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認族
認族
/郭偉
一
一九八二年秋,廣納中心衛生院分配來一個助產士,名叫陳鳳英,聰明漂亮,喜歡寫詩,筆名“秋心”,我們因同有文學愛好,很快進入戀愛階段。按照民俗習慣,父母備得三色禮,我們專程前去云曇鄉木頂寨村認族——追根溯源,歸宗認祖,拜望長輩,結識親友。雙方家長都很滿意,郭陳兩家隨后開始走動起來。二老兩個生日,元旦、春節等,每年我最少也要走三、四次。我從岳父岳母和親友口中,斷斷續續、零零碎碎得知他家的一些歷史軼事——祖上作過兵部侍郎,有侍郎碑為證;有御賜“義門家風”的傳說;有“革命烈士”等光榮稱號,尤其是得知她爺爺陳金祥的革命事跡越來越多,令我蕭然起敬。后來,我又通過查看縣志、參觀“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部舊址紀念館”、實地考察白山寺、拜讀碑文,逐漸將那個時期的一些人和事串連起來了,得到一個個驚心動魄,激勵人心,摧人奮進的故事。
二
陳家在當地屬中上家庭,比較富裕,因族大人多,陳金祥成年后從陳家大院搬出來,在東北方相距一公里多遠的山下修了一套三合院。據說,陳金祥一米七以上的個頭,相貌堂堂,而且在陳族祠堂里讀了幾年私塾,寫得好文章,現存他小時的識字課本——摘抄《四書》印刷本,被他兒子沿用,有幸保存至今。陳金祥懂得一些革命道理后,就抱定遠大理想,毅然參加了蘇維埃政府赤衛隊,可惜三十歲就壯烈犧牲了—— ( )
一九三二年十二月十八日(白山寺紀念碑誤記為1933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攻占通江兩河口,二十日,進駐通江縣城,建立了包括通、南、巴在內的川陜革命根據地,云曇鄉及各村也相繼成立了蘇維埃政府。
紅四方面軍與國民黨川軍頻繁交手,戰事連連——“1933年2月中旬,在通江城召開川陜省第一次工農兵代表大會,宣布成立川陜省工農民主政府,2月12日,敵川西邊區督辦田頌堯以三十八個團,近六萬人的兵力,分三個縱隊向我軍發起三路圍攻。我軍立即采取收緊陣地的作戰方針,于三、四月間分批逐步撤出通、南、巴。五月中旬……又先后收復通、南、巴城等縣!
從《反“三路圍攻”中向奉廷等二十一位干部群眾殉難處——白山寺》一文也得到映證:“1933年4月,紅軍為了徹底粉碎敵人的‘三路圍攻’,再次收緊陣地退到至誠的麻壩、方山一線,整個上土門地區又全部被敵占領”。上土門現改為云曇鄉。
《紅四方面軍在巴中的戰斗歲月》一文稱“從3月下旬至4月25日,敵我雙方呈對峙狀態。”“4月26日,田頌堯部又向紅軍陣地發起強大攻勢。”“并再次收緊陣地,主動放棄通江縣城,將紅軍主力集中于通江空山壩一帶!
平昌縣喜神鎮位于通江縣東南方,云曇鄉木頂寨村穿過印頂寨村(曾叫太陽坡村、前豐村)過河便到,步行一個多小時。以通江縣為中心的紅潮,波瀾壯闊,聲勢浩大,木頂寨村擂鼓埡的雷府國及四個兒子等地主惡霸、土豪劣紳、團練,聽到風聲緊,便帶著家人及狗腿子倉惶逃往平昌縣。從上文“于三、四月間分批逐步撤出通、南、巴”、“先后收復通、南、巴城等縣”兩句話可見,一是相鄰的平昌縣當時絕大部分屬于白區;二是還鄉團不但很殘忍,而且非常狡猾,善于伺機而動,在“田頌堯部又向紅軍陣地發起強大攻勢”的前一天,就探知消息,躥回鄉里,血洗“紅匪”,使局部地方蘇維埃政權遭到毀滅性的打擊。
云曇鄉距通江縣城四十二公里,那時,通訊不便,沒有公路沒有車。現在無法確定紅四方面軍轉移的起始時間,只能認定在二月十二日之后,大概在“三、四月間”。為什么直到四月二十五日才發生“白山寺慘案”呢?因為從先期撤離到全部撤離的時間較長,或者先遣隊開始撤離是秘密進行的。總之,可能正是在紅軍絕大部分撤離通江和田頌堯大舉進攻之時,狗急跳墻的還鄉團及時抓住這個時間空檔,迅即跳出來發動了白山寺大屠殺。
三
通江縣的有識有為青年都信仰馬列,向往革命,投身紅軍。當年,僅二十二萬人的縣,就有五萬八千多人參加了紅軍,并供給八萬多紅軍生活達三年之久。陳金祥深切感受到如火如荼的革命形勢,在紅軍入通到一九三三年二月十二日之間,就加入了木頂寨村蘇維埃政府赤衛隊的。赤衛隊員的任務除保衛蘇維埃政權外,同時,跟蘇維埃政府工作人員一樣參加打土豪,分田地,書寫或石刻標語,籌集軍費軍糧,收集老百姓捐贈的布鞋草鞋等工作,干得熱火朝天,忙得不亦樂乎。
紅軍屬于正規軍,是主力,赤衛隊是蘇維埃政府的保衛部隊,而游擊隊是地方野戰部隊,都是戰斗序列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紅軍部隊招兵擴編時,首先將赤衛隊、游擊隊的骨干成員編入正規軍!1933年4月初,四川軍閥劉湘集中50多個團的兵力在對川陜蘇區發起的總攻中猛撲萬源至通江一線紅軍陣地。”陳金祥等人也隨軍轉移,將加入萬源保衛戰。
從云曇鄉木頂寨村出發,經平昌縣喜神鄉、鎮龍觀去萬源縣,雖為小路,卻是一條非常便捷的直徑。陳金祥隨軍到平昌縣鎮龍觀,大約離家五十多公里時,不幸遭遇惡狗咬傷腳桿。因行軍任務緊急,部隊首長告訴陳金祥:“你回家安心養傷,估計你的傷好了,部隊也就凱旋而回了,你再歸隊。”——這些話口口相傳至今。陳金祥受犬傷的地點在鎮龍觀鄉下,具體時間不明確。陳金祥與什么人同行入伍,擬編入什么部隊,換沒換軍裝等問題,已無從得知。
四
部隊、地方政府工作,一切都在匆匆忙忙中進行。那時,社會十分落后,嚴重缺醫少藥!锻ńh衛生志》提示:“一次戰爭就可以造成成千上萬傷員,紅四方面軍各軍醫院收容住院病員一般在1000人以上,大一點的軍醫院收住病員多達2000余員,醫療任務的突發性很強。高薪所聘民間名醫李永釗第一天上班就有742人前來住院。”《紅軍醫院》顯示:“很多傷員只能得到簡單的初步的包扎、清創縫合和骨折對位。高溫高速的子彈造成的貫通性傷口,開口小,周圍組織細胞大量壞死,清創既困難,又難徹底,加之術后抗菌素跟不上,病人在短期內難以愈合!
戰士受傷后,尚且不一定能得到治療,或者說根本得不到及時、正規、有效的治療。在戰爭高峰期,戰場上一天死亡成百上千人,擔架隊把戰地傷員抬到紅軍醫院時,有些傷員早已死亡,加上在醫療過程中死亡者,紅軍醫院旁的沙溪烈士陵園根本來不及組織棺木,也沒有時間單獨埋葬。只有小規模戰爭或大戰之后在醫院延時死亡的少量尸體,才有時間進行單葬,形成近千座散墳外,其余絕大多數尸體就近裸葬,一層尸體一層土,下次戰爭后,再一層尸體一層土,層層疊疊;當時還從其他地方收攏一些戰士尸
【認族】相關文章:
窮忙族與窗邊族的經典美文03-30
99族奴05-12
低頭族作文10-27
兒童認數字順口溜05-10
遠離低頭族作文11-13
蟻族的奮斗經典語句03-12
追星族作文06-12
不做低頭族作文12-01
小學認星爭優活動實施方案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