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經典美文
年年清明,今又清明。
此刻,天上飄著濛濛細雨,北風拍打著臉頰,雨水和著我的淚水,在這寒冷的朔風中,恣意地流淌于我的衣襟。
跪在娘的墳前,望著墓碑上早已斑駁陸離的幾行文字,心如刀紋般地疼痛。娘啊!隨著時光的流逝,歲月的輪回,您的身影已離我愈走愈遠,但您的音容笑貌,您的諍諍教誨,卻是如此深刻地鐫刻于我的心田,讓我難以忘懷。
一、
娘的身材矮小,個子不高。但娘有一張圓圓的臉龐,一雙格外有神的大眼睛,總是帶著慈祥和善良。
娘不善言辭,但每逢有鄉親們打家門前經過,娘總是要客氣地招呼鄉親們,到家里坐一坐,喝上幾口熱氣騰騰的生姜茶再走。
娘有個特別拿手的本領,就是“挑羊毛疔”。
所謂“羊毛疔”,是一種民間稱謂的疾病:
羊毛疔病的病因,主要是由于人長期受寒,氣血不足引起,大量寒氣聚在一起,致使氣血不暢,肌肉粘連在一起,形成發硬發緊,病一般2至3年形成。根據部位不同,發病的癥狀也不一樣。長在前胸癥狀是心慌、心亂、不思飲食,胸悶胃部不適等;長在后背有頭痛、頭暈、頭脹、腦供血不足、后背沉重,脖子僵硬,回頭困難等。
五月的一天,娘正在禾場上,用梿枷“噼噼啪啪”打豌豆莢,村子里的劉婆婆彎著身體,捂著肚子,踉踉蹌蹌地來到我家門口,表情十分痛苦。
娘見狀后,立馬放下手里的活計,三步并作兩步來到劉婆婆身邊,扶著劉婆婆坐在那把柳條椅上。“您咋了?婆婆?”娘拿出一條棉布毛巾,幫劉婆婆擦干臉頰上的汗珠,焦急地問道。“我心里堵得慌,胃也不舒服……”劉婆婆喘著粗氣,黯然傷神地說。“莫不是有羊毛疔?來,進屋,我幫您看看。”娘把劉婆婆扶到堂屋里的竹床上坐下,幫劉婆把衣裳掀了起來。只見劉婆婆胸前一塊皮膚又緊又硬,一片烏紫,汗毛豎立。娘立馬進房里拿出一根縫衣針來,用手捏起,在劉婆婆胸前發紫的地方輕輕地扎一下毛孔,毛孔很快下陷。“是羊毛疔,婆婆。我幫您挑出來就好了。”
娘戴上一副花邊老花鏡,左手捏起劉婆發紫的那塊皮膚,右手用縫衣針小心翼翼地挑撥著。一根、兩根,只見幾條有粗有細的血絲和羊毛狀的物質,在娘一針一線的輕輕挑撥下,從劉婆婆的胸口被扯了出來。紫紅的血從毛孔里滲了出來。娘用毛巾一點一滴幫劉婆婆擦干凈,隨后,娘又從神臺上拿來一個小酒杯,倒上一點酒,用洋火點燃。然后將酒杯倒扣在劉婆滲血的傷口處。
約摸十多分鐘,娘又將酒杯取下,用口對著劉婆的傷口深吸幾口。“好了,沒事了,婆婆!”娘吐出口里的紫紅色的血,用毛巾在劉婆婆的傷口抹了幾把,幫劉婆把衣裳穿好,又從開水瓶里倒來一碗生姜茶,遞給劉婆婆。劉婆婆接過茶碗,一邊喝,一邊感激不盡地對娘說:“謝謝你了,枝娃子。你真是個好人哪!”劉婆婆的臉上溢滿了笑,之前的痛苦表情一掃而光。
二、
娘的身世很苦。但娘卻從沒在我們幾個兒女面前流露過,她給我們的,總是無盡的溫馨和呵護。
娘跟爹是娃娃親。娘的父母很早就過世了,是娘勤扒苦做,肯吃儉用,一手一腳把一個弟弟和妹妹拉扯成人。所以,娘的家里一貧如洗。娘嫁給爹的時候,除了兩床棉被,一套衣裳,幾乎一無所有。
爹是個紈绔子弟。除了貪玩和喝酒,幾乎沒有任何別的本領。爹的父親,我的爺爺是我們當地有名的教書先生,在他的手下出過許多學有所成的學生。然而爹卻大字不識一個,爺爺為此總是搖頭嘆氣,罵爹是“稀泥巴糊不上壁”,大有恨鐵不成鋼之意。
娘嫁給爹之后,家庭里里外外的事情,幾乎全由娘一人扛了起來。娘是從小吃苦長大的人,累死累活從不埋怨爹。
比如說耕田耙地,這本來都是男人做的事,但卻從沒見爹伸過手,總是娘一人趕著牛兒,吆喝著犁地。爹最多只是幫娘把田里的農家肥用釘耙散開,就萬事大吉了。有些鄉親們看不過眼,對娘說:“枝枝姐,你這樣累死累活,還寵著他干嘛啊?”娘嘆口氣,說道:“他不會,你打死他又咋樣呢?”鄉親們見娘一根筋,只得苦笑一聲,搖搖頭各自離去。
下雨天,娘就在廚屋里打“要子”。打要子這種活,在家鄉大多也是男人做,但爹照例不會做。娘把堆垛上的稻草拖兩捆到廚屋,先用水將稻草發濕,讓稻草變軟,然后拿來一條小板凳,坐在上面,開始認真地打起“要子”來。
娘打的要子,光滑,結實,捆麥子,捆稻子從來不斷,也不散。有時候,鄉親們哪家捆稻子或者捆麥子,如果沒有時間打要子,娘就把自己打好的要子,主動送一兩提過去,幫鄉親們解燃眉之急。所以,娘在鄉親們眼里,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菩薩心腸”。
有道是“日久生情”,娘的為人和所做所為,無形之中感染了爹,影響了爹。后來,爹把娘所承擔的所有生產任務都接了過來,讓娘在家里一門心思地照顧我們兄弟姐妹和爺爺奶奶,自己成了這個家里的“擎天柱”。
三、
我出嫁后,娘總是牽掛著我,總是抽空到婆家來看我。
娘總是跟我說:“在婆家,一定要孝敬公公婆婆,和叔子伯爺、妯娌姑嫂們搞好關系。”娘的話我牢牢記在心里。
丈夫家里兄弟姐妹多,住房擁擠,公公婆婆被迫住在只有十多平米的廚屋里。那時候鄉下人煮飯都是燒棉桿和稻草,廚屋里不僅濕氣大,煙味熏人,而且老鼠、蟑螂成堆,極易影響身體健康。為此,我和丈夫商量,將公公婆婆分給我們夫妻住的一棟房間讓出來,給公公婆婆居住,我們自己則四處扯債,買下別人家的一棟舊房子居住。
有一年割早插晚,我和丈夫起早床到地里去割稻子。田里露水很大,我們兩夫妻緊張地割著稻子,不一會兒,衣裳就被露水全部打濕了。正當我們忙活的時候,忽然我聽到身后傳來一個熟悉的聲音:“梅兒,平兒,你們快來吃點粑粑!”我扭過頭去,是我的娘。隱隱約約中,我看到娘左手提著一個保溫飯盒,右手握著兩把鐮刀。我的心思一陣激動,淚水一下子從眼里滾落出來:我的娘啊!一位六十多歲的老人,此刻,她步行七八里地。從家里為她的女兒女婿送來了她親手給他們做的粑粑,還要幫他們收割稻子。我真不知該用怎樣的話來感激我的娘!
我連忙扯上丈夫,拼命地跑到田頭,“娘!您為女兒吃苦了!”我抱著娘的身子,使勁地搖晃著娘。“梅兒,哭啥子?娘來幫你收稻子,你應該高興才是呢!”娘含著笑,深情地望著我。她撫摸著我被露水浸濕的衣裳,心疼地說:“再以后不要恁早了,小心涼了身子,得風濕病。”娘從保溫飯盒里拿出幾塊粑粑來,那香味,就是我從小最喜歡吃的烙油粑粑的味道。“快吃了粑粑再去割!”娘幾乎是命令的口氣。我和丈夫忙從娘手里拉過粑粑,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娘把飯盒往我手里一塞,“別噎著了。啊!”說完,娘舞著鐮刀,來到稻田里,“嚓嚓嚓”地割了起來。
看著滿頭華發的娘,在晨曦中吃力地割著稻子的身影,我的淚水又止不住地滾落下來。
四、
娘對女兒的關愛,從未掛在嘴上,而是時時刻刻記在心底。
娘知道我從小就愛吃“撮藕”、辣椒炒肉絲,所以,總是想方設法滿足我的胃口。
記得有一年臘月二十八,前一天晚上天上就下起了鵝毛大雪,屋外寒風凜冽,人蜷縮在被窩里也凍得瑟瑟發抖。大約早上九點多鐘的光景,我和丈夫、孩子還煨在被窩里扯閑話,不想起床。這時候,只聽后門“啪啪啪”地響了幾聲,接著傳來娘的叫喊聲:“快起床,梅兒!娘幫你送菜來了!”
我一咕嚕地從床上翻身下來,披上大衣,去開后門。我打開后門,一陣寒風直往我身上灌。門口白雪皚皚,天上還在飄著雪花。一輛三輪車深深地陷在門口的積雪中。娘站在門口,頭上圍著的頭巾上,落滿了雪花。娘的臉上,被寒風凍得通紅。娘把兩只手攏在嘴邊,不住地哈著氣。“娘,這么冷的天,誰讓您來的?”我把娘扶到屋里,忙用右手拍掉娘身上的積雪,心疼地說。
“我曉得你喜歡吃藕,幫你買了一點送來了。”娘說完,又轉過身子,往屋外的三輪車走去。我趕緊跟了出去。我掀開三輪車上覆蓋著的尼龍膠布,只見上面擺著幾節洗得干干凈凈的蓮藕,幾斤鮮紅的辣椒,幾斤豬肉,還有一袋子“麻葉子”和幾塊麻糖。這些都是我和兩個孩子平時最愛吃的食品啊。我伸手準備去提。這時候丈夫和兩個孩子也從屋里走了出來。“岳母,辛苦您了。”丈夫感激不盡地說,他忙把娘往屋里扯。“哦哦!外婆又給我們送好多好吃的來了哦!”兩個兒子手舞足蹈,一蹦一跳地高呼著,“外婆真好!外婆真好!”
我趕緊吩咐丈夫去拿幾個雞蛋,下碗熱湯面給娘吃,丈夫應聲著忙活去了。我則把娘擁到房間,幫娘捂手。娘歇了一會兒的工夫,對我說:“下的面你們幾個自己吃吧!我早吃過了。我回去了,還要幫你弟幾個去忙活呢!”娘說完,走到屋外,用手抹去三輪車座墊上面的雪花,推起三輪車,消失在白皚皚的大雪之中,任我和孩子丈夫怎么挽留,也不肯留下……
娘離世的時候,我在千里之外的廣東。沒能見娘最后一面。然而,娘的恩情,娘的愛,娘為人寬厚、善良的品德,卻永遠地烙印在了我的心靈深處。娘啊!來生,我還做您的女兒。
【娘經典美文】相關文章:
守望在村口的娘經典美文11-24
船娘的歌聲經典美文12-09
站在村口的娘經典美文12-08
獾娘美文摘抄03-10
我的矮娘美文摘抄03-10
娘在,家在母親節美文欣賞12-07
只因為那一聲娘美文摘抄03-10
杜秋娘:金縷衣11-22
文人美文的經典美文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