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勵志文章精選
有很多適合高一學生看的勵志文章都是很正能量的,那么有關于高一勵志文章有哪些?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一勵志文章,希望大家喜歡。
高一勵志文章篇一
一個年輕人,從小就是人見人愛的孩子。上學時是三好學生、班干部,初二那年參加全國奧數比賽,獲得一等獎。
17歲不到,他就被保送到某大學深造。命運在他接到大學錄取通知書那年的暑假,給他開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玩笑:一次過馬路時,一輛飛馳而來的車輛無情地奪去了他的雙腿和左手。面對這飛來橫禍,他沒有被打倒,最終憑著驚人的毅力自學完全部大學課程,后來又創辦了自己的公司,成為一家擁有上千萬元固定資產的私企老總,并當選為市里的“十大杰出青年”。那天去采訪他,問他如何克服難以想象的慘痛折磨,取得今天的成績。
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他最想感謝的既不是給他巨大關愛的父母,也不是一直鼓動和支持他的朋友。面對我的提問,他極快地回答:我要感謝兩棵樹!
遇到車禍之后,對從小就出類拔萃、自尊心極強的他來說,不啻為世界末日的來臨。看看自己殘缺不全的身體,他痛不欲生,感到一生就這樣毀了,人生再沒有什么值得追求的目標和意義,一度想要自殺。即使在醫院聽到遠遠從街上傳來的一兩聲汽車喇叭聲,也能引起他的煩躁和不安,情緒極不穩定。為了讓他散心,轉移一下注意力,在他出院以后,家人特意把他送到鄉下的姑媽家靜養。
在那里,他遇到了決定他生命意義的兩棵樹。
姑媽家住在一個遠離城市的小村子,寧靜、安逸,甚至有些落后。他就在姑媽的小院子里,每天吃飯、睡覺,睡覺、吃飯,一天天地打發著他認為不再寶貴的時光,人也更加灰心喪氣和慵懶下來。一晃半年過去。
一天下午,姑媽家下田的下田,上學的上學,僅他一人在家。百無聊賴的他,自己搖動輪椅走出了那個小小的院落。
就這樣,似有冥冥中的安排,他與那兩棵樹不期而遇。
那是怎樣的兩棵樹啊!在離姑媽家五六十米的地方,有兩棵顯得十分怪異的榆樹,像藤條一般扭曲著肢體,但卻頑強地向上挺立著。兩樹之間,連著一根七八米長的粗粗的鐵絲,鐵絲的兩端深深嵌進樹干里。不,簡直就是直接纏繞在樹里!活像一只長布袋被攔腰緊緊系了一根繩子,呈現兩頭粗、中間細的奇怪形狀。
見他好奇的樣子,一旁的鄰居主動告訴他,起初是為了晾曬衣服的方便,七八年前,有人在兩棵小榆樹之間拉了一根鐵絲。時間一長,樹干越長越粗,被鐵絲纏繞的部分始終沖不出束縛,被勒出了深深一圈傷痕,兩棵小樹奄奄一息。就在大家都以為這兩棵榆樹再也難以成活的時候,沒想到第二年一場冬雨過后,它們又發出了新芽,而且隨著樹干逐漸變粗,年復一年,竟生生將緊箍在自己身上的鐵絲“吃”了進去!
莫名地,他的心被強烈地震撼了:面對外界施加的暴力和厄運,小樹尚知抗爭,而作為一個人,又有什么理由放棄對生活的努力呢!面對這兩棵榆樹,他感到羞愧,同時也激起了深藏于內心的那份不甘——只見他用自己僅存的右手,艱難地從坐了半年多的輪椅上撐起整個身體,恭恭敬敬地給那兩棵再普通不過,卻又再堅強不過的榆樹,深深鞠了個躬!
很快,他便主動要求回到城里,拾起了久違的課本還有信心,開始了屬于自己的新的生活。
聽他平靜地講完這段故事,我長久無語。
人生途中,有些是無法逃避的,比如命運;有些是無法更改的,比如情緣;有些是難以磨滅的,比如記憶;有些是難以擱置的,比如愛戀……與其被動地承受,不如勇敢地面對;與其鳥宿檐下,不如擊翅風雨;與其在沉默中孤寂,不如在抗爭中爆發……路越艱,阻越大,險越多,只要走過去了,人生就會更精彩。
高一勵志文章篇二
舍與得的問題,多少有哲學的意味。我在一段時期曾經很是困惑,于是思想的觸角就亂探,遂有機會伸進玄妙的舍與得的領域。我把舍理解為付出、耕耘甚至犧牲,把得理解為回報、收獲或是升華。得是一種正常的心理,也是積極的態度,生而為人,誰不愿意得呢?關鍵是如何得。得的基礎應該是舍,由舍而得,先舍后得,這顯然是符合人情物理的。不過有時候也會出現舍而不得的情況,所謂有心栽花花不開者是也;有時候也會出現不舍而得的情況,所謂無心插柳柳成蔭者是也。舍而不得,往往使人沮喪,甚至怨恨,然而高明的做法似乎是坦然接受,因為舍的過程起碼產出了快樂。不舍而得,仿佛是從天上掉下了餡餅,如果沒有神助,那么是不可能的。然而世界非常復雜,什么事情都可能出現,馬拉多納就由于“上帝之手”而進了一個聞名遐邇的球。
從舍到得的距離如何呢?在我的家鄉,一料玉米五個月,一茬小麥九個月,桃三年,杏四年,槐十年,確實驗證著管子的樹谷樹木之言。人當然是終身的大業:達爾文發現物種起源二十八年;甘地的非暴力抵抗運動四十二年;曼德拉廢除種族隔離制度,僅僅坐牢就是二十七年;釋迦牟尼的一個覺悟用了六年,傳播其思想用了四十五年;孔子十有五而志于學,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實際上從舍到得的距離不應該只用時間度量,因為時間畢竟是表面的,屬于單位的計算。也許從舍到得的距離應該以艱難困苦度量才合適,但我卻不能指出艱可以化多少公里,難又可以化多少公里,困與苦還可以化多少公里。我所能明白的只是一點,得在舍的前方,若想當書法家,那么就一筆一筆走;若想當雕刻家,那么就一刀一刀走;若想當歌唱家,那么就一聲一聲走;若想不朽,那么就終身努力立大德,立奇功,立真言。或是徹底忘了舍與得,一味默默地走,虔誠地走。不過這只能是偉大者和圣賢者的方式,我輩凡夫俗子能忘了舍與得嗎?
高一勵志文章篇三
近來,我不斷耳聞目睹著今年的一些高考生有意無意自我放棄的例子,說實話,我很傷感也很痛心,不為別的,就因為這些孩子“聰明十幾年,糊涂幾十天”。
今天距高考僅剩64天。64天長嗎?不長,一眨眼就沒了——如果你目標明確奮勇拼搏更覺得時間過得太快了。短嗎?也不短。試想,高考四大門類試卷合起來不就是考100多道題(含英語的那些小題)嗎?如果你每天每個學科能扎扎實實弄清楚一個問題,64天不可以弄清楚64*6=384個問題嗎?加上本已弄清了的一些問題應付高考,何難?再說,如果你放棄,那日子雖然不多可也許你會倍感度日如年啊。
也許你會哀嘆,我分數越考越少,跟別人相比我越來越差,我還有什么希望呢?可你肯定忘了,老師、家長早就告訴過你啊:孩子,堅持住,誰能堅持到最后誰就是最終的勝利者;孩子,成功就如走路,只有往前不斷地走才會不斷地接近目標……忘了嗎?你曾不斷地用“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來自勉,為什么遇上一兩次挫折就打了退堂鼓呢?
原來,時間長短不是問題,基礎好壞也不是問題,是毅力是信心是認識出了大問題。古人云:“哀莫大于心死。”心者,思想認識也。之所以哲人說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奧妙也正在于此。
說個實例吧。昨天上課我請了四位同學上臺演板,要求每人寫出六個成語的解釋。成語共有十二個,均分成兩組,兩人一組比較進行。這兩組成語分別是:妙手回春,天倫之樂,繪聲繪色,聞過則喜,長歌當哭,防患未然;容膝之安,鋌而走險,薪盡火傳,不足為訓,翻云覆雨,無所不知。成語本不難,而且前一節課逐一都講解過了,我還提醒同學們接下來我要通過演板檢查。可結果呢?做得最好的同學對了5.5個,其余分別對了2.5,1,0.5個,這里說明的問題到底是什么呢?此無他,唯態度不端、認識不高而已矣。
怎么辦?無藥可救嗎?不,誰都還有機會,因為離高考還有64天。恰逢清明假期,虔心虔誠拜祭祖宗的同時,希望每一位高考生給自己的心靈好好放個假,必要的話自我注射一支鎮靜劑,重新找回昔日的豪氣和銳氣;建議每一位高考生和自己的父母進行一次真誠的深談,就期望值、奮斗措施等達成共識,重新鼓起奮斗的風帆,義無反顧地駛向高考的彼岸。補充一句,可能有人早早打算來年再復讀,這不也太糊涂了嗎?農村有句俗語:“人還沒死先將腳伸好準備著。”有必要嗎?與其說拿幾十天時間去混日子沒學著知識還搞壞了習慣,還不如抱著學一點算一點的堅持精神更好。
須知,只要高考還沒有結束,誰都會有希望!須知,無論高考路上還是未來的人生路上,我們都不可避免地要成為那個推著巨石上山的西西弗斯。
【高一勵志文章】相關文章:
精選高一勵志文章04-03
高一勵志文章04-02
高一學生勵志文章11-25
高一勵志努力文章04-03
給高一學生的勵志文章04-03
高一青春勵志文章精選11-26
高一新生勵志文章04-03
高一奮斗夢想勵志文章04-03
高一勵志大學文章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