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書五經的名句 推薦度:
- 四書五經名句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四書五經的名句
四書五經的名句1
1、大學之道,在明顯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知止爾后有定,定爾后能靜,靜爾后能安,安爾后能慮,慮爾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
2、古之欲明顯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爾后知至,知至爾后意誠,意誠爾后心正,心正爾后身修,身修爾后齊家,家齊爾后國治,國治爾后天下平。
3、物格爾后知至,知至爾后意誠,意誠爾后心正,心正爾后身修,身修爾后齊家,家齊爾后國治,國治爾后天下平。
4、為人君,止于仁;為人臣,止于敬;為人子;止于孝;為人父,止于慈;與國人交,止于信。
5、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腐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
6、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
7、君子賢其賢而親其親,小人樂其樂而利其利,此以沒世不忘也。
8、君子有諸已爾后求諸人,無諸已爾后非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人者,未之有也。
9、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上恤孤而民不倍。
10、道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
11、善人之所惡,惡人之所好,是謂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
12、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驕泰以失之。
13、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恒足矣。
四書五經的名句2
1、關關雎鳩,在河之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3、赳赳武夫,公侯腹心。
4、漢之廣矣,不行泳思;江之永矣,不行方思。
5、未見君子,我心傷悲。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我心則夷。
6、我心匪石,不行轉也。我心匪席,不行卷也。
7、靜言思之,不及奮飛。
8、我思昔人,實獲我心!
9、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10、凱風自南,吹彼棘薪。
11、胡為乎泥中!
12、天實為之,謂之何哉!
13、匪女之為美,佳人之貽。
14、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詩經·?br />人而無儀,不死作甚?
15、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16、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17、于嗟女兮,無與士耽。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行說也。
18、淇則有岸,隰則有泮。
19、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
20、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21、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22、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23、既見君子,云胡不喜。
24、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25、河水清且漣猗。
26、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27、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28、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29、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
30、七月流火,玄月授衣。
31、稱彼兕觥:萬壽無疆!
32、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高朋,鼓瑟吹笙。
33、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34、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35、樂只君子,萬壽無疆。
36、鶴鳴于九皋,聲聞于天。
37、參考之資,可以攻玉。
38、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39、高岸為谷,深谷為陵。
40、戰戰兢兢,如臨深谷,如履薄冰。
41、峻嶺仰止,景行去處。
42、天步艱巨,之子不猶。
四書五經的名句3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斷。
2、君子學以聚之,問以辯之,寬以居之,仁以行之。
3、居上位而不驕,在下位而不憂。
4、陣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5、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6、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7、天下同歸而殊途,一律而百慮。
8、見善則遷,有過則改。
9、修辭立其誠,因而居業也
10、同聲相應,同氣相求
11、君子進德修業,欲準時也
12、君子敬以直內,義以方外
13、積德之家,必多余慶;積不善之家,必多余殃
14、師出以律,失律兇也
15、君子以儉德辟難,不行榮以祿
16、隱惡揚善,順天休命
17、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也
18、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終日下
19、君子以多識序言往行,以畜其德
20、慎言語,節飲食
21、獨立不懼,幽居無悶
22、君子以虛受人
23、不恒其德,無所容也
24、君子以遠小人,不惡而嚴
25、言有物而行有恒
26、見善則遷,有過則改
27、君子以順德,積小以魁偉
28、時止則止,時行則行;消息不失當時,其道光亮
29、君子以思不出其位
30、君子以居賢德善俗
31、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32、方以類聚,物以群分
33、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
34、勞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
35、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龍蛇之蟄,以藏身也
36、善不積,不敷以成名;惡不積,不敷以滅身
37、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
38、上交不諂,下交不瀆
四書五經的名句4
1、愛而知其惡,憎而知其善。
2、博聞強識而讓,敦善行而不怠,謂之君子。
3、玉不琢,不行器,人不學,不知道。
4、善學者,師逸而功信,又從而庸(歸功)之;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又從而怨之。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后其節目,及其久民,相說以解;不善問者反此。款待問者,如撞鐘,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待其從容,然后盡有其聲;不款待問者反之,此皆進學之道。
5、賢者狎而敬之,畏而愛之。愛而知其惡,憎而知其善。
6、凡官民材,必先論之,論辨然使之,任職然后爵之,位定然后祿之。
7、知為人子,然后可以為人父;知為人臣,然后可以為人君;知事人,然后能使人。
8、忠信,禮之本也;義理,禮之文也。
9、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
10、故學然后知足,教然后知困。知不敷,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
11、善歌者,使人繼其聲,善教者,使人繼其志。
四書五經的名句5
1、善與人同,舍己從人,樂取于人以為善。
譯文:對于行善,沒有別人和自己的區分,拋棄自己的不對,接受人家對的,非常快樂地吸取別人的優點來做好事。
2、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譯文:在上位的有什么愛好,在下面的人一定愛好得更加利害。
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譯文:行仁政的人幫助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人幫助他的人就少。
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譯文:尊敬自己的.長輩,從而推廣到尊敬別人的長輩;愛護自己的兒女,從而推廣到愛護別人的兒女。
5、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
譯文:天降的災禍還可以躲避,自己造成的罪孽是無法逃脫的。
6、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義也。
譯文:腦力勞動者統治別人,體力勞動者被人統治;被統治者養活別人,統治者靠別人養活,這是天下的共同原則。
7、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譯文:河畔蘆葦白茫茫,夜來清露凝成霜。我所思念的那個人,正在河水的那一方。
8、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譯文:父子之間要親愛,君臣之間要有禮義,夫婦之間要摯愛但還要有內外之別,老少之間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間要有誠信之德。
9、人告之以有過,則喜。
譯文:聽到別人指出自己的過錯,就感到高興。
10、逝將去女,適彼樂土。
譯文:我已決心離開你,去那理想新樂土。
11、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譯文:一天不見心上人,就好像隔了三秋長啊!
12、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譯文:雎鳩關關相對唱,雙棲河中小洲上。純潔美麗好姑娘,正是我心中的好對象。
13、心乎愛矣,遐不謂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譯文:心中這樣愛著他,為什么不大膽向他/她訴說?愛情的種子深埋心中,何時能忘,不受折磨?
14、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譯文:緊緊拉著你的手,愿意白頭偕老。
15、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
譯文:我愛人家,人家卻不親近我,那得反問自己,自己的仁愛還不夠嗎?我管理人家,人家卻不受我的管理,那得反問自己,自己的智慧和知識還不夠嗎?我有禮貌地對待別人,可是得不到相應的回答,那得反問自己,自己的敬意還不夠嗎?
16、出于其類,拔乎其萃,自生民以來,未有盛于孔子也。
譯文:他們產生在這個人群中,但遠遠超出了他們那一類,大大高出了他們那一群。自有人類以來,沒有比孔子更偉大的人了。
17、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為大丈夫。
譯文:富貴不能使我的思想迷亂,貧賤不能使我改變志向,威武不能使我節操屈服,這樣的人才稱得上大丈夫。
18、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譯文:以人民的快樂為自己快樂的人,人民也會以他的快樂為自己的快樂;以人民憂愁為自己憂愁的人,人民也會以他的憂愁為憂愁。
19、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后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譯文:人必先有自取侮辱的行為,別人才侮辱他;家必先有自取毀壞的因素,別人才毀壞它;國家必先有自己被攻打的原因,別人才攻打它。
四書五經的名句6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譯文:尊敬自己的長輩,從而推廣到尊敬別人的長輩;愛護自己的兒女,從而推廣到愛護別人的兒女。
2、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譯文:以人民的快樂為自己快樂的人,人民也會以他的快樂為自己的快樂;以人民憂愁為自己憂愁的人,人民也會以他的憂愁為憂愁。
3、出于其類,拔乎其萃,自生民以來,未有盛于孔子也。
譯文:他們產生在這個人群中,但遠遠超出了他們那一類,大大高出了他們那一群。自有人類以來,沒有比孔子更偉大的人了。
4、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
譯文:同情心就是施行仁的開始;羞恥心就是施行義的開始;辭讓心就是施行禮的開始;是非心就是智的開始。仁、義、禮、智是四個初始,就像我本來就所具有的,人有這四種開端,就像他有四肢一樣。
5、人告之以有過,則喜。
譯文:聽到別人指出自己的過錯,就感到高興。
6、善與人同,舍己從人,樂取于人以為善。
譯文:對于行善,沒有別人和自己的.區分,拋棄自己的不對,接受人家對的,非常快樂地吸取別人的優點來做好事。
7、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譯文:所以天將要把重大任務落到這個人身上,一定先要使他的心志痛苦,使他的筋骨勞累,使他的身體饑餓,使他的身子窮困,并且使他的每一行為總是不能如意,借此來使他的內心震動,堅韌他的性情,增加他的才干。
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譯文:行仁政的人幫助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人幫助他的人就少。
9、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譯文:在上位的有什么愛好,在下面的人一定愛好得更加利害。
10、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義也。
譯文:腦力勞動者統治別人,體力勞動者被人統治;被統治者養活別人,統治者靠別人養活,這是天下的共同原則。
11、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譯文:父子之間要親愛,君臣之間要有禮義,夫婦之間要摯愛但還要有內外之別,老少之間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間要有誠信之德。
12、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為大丈夫。
譯文:富貴不能使我的思想迷亂,貧賤不能使我改變志向,威武不能使我節操屈服,這樣的人才稱得上大丈夫。
13、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
譯文:我愛人家,人家卻不親近我,那得反問自己,自己的仁愛還不夠嗎?我管理人家,人家卻不受我的管理,那得反問自己,自己的智慧和知識還不夠嗎?我有禮貌地對待別人,可是得不到相應的回答,那得反問自己,自己的敬意還不夠嗎?
14、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后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譯文:人必先有自取侮辱的行為,別人才侮辱他;家必先有自取毀壞的因素,別人才毀壞它;國家必先有自己被攻打的原因,別人才攻打它。
15、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譯文:魚是我所喜歡的,熊掌也是我所喜歡的,兩種東西不能同時擁有,就舍棄魚去取得熊掌。生命是我所喜歡的,義也是我所喜歡的,如果兩種東西不能同時擁有,就舍棄生命去取得大義。
四書五經的名句7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自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茍得其養,無物不長;茍失其養,無物不消
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養心莫善于寡欲
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
居移氣,養移體
博聞強識而讓,敦善行而不怠,謂之君子
敖不可長,欲不可從,志不可滿,樂不可極
貌曰恭,言曰從,視曰明,聽曰聰,思曰睿
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知斯三者,則知所以修身
志于道,據于德,仁于義,游于藝
君子有諸己而后求諸人,無諸己而后非諸人
君子貴人而賤己,先人而后己,則民作讓
君子之道,辟如行遠而自邇,辟如登高而必自卑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也
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禮義之始,在于正容體,齊顏色,順辭令
富貴而知好禮,則不驕不淫;貧賤而知好禮,則志不懾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君子必慎其獨也
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
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
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君子動則思禮,行則思義,不為利回,不為義疚
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
必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玩人喪德,玩物喪志
不矜細行,終累大德
禍福無門,唯人所招
不作無益害有益
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逭
巧言令色,鮮矣仁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攻乎異端,斯害也矣
很毋求勝,分毋求多
過而不改,是謂過也
【四書五經的名句】相關文章:
四書五經經典名句07-26
四書五經的經典名句07-28
曹雪芹經典名句名句大全05-11
經典名句05-09
杜甫的經典名句名句和賞析05-11
魏源的經典名句04-24
愛情經典的名句04-24
文學的經典名句04-14
普希金的經典名句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