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王寶強離婚事件下的網絡道德審視
王寶強離婚事件下的網絡道德審視
葛作然
摘要:2016年8月14日凌晨,演員王寶強在個人微博中發表離婚聲明,一時間引起網民的大量關注和轉載。很多網民對王寶強表示同情和支持,對其妻子馬蓉及經紀人宋喆進行網上謾罵和攻擊。王寶強離婚事件在很短時間就引發了國內外廣泛關注,形成了巨大的網絡輿論壓力,對事件當事人及其親屬造成了很大影響。王寶強離婚事件,不單是娛樂新聞,也不單是明星離婚事件,它還是道德大考驗,能折射出現實和網絡兩個層面的諸多道德亂象。本文從分析王寶強離婚事件入手,指出了當前國內網絡道德的各種亂象,說明了網絡道德應當遵循的原則,并為今后網絡道德的建設提供了思路。
關鍵詞:王寶強離婚 網絡道德 網絡道德亂象 網絡道德原則 網絡道德建設
2016年8月14日凌晨,演員王寶強在個人微博中發表離婚聲明,稱其妻子馬蓉與經紀人宋喆有婚外不正當性關系,嚴重傷害婚姻破壞家庭,所以決定離婚。王寶強的離婚聲明一發出,立刻引起大量網民的關注和評論,消息在短時間內被大量轉發擴散。之后,事件在網絡輿論中持續發酵,不但當事人王寶強、馬蓉和宋喆的消息被披露,與三人相關的親朋好友也被牽涉其中,成為網民們挖掘內幕消息的渠道。據悉王寶強熟悉和交好的明星好多都躺著中槍,不出來力挺王寶強就被網民們吐槽 。王寶強離婚事件,不僅迅速占據了各大網站娛樂新聞的頭條,而且還搶了正在進行中的里約奧運會的風頭,一度成為網民們最關注的熱點話題。截止8月20日晚,短短六天時間,百度搜索“王寶強離婚”的相關結果約為個,王寶強微博中關于離婚聲明的消息轉載量?次,留言條,點贊?次。馬蓉微博中與離婚案件相關的兩條消息分別被轉發14萬次和18萬次以上,留言分別達到481萬和409萬以上,都是爆發式關注。對于王寶強離婚事件,除了網民不間斷地關注、吐槽、人肉搜索和爆料外,網絡上還出現大量趁機蹭關注的行為,即借王寶強離婚事件炒作自己或自己的網頁和微信號,博取高點擊率。段子手們更是找到了素材,用各種形式發段子,表達對此事件的看法,表明態度。總之是微博、微信、朋友圈一時間真假消息滿天飛,網站消息鋪天蓋地,夸張一點兒說只要打開網頁就是“王寶強”,只要看評論,就是網民在大罵馬蓉和宋喆。人們樂此不疲地轉發著“王寶強”,炒作著王寶強離婚事件。可以說2016年8月中下旬,在網絡輿論集中大爆發的背景下,王寶強離婚事件以極快的速度被推到前所未有的風口浪尖上。當然,這個事件擴散的同時把網絡道德的各種問題深刻地暴露了出來。
網絡道德是指人們在網絡環境和網絡空間中所應該遵守的道德準則和道德規范,是一種約束人們網絡行為的道德力量,也是調整人們網絡道德關系的行為規范。網絡道德也可以說是現實社會道德在網絡環境和網絡空間的反映,但因為網絡具有虛擬性、自主性、開放性、大眾性、技術性等多種特點,致使網絡道德又不相同于現實社會道德。較之現實社會道德,網絡道德呈現出很多新特點和新現象,網絡道德亂象也更復雜,因此需要整治和改善的方面更多。隨著人們對網絡應用的普及,網絡道德問題越來越凸顯。如果不對網絡道德加以整治,必定會嚴重影響網絡環境,讓網絡輿論負向價值橫行,顛倒人們的價值觀念,產生網絡安全隱患,造成網絡道德問題。下面將從王寶強離婚事件透射出的網絡道德亂象進行分析,然后對網絡道德適用原則進行論證,最后對當前網絡道德走出危機和困境提出意見和建議。 ( )
一、王寶強離婚事件下的網絡道德亂象
1、侮辱謾罵,助長網絡戾氣。王寶強的離婚聲明在8月14日凌晨通過微博爆出后,很短的時間,網民就對王寶強妻子馬蓉和經紀人宋喆罵聲一片,侮辱性的言語越來越強烈。似乎如果不對馬蓉和宋喆謾罵,就不足以表示對王寶強同情和支持,也不足以發泄怒氣和表明立?3先唬?綣?醣η坷牖檣?髦興?鋈?鞘率檔幕埃?醣η坷淼輩┑萌嗣塹耐?欏:慰鐾醣η孔魑?幌哂忻?撓笆友菰保?滌諧?嗟姆鬯亢統?叩娜似??竦煤芨叩墓刈⒍任蘅珊穹牽??俏蘼廴綰危?庖膊荒艸晌?蛭?不逗土νν醣η烤兔÷盥砣睪退螁吹睦磧傘B砣睪退螁吹乃?魎??ケ車賴攏?ケ徹?蛄妓祝?梢越郵艿賴律笈校??潛幻÷詈腿松砉セ鰨?捅磺址噶巳ɡ?R遠裰貧竦姆絞驕?圓皇塹賴濾?岢?摹R蛭?÷詈腿松砉セ髡庵植煥碇塹姆絞膠臀耆櫳緣撓镅員舊硎俏ケ車賴碌模??侵荒苤?ね?珈迤???ね?綾┝Α?
2、人肉搜索,侵犯個人隱私。王寶強離婚事件在王寶強發表離婚聲明后快速發酵,與之相關的新聞消息不斷被挖掘,甚至不太相關的人和事都被人肉搜索,以至于嚴重侵犯個人隱私,對當事人及其親屬造成很大影響。網民們樂此不疲地人肉搜索各種和王寶強離婚事件沾邊的線索,波及面越來越廣。王寶強在美國的住宅什么樣,購買住宅的條款有什么異樣,住宅的出售信息如何;王寶強公司的股權變更、產權分析情況;王寶強老家父母的動向如何;王寶強以前的影視劇和電視欄目有哪些;王寶強和馬蓉昔日的照片、生活點滴有多少;馬蓉的現狀和經歷爆料;馬蓉的私生活曝光;馬蓉父母的來頭是什么;宋喆的行蹤爆料;宋喆與馬蓉交往歷史的內幕……總之,能搜索的都搜索,能八卦都八卦。網民們紛紛以獲取新消息為樂,恨不得把當事人的祖宗十八代都挖出來,根本不考慮是否侵犯了當事人的隱私。雖然王寶強作為公眾人物,不可避免地會被放在一個開放的視野,但是并不意味他就此沒有了隱私權,他的家人更是。但是網民們沒有節制地人肉搜索,已經嚴重侵犯了當事人及其親屬的隱私權,這早就遠遠超越了離婚案件本身。馬蓉和宋喆因為網民的高關注度和沒完沒了的謾罵一夜之間成了家喻戶曉的名人,成了網民們在網絡上聚眾發泄和指責的對象,兩人的隱私差不多被扒光。
3、借勢炒作,滿足一己私利。王寶強離婚事件發生后,不少網民和網絡推手針對“明星”、“經紀人”、“背叛”、“圈套”、“財產”、“人品”、“婚姻關系”等一系列核心詞進行炒作,蹭明星事件來提升自己的關注度。可以說各路人士紛紛從不同角度分析、批判、甚至謾罵和侮辱,把自己裝扮成道德的審判者,“有理有據”地分析、高高在上地指責。各大網站也蜂擁而上,追蹤報道,不甘心錯過社會輿論熱點、失去賺取高點擊率的寶貴機會。如果說事件之初是處于王寶強的明星效應,出于對事件的正當宣傳的話,那么事件發展到后面就演變成借勢炒作行為,沒有底線地曝光現象,這些就不能不說是網絡道德嚴重失范了。各路人士,各種平臺競相炒作王寶強離婚事件的真實意圖,其實就是為了滿足一己私利,賺取網民的點擊率,提高網民對自己的關注度,從而謀求各種利益。有消息稱,某飯店打出廣告,說跟王寶強名字一樣的就免單;還有人說要拍攝《寶寶不哭》的微電影;也有人說要借給王寶強錢幫他打官司;還有人聲稱打算嫁給王寶強……當然更多人分析婚姻危機的原因,梳理王寶強公司股份變更的來龍去脈,預估離婚官司的判決結果。總之,五花八門,但無一不是借機吸引網民關注。
4、網絡惡搞,就為火上澆油。網絡惡搞是網絡上一種惡意的搞笑行為,目的是利用搞怪行為逗笑網民,博取超高人氣。惡搞在最初是某種滑稽幽默行為的代名詞,跟“無厘頭”有些近似,但是后來就演變成了有意歪曲、顛覆、甚至諷刺、挖苦、謾罵的一種形式,成為少數網民發泄不滿、調侃社會、嘲諷時態、甚至進行網絡攻擊的形式。網絡惡搞最大的弊端是歪曲事實,誤導試聽。我國大陸自從《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惡搞成名之后,網絡惡搞就開始呈現快速發展態勢,并且有個別人因為專門進行惡搞而一舉成名。因為網絡惡搞,李白、杜甫都很受傷,烏七八糟的詩作都貼上他們的標簽;因為網絡惡搞,國內外歷史事件、偉人名人都成了惡搞素材;因為網絡惡搞,嚴肅的社會話題、正統的文化思想都被拿來進行“創作”。網絡惡搞這種只求逗笑網民博取超高關注而忽略價值觀念正確與否和忽視網絡道德的行為是應該受到嚴肅批判的。王寶強離婚事件發生后,很快惡搞的視頻和圖片,以及打著李白旗號的詩作就出爐了,并在微信微博里瘋傳,從而誤導人們的試聽。這對于王寶強離婚事件的當事人而言,無疑是火上澆油,雪上加霜,這種行為是與網絡道德原則背道而馳的。
5、混淆視聽,發布傳播假消息。王寶強離婚事件短時間內就搞得沸沸揚揚,真假消息滿天飛,除了跟當前社會網絡普及,智能手機、電腦普遍應用,信息傳播方式改變、傳播速度加快等諸多原因有關外,還跟網民的獵奇、偷窺、好勝、宣泄等心理有關。少數網民和網絡推手故意制造假新聞,傳播假消息,唯恐天下不亂。網民們也是看熱鬧不嫌事大,不辨真假就批評指責、輿論攻擊,或者進行惡意轉發,故意造成輿論壓力。發布和傳播假消息的行為,已經違背網絡道德,如果情節嚴重、造成嚴重后果的話,當追究造謠傳謠者的法律責任。王寶強離婚事件發生后,各種假消息頻出,讓事件本身更顯得撲朔迷離,真假難辨。
6、盲從跟風,擴大網絡輿論。王寶強離婚事件超高的關注度,跟網民的盲從跟風行為不無關系。某網站公布說短短一個禮拜,“王寶強離婚”有關新聞的閱讀量已經超過90億次,這個數字是否可信不便考證,但是王寶強和馬蓉微博的留言數量是真實的。王寶強離婚聲明的留言超過300萬條,馬蓉微博里兩則和離婚有關的微博留言量加起來將近1000萬,這里還不包括消息被二次、三次或更多次轉發后發生的留言數量,也不包括與王寶強有交集的親朋好友、明星微博里的留言,更不包括離婚事件相關消息被轉發、被惡搞的數量,所以單從網民們對王寶強離婚事件的參與度來講,就已經是一個超高記錄了。這種幾乎全民參與的網絡行為背后,暴露的正是網絡道德的危機。網民們把娛樂狂歡建立在當事人的痛苦之上,把正當的輿論批判變成了輿論綁架,為當事人及其親屬帶來巨大壓力,嚴重影響到他們的私人生活。
7、牽連無辜,超越道德底線。王寶強離婚事件波及面之大是超出想象的。網民們基本上一邊倒地同情和支持王寶強,譴責和謾罵馬蓉及經紀人宋喆。的確,如果王寶強離婚聲明所述原因屬實的話,馬蓉和宋喆應當接受道德的譴責,王寶強也應當獲得同情和支持,但是不管怎樣,都應該有個度來約束,而不應當所有當事人都被扒光示眾,更不應當因此殃及池魚。據悉跟王寶強有交集的明星,例如跑男節目的鄧超等人,因為王寶強離婚事件,微博里也被大量留言,被斥責不站出來力挺王寶強。也有某些明星以前的離婚事件被翻出來,與王寶強離婚進行對比。更有甚者,王寶強的鄰居、員工等人,以及與王寶強離婚事件沾邊的事都被扒出來。就這樣,很多無辜的人的隱私因為王寶強離婚事件受到侵犯,這顯然是嚴重超越道德底線失范行為。
8、媒體參與,助長網民熱情。王寶強作為知名的影視演員,其言行本身就受媒體關注,而此次的離婚事件更因為“妻子出軌經紀人”、“轉移財產”、“公司股權變更”、“陰謀”、“婚姻關系”等熱點話題助長了很多網民的獵奇和偷窺心理,吸引了更多網民的關注,從而掀起一個突發性網絡關注熱潮。不但鳳凰、新浪、騰訊等眾多網站一直跟進消息,就連北京電視臺、中央電視臺、甚至英國BBC都有了相關的報道或討論,而大眾媒體的積極參與,毋容置疑會助長網民的參與熱情。從某種角度上說,中外媒體對王寶強離婚事件的傳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大家都知道,輿論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輿論會影響人們的判斷,網民對王寶強離婚事件的當事人造成的網絡輿論壓力已經超出了正常范圍,可以說即便此離婚事件最終能通過法律渠道妥善解決,但是此后也不會完全消除網絡輿論的嚴重影響,最起碼當事人馬蓉和宋喆在此次事件中形成的網絡形象會很難改變了。
二、王寶強離婚事件下的網絡道德原則審視
1、網絡道德應當遵從正義原則。正義原則普適所有人,而非對一方正義而對另一方任意踐踏權利。王寶強離婚聲明一發出,因為公開聲明其妻子馬蓉和經紀人宋喆有婚外不正當性關系,以至于要離婚。于是,大量網民開始扮演正義的化身,力挺王寶強,同時謾罵馬蓉是現代版的“潘金蓮”,謾罵宋喆是小人勾當,謾罵馬宋二人是奸夫淫婦,早就陰謀布局。誠然,因為王寶強多年來塑造的影視形象深入人心,卻為最親最近的人被判非常值得人同情,但是在真假消息滿天飛的網絡環境里,為了力挺王寶強,就謾罵、侮辱馬蓉和宋喆,踐踏他們的隱私權和名譽權的行為,也絕非正義的表現。
2、網絡道德應該遵從無害原則。無害原則是網絡道德動機和網絡道德結果兩方面都應該遵從的道德原則。不管動機還是結果,如果對當事人造成危害和影響,都是不可取的。從王寶強離婚事件看,很多網民在一時激憤的情緒下,故意言辭激烈,利用侮辱人格的語言去宣泄,去謾罵,動機上就存在“把奸夫淫婦罵死”的過錯,存在認為“如果不站出來表態就不仗義”的錯誤想法。雖然很多網民會說為了力挺王寶強,但是這也是違背無害原則的。何況,這樣做,輿論壓力對王寶強造成的困擾也會成倍加大。任何不計后果的網絡動機都是不可取的,如果網絡行為的結果失當,那就更不用說了,更與道德無害原則背道而馳了。
3、網絡道德應當遵從自主原則。自主原則是指網絡主體在不對其他人造成傷害和不良影響的前提下有權自主選擇網絡行為和方式,自由表達個人意愿,抒發個人情感,同時也要求網絡主體對網絡空間的其他主體及其行為給予充分的尊重,平等地交流、溝通。從王寶強離婚事件看,網民們的網絡行為是單方面的自主、自由行為,根本不考慮當事人及其親屬的感受,也不考慮其肆意宣泄情緒可能造成的后果。假消息此起彼伏接連不斷,勢必會誤導人們的試聽,對法院審理案件也可能產生干擾,這是違背最基本的網絡道德的。
4、網絡道德應當遵從知情同意原則。知情同意原則是一條應然原則,是道德的理想狀態。王寶強離婚事件相關的各種消息被相繼曝光,大量個人隱私被一一揭露,顯然都是網民們樂此不疲的人肉搜索和媒體窮追不舍的結果,這些曝光行為沒有爭得當事人的同意,就根本談不上知情同意原則。我們說知情同意原則不但是現實社會道德的重要原則,也是網絡道德應該遵循的原則。在網絡環境里,由于虛擬性、隱匿性、開放性、廣泛性等特點,網絡人際關系更需要道德維系,知情同意原則更顯得彌足珍貴,更需要網民們共同去遵守。
三、王寶強離婚事件下網絡道德建設的啟示
網絡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便利,讓信息傳播和相互溝通變得方便快捷的同時,也產生了很多網絡問題。例如網絡安全問題,網絡信譽問題、網絡監管問題、網絡道德問題等等。從王寶強離婚事件在網絡上形成的巨大影響來看,當前的網絡道德已經陷入困境,需要社會各方面齊心合力進行網絡道德建設,整治網絡道德環境,提高網絡道德意識,加強網絡道德修養。但是網絡道德建設不同于計算機和網絡的硬件建設,也不同于電腦軟件和網絡技術的更新,它不需要技術支持,卻需要各個層面全體網民的共同維護。網絡道德建設也不同于法律建設,因為道德本身是軟約束力,依靠大家的內心信念、公序良俗、社會輿論來維護,它沒有國家強制力來保障執行,所以建設本身就有難度,需要的時間更久遠。因而,網絡道德建設必須要凝心聚力,積極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導網絡輿論正能量,消除網絡暴力和網絡戾氣,營造安全和諧的網絡環境。如果想要取得理想的效果,必須從以下三方面加強。
第一,國家層面。國家網絡安全和信息監管部門切實履行監管職責,對網絡環境進行密切監管,特別是對影響力巨大的網絡站點和網絡平臺要嚴格督查,防止其一味地追求商業利益而忽視了社會責任和網絡道德責任,誤導人們的視聽,對人們的生活造成重大影響。另外,國家還要通過官方渠道不斷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強化人們的網絡道德意識,促進人們進行網絡道德修養,不斷提升人們的網絡道德水平。
第二,網絡管理層面。網絡管理者對網絡道德環境肩負著不可推卸的責任,網站信息的選擇、傳播、反饋等都需要網絡管理者嚴格把關。網絡管理者也是網絡道德環境維護者,如果網站或網絡平臺的管理者不遵從網絡道德規范,不對假新聞、色情暴力的新聞、有悖于國家方針政策或煽動叛國叛黨的負面新聞等加以抵制,任其在網絡中傳播泛濫的話,那么極易造成嚴重后果,嚴重損害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如果對網民的網絡行為不進行正確引導,對浮現在網絡中的網絡戾氣不進行疏導、排解的話,也會滋長網絡暴力,污染網絡環境,影響網絡的良好發展。除此之外,網站和網絡平臺管理者不應當袒護和縱容網絡推手,助推網絡道德失范,當然,更不應當自己充當網絡推手,通過制造網絡熱點贏取超高人氣,謀取一己私利。
第三,網民層面。網絡道德建設離不開網民。沒有網民的參與,網絡道德建設就無從談起。從網民層面講,網民自身要加強道德自律,嚴格要求自己的網絡行為;不輕信謠言,不傳播謠言;不盲目跟風;不因為在虛擬環境就毫無顧忌、口無遮攔、粗話臟話連篇;不發布和傳播有悖于國家和人民利益的言論;不發布和傳播色情、毒品等違背國家法律和社會道德的信息;不參與網絡犯罪;不推行自由主義、霸權主義、文化殖民主義等觀念;不進行網絡綁架,對其他網民侮辱人格、網絡攻擊……總之是從自身出發,堅持網絡道德的基本原則,加強網絡道德意識,努力提高網絡道德修養,主動營造良好的網絡道德環境。
四、小結
王寶強離婚事件是一個突發事件,在網絡上掀起超高關注熱潮既與王寶強的明星效應有關,也與事件本身涉及的諸多因素引發了人們的關注熱點有關。王寶強和馬蓉的婚姻關系,兩個人的身份、學歷、家庭環境差異;經紀人宋喆與王寶強和馬蓉的關系;馬蓉和宋喆的行為;王寶強家庭財產和公司財產的分配;王寶強成名歷史與人格評定等都成為網民的熱切希望了解的內容,所以才會導致事件持續發酵,影響越來越大。也正是通過王寶強離婚事件,網絡道德失范現象才暴露得更加淋漓盡致,網絡道德亂象才更加凸顯,但這未必完全是壞事。如果能通過此事件,社會各方都自?⒆圓欏⒆躍潰?傭?憂客?緄賴陸ㄉ瑁??煲桓雋己玫耐?緄賴祿肪常?彩峭醣η坷牖槭錄?醞?緄鬧卮蠊畢琢恕?
參考文獻:
1.李雅梅.網絡道德問題研究綜述[J] .道德與文明 , 2011(3) .152-157.
2.毛牧然.論網絡倫理在消解網絡輿論負向價值方面的作用[J] .自然辯證法研究 , 2013(4). 37-41.
【聲明:本篇學術論文為作者親筆撰寫,如果想轉載或引用請注明出處,否則視為剽竊,當承擔相應后果。】
【王寶強離婚事件下的網絡道德審視】相關文章:
由王寶強事件看感情05-11
王寶強青春勵志故事05-03
王寶強經典語錄語句精選05-08
王寶強陪我度過無聊的假期05-12
03-1.創業筆記-王寶強離婚之離友感悟05-11
王寶強婚變跟帖超50億,說明什么?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