好!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相信:只要功夫深,鐵柣磨成針。我與書為友!
讀書日記 篇3
《笑貓日記——塔頂上的貓》是當代著名童話作家楊紅纓阿姨寫的。我讀了這本書,覺得非常好看。書中的.人物有,杜真子、笑貓、地包天、馬小跳……等等。我個個都喜歡。
而我最喜歡的就是笑貓了,因為他善良、忠實、聰明,而且還笑口常開呢!笑貓經常幫助人家做好事。有一次,笑虎貓、皮貓在外面玩耍時不小心受傷了,在場的人都十分驚慌,不知所措。正好老老鼠路過,知道了這件事情,跑過去告訴了笑貓,笑貓毫不猶豫,飛快地跑到翠湖公園,爬上塔頂,背起虎皮貓往寵物醫院跑。寵物醫院的路笑貓只去過兩次,而且去過的時間也比較久了,早就忘記路徑。可是他憑著自己平時在塔頂上觀察,結合自己的記憶,很快就把虎皮貓送到了醫院。
你說這笑貓聰明不聰明?善良不善良?因此我非常喜歡這本書,那么你呢?
讀書日記 篇4
這個暑假我看了一本兒童日記故事書,名叫《小屁孩日記》。這是一個美國中學男生,他的名字叫“格雷”。他為自己的瘦小的個子而苦惱,老是擔心被同班的大塊頭欺負,會感慨“為什么分班不是按個頭分而是按年齡分”。這是他心里的一道小小的自卑。可是另一方面呢,他又為自己的.腦瓜比別人靈光而沾沾自喜,心里嘲笑同學是笨蛋,還老想著投機取巧偷懶。
這是個狡黠、機趣、自戀、膽小、愛出風頭、喜歡懶散的男孩。他在老媽的要求下寫日記,幻想自己成名后拿著日記本應付蜂擁而至的記者。這本日記記錄了格雷在家和學校里跟同學還有家人發生的學習和生活的趣事。它的每一段文字下面都有一張畫來表示日記的內容。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寫的新年前夜的日記。他寫了家里一件危險的事情,因為格雷和弟弟玩一個線團,格雷手上拿著線團,弟弟“啪”地拍到了他的手,結果弟弟把線團吞下去了。這件事讓我意識到:就算玩也要像過馬路那樣小心啊!
我覺得書能讓我增長知識,也能給我快樂。
讀書日記 篇5
對于一個從小就體弱多病的人而言,生病也不算是什么新聞了。已經習慣了經常生病,今天早晨起來的時候發現昨天就已經出現的癥狀更加嚴重了。于是購買了藥物,按著要求服藥。也許有很多的疾病現在治療效果并不是那么好。但是我們也沒有更好的選擇。你好你好,與其去怨天尤人,還是不如在現有的基礎上做到最好。
昨天讀了福樓拜的《包法利夫人》,在那個年代因為現代醫學體系還沒有建立,很多治療都顯得很粗糙,以至于一些比較基礎的常見疾病也沒有得到治療,男主人公甚至還在自己妻子的鼓動下沒有進行消毒就給鎮上的人做畸形手術,那個時候我心中已經有了不祥的預感,果真,載看下去病人就發生了非常嚴重的感染,最后不得不截肢。醫生仿佛也只是更接近于巫師的一種存在。盡管現在的醫學也不是全職全能的',和那個時候相比,也已經是云泥之別高下立判。
不過這本書的意義也遠不只在于此,只是想到了便有感而發。
因為生病也不想接太多復雜的工作,決定還是盡量讓自己休息一天。是的,親愛的另一半不在身邊的時候,很多事情都需要我自己來做,總是依賴別人也是不行的。記得在自己沒有開始做現在這些工作的時候,曾經有一段時間生活算得上非常安逸,每天都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但是那樣下來終究還是沒太多收獲。業余愛好是一方面,學習和工作是另一方面。
偶爾的一次歇息是為了讓今后更有效率。畢竟在現在的狀況下,勉強自己去做事情,意義也不大。
讀書日記 篇6
《三國演義》讀后感
這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在烽火連天的世界里,引發了一個又一個驚心動魄的故事。
這就是在羅貫中筆下的著作―---三國演義。
其中有庸主獻帝劉禪,氣量狹隘的周瑜,忠厚的魯肅,勇猛的張飛,納賢的劉備等等,無不個極其態。這些人物給了我很深的教育。雖然都被描繪得栩栩如生,但是我最喜歡的是重義的關羽和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諸葛亮。
先說關羽。這是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他降漢不降曹、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后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關羽忠于劉備,因戰敗降敵。一得知劉備的消息,就直奔劉備而去。《三國演義》里表現關羽的方法也很簡單:“丹鳳眼,臥蠶眉,面如重棗,青龍偃月刀”,后來加上“赤兔馬”,刮骨療毒不怕疼,斬顏良,誅文丑,幾乎變得天下無敵。
再說劉備,他知道沒有—個足智多謀的人和自己—起打拼江山,自己是不可能做出—番大事業的。于是他三顧茅廬,找諸葛亮來共謀大事,前兩次拜訪諸葛亮不在家,當劉備第三次找他時,諸葛亮卻在午睡。劉備當時雖不算很有名氣,卻也是—個將軍呀。而這位將軍,卻花好幾個小時的時間等諸葛亮睡醒。這件小事,足以看出劉備的.謙虛和明智。
治理國家需要忠臣,需要一個能夠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忠臣------------諸葛亮。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足智多謀,而且一生謹慎。他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七擒孟獲,空城計……這些事都是我們想不到的。
正所謂少年強,則國強。我們這些青少年難道不應該向他們學習嗎?讓我們共同努力,使我們的國家變得更加強大,使中國成為永遠的東方之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