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人到無求品自高美文欣賞
“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無求品自高!”
這是清人陳伯崖寫的一副對聯,每每讀起,便會不由自主的被某種無處不在力量所感染,仿佛內心深處的角落里有朵清幽的花兒正在悄然綻放,蕊吐芬芳,惹得蜂戲蝶舞,自在逍遙。一言以得清寧,誠可謂金玉良言。這里說的“無求”,是告誡人們要舍棄滿腦子的功利與浮躁,不為外物所羈絆,不為浮云遮雙眼,從而獲得一種超然物外的自在與寧靜。這里的“無求”,不是人生的不思進取和漫不經心,也不是心灰意冷和垂頭喪氣,更不是一籌莫展和難掩煩悶的消極態度和庸人哲學。而是告誡人們要擺脫功名利祿的羈絆和困擾,不必強求,有所不求才能有所追求。
見慣了名利場的爾虞我詐,機鋒暗藏,也厭倦了相逢可一笑,恩仇卻不泯的惺惺作態。如果把商場比作戰場,那么倒不如把名利場比作人性攪拌機。表面上俱是一副繁華錦簇的和諧景象,暗地里卻少不了你死我亡的冷酷漠然。喧囂浮躁的現實生活中有太多的誘惑,讓人防不勝防。人和人之間除了偽善虛假的交流之外,幾乎看不到任何真實的風景。
光怪陸離的現代社會形成了一個個各式各樣的怪圈,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使人感受到生存的艱辛,備受艱熬的身心也難免會讓人放縱沉淪。即使明知是在消磨生命,耗費青春。但為了維持人前的風光華麗,卻依舊在物欲橫流的社會里爭名奪利,并且樂此不疲。
人生于平凡,累于人世,于是在痛定思痛中決擇了“人生無求”,這種無求不是碌碌無為,不是平平庸庸,更不是無所事事,它追求的是一種被世人所遺忘的精神境界----無求于世,淡泊人生。
人到無求品自高,功和利,不可趨之若鶩;名和財,不必為其所累。正如一首歌中所唱道“名和利什么東西,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人很難改變固有的觀念,歲月的沉積,生活閱歷的累積,使人們固守自己的觀念不放,當一個人做到無求的時侯,就要放棄心中的雜念,清空心靈里面的世俗生活積存下來的枯枝敗葉。清空了心靈,才能最大限度的獲得生命的自由、獨立;才能收獲未來的光榮與輝煌;才能有了讓生命一次又一次遠行的條件。當自己在某一天突然有所感悟撣去心靈封塵的時候,也許會發現,生活原來可以是另一番景象!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任天上云卷云舒。”人到無求,便會刪除浮躁,淡化名利,擯棄雜念。正如蜀相諸葛亮說:“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無求就是一種淡泊。面對復雜的人生,需要的是一無所求的淡泊。人生,看淡世事無常,靜觀花開花落,需要經歷人生坎坷崎嶇中的顛沛流離,需要經歷茫然失意中的迷惘困惑,需要經歷風云莫測中的繁華盛衰,經歷了人生的潮起潮落,才會有“淡泊以明志,寧靜而致遠”的心境。經歷了人生的磨難,才會讓自己在“人到無求品自高”境界中,讓心靈慢慢得以升華。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生活中的很多煩惱糾紛,追溯起來不過起因利益二字。古人說“無欲則剛”,和“人到無求品自高”一句道理相通。
人到無求,就不會被名所累。記得曹雪芹在《紅樓夢》里有一首《好了歌》中這樣寫道:“世人都曉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將相今何在,荒冢一堆草沒了!”這首詩道出了功名只不過是過眼云煙而已,隨著時間的流逝,功名也會漸漸被淡忘。當人們心態平和,不再為那些所謂的“功名”而奔波勞碌,就會知足常樂,就不會為“名煙四起”而朝思暮想,就不會為外物所羈絆,可謂是“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人到無求,就不會為物欲所煩惱,不會為房子小,工資少,車子買不了,領導不賞識,屬下不崇拜而心煩意亂,寢食難安,甚至怨天尤人。讓我們以陽光般的心態來直面生活,勤奮工作,從而把握人生。舍棄功利與浮躁,不為外物所羈絆,不為浮云遮雙眼,從而獲得一種超然物外的自在與寧靜。淡泊的人生雖然說沒有轟轟烈烈揚名立萬,也沒有顯赫的地位,可它的確是渴望而難及的境界。
人到無求,就不會被情所困。人世間最美好的情感之一便是愛情。“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愛情故事便是見證。當為了愛情,有些人失去了理智,不顧一切的去追求,乃至大打出手,丟掉性命。如果能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不被情感所桎梏,不被沖動所糾結,那么,人生這個大舞臺就會絢麗多彩!正所謂“如煙往事俱忘卻,心底無私天地寬”!
人到無求品自高,回望歷史長河,能達此境界的不乏其人。陶淵明的無求是“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范仲淹的無求是“心曠神怡,寵辱皆忘。”楊慎的無求是“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林則徐的無求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齊白石的無求是“人譽之,一笑;人毀之,一笑。”他們對于幸福的把握,絕對不是為了將名與利最大化,而是用超然的眼光以及平和的心態去看待事物,所以才會取得莫大輝煌的成就。
人到無求品自高.無求,是一個人的智慧到了可以看淡一切的境界,“得失隨緣,心無增減。”得到時,不會欣喜忘形,失去時,不會痛苦絕望;富貴時,淡然處之,貧窮時,修身養性。這是一種無懼無畏的坦蕩,也是一種恬靜淡然的處世。紅塵中,有很多的混亂,誘惑著我們還不夠堅定的心智,能夠做到無求的境界,需要一種智慧和一份超然的胸懷。我們的平凡讓我們很難真正的超脫,唯有慢慢讀懂我們自己的心,讓這顆心保持著一種虛空,讓靜謐走進我們的心中。
無求的平凡孕育著無尚的偉大,生活中的嚴肅和厚重,都是體現在平時的一點一滴,當我們走出一種語境,走入一種意境的時候,千萬別忘了,淡泊,無求也無失于一種絢爛的美。它會幫你走出心的困境,帶你走進一個寧靜,致遠,原始古樸的心靈驛站。
【人到無求品自高美文欣賞】相關文章:
人到無求品自高美文摘抄11-22
笑談生活,無取無求經典美文12-09
無眠經典美文欣賞12-01
人生感悟:人若忘我品自高12-08
默然相守,心碎無痕美文欣賞12-09
喜歡不必卑微到塵埃經典美文欣賞11-29
陪你到世界的終結美文欣賞12-07
善念無大小美文欣賞08-17
瘦人畫語美文欣賞08-07