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醫是國學最生動最經典的實踐體現(1)
如今的國學研究,研究對象僅限于儒釋道的經典,沒人把中醫歸入國學范圍。這是沒有深刻領會國學精髓的結果。作為中國特有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僅僅“立言”是遠遠不夠的,最可貴的是體現“立言”的“立功”。“立言”與“立功”緊密結合,就完成了“立德”大業。我以為,如果把國學界定為中國歷史形成的有別于西方科學的獨特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話,那么,最能體現這一定義的不是儒釋道經典,而是中醫。
作為世界觀和方法論,必須與卓有成效的實踐相結合,而不是限于坐而論道。儒釋道三家,創始人都止于論道,缺乏與理論緊密結合的實踐。即便把三家經典背得滾瓜爛熟,宣講得頭頭是道,也只能成為雖能語驚四座、但毫無實踐建樹的空頭學問家(趙括之流)。所謂知識,分為兩種,一種是學習與轉述前人或別人的知識結果,學校里學的都是這類知識;另一種是把悟到的知識與自己的實踐相結合,產生自己獨特而有效的solution(解決問題的方法)。大多數知識分子只具備前一種知識,極少數人具備后一種知識。后一種知識,就是王陽明推崇的“知行合一”:王陽明認為前一種知識算不上知識,只有指導實踐、并在實踐上獲得成效的知識才算得上知識。毛澤東關于中國革命的知識,堪稱“知行合一、卓然有效”的真正的知識。而許多知識分子,憑借前人的知識加上自己的推論,構造出洋洋大觀的學術體系,令人望而生畏,就其實,都是與實踐不相干的蒼白知識。——竊以為然也。
真正用中國獨特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用來指導實踐,并獲得成效的領域,就是中醫,而非儒釋道三家的后世學者與學派。
為什么說中醫真正體現了國學精髓呢?
因為中醫的世界觀與方法論與西方科學的代表——西醫絕然不同,中醫反映的是周易和道家的哲學思想,在實踐上取得了總體上遠勝于西醫的卓越成效。
首先是中醫的總體觀、陰陽五行說和藏象理論,具體反映了具有中國特色的世界觀。中醫在2千年前就把人體健康看成是自然、社會和心理的綜合現象,西醫直到上個世紀末才逐漸認識到這點。中醫的陰陽五行說是以取象比類的方式,把人體界定為一個有機系統,其中各個局部相互聯系相互制約,任何內部的功能聯系都會反映在外部可察知的證候上。有人因為中醫的解剖學無法跟西醫比,便認為中醫沒有科學性。殊不知西醫重視的是把什么都要具體看清楚的理念,西醫認為,只有把人體內部的各個細節都看得一清二楚,才談得上治
【中醫是國學最生動最經典的實踐體現1】相關文章:
關于最經典的國學名句及解釋05-09
最權威野外實踐報告04-04
最經典最自律的話11-03
最實用的1萬元創業金點子05-12
留學申請論文:生動新鮮最抓招生官的目光05-07
最傷感最心痛的說說05-11
最傷感最心痛的句子03-18
最苦與最樂作文03-31
最霸氣最勵志的話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