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精品一级A片-国产另类欧美-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一-我要找美国一级片黄色|www.zheinei.com

作家的優秀文章

時間:2022-11-23 13:11:29 文章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作家的優秀文章

  閱讀是一種汲取,一種感覺,一種輕松,一種愉快,一種灑脫,一種情懷,一種享受,一種幸福。閱讀到一篇優秀的好文章,更是一種享受和幸福。對此陽光網小編給大家準備了作家的優秀文章,以供參閱。

作家的優秀文章

  作家的優秀文章篇(1)

  世界上美麗的東西千千萬萬,卻沒有一樣比年輕更為美麗;世界上珍貴的東西數也數不清,卻沒有一樣比青春更為寶貴。我們是多么值得驕傲多么讓人羨慕啊!而我們若只是揮霍光陰,只是享受,不去奮斗拼搏,那我們真的算擁有青春嗎?像我們這樣一個處于青春最美麗的年輕一代,我們有著自己的夢想和激情,我們渴望擁有美麗而健康的未來,因此我們在“馬不停蹄”的奔跑著。人的一生當中青春是公平的,賦予給我們的都是一段年輕的時光,這段時光是人生最美的最奢侈的時光,我們可以放下一切盡情的追求和夢想,我們應該為這樣一個時刻高歌和吶喊:青春萬歲!

  這樣一個時刻,我們又免不了是似非似的一種茫然,這樣一個時刻,我們對未來有太多的憧憬和希望,我們需要前進,我們需要未來,因此我們就思考、行動,最終去實現自己的理想,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實現自己心中最真、最美的東西。這一路上,我們非常自由和瀟灑,因為我們沒有壓力,我們也沒有負擔,我們更沒有痛苦,我們只有快樂和自由,駕駛著和平年代的翅膀而盡情自由飛翔。我們也許在路上看到了很多,也想到了很多,也感觸到了很多。將青春變成人生最美好生活的出發點。“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昭示著一代偉人奮斗的青春。因此,我們才學會了成長和珍惜,我們才學會了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是過程?是當下?還是愛?都是,都是,一切的平淡都是人生的最根本,人生最重要和最美的東西就在我們身邊,就在我們眼前,只是好像我們都沒有太在意。青春正我在我們手中,我們不能容忍青春在我們手中白白流逝,我們不能在嘆息聲中虛度光陰,我們不能在嘆息聲中了結生命,那么就讓我們在青春時節奮發吧!讓青春之花永遠綻放在我們心中,書寫一卷有聲有色的人生。

  想要留住現在嗎,那就好好地過好你的現在吧,哪怕是一分或一秒,我們需要一個美麗和值得回憶的過程,我們需要青春無悔。因為世界上最珍貴的東西就是我們的時間,時間是最寶貴的,是無價的,任何人的時間又都是由他們自己去把握的,而任何人的時間又都是命中注定的,我們沒有辦法改變時間,我們沒有辦法去增加未來,我們只有好好的學會享受現在的時刻。請珍惜!

  青春在奮斗中展現美麗,青春的美麗永遠展現在她的奮斗拼搏之中。就像雄鷹的美麗是展現在他搏風擊雨中,如蒼天之魂的翱翔中,正擁有青春的我們,何不以勇銳蓋過怯懦,以進取壓倒茍安,揚起奮斗的帆吧!在波濤洶涌的大海中不斷前行,展示我們子一代人青春的壯美與力量,讓我們就像雄鷹一樣搏擊長空吧!讓青春之歌揚出昂揚的旋律,讓我們的聲明發出耀眼的光芒。

  奮斗抒寫無悔青春,在漫漫人生道路上,青春雖然只是一小段,但當你白發蒼蒼回首時,你會發現曾經擁有的青春依然會在記憶中閃爍著動人的光彩。青春無悔該是我們每個人的追求,我們只有把握好青春的每一天,在激流中涌進不斷拼搏,我們才可以驕傲地說:“我的青春是無悔的!。

  人的一生當中也就那么短短幾十年,而那短短幾十年的時間里也就分為那么了了的幾個階段。過程是怎么去渡過,怎么去走,去過自己應該過的生活才是關鍵.一路上,我們因追求而美麗,我們因激情而顯出了青春的活力,我們在擁抱自己的未來,擁抱文明社會的未來。我們在奮斗,奮斗這樣一個永不會回頭的青春史。這個時刻,這個年代,我要用什么樣的語言去記載和歌頌它呢,我想我是用盡所有優美的詞句都無法去歌頌和贊賞它吧,因為一切的美麗都是蘊含在其中的,是我們無法用語言表達的一種美。我們在這個路上只要學會珍惜,學會抓住,學會生活,學會擁有現在。只有我們懂得了這些,我們才不會因為自己年輕的錯過而懊悔,我們不會感到惋惜,我們只會有甜美的回憶,因為是年輕的我們曾經留下的甜美。

  青春因奮斗而精彩,有了奮斗,青春才會飛揚,有了拼搏,青春才會美麗。把握青春的每一刻、每一分、每一秒,我們向著成功奮斗、向著成功搏擊,做最好的自己,向著我們的目標“沖!沖!沖!”要讓我們的青春更美好、更充實、更閃亮,那么就去拼搏吧、去奮斗吧!

  青春不言敗,我喜歡“自古英雄出少年”這就話。因為這是青春的一種贊禮,對青春的一種放歌。是的,青春不言敗,青春無敵。青春是不固執,不偏激,不保守,不僵化的時代。

  青春時代是人生大放光彩的時代。即使你有百般不如意,萬事不順心,你可以有一種理由苦悶、埋怨,但卻不能有一種理由放棄理想和追求,因為青春如此美麗,美麗的青春牢牢在握,希望屬于你,這個世界屬于你。青春,需要奮斗!擁有有青春,就擁有一份瀟灑和活力,擁有青春,就有一份燦爛和輝煌!

  作家的優秀文章篇(2)

  舍棄

  有一種愛,撕心裂肺、撼天動地,任何文字在它面前都蒼白而脆弱,如果一定要給它一個定義,只有兩個字還可以貼切——犧牲。

  我和哥哥是雙胞胎,從記事時起,母親就這樣告訴我和哥哥,可我和哥哥都覺得,我們長的一點都不象。

  家里除了我和哥哥,還有妹妹,母親一個人拉扯著三個孩子,日子一直過得緊緊巴巴的。零食是我們三兄妹都不敢奢望的。還好,母親的肚子里有很多的傳說和故事,我和哥哥,還有妹妹就在母親的一個又一個故事中快樂的長大著,成為小山村里人們的艷羨。

  一次,母親去給一戶新結婚人家幫忙,人家給了她兩塊喜糖。母親紙包紙裹地將糖拿回家,給了妹妹一塊,剩下的一塊,母親看看我,又看看哥哥,說道:“就一塊了,你們抓鬮,誰抓到了給誰,抓不到的不可以生氣。”母親說完,找來兩張紙條,分別寫上了,“吃”和“不許生氣”,放到家里那個瓷罐子里,蓋上蓋,晃了晃,將蓋打開,我搶先抓起了一個紙條,迫不及待地打開,一下就泄氣了,紙條上寫著:“不許生氣”。

  這以后,母親再無法定奪什么的時候,就采取抓鬮的方法。盡管我總是輸,但我從來沒有過怨氣,因為我認為這是公平的結果,怨只能怨自己的運氣不好。

  上學了,第一個學期考試,我考了一班第一,哥哥考了二班第一。母親買了一個新的文具盒做禮物,我又和哥哥進行抓鬮來決定文具盒的歸屬,母親寫好兩個紙條放進那個瓷罐,經常先抓,經常輸給哥哥的我,動了一個心眼,讓哥哥先抓,結果,文具盒還是被哥哥抓去了。

  初中畢業的時候,我和哥哥一起考上了縣城的重點高中,可家里卻只能供一個人上高中。那天晚飯后,母親又拿出了家中那個屢次被派上用場的瓷罐,將寫好的兩個紙條團好,放了進去,晃了晃,拿起蓋子,對我和哥哥說道:“一個紙條上寫著上學,一個紙條上寫著上班。抓住哪個就是那個,媽只能供你們兄弟中的一個,不要怪媽……”空氣變得異常壓抑,幾乎要把人窒息。哥哥走到母親面前,伸手要去抓紙條,母親猶豫了一下,攔住了哥哥,說道:“讓你弟弟先來吧,他是弟弟。”母親將瓷罐遞到我面前,我的手顫抖著伸進瓷罐,遲遲不敢決定抓哪一個紙條,這可是決定我和哥哥一生命運的紙條啊!

  我終于抓起一個紙條,打開——“上班”!我瘋了般跑出家門,身后追來母親和哥哥的呼喚……

  第二天,我就到5公里外的一家小煤窯做起了挖煤工。小煤窯距離地面五、六十米的深處,溫度高達40幾度,人象在蒸籠里一樣。早7點下井,晚7點半上井。出來的時候,整個人只有牙齒還是白的,其他地方全都是黑色的,誰都不認識誰了。最初的幾天晚上,因為勞累過度,總是睡不著覺,好不容易睡著了,就會做同一個夢,夢見自己的肺變成了蜂窩煤,就常常從夢里驚醒,就想,要是能夠繼續上學該多好啊!

  可我并不嫉妒哥哥,我瘋狂地工作、加班,我要讓哥哥和妹妹都能夠上大學。哥哥和妹妹的容光也是我的容光。我們畢竟是血脈一族。

  很快,哥哥高考,并被一所名牌大學錄取,妹妹也考上了一所重點高中。家里的錢卻越發的緊巴了。我決定外出到省城去打工。到省城后,一個星期過去了,我都沒有找到工作,我擺起了地攤。一年后,我的地攤變成了一個攤床,終于可以勉強供哥哥和妹妹的學費了。

  一次,路過哥哥上學的城市,就走了進去,推開哥哥的寢室,我愣怔住了,哥哥正在啃一個干饅頭,連咸菜都沒有。我的眼睛一熱,心里暗暗對哥哥說:哥哥,弟弟一定要讓你吃得好一些。

  通過朋友介紹,我開始走私。利潤大了許多,卻總是提心吊膽。哥哥知道后,勸說我不要再做走私生意,犯法。我笑笑,說:“我小心些,不會有事兒的。”

  我還是被發現了破綻,丟下攤床躲了起來。一天,哥哥來電話,說母親病了,讓我趕回家。我風風火火地趕回家,結果被等在家里的警察抓住了。警察帶我走的時候,母親哭的象個淚人,不停地叮囑我注意照顧自己。我瞪著母親,一句話也沒有說。

  我被判了6年刑期。

  妹妹來看我,勸說我要好好改造,爭取早日出去,出去了還可以做一番人生。我苦笑,說那次上學還是上班的抓鬮就已經決定了我的命運,我認命了。妹妹急了,說道:“那次抓鬮,你跑出去后,媽媽和哥哥都去追你,我把瓷罐里的另一個紙條也打開看了,那個紙條上寫著的也是‘上班’,是媽媽作弊了,不是你命不好,你不能向命低頭啊……”

  多年前,母親就已經將我舍棄了啊!我僵愣著,不再有淚落下來,我已經成了一個被抽空血液的軀殼。

  母親來看我,帶給我一對護膝,說我有關節炎,特意為我縫制的。我把護膝推還給母親,說道:“我沒有母親,你以后不用來看我了。”

  剎那間,母親蒼老了許多,望著母親流著淚、佝僂著身體走開的樣子,我心底生出一種快感。

  我心里,從此割掉了母親這個詞,我不再有母親。

  哥哥還是常來看我,每次來都帶著那對護膝,我發現,每次,那對護膝都會變厚一些,哥哥告訴我,每次護膝被退回去后,母親都要再縫上去一層。我暗想,多少層也暖不了我的心了。

  6年后,我出獄了,心里卻已經結滿了堅冰。已經是一家電子公司副總經理的哥哥表示要幫助我,我拒絕了。已經是一所學校老師的妹妹說母親想我,我讓妹妹轉告母親,說我早就沒有了母親。

  我選擇了都市,和朋友開了一家小吃,一年后,我自己的飯店開張了。有了錢,不愁了溫飽,心里沒有上大學的疼痛卻越來越劇烈,記憶便常常回到那個決定命運的抓鬮的日子,對家鄉的想念和對母親的怨恨也便越發強烈……

  哥哥和妹妹仍會不斷地來找我,告訴我的無非都是母親很想念我,盼望能見上我一面,并說著,母親每天都到村頭的路口去張望,蒼老了許多等等。我依然冰冷地拒絕著,但每次拒絕后,心底都好象有刀劃過,那刀口總是讓我想起兒時母親為我蓋被子,抱著生病的我氣喘吁吁送鄉醫院的身影。

  最應該記住的最容易忘記,誰記得母乳的甜美滋味。母親成為我夜不能寐的想念和疼痛。

  一天,妹妹打電話來,說她在家鄉的小村,在護理母親,母親得了很嚴重的病,卻怎么都不肯去醫院,只是總念叨我的名字,很想見我一面。我冷漠地說道:“我在忙著賺錢,沒有時間,也沒有興趣。”可放下話筒,我卻感覺思緒飛出了身體,離開了大腦,飛向家鄉那個小村,有冰涼的液體滑出我的眼眶。那一晚,我喝得酩酊大醉。

  幾天后,妹妹找到我,臉色抑郁。我不耐煩地說道:“有什么事快說,我還有事。”

  “媽快不行了,她說她想見見你。”

  我心里咯噔一下,嘴上卻堅硬著:“我沒有媽。”

  妹妹卻自顧自地說著:“我這次回老家,鄰居的老人告訴我,哥哥是爸和媽收養的……”

  ——我剛剛出生的時候,哥哥也正好出生在小村的另一個家庭。當時,那個家庭的女人生產哥哥時大出血而亡,那家的男人抱著哭叫不停的哥哥找到母親時,母親就把哥哥收留了下來。我和哥哥兩歲多那年,那個家庭的男人和我的父親在一場大火中,因為搶救公物雙雙而亡,母親就帶著我和哥哥,還有小妹一起生活……

  時光和思維驟然停止,我如被電擊般,怔呆著,世界在我身邊空茫著、膨脹著……母親從未舍棄掉我啊!當選擇被逼上割舍,當割舍的是心的一部分,那舍棄是貫徹心骨的疼痛啊!而割舍掉多少,都有浩蕩的愛留下來!而我卻用自己的無知、淺薄、狹隘傷害著自己,也傷害著母親。

  我瘋了似的奔向火車站,第一次感覺到,再快的火車都趕不上心的速度。在心底不停地禱告,禱告上天能給我和母親多一點的時間……可還是晚了,當我趕回家鄉的小村,母親已經埋在了黃土下面。撲跪在母親的墳頭,一捧一捧給母親的墳添著土,淚也一滴一滴地落著。我不知道,這些年來,母親忍受著怎樣的疼痛和煎熬,自己的淚是不是還能夠潤澤母親被誤解的心靈。捧著母親為我縫制的那雙護膝,我將頭一次次磕下,心里一聲聲叫著:“媽媽,媽媽……”

  可我,再喚不回母親的笑容了。

  愛是世間最圣潔的情感,盡管有些時候含淚帶血。

下頁閱讀更多作家的優秀文章

  作家的優秀文章篇(3)

  張曉風散文:孤意與深情

  我和俞大綱老師的認識是頗為戲劇性的,那是八年以前,我去聽他演講,活動是季曼瑰老師辦的,地點在中國話劇欣賞委員會,地方小,到會的人也少,大家聽完了也就零零落落地散去了。

  但對我而言,那是個截然不同的晚上,也不管夜深了,我走上臺去找他,連自我介紹都省了,就留在李老師那套破舊的椅子上繼續向他請教。

  俞老師是一個談起話來就沒有時間觀念的人,我們愈談愈晚,后來他忽然問了一句:

  "你在什么學校?"

  "東吳--"

  "東吳有一個人,"他很起勁地說,"你去找她談談,她叫張曉風。"

  我一下愣住了,原來俞老師竟知道我而器重我,這么大年紀的人也會留心當代文學,我當時的心情簡直興奮得要轟然一聲燒起來,可惜我不是那種深藏不露的人,我立刻就忍不住告訴他我就是張曉風。

  然后他告訴我他喜歡的我的散文集《地毯的那一端》,認為深得中國文學中的陰柔之美,我其實對自己早期的作品很羞于啟齒,由于年輕和浮淺,我把許多好東西寫得糟極了,但被俞老師在這種情形下無心地盛贊一番,仍使我竊喜不己。接著又談了一些話,他忽然說:

  "白先勇你認識嗎?"

  "認識。"那時候他剛好約我在他的晨鐘出版社出書。

  "他的《游園驚夢》里有一點小錯,"他很認真的說,"吹腔,不等于昆曲,下回告訴他改過來。"

  我真的驚訝于他的細膩。

  后來,我就和其他年輕人一樣,理直氣壯的穿過怡太旅行社業務部而直趨他的辦公室里聊起天來。

  "辦公室"設在館前街,天曉得俞老師用什么時間辦"正務",總之那間屬于怡太旅行社的辦公室,時而是戲劇研究所的教室,時而又似乎是振興國劇委員地的兔費會議廳,有時是某個雜志的顧問室……總之,印象是滿屋子全是人,有的人來晚了,到外面再搬張椅子將自己塞擠進來,有的人有事便徑自先行離去,前前后后,川流不息,仿佛開著流水席,反正任何人都可以在這里做學術上的或藝術上的打尖。

  也許是緣于我的自入,我自己雖也多次從這類當面的和電話聊天中得到許多好處,但我卻不贊成俞老師如此無日無夜的來者不拒。我固執的認為,不留下文字,其他都是不可信賴的,即使是嫡傳弟子,復述自己言論的時候也難免有失實之處,這話不好直說,我只能間接催老師。

  "老師,您的平劇劇本應該抽點時間整理出來發表。"

  "我也是這樣想呀!"他無奈地嘆了口氣,"我每次一想到發表,就覺得到處都是缺點,幾乎想整個重新寫過--可是,心里不免又想,唉,既然要花那么多功夫,不如干脆寫一本新的……"

  "好啊,那就寫一個新的!"

  "可是,想想舊的還沒有修整好,何必又弄新的?"

  唉,這真是可怕的循環。我常想,世間一流的人才往往由于求全心切反而沒有寫下什么,大概執著筆的,多半是二流以下的角色。

  老師去世后,我忍不住有幾分生氣,世間有些胡亂出版的人是"造孽",但惜墨如金,竟至不立文字則對晚輩而言近乎"殘忍",對"造孽"的人歷史還有辦法,不多久,他們的油墨污染便成陳跡,但不勤事寫作的人連歷史也對他們無可奈何。倒是一本《戲劇縱橫談》在編輯的半逼半催下以寫隨筆心情反而寫出來了,算是不幸中的小幸。

  有一天和尉素秋先生淡起,她也和我持一樣的看法,她說:"唉,每天看訃聞都有一些朋友是帶著滿肚子學問死的--可惜了。"

  老師在世時,我和他雖每有會意深契之處,但也有不少時候,老師堅持他的看法,我則堅持我的。如果老師今日復生,我第一件急于和他辯駁的事便是堅持他至少要寫二部書,一部是關于戲劇理論,另一部則應該至少包括十個平劇劇本,他不應該只做我們這一代的老師,他應該做以后很多代年輕人的老師……

  可是老師已不在了,深夜里我打電話和誰爭論去呢?

  對于我的戲劇演出,老師的意見也甚多,不論是"燈光"、"表演"、"舞臺設計"、"舞蹈"他都"有意見",事實上俞老師是個連對自己都"有意見"的人,他的可愛正在他的"有意見"。他的意見有的我同意,有的我不同意,但無論如何,我十分感動于每次演戲他必然來看的關切,而且還讓怡太旅行社為我們的演出特別贊助一個廣告。

  老師說對說錯表情都極強烈,認為正確時,他會一疊聲地說:"對--對--對--對--……"

  每一個對字都說得清晰、緩慢、悠長,而且幾乎等節拍,認為不正確時,他會嘿嘿而笑,搖頭,說:"完全不對,完全不對……"

  令我驚訝的是老師完全不贊同比較文學,記得我第一次試著和他談談一位學者所寫的關于元雜劇的悲劇觀,他立刻拒絕了,并且說:

  "曉風,你要知道,中國和西洋是完全不同的,完全不同的,一點相同的都沒有!"

  "好,"我不服氣,"就算比出來的結果是'一無可比',也是一種比較研究啊!"

  可是老師不為所動,他仍堅持中國的戲就是中國的戲,沒有比較的必要,也沒有比較的可能。

  "舉例而言,"好多次以后我仍不死心,"莎士比亞和中國的悲劇里在最嚴肅最正經的時候,卻常常冒出一段科渾--而且,常常還是黃色的,這不是十分相似的嗎?"

  "那是因為觀眾都是新興的小市民的緣故。"

  奇怪,老師肯承認它們相似,但他仍反對比較文學。后來,我發覺俞老師和其他年輕人在各方面的看法也每有不同,到頭來各人還是保持了各人的看法,而師生,也仍然是師生。

  有一陣,報上猛罵一個人,簡直像打落水狗,我打電話請教他的意見,其實說"請教"是太嚴肅了些,俞老師自己反正只是和人聊天(他真的聊一輩子天,很有深度而又很活潑的天),他絕口不提那人的"人",卻盛贊那人的文章,說:

  "自有白話文以來,能把舊的詩詞套用得那么好,能把固有的東西用得那么高明,此人當數第一!"

  "是'才子之筆'對嗎?"

  "對,對,對。"

  他又贊美他取譬喻取得婉委貼切。放下電話,我感到什么很溫暖的東西,我并不贊成老師說他是白話文的第一高手,但我喜歡他那種論事從寬的胸襟。

  我又提到一個罵那人的人。

  "我告訴你,"他忽然說,"大凡罵人的人,自己已經就受了影響了,罵人的人就是受影響最深的人。"

  我幾乎被這種怪論嚇了一跳,一時之間也分辨不出自己同不同意這種看法,但細細推想,也不是毫無道理。俞老師凡事愿意退一步想,所以海闊天空竟成為很自然的事了。

  最后一次見老師是在國軍文藝中心,那晚演上本《白蛇傳》,休息的時候才看到老師和師母原來也來了。

  師母穿一件棗紅色的曳地長裙,襯著銀發發亮,師母一向清麗絕俗,那晚看起來比平常更為出塵。

  不知為什么,我覺得老師臉色不好。

  "救風塵寫了沒?"我趁機上前去催問老師。

  老師曾告訴我他極喜歡元雜劇《救風塵》,很想將之改編為平劇。其實這話說了也有好幾年了。"

  "大家都說《救風塵》是喜劇,"他曾感嘆地說,"實在是悲劇啊!"

  幾乎每隔一段時間,我總要提醒俞老師一次"救風塵"的事,我自己極喜歡那個戲。

  "唉--難啊--"

  俞老師的臉色真的很不好。

  "從前有位趙先生給我打譜--打譜太重要了,后來趙先生死了,現在要寫,難啊,平劇--"

  我心里不禁悲傷起來,作詞的人失去了譜曲的人固然悲痛,但作詞的人自己也不是永恒的啊!

  "這戲寫得好,"他把話題拉回《白蛇傳》,"是田漢寫的。后來的《海瑞罷官》也是他寫的--就是給批斗了的那一本。"

  "明天我不來了!"老師又說。

  "明天下半本比較好啊!"

  "這戲看了太多遍了。"老師說話中透露出顯然的疲倦。

  我不再說什么。

  后來,就在報上看到老師的死。老師患先天性心臟肥大癥多年,原來也就是隨時可以撒手的,前不久他甚至在計程車上突然失去記憶,不知道回家的路。如果從這些方面來看,老師的心臟病突發倒是我們所可能預期的最幸福的死了。

  悲傷的是留下來的,師母,和一切承受過他關切和期望的年輕人,我們有多長的一段路要走啊!

  老師生前喜歡提及明代的一位女伶楚生,說她"孤意在眉,深情在睫","孤意"和"深情"原是矛盾的,卻又很微妙地是一個藝術家必要的一種矛盾。

  老師死后我忽然覺得老師自己也是一個有其"孤意"有其"深情"的人,他執著于一個綿邈溫馨的中國,他的孤意是一個中國讀書人對傳統的悲痛的擁姿,而他的深情,使他容納接受每一股昂揚沖激的生命,因而使自己更其波瀾壯闊,浩瀚森森……

【作家的優秀文章】相關文章:

作家寫景的文章11-23

作家寫雨的文章11-23

作家描寫冬天的文章11-23

作家描寫春天的文章11-23

作家寫的秋天的文章11-23

作家寫的好文章11-23

大作家描寫春天的文章11-24

大作家寫的勵志文章11-23

作家寫老師的文章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