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春天的名家名篇的文章
春天的文章總是那么的詩情畫意,春天也是名人作家經常描寫的一個季節,春天景色很美,萬象更新。因此陽光網小編給大家準備了一些春天的名家名篇的文章的優秀例文,以供各位參考。
春天的名家名篇的文章篇1
楊朔《戈壁灘上的春天》
四月底了。要在北京,這時候正是百花盛開的好季節。但在戈壁灘上,節氣還早著呢。一出嘉峪關,你望吧,滿眼是無邊的砂石,遍地只有一叢一叢的駱駝草,略略透出點綠意。四處有的是旋風,一股一股的,把黃沙卷起多高,像是平地冒起的大煙,打著轉在沙漠上飛跑。說聲變天,一起風,半空就飄起雪花來。緊靠戈壁灘的西南邊是起伏不斷的祁連山,三伏天,山頭也披著白雪。
可是不管你走的多遠,走到多么荒寒的地方,你也會看見我們人民為祖國所創造的奇跡。就在這戈壁灘上,就在這祁連山下,我們來自祖國各地的人民從地下鉆出石油,在沙漠上建設起一座出色的“石油城”。這就是玉門油礦。不信,你黑夜站到個高崗上,張眼一望,戈壁灘上遠遠近近全是電燈,比天上的星星都密。北面天邊亮起一片紅光,忽閃忽閃的,是煉油廠在煉油了。你心里定會贊嘆說:“多好的地方啊!哪像是在沙漠上呢?”
但我們究竟還是在沙漠上。這里的每塊磚,每塊石頭,每滴石油,都沾著我們人民的汗,都藏著我們人民的生命。我們不能不感謝那些地質勘探隊。他們為了繼續替祖國尋找石油,騎著駱駝,帶著蒙古包和干糧,遠遠地深入到荒涼的大沙漠里去,多少天見不到個人。只有沙漠上的黃羊,山里的野馬,有時驚驚惶惶跟他們打個照面。我見過這樣一隊人,他們多半是男女青年學生,離開學校門還不久。當中有幾個女同志,愛說愛笑,都是江南人。姓鄧的年輕隊長告訴我說,剛離開上海到西北時,女同志有時嫌飯不干凈,寧肯餓一頓,也不吃。罡風吹裂了她們的臉,她們的.手。這兒地勢又高,空氣薄,動一動,就會悶得透不過氣來。一種愛祖國的熱情使她們什么都忘了。她們也愁,愁的是工作。哪一天勘探成績不好,你看吧,從野外回來時,一點聲音都沒有。只要稍微有點成績,就該拿著成績到處給人看,笑翻天了。
碰巧有這樣事。勘探隊的同志正拿著儀器測量地形,一個騎駱駝路過的蒙古人會跳下來問:“你們照出油來沒有?”就是在荒漠上,人民對他們的勞動也顯得多么關心。他們明白這點,他們情愿把自己的青春獻給人民的事業。多好的年輕人啊。
我們更該牢記著那成千成萬的石油工人。哪兒發現了石油構造,他們就到哪兒去打井鉆探。有一回,我隨一個叫王登學的小隊長遠離開那座“石油城”,走進祁連山里。工人們早在荒山里裝起機器,架好鉆臺,正用大鉆機日夜不停地打油井。每人都戴著頂閃亮的鋁盔,穿著高統牛皮靴子。樣子很英武。
我笑著說:“你們這不像戰士一樣了?”
王登學說:“人家志愿軍在朝鮮前線臥冰趴雪的,咱這算什么?”
其實工人們對自然界的戰斗也是很艱苦的。臘月天,戈壁灘上飄風揚雪的,石頭都凍崩了。通宵通夜,工人們也要在露天地里操縱著鉆機。天太冷,用手一摸機器,手套都會沾上了。休息一下吧。還休息呢?志愿軍在前方打仗,坦克,汽車,哪樣不得汽油?再說咱也是建設祖國嘛,誰顧得上休息?
他們就不休息,就像戰士作戰一樣頑強勇敢。鉆工當中也真有戰士呢。我見到一個青年,叫蔡廣慶,臉紅紅的,眉眼很俊,一問,才知道他參加過解放戰爭,F在,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毛主席叫咱到哪,咱就到哪。”在生產戰線上,這個轉業軍人十足顯出了他的戰斗精神。他對我說:“咱部隊下來的,再困難,也沒有戰斗困難。什么都不怕,學就行。”一聽說我是從朝鮮前線回來參觀祖國建設的,蔡廣慶一把抓住我的手說:“你回去告訴同志們吧,我們要把祁連山打通,戈壁灘打透,叫石油像河一樣流,來支援前線,來建設我們的祖國!”
這不只是英雄的豪語,我們的人民正是用這種精神來開發祖國地下的寶藏。這里不但打新井,還修復廢井。有多少好油田,叫國民黨反動政府給毀壞了。當時敵人只知道要油,亂打井。油忽然會從地里噴出來,一直噴幾個星期,油層破壞了,井也廢了。都是祖國的財產,誰能丟了不管?老工人劉公之便是修井的能手。修著修著,泥漿從井里噴出來了。噴到手上,臉上,滾燙滾燙的。皮都燒爛了。劉公之這人表面很遲鈍,心眼可靈。憑他的經驗,他弄明白這是地里淤氣頂的泥漿噴,并不是油層。噴就噴吧,噴過去,他帶著燙傷照樣指揮修井。一口、兩口……廢井復活了,油像噴泉似的從地下涌出來了。
石油——這要經過我們人民多少勞力,從地底下探出來,煉成不同的油類,才能輸送到祖國的各個角落去。一滴油一滴汗,每滴油都是我們祖國所需要的血液啊。我不能忘記一段情景。有一天晚間,我坐著油礦運油的汽車奔跑在西北大道上。一路上,只見運油的大卡車都亮著燈。來來往往,白天黑夜不間斷,緊張得很。這情景,倒很像朝鮮戰場上黑夜所見的。坐在我旁邊的汽車司機是個滿精干的小伙子。開著車嗚嗚地飛跑。我望望車外,公路兩旁黑茫茫的,顯得很荒遠。
我不禁大聲說:“開得好快呀!”
司機大聲應道:“要奔個目標呢。”
我又問道:“是奔張掖么?”
司機搖搖頭喊:“不是,還遠著呢。”
我忽然記起上車時,司機位子上放著本日記。我曾經拿起那本日記翻了翻,記得第一頁上寫著這樣一句話:“為了建設社會主義社會……”我就俯到司機的耳朵上笑著喊:“你是往社會主義的目標上奔吧?”
司機咧著嘴笑了。我又望望車外,一時覺得大路兩旁不再是遙遠的邊塞,好像滿是樹,滿是花,滿是人煙。事實上,春天已經透過駱駝草、芨芨草、紅沙柳,悄悄來到戈壁灘上了。但我還看見另一種春天。這不是平常的春天。這是我們人民正在動手創造的燦爛的好光景。
春天的名家名篇的文章篇2
周作人《北平的春天》
北平的春天似乎已經開始了,雖然我還不大覺得。立春已過了十天,現在是六九六十三的起頭了,布袖攤在兩肩,窮人該有欣欣向榮之意。光緒甲辰即一九0四年小除那時我在江南水師學堂曾作一詩云:
“一年倏就除,風物何凄緊。百歲良悠悠,向日催人盡。既不為大椿,便應如朝菌。一死息群生,何處問靈蠢。”但是第二天除夕我又做了這樣一首云:
“東風三月煙花好,涼意千山云樹幽,冬最無情今歸去,明朝又得及春游,”這詩是一樣的不成東西,不過可以表示我總是很愛春天的。春天有什么好呢,要講他的力量及其道德的意義,最好去查盲詩人愛羅先河的抒情詩的演說,那篇世界語原稿是由我筆錄,譯本也是我寫的,所以約略都還記得,但是這里謄錄自然也更可不必了。春天的是官能的美,是要去直接領略的,關門歌頌一無是處,所以這里抽象的話暫且割愛。
且說我自己的關于春的經驗,都是與游有相關的。古人雖說以鳥鳴春,但我覺得還是在別方面更感到春的印象,即是水與花木。迂闊的說一句,或者這正是活物的根本的緣故罷。小時候,在春天總有些出游的機會,掃墓與香市是主要的兩件事,而通行只有水路,所在又多是山上野外,那么這水與花木自然就不會缺少的。
香市是公眾的行事,禹廟南鎮香爐峰為其代表。掃墓是私家的,會稽的烏石頭調馬場等地方至今在我的記憶中還是一種代表的春景。庚子年三月十六日的日記云:
“晨坐船出東郭門,挽纖行十里,至繞門山,今稱東湖,為陶心云先生所創修,堤計長二百丈,皆植千葉桃垂柳及女貞子各樹,游人頗多。又三十里至富盛埠,乘兜橋過市行三里許,越嶺,約千余級。山中映山紅牛郎花甚多,又有蕉藤數株,著花蔚藍色,狀如豆花,結實即刀豆也,可入藥。路皆竹林,竹吻之出土者粗于碗口而長僅二三寸,頗為可觀。忽聞有聲如雞鳴,閣閣然,山谷皆響,問之轎夫,云系雉雞叫也。又二里許過一溪,闊數丈,水沒及肝,界者亂流而渡,水中圓石顆顆,大如鵝卵,整潔可喜。行一二里至墓所,松柏夾道,頗稱閎壯。方祭時,小雨籟籟落衣袂間,幸即晴霧。下山午餐,下午開船。將進城門,忽天色如墨,雷電并作,大雨傾注,至家不息。”
舊事重提,本來沒有多大意思,這里只是舉個例子,說明我春游的觀念而已。我們本是水鄉的居民,平常對于水不覺得怎么新奇,要去臨流賞玩一番,可是生平與水太相習了,自有一種情分,仿佛覺得生活的美與悅樂之背景里都有水在,由水而生的草木次之,禽蟲又次之。我非不喜禽蟲,但它總離不了草木,不但是吃食,也實是必要的寄托,蓋即使以鳥鳴春,這鳴也得在枝頭或草原上才好,若是雕籠金鎖,無論怎樣的鳴得起勁,總使人聽了索然興盡也。
話休煩絮。到底北京的春天怎么樣了呢,老實說,我住在北京和北平已將二十年,不可謂不久矣,對于春游卻并無什么經驗。妙峰山雖熱鬧,尚無暇瞻仰,清明郊游只有野哭可聽耳。北平缺少水氣,使春光減了成色,而氣候變化稍劇,春天似不曾獨立存在,如不算他是夏的頭,亦不妨稱為冬的尾,總之風和日暖讓我們著了單抬可以隨意倘佯的時候是極少,剛覺得不冷就要熱了起來了。不過這春的季候自然還是有的。第一,冬之后明明是春,且不說節氣上的立春也已過了。第二,生物的發生當然是春的證據,牛山和尚詩云,春叫貓兒貓叫春,是也。人在春天卻只是懶散,雅人稱曰春困,這似乎是別一種表示。所以北平到底還是有他的春天,不過太慌張一點了,又欠腴潤一點,叫人有時來不及嘗他的'味兒,有時嘗了覺得稍枯燥了,雖然名字還叫作春天,但是實在就把他當作冬的尾,要不然便是夏的頭,反正這兩者在表面上雖差得遠,實際上對于不大承認他是春天原是一樣的。我倒還是愛北平的冬天。春天總是故鄉的有意思,雖然這是三四十年前的事,現在怎么樣我不知道。至于冬天,就是三四十年前的故鄉的冬天我也不喜歡:那些手腳生凍瘃,半夜里醒過來像是懸空掛著似的上下四旁都是冷氣的感覺,很不好受,在北平的紙糊過的屋子里就不會有的。在屋里不苦寒,冬天便有一種好處,可以讓人家作事:手不僵凍,不必炙硯呵筆,于我們寫文章的人大有利益。北平雖幾乎沒有春天,我并無什么不滿意,蓋吾以冬讀代春游之樂久矣。
甘五年二月十四日。
春天的名家名篇的文章篇3
朱自清《春》
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
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山朗潤起來了,水漲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
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園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風輕悄悄的,草軟綿綿的。
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ɡ飵е鹞秲;閉了眼,樹上仿佛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ㄏ鲁汕С砂俚拿鄯湮宋说佤[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草叢里,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風里帶來些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混著青草味兒,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微微潤濕的空氣里醞釀。鳥兒將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的曲子,與輕風流水應和著。牛背上牧童的短笛,這時候也成天在嘹亮地響著。
雨是最尋常的,一下就是三兩天。可別惱?矗衽C窕ㄡ槪窦毥z,密密地斜織著,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樹葉兒卻綠得發亮,小草兒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時候,上燈了,一點點黃暈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靜而和平的夜。鄉下去,小路上,石橋邊,有撐起傘慢慢走著的人;地里還有工作的農民,披著蓑戴著笠。他們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靜默著。
天上風箏漸漸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鄉下,家家戶戶,老老小小,他們也趕趟兒似的,一個個都出來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擻抖擻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計在于春”,剛起頭兒,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它生長著。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
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領著我們上前去。
【春天的名家名篇的文章】相關文章:
寫景的文章名家名篇02-20
名家的春天的文章04-04
名家關于春天的文章04-04
名家描寫春天的文章04-04
名家有關春天的文章04-04
名家勵志文章04-03
寫景的名家文章600字04-04
短篇名家勵志文章04-03
你一定讀過不少名家寫春天的文章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