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精品一级A片-国产另类欧美-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一-我要找美国一级片黄色|www.zheinei.com

零花錢調查報告

時間:2016-10-31 17:19:02 娛樂資訊 我要投稿

2016年零花錢調查報告

  隨著人們自身素質提升,報告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報告成為了一種新興產業。那么什么樣的報告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2016年零花錢調查報告,歡迎閱讀與收藏。

2016年零花錢調查報告

2016年零花錢調查報告1

為您整理了“20xx年零花錢調查報告”,方便廣大網友查閱!更多報告相關信息請訪問報告網。
現在,我發現有許多小學生總會帶一些零花錢來校外的小賣部里去買東西吃或買玩具玩。可是,這些同學的零花錢是從哪里來的呢?因此我為此事作了一份調查報告。
調查
我利用這個周末的時間調查了一下同學們,他們有的說:“是同學的。”有的說:“是我的。”可是,這些同學說的是真的,還是假的呢?我決定去問問這些同學的家長。他們有的回答:“我沒有給她錢呀!”也有的回答:“哦,怪不得我給他坐車錢,他還是那么遲才回來,原來他把錢拿去買別的東西了。”根據我的調查,我發現去偷爸爸媽媽的錢的有百分之二十,在地上撿到錢不交給老師的同學有百分之五十,媽媽給他的坐車的錢,卻用來買別的東西的同學有百分之三十。
分析
1、在這些經常帶錢來學校買東西的同學當中,四、五、六年級的同學占百分之三十。他們大多數是因家長給他們的車錢或給他們在學校訂學習資料的錢來買外面的垃圾食品。
2、有些同學是去偷爸爸、媽媽的錢,他們趁沒人時再去偷的,這樣使小學生養成非常不好的行為習慣。
結論
小學生的零花錢主要是從這些地方得來的:
1、有的學生在地上揀到錢不給老師,而是去買一些垃圾食品。
2、有的學生讓別人請客所以有了錢。
3、爸爸、媽媽給他們的搭車錢,他們卻用來買些垃圾食品。
大量的事實告訴我們,小學生手上的錢,大部分都不是父母給他們的,而是他們自己偷偷地拿來買東西的。
建議
小學生從小就有這種不良習慣,會影響小學生的一生。所以我希望家長必須得把這件事好好地處理,不能再讓小學生發生這種事了。

2016年零花錢調查報告2

  一、調查目的:

  經過這段時間的觀察,我發現我校大多數學生總會帶一些零花錢來校外的小賣部里去買零食或玩具。我想,這些同學為什么每天都花這么多的零花錢,這些錢又是哪來的呢?為此我作了一份調查報告。

  二、調查情況:

  我利用周末的時間對部分同學的家長進行了調查。他們有的回答:“我沒有給他錢呀!”也有的回答:“他總是說買筆、本,原來他把錢拿去買別的東西了。”甚至有的回答:“他說是學校讓交多少多少錢。”

  根據我的調查,我發現偷偷去拿爸爸媽媽的錢的有百分之二十,家長給買文具的錢,卻用來買別的東西的同學有百分之五十,向家長說謊要錢的孩子占百分之十。

  1.心理及性格方面的影響

  在被調查的兒童中,零花錢多的孩子較為普遍的存在著自由散漫、不珍惜財物、不講衛生、任性、自制力差、貪玩等不良習慣。最嚴重的是零花錢少(甚至沒有零花錢)的孩子開始產生自卑心理,怨父母賺錢少,怨自己沒有投好胎。

  2.學習方面的影響

  由于孩子一天到晚惦記著口袋里的錢如何花,孩子的學習情緒多數變得較差,無法安心學習,加之學習時還要把注意力分散到玩玩具上,所以學習成績多多少少受到影響。據教師反映,在被調查的兒童中,有些學生對學習不是很感興趣,偶爾還要遲到、早退,有的不能按時完成作業,有的經常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擾亂課堂紀律。另外,零花錢多的孩子說起什么玩具、什么游戲頭頭是道,但要是讓他們寫作文可就沒轍了,只會一個勁兒地撓頭皮,可以看出他們平時用于學習的時間太少。

  3、學生行為方面的影響

  有的孩子為了向父母討得零花錢,總是想盡各種辦法,用得最多的是不去讀書、哭鬧、不做作業、撒嬌等。他們甚至會從多次與大人的交涉中得出所謂的“經驗”:家里有客人來時、爹媽要搓麻將時、父母有重要事情要外出時,是討零花錢的最好時機,保準是要多少給多少。所以他們每次都會瞅準這些機會打一個“勝仗”。還有一些孩子,家里貧窮,父母給不起零花錢,可是又眼饞其他同學有零花錢可以用,怎么辦呢?只好偷偷地從同學那里“強行借”,“借”了還從不還,甚至偷偷地“順手牽羊”,……直至最后養成了小偷小摸的壞習慣。

  4、社會交往方面的影響

  社會交往是兒童社會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調查中反映,孩子的交往是有一定范圍的,往往是“物以類聚”,富裕的、貧窮的、懶惰的、貪吃的、貪玩的,總是這樣一群群地交往著,他們有的互相攻擊,有的互相謾罵,有的學習成績不好,怕老師看不起自己,在與老師交往中有懼怕和退縮心理,加之有些老師對他們缺乏關心和耐心,師生關系就更加疏遠。

  以上種種情況,足以說明孩子亂用零花錢所帶來的不良后果是嚴重的。

  三、對小學生零花錢使用情況調查的分析:

  整個調查結果令人擔憂:

  首先是對父母的擔憂:

  ①太寵愛自己的孩子,每天給的零花錢太多。

  ②不能教育孩子們妥善使用零花錢,無原則地允許孩子多吃零食,亂買玩具。

  ③不能以身作則地早起床、勤家務、為孩子燒早飯,只為圖清靜讓孩子在外面買早飯吃。

  其次是對孩子的擔憂:

  ①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不勞動不知掙錢難。零花錢給多少用多少,甚至不留到第二天。

  ②不知道合理使用零花錢,不必要的零食、無意義的玩具都由著自己性子亂買。

  ③沒有存錢觀念,不知道每天可以節約一部分積少成多。

  四、建議和對策:

  1.給孩子錢之前可以先征求孩子的意見:今天你需要多少零花錢?分別用來干什么?然后父母按需而給。這樣可讓孩子及早養成計劃用錢的習慣。當然父母有時還得“旁敲側擊”地“調查”孩子的錢是否如他自己計劃的那樣去用了,避免孩子為多領零花錢而撒謊。

  2.讓孩子體會賺錢的艱辛。可利用寒、暑假等時間鼓勵孩子進行勞動實踐,如下地干一天農活、幫媽媽當一天家、幫親戚做一天生意、替奶奶帶一天孩子、跟著爸爸上一天班、上社會自己找活干試著去掙錢等等,孩子自然會領悟到許多書本上所沒有的道理,用零花錢時當然就會多想一想了。

  3.鼓勵孩子多存錢。好多孩子的班級里建有紅領巾小銀行,家長應該鼓勵自己的孩子把平時節省下來的一角、一元都存入小銀行,積少成多。家長也可以為孩子建立“家庭小銀行”,或者在銀行為孩子專設一個活期存折,讓孩子自己嘗試有了錢存“銀行”、有必要開支向“銀行”提取的理財滋味,加強理財意識。

  4.教育孩子錢不是萬能的。“有錢能使鬼推磨”這是錯誤的說法。知識、能力、氣質、性格等好多東西就是用錢買不到的,而一個人再有錢也買不完世上所有的東西。只有勞動、知識、經驗、能力等才是每個人不可少的財富,擁有了這些才能擁有幸福。

  5.創造兒童成長的良好環境。加強對書報刊、影視作品及文化娛樂場所的管理,讓兒童多接觸健康有益的事物;加強對小店、攤販的食品衛生監督管理,嚴禁“三無”產品和引誘學生賭博的商品出現。

  6.引導孩子學會合理理財。

2016年零花錢調查報告3

  在市場經濟的體制下,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物質生活不斷充實。中學生大都是獨生子女,是家中的小太陽,自然倍受寵愛,其中一個重要的表現就是零花錢狀況。面對日漸增長的零花錢我們究竟應如何看待呢?學生門是如何來安排他們的零花前的呢?這些零花錢又對他么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呢?這些都是十分另社會關注的問題。

  問題一:零花錢的來源絕大多數的中學生零用錢來自父母

  我們認為,沒有經濟來源的學生,生活開銷一般都是依賴自己的父母,少部分學生與祖輩或其他親屬同住的,也會經常收到他們給的零用錢,這也是基于長輩對幼輩的愛護。因此,他們的零用錢絕大多數來自父母。

  少部分期望自食其力的學生還會通過打工或者兼職,來改善自己的生活條件,同時也接觸了社會,豐富了社會經驗。但中學生的年齡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小,能同意他們利用課余打工的家長還是不多。

  問題二:零花錢的數額

  初中生零用錢每月多在100元以下,高中生的消費層次更為平均

  我們認為,初中生年齡尚小,平時花費不多,加之初中學生的判斷能力和行事能力都相對較弱,家長們一般不會給小孩太多錢支配,只有在一些郊游、外出時間較長的情況下才會相對更為慷慨一些,一般在平時就每次給個幾元錢,以應付日常花銷和每日車費為主。因此大多數初中生的每月零用錢金額在100元以下。相對來說,高中生各方面的開支比較多學習上的花費要明顯多于初中生,對于自己孩子在學習上的正常開銷,家長們的出手是毫不猶豫的,同時孩子們平時的生活花費和日常零用錢,也開始隨之水漲船高。

  問題三:零花錢的使用情況

  中學生零用錢的三大流向:購書、儲蓄、買零食

  精神消費上的購書是居于首位的,但是目前國內的文化消費市場上針對青少年朋友的書籍還是非常的少,許多都是習題集和課內補習資料,可以填補青少年精神空的書籍少的可憐,因此必須重視中學生文化消費需求,挖掘中國式的精神消費內容,豐富青少年的業余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有近一半的中學生朋友會把未花完的零用錢進行儲蓄,而且相當多的學生儲蓄是有明確消費目的的,是一種積攢行為。這個結果表明,勤儉節約的中華美德在當代青少年的身上也得到了繼承和發揚。

  孩子的儲蓄行為是個好現象,家長應對此加以鼓勵和正確引導,使其從小養成善理財的好習慣。但同時也必須關心孩子的生活習慣,對于不良習慣必須堅決糾正,這也是對孩子將來負責。

  另外許多青少年學生比較喜歡零食,因此用于零食上的開銷也占有較大的比例。

  問題四:對零花錢的態度中學生普遍缺乏理財能力

  我們認為:一個人的很多習慣都養成于青少年時期,從一個學生對待零用錢的態度就能折射出將來當家理財的點點滴滴:一個人從小克勤克儉,長大后花錢自不會大手大腳:小時候要風得風要雨有雨,讓他感到錢來的很容易,長大后一不留神,就會犯下難以彌補的錯誤。

  以上是對調查結果的整理。中我們可以得到許多啟示。

  新生的一代,有相當多的在年紀尚小時便已受到了金錢的強烈沖擊,正逐漸形成獨特的金錢觀。因此,金錢教育對于家庭、學校乃至全社會來說,已經是一個嚴峻的挑戰。教育者們有必要教孩子怎樣對待錢和看待錢。目前我國的中小學一般都還沒有開設專門的金錢教育課程,尚在襁褓中的素質教育體系中也沒有明確提出具體的金錢教育策略,已有一些涉及金錢教育活動大都停留在抽象的道德理念層面,且無正規體系。問題是嚴峻的。

  國外許多發達國家的家長都比較注重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家庭經濟條件再好,學生打工掙錢、自食其力還是比較普遍的。國內在觀念上還是比較落后,家長總希望在自己的保護傘下為孩子營造安逸舒心的成長環境,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能出人頭地,但在教育上可別大意了,拔苗助長不行,過于精心呵護更不可取!

  國外成功的教育經驗表明,對中小學生進行消費、投資等方面的理財教育將有助于孩子對經濟社會的適應性和敏感性,對他們日后的理財能力有相當影響。當然,我國目前要對中小學生進行金錢教育是一個艱巨的過程。現在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家長對孩子過分寵愛,孩子要啥盡量滿足,家庭優越的條件養成了孩子好吃懶做的壞習慣。殊不知,一心想望子成龍到頭來卻是養子成蟲,身邊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教給孩子怎樣使用零花錢則是最基本的一個環節。

  通過本次調查,我們得出了兩點。第一,廣大中小學生要合理安排零花錢。培養理財觀念。第二,家庭、學校和社會要加強對學生的理財教育。兩方面緊密結合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長,在這個充滿競爭的社會中取得一席之地。

2016年零花錢調查報告4

  一、問題的`提出。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班級里出現了一陣不良的“攀比之風”。今天他買了新型的玩具,明天她又買了漂亮的掛件。那么,同學們的零花錢是從什么地方來的?零花錢的數量又有多少,是怎樣使用的?我們幾位同學在老師的指導下展開了調查。

  二、調查方法。

  1.在老師的指導下制定調查問卷,進行全班性調查。

  2.采訪個別同學,請他們談談零花錢的使用方法。

  3.在網上查找有關同齡人使用零花錢的資料。

  4.詢問家人,了解他們對孩子消費的建議。

  三、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父母每月收入。據統計,父母每月收入在xx—4000元的占了35%,4000元以上的占65%。

  每星期零花錢數量。據統計,同學們的零花錢每周在5元以下的占25%.每周在5~15元的占47.5%,每周在15元以上的占27.5%。

  零花錢的來源。據統計,同學們的零花錢是父母給的占了80%,從早餐節省的零花錢占了10%,自己賺的占了10%。

  零花錢的用處據統計,零花錢主要用來購買零食的占了45%左右,買書的也占了40%左右,用來買玩具和游戲卡的約占15%。

  壓歲錢的處理。據統計,同學中把壓歲錢交給父母保管的占35%,存入銀行的約為40%,用于買學習用品的約占25%。

  零花錢使用是否合理。據統計,認為自己零花錢用得合理的占了92.5%。認為用得不合理的用了7.5%。

  是否想過合理使用零花錢。據統計,想過合理使用的占了92.5%,沒有想過合理使用的占了7.5%。

  四、結論。

  1.班級中的同學父母收入屬于中等偏上,生活條件也很不錯。因此,父母給孩子的零花錢較多。

  2.同學們的零花錢數量有些偏多,大部分同學的零花錢每周在15元左右。

  3.同學們手中的零花錢大多是父母給的,在家里,我們是純消費者。也有部分同學通過勞動來“賺取”零花錢,這一點很好。

  五、建議。

  1.有些父母認為給孩子零花錢很有面子。但是,由于家庭收入不同,父母也應該根據孩子的消費量及用途適當增加或減少零花錢的數量,或讓孩子通過家務勞動獲得零花錢。

  2.調查報告還顯示.同學們的零花錢大部分是父母給的,所以,同學們應該珍惜父母辛苦賺來的每一分錢,不應該胡亂花錢。

  3.也有同學會從早餐中節省零花錢,這是不正確的。早餐的營養在一天中占了重要的位置,早飯一定要吃好。所以零花錢不可以從早餐中節省。

  4.雖然大部分同學認為自己的零花錢花得合理,但是,據統計,有部分同學會在學校禁止消費的小店中買零食。這樣做,不僅會浪費零花錢,而且有可能損害健康。零花錢應該多用在購買學習用品上。如果還有剩余,可以適當選擇一些公益捐款。

2016年零花錢調查報告5

  有許多同學帶錢來學校旁邊的小賣部買零食和玩具,然后把包裝袋和塑料瓶等亂丟亂扔,破壞了校園的環境。同學們的零花錢從何而來呢?都去買些什么了呢?于是,我便對班里同學的零花錢進行了調查。

  調查

  我和謝白宇組成了一個小組,用問卷式和采訪法在班里詢問同學,統計了同學們帶沒帶錢的情況,把數字進行了整理。

  我班人數共有58人。經常帶錢的有23人,占全班總人數的百分之四十多,偶爾帶錢的有10人,點全班人數的百分二十左右,不帶錢的有15人,占全班人數的百分之三十f。其中帶錢的大多集中在第四大組,偶爾帶錢的都在一、二大組,不帶錢的都在第三大組。

  分析

   第四大組的同學大多都是乒乓球愛好者,帶的都是嶄新的10、20元,也有些同學每天帶點零花錢,愛打乒乓球的同學每一次都說什么“我請客”之類的,他們帶錢來買乒乓球和乒乓球拍,而且上課也不怎么聽講。

  一、二大組的同學們都是“學霸”,而且這些錢都是在家里靠自己的勞動獲得的一點錢,帶來也是買文具用品的。不像素些同學不勞而獲。

  第三大組的同學中一小部分是在班里倒數,但大部分學習成績都還不錯。那些同學家長很節儉,不愿意讓自己的孩子浪費血汗錢,把壓歲錢存入銀行。

  結論

  同學們經常帶錢、偶爾帶錢和不帶錢的主要原因有:

  1、趕時間為了早上在學校旁邊買早餐而經常帶點錢。

  2、為了買零售和玩具而偶爾帶錢。

  3、家長不允許孩子浪費錢而沒帶錢。

  4、為了買文具和體育用品而帶錢。

  建議

  同學們應當把壓歲錢交給父母,而不是自己花掉。想要買文具就得在家里用勞動換來零花錢,讓同學們明白“血汗錢”是什么。這樣才會珍惜僅有的一點錢,不會忍不住花掉。同學們一旦都這樣做,垃圾就會遍地都是。學校相關部門應該管理嚴謹,在校內校外亂扔垃圾破壞環境的同學應該受到懲罰。

2016年零花錢調查報告6

  導語:

  根據惠來電大的教育教學安排,本人于9月2號至10月2號到惠來縣神泉鎮華埔小學進行社會調查活動。我調查的課題是:《小學生零花錢使用情況調查》。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本次調查報告,我主要從調查的基本情況、調查結果以及對小學生正確使用零花錢的建議三部分來具體敘述。

  一、調查的基本情況

  現在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小學生幾乎都有零花錢。即使當地經濟仍較緊張,但都能看到我周圍的學生每天都在用零花錢。放學前后,校門口及附近的小店總是擠滿了買東西的同學。他們有的買零食,有的買玩具,還有的買本子……那他們的零花錢是從哪里來的?又是怎么支配的?使用得是否合理?為此,我對本班34位同學進行了調查,主要從以下四方面說明:

  1、調查目標:了解小學生零花錢的來源;了解小學生對零花錢的支配;以及了解家長對小學生使用零花錢的看法,方便學校對小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引導學生正確、有效地使用零花錢。

  2、調查內容:在當今社會中,物質顯得愈加重要。而小學生也同樣作為一個消費者,他們也不例外。為了更清楚地了解他們對零花錢的使用情況,我主要是調查了他們的零花錢的來源、零花錢的用途以及家長對學生擁有、使用零花錢的看法等。

  3、調查對象:華埔小學501班的34名學生,5位家長和學校里的4位教師。

  4、調查方法:為了更好的進行此次的調查,我主要是使用文獻資料法了解我班學生家庭的基本情況,確定留守學生數量;同時還使用了觀察法,利用課前課后對他們使用零花錢情況進行調查;最后還通過問卷調查法,采訪了個別家長和教師。

  二、調查結果

  1.我通過對五位家長進行問卷調查分析之后,發現大多數家長是在當孩子需要的時候給孩子零花錢,少數家長以孩子的優勢及獎勵的形式給孩子零花錢,并且家長希望他們的孩子把錢用在學習上,不允許孩子亂花錢行為。

  2.我通過對四位老師進行問卷調查分析后,老師認為給孩子零花錢是必要的,但要限量。給他們零花錢既可以培養他們的理財觀,又可以豐富他們的業余生活。

  3.通過對我班小學生的調查,我了解到:這個班級的34人中,留守兒童占總數的34%;有零花錢的學生占總數的90%。其中30%的學生是父母主動給零花錢的;10.2%的學生是通過自己勞動賺來的;9.3%的學生是親戚朋友給的;6%的學生是家長以學生的優勢及獎勵的形式給的。而在零花錢的支配上,14%的學生把零花錢交給父母儲存;30%的學生用零花錢買學習用品;15%的學生把零花錢用在網吧和娛樂;35%的學生用于買零食和玩具等。

  由此可看出,只有30%的學生對自己零花錢的使用是比較有規劃的。造成這種現象,通過我調查分析,得出以下幾點:

  1.現在學生家庭基本條件都不錯,家長每天給孩子幾塊錢的零花錢根本不在意。同時一些留守兒童由于家長出遠門謀生,加上父母出于對孩子的愛,都會給一些零花錢。

  2.得到的錢太容易,同學們就不會去想怎么花錢,平時花錢時,沒有計劃,甚至大手大腳,大部分浪費在不該花的地方。

  3.家長太溺愛,太相信自己的孩子,只管給錢,不問怎么花錢,導致學生缺乏理財概念,消費隨意,未能更有效地使用零花錢。

  4.學校對學生也缺少相應的勤儉節約,艱苦奮斗方面的教育。

  三、通過這次調查,我認為對小學生合理使用零花錢有以下建議:

  1、家長應控制給孩子的零花錢的數目。即使家里經濟很寬松,也不能多給。家長應讓孩子明確:零花錢也應該用在刀口上,如買學習用品、乘車,或在肚子餓、口渴時買些充饑解渴的食物等。

  2、家長應該經常了解孩子零花錢的使用情況。從以上的調查情況看,家長沒有對孩子零花錢的使用情況進行追蹤,這是導致孩子亂花錢的主要原因。平時對孩子多家管教,如果發現孩子亂花錢多花錢,應及時制止,并講一些節儉花錢的好處,理財小竅門等等,讓孩子有“家長掙錢不容易,我不能隨便花錢”的意識。

  3、家長可讓孩子體會賺錢的艱辛,從小養成勤儉的好習慣。父母可利用寒、暑假等時間鼓勵孩子進行勞動實踐,如幫媽媽當一天家、幫親戚做一天生意、跟著爸爸上一天班,年紀較長的學生可讓他去打打暑假工或寒假工,讓他們在社會上親自實踐,孩子自然會領悟到許多書本上所沒有的道理,用零花錢時當然就會多想一想了。這也能較快地鍛煉孩子,增長他們生活的見識和本領。

  4、培養孩子一定的理財觀念。如使用之前可以先制定開銷計劃:今天你需要多少零花錢?分別用來干什么?等等。這樣可讓孩子及早養成計劃用錢的習慣。當然父母有時還得“旁敲側擊”地“調查”孩子的錢是否如他自己計劃的那樣去用了,避免孩子為多領零花錢而撒謊,預防、杜絕一些孩子從小在外隨意借錢的問題。

  5、鼓勵學生自己存錢,給自己交學費,買學習用品,這樣既能減輕父母的負擔,也能讓孩子更有效得使用零花錢。

  6、老師可利用班會,召開主題班會,以引導學生認識錢來之不易和學會正確理財。

  結語:

  通過調查和討論,我認為對小學生進行節儉教育,限制小學生的不良消費行為是十分必要的。孩子如何正確使用零花錢,需要家長、學校聯合起來,正確的引導,讓孩子養成不能鋪張浪費的毛病,讓他們知道金錢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從小養成勤儉節約、艱苦奮斗好習慣。

2016年零花錢調查報告7

  隨著時代的發展,許多家庭漸漸富裕起來,而一些小學生開始向“頂頭上司”要薪水了,即便這樣的事情是正常的,但我有點好奇他們用這些錢來干什么,所以我對這方面展開了調查。

  調查

  我詢問了我們班一些有零花錢的同學,發現全班有百分之二十的同學有零花錢,這讓我好奇心更大了。

  在這百分之二十得人中單單男生就占了百分之十五,而且這百分之十五零花錢超過二十元的就有百分之十,這些“富人”這么多錢到底干什么呢?

  結論

  1.我跟蹤了幾個衛生習慣較差的富人,發現他們經常去學校門外的百佳文具店買一些辣條、肉串、等等三無產品,要不就是去門口的地攤買一些“灰塵夾肉”、“黑焦豬肉”、“素肉干”,喝一些“黑胡椒汁”、“檸檬酸水”,之類的東常,這些東西既費錢,又費身體。

  2.還有幾個近視的同學,經常約著去學校附近的網吧上網,據我了解,他們一直玩一種叫穿越火線的槍戰游戲,我想說的是:穿越一團火都難了,還想穿越火線!我也是醉了。

  3.還有少數同學,找“頂頭上司”借大筆“贓款”來給“斧頭幫老大”這種事發生了沒關系,只要及時求救就行了,那些同學傻到真的沒朋友了,居然都不敢向“司令長”報告,就這樣傻下去,我需要安慰。

  建議

  學校應該積極向家長反應,并創建一給“未滿十八周歲不給零花錢”活動,讓更多家長管理好零花錢處理。

2016年零花錢調查報告8

  隨著年代的發展進度,我發現有許多的小朋友每天都向自己的爸媽要零花錢,而且每次都向父母們要很多的錢,我更進一步的對小學生的零用錢做了一份調查報告。

  調查

  我首先來到了小賣部,發現了許多小學生都在里面,而且有百分之八十五的小學生買的是辣條,還有玩具,雖然說這些是小學生的日常習慣,但有一點還是不能疏忽的,那些小賣部的老板每天都把這些玩具、吃的上升價錢,為了使更多小學生來店里買東西,老板還故意往里面放一些誘惑小學生的東西,因此你只要吃一點兒,就會三番五次的去買。

  分析

  1、有些小賣部的老板每天都提升價錢,而且每次都提升一角、兩角,讓那些小學生以為很便宜,所以為使自己能讓別人看到自己很有錢,就每次都去買。

  2、有些小賣部的老板還為了使自己的錢包鼓一點,所以他們就往那里放一點兒讓人吃了還想吃的東西,讓他們忍不住去買東西。

  結論

  那些老板的心好像遇到錢就發黑,一點良心都沒有,他們真的都是連禽獸都不如。

  建議

  我覺得那些老板應當好一點兒,不要為使自己的錢包鼓一點兒就做這種下三濫的手法,那些老板應當把自己的心放的寬松一點兒,不要一有機會賺錢就忘了自己是誰,姓什么。

【2016年零花錢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1.最新零花錢調查報告

2.小學生零花錢調查報告

3.關于小學生零花錢調查報告

4.小學生零花錢調查報告4篇

5.關于零花錢中學生社會的調查報告

6.有關小學生零花錢調查報告5篇

7.中學生零花錢社會實踐調查報告范文

8.零花錢調查主題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